我覺得改名好不好還需要時間驗證。吉林大學有可能改回東北人民大學,形象可以大大提升。
中國大學更名為NB:
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原名“北京鋼鐵學院”)曾是當年北京八大名校之壹。它在鋼鐵冶煉時代紅極壹時,最終隨著鋼鐵工業的萎縮而走向無可挽回的衰落。)
北京商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人都知道,這是個爛學校。但偏偏校名不錯,是“北”
北京”也是“工商”,結果也成了每年分數最高的普通本科學校之壹。壹年時間創下了某省最低錄取線近630分的誇張紀錄。幸運的是,我在2004年被教育部黃牌警告。
接下來,人們可以更加警惕它。)
北方工業大學(前身為1946創辦的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1978開始辦本科,後更名為北京冶金機電高等專科學校,1978升級為本科,1985更名為北京冶金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為北方工業大學)。)嘻嘻網
北京經濟學院和北京財貿學院的合並->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顯然是抄襲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牌子,甚至把自己冠上了“首都”的名號。這幾年學生數量不錯,似乎品牌效益還是有用的。)
北京機械學院與北京信息工程合並->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看它的招牌——“北京”首都,
還有熱門的“信息”“科技”“大學”,都可以上學!雖然還帶著“養”字!可以預見,它未來的招生會特別好!學校很小,分六個小校區,在北京很有名氣。
道就是破本科,沒有研究生院。)
北京交通大學(1923)更名為北京交通大學。後來,它被命名為北方交通大學。警官
方說,恢復校名的目的是為了突出學校在首都北京的地理位置。其實無非是利用北京相對於上海和Xi安的區位優勢,提高對上海交大和Xi安交大的認識。
名校競爭力。更名的效果立竿見影,之後招生情況壹片大好。首都的學校!吃好!)
海澱大學->北京城市學院(因為“走讀學校”在今天已經是壹個過時的詞了,改名更合適!但人們仍然稱它為“海上奔跑者”!)嬉皮網
上海業余工業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和上海東湖職業技術學院合並->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不要覺得和已經並入上海大學的原上海工業大學有什麽關系!很奇怪,以前是成人學院的時候是這個學校的名字,是高職的時候也是這個學校的名字。現在升本科的時候還是這個學校的名字。)
上海機械學院->東華理工大學與上海機械學院合並->上海科技大學(校名改了好幾次,每壹次“變臉”,考生的報考熱情就會高漲壹次。2003年7月,上海醫療器械學院和上海出版印刷學院合並。)
上海交大機電分院和華東紡織學院分院合並->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妳會懷疑這是中學還是大學!)
上海商業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商學院(從高職升本科是很多職業技術學院的夢想!但是能做到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這條捷徑的學校並不多!有了“上海商學院”的金字招牌,妳還擔心學生嗎?)
河北財經學院、河北經貿學院、河北商學院合並->河北經貿大學(被騙進去的同學說我們都是淚!)
四川工業大學與成都師範學院合並->西華大學(想改名為“四川工業大學”,但上級不同意,沒有資格叫“華西大學”,只好現在改名。)
四川輕化學院、自貢師範學院、自貢學院、自貢教育學院合並->四川理工學院(自貢幾個學院合並更名後,成都理工大學能高興嗎?)
成都氣象學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簡稱“程心”),我覺得壹點都不“老實”。氣象學校為什麽要用“信息工程”這個流行語?而且是在成都電信工程學院旁邊壹點。)
成都地質學院->成都理工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先去掉冷門的“地質學”,把溫度提高到“理工科”,後面是“大學”!三級跳也是完全功德!)
西南工學院和綿陽經濟技術學院合並->西南科技大學(表面上看,和“西南交通大學”壹樣
等成績!按常理來說,科大應該以理工科為主,但追溯到它的兩個前身,西南工學院,前身是四川建材學校,是壹所中專。表面上看,棉經學院是搞經濟的,前身壹直是搞農業的。
行業。但這樣的組合才是當今最流行的“科大”。)
西南師範大學和西南農業大學合並->西南大學(兩個較弱的詞“師範”和“農業”壹合並就消失了!真是“徹底”!)嘻嘻網
西昌農學院、西昌師範學院、涼山大學、涼山教育學院合並->西昌學院(可惜在這麽好的地理條件下改名“西昌航空航天學院”是最理想的!)
貴陽師範學院和貴陽朱槿大學——>貴陽大學(貴陽朱槿大學是壹所高職院校,貴陽師範學院由中等職業學校改制不久。兩個爛學校合並成壹個以省會命名的本科,院校合並總聲稱“強強聯合”,但這個強強聯合是什麽?這分明是窮人收留乞丐啊!)
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合並->中南大學(簡稱CSU反恐大學NB!)
湖南商學院和湖南商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並->湖南商學院(壹個專科+成人專科成了湖南的“商學院”!再加上在首都長沙!擴張!迅速擴張!不然招出來的學生絕對會把校園壓垮!)
嶽陽師範學院——>湖南理工學院(學校更名:2003年2月)
株洲工學院->湖南工業大學(另壹個地方是壹個省!這樣的校名招生是不是壹個“火”字?它的前身株洲工學院是相當有名的。目前是國內唯壹壹所以包裝為特色的大學。所以現在公戶大學仍然樂於稱自己為株州工學院。學校更名:2006年2月-14)
郴州師範學院,郴州醫學院,郴州教育學院,郴州師範學院->湘南學院(四個學院合並成壹個本科,還有個好校名!)嘻嘻網
鄭州糧食學院->鄭州理工學院->河南工業大學(“農業”也擅長“工業”,真的可以被騙!)
焦作礦業學院->焦作工學院->河南理工大學(二級跳:地方名改為省名,工學院改為工業大學。學校更名:2004年5月)
洛陽理工->河南科技大學(改名了但是氣勢多了,除了壹個學校很大氣,就是坐落在鄭州郊區。
鄭州科技學院,洛陽理工學院本來因為地理位置不如鄭州科技學院。招生吸引力自然弱於鄭州科技學院,洛工改名,不僅掛了省屬院校的招牌,還
身為“大學”,鄭州科技學院能不生氣嗎?)
河北地質學院->石家莊經濟學院(太過分了!地質學->經濟學;絕對冷門變成了絕對熱門!以前還是地質部直屬,要壹下子涉及經濟。壹個字“強”!)
北京煤炭幹部管理學院分院->華北礦業學院->華北科技學院(這個學校比較典型
騙子,學校主頁上寫著:“郵寄地址:北京燕郊東206號郵箱”,讓人感覺學校在北京,導致渴望去首都“深造”的學生熱情高漲!結果錄取分數很高
下去。其實學校根本不在北京,而是在河北燕郊的壹個鎮上,只是招生簡章上寫的學校地址:北京。根據官方信息:“學院位於河北省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
交通便利快捷,距天安門廣場35公裏,距首都機場25公裏,930路公交車直達學院。"
學生寒窗苦讀,只為“去北京”。在北京買個小校舍陶冶他們不行嗎?真是個騙子!)
沈陽理工->沈陽鞏俐大學(名字好像比以前響亮,但是和同省的大連理工比起來,差了十萬八千裏!)
雞西礦業學院->黑龍江礦業學院->黑龍江科技學院(學校原位於偏遠的雞西,後改名為。
“黑龍江科技學院”之後,招生依然失敗,師資流失也很嚴重。但教育部的文件指出,“高等學校可以異地辦學。”俗話說“樹移則亡,人移則生。”禁令壹開,就是困。
困擾黑龍江科技學院地域環境多年的問題立馬有了靈丹妙藥。黑龍江科技學院從雞西的邊城——老爺嶺腳下的大山裏搬出來,目標是省會哈爾濱。學校變更和名稱變更的時間:
2000-01)
南京氣象學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來是以氣象學為核心的學校,氣象學還是不錯的,其他專業壹塌糊塗,但是用信息工程做門面?什麽驢的嘴唇不對!)
南京經濟學院、江蘇財經學院和江蘇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並->南京經濟學院->南
北京財經大學(這麽拔尖的校名,聽起來和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是壹個檔次的吧?錄取分數差不多壹個檔次。如果高分考生放心進去,發現其實也就幾年的時間。
之前的南京經濟學院的書+江蘇財經的壹本專科+江蘇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的壹本成人專科只是合並的產物。會痛嗎?)哎
江蘇工業大學(原江蘇工學院)、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學院合並->江蘇大學(江蘇大學?妳以為妳在南京是理所當然的嗎?哈哈!在鎮江!江蘇大學這個名字被南京大學短暫使用了2個月!所以我們可以稱之為“江工江蘇大學”以示區別!)
南通醫學院、南通工學院、南通師範學院合並->南通大學(還好簡稱“通達”,不過要是叫“南大”就熱鬧了。學校更名:2004年5月)
東南大學、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南京交通學院和南京地質學校的合並->東南大學(包括前者
東南大學是中央和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和“211”工程下的重點大學之壹。雖然歷史悠久,學校也不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熟悉。
是的,因為“東南衛視”在福建的高知名度,很多人以為東南大學在福建。和東南大學合並的大學不是壹個量級的,還有二級學院,是典型的“借殼上市”。)
蘇州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學院和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合並->蘇州科技學院(組建本
蘇州科技學院是壹個過渡性的機構。按照原計劃,將成立蘇州科技大學。可惜“成立”六年了,什麽都沒發生。2003年,他正式致函教育部,申請將學校更名為“蘇州城市學院”,還
沒有回應。當時這兩所學校是鐵道部和建設部直屬的,地方政府管不了。2000年的時候,兩個學校的關系也劃歸當地政府,但畢竟不是當地政府的兒子,自然不被重視,造成了今天的尷尬局面。
很多部直屬高校在劃歸地方政府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學校更名:2001-09)
揚州師範大學、江蘇農學院、揚州科技學院、江蘇揚州醫學院
水利工程學院與江蘇商學院合並->揚州大學(合並時間為1992,並以“全國第壹所合並辦學的高校”為榮),辦學歷史也可追溯到。
1902.幾所普通高校和中專合並後形成的江蘇省屬高校,在武書連的代表作《2007中國大學排名》中居然排在第57位,遙遙領先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Hal。
江蘇大學濱海工程學院。吳老師妳為什麽不承認收了排名費?不能太xx。)
山東農業機械化學院->山東理工學院與淄博學院合並->山東理工大學(越來越“牛”,這只是淄博的壹個地方院校。但是這個ID的權重能排到山東前三!不知道該不該呼籲“謹防假理工大學”。)
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地方名改為中國!很多人肯定不滿意,但學校本來就是原來的。
國家教委直屬的全國13重點大學之壹,是海洋類大學中當之無愧的佼佼者,但它的名字叫“青島”,很美,卻也失去了家族精神。後改為“中國”,成了英雄。
渾濁的氣息呼之欲出,也是實至名歸。)
青島大學、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院和青島師範學院的合並->青島大學(合並前的青島
大學是在1985青島職業學院的基礎上組建的,1993合並了青島醫學院、山東紡織工學院、青島師範學院。並且從1999年開始並入山東紡織工人。
有的職業中專,如職業幹部學校、青島醫學院附屬醫院護理學校、外經貿部青島療養院、青島高等職業學校、私立青島中文學院等,都是民辦專科學校。新青大=青大
+紡織學院+紡織幹部學校+師範學院+職業中專+護理學校+青壹+語文。“青島大學”這個名字讓外地考生充滿了美好的幻想,很多人甚至認為青島大學類似於“國立青島大學”。
有歷史淵源。事實上,青島大學與嶗山大學及其衍生的濟南山大、海洋學院並無直接關聯,嶗山大學也從未向新成立的青島大學註入師資力量。就算涉及青島醫學院,也沒錯。
跟國立山東大學有關系,跟國立青島大學沒關系。關於原山東大學和國立青島大學的歷史沿革問題,山大和海大的校史專家已經達成* * *諒解,按照教育部的要求。
從學科學歷史的原則,* * *有原山東大學和青島大學的歷史,山東大學校長詹濤在海洋大學80周年校慶上的講話為證。青島大學官網上的“歷史沿革”
這壹項顯示的是“在建”,是在山東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的強烈反對下,對“國立青島大學”原有校史的去除。歸根結底,青島職業大學是壹所
不能壹開始就用青島大學這個名字來混淆視聽。篡改校史已成為普遍現象,教育部辦公廳已下發《關於校史校慶的通知》。)
湛江水產學院->湛江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反正都是水裏遊!可以騙更多外省的水魚再進來!)
淮南煤炭學校->淮南礦業學院->淮南理工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壹路升級!順!這段歷史實在令人擔憂。當然,這個省屬院校不在合肥,在淮南。)
大仙師範學院->四川文理學院(我終於知道大仙屬於四川了!大仙縣現在叫達州。)
常德師範學院與常德師範學院合並->常德師範學院->湖南文理學院(1999年升格,2003年升格。)
錦州師範學院與遼寧商學院合並->渤海大學(渤海雖是最小的海,卻是高校中“氣勢”最大的名字。出去找工作被認為是民辦的,只好補充壹下,原錦州師範大學。以海為校名,還是第壹次。黃海、東海和北海...這些好id都搶著註冊了。)
赤峰民族師範學院、赤峰教育學院、內蒙古電大赤峰分校、赤峰衛生學校、內蒙古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被部分合並->赤峰學院(這麽多中專,學院合並成本科,牛逼!)
鷺江職業學院——>廈門理工學院(高職馬上升本科,“專業”變成“理工”,“鷺江”變成“廈門”,“牛”字綽綽有余!)
鵬程職業學院與徐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合並->徐州工程學院(成人大學變成本科!是“牛”這個詞嗎
加油!據說教育部專家組進行評估時,高校需要提供評估材料。所以學校給了每個專家組壹臺價值壹萬的筆記本電腦,所有的測評資料都存在電腦裏。
專家組可以隨時隨地查閱。評審結束後,所有評審材料將由專家組帶走進行評審。最終測評順利通過,皆大歡喜。)
金陵職業學院和南京農學院合並->金陵科技學院(真的毀了“金陵”的名聲,金陵還在南。
北京最優雅的外號是“金陵科技學院”,或許是想沾“金陵大學”的光。金陵大學是中國歷史悠久的著名教會大學之壹,也是南京大學的源頭之壹。它的正面
正文是匯文學院,成立於1888。它是美國基督教會在中國創辦的早期學校。)嘻嘻網
50年代初,浙大損失慘重,南方最好的理科系整體來回轉移。
在丹大學等學校,工程系的實力已經縮減到七分之二。浙大文學系、農學系、醫學部分為三個單科學校,分別是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
大學,有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浙江大學(著名數學家蘇、著名生物學家、著名物理學家王、著名遺傳學家。
甄院士等浙大老人們不希望浙大分崩離析,於是上書中央。幾經周折,浙大幾大院系終於回歸,並於9月1998重組為今天的浙大。)
杭州應用工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2001)升格,卻被“科技”觸動。在招生和就業方面,簡單對比了浙江林學院等具有近50年本科歷史的實力院校。備註:浙江有50年本科歷史的高校很少。)
杭州電子科技學院->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名字沒變,簡稱“杭電”,有“理工”和“大學”。大家都開心!)
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簡稱國美),所以我們要說明壹下,我們不是賣電器的。然而杭州本地人稱之為“美院”。)
山東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炭教育學院合並->山東科技大學(山東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炭教育學院1999合並組建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3月5438+0山東財政學校再次合並。“礦院”+“煤院”加個中專就是“技術”?學校變成了“山區科技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重型機械學院->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讓人想起“燕京大學”,
我誤以為是北京的大學!河北秦皇島!好像河北的大學都愛跟北京套近乎!當然,這是人家的優勢!我以前默默無聞,但是從2006年開始,最轟動的網絡事件誕生了
這所學校之後,該校堪稱“2006年網絡最知名大學”!)
山東化工學院->青島化工學院->青島科技大學(第壹次毫無意義,第二次影響巨大,欺騙了很多高分同學!壹個典型的中專據說花了很多錢買了北京科技大學的這頂帽子。不要臉!)
馬鞍山鋼鐵學院->華東冶金學院->安徽工業大學(先小地方變大,再小。說到底,也就這樣吧!)嘻嘻網
武漢化工學院->武漢工程學院(學校成立於73年前後,2000年進入。壹個學生說武漢的出租車司機不知道在哪裏。2000-04年,學校終於出名了好幾次:學校北門被楚天都市報列了n次,學校南門是武漢有名的紅燈區,學校食堂被罰了n次。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分校與湖北三峽大學合並——>三峽大學(以上兩校於2000年合並,但
原湖北三峽學院由宜昌師範學院、宜昌醫學院、宜昌職業學院於1996合並而成。教育部的官員曾經批評說,壹所學校在短短幾年內就從壹所中學升級了。
對於專科來說,專科升本科,必須參考這個學校。)
渝州大學重慶商學院->重慶工商大學(現在是“名校”)。2006年有個叫周佳良的大三學生。
學生退學,理由是看不起學校。在全國掀起教育改革的討論浪潮。此前,該校法學院壹名學生因不滿學校亂收費,將學校起訴至重慶市南岸區法院。第壹次,學習
校方拒絕出庭,法官決定不予審理;第二次,法院連訴訟通知書都不敢發,告訴學生,妳可以算了,妳打不了。妳回學校後,學校要收斂壹點!不,學校更糟,
這之後,本科的暴利就發生了!這個學生怎麽了?按理說他已經是公眾人物了,學校不敢輕易動他!又錯了。首先,學校威脅要開除他,但這位同學還是沒有。
撤回。第二次,學校直接找到了他家。沒見過世面,不明真相的農村老父母都害怕了。他們拿起電話,告訴孩子不要和學校打架,聽學校的話,好好學習。孝順/哀悼
順的學生怕父母擔心,最後撤訴了。還沒完呢。訴訟撤銷後,學校以嚴重曠課開除了該生!!如果情況屬實,這樣的學校應該是“被看不起”的!)
福建先進工業學院和福建中華職業學院合並=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和福建建築學院合並->福建工程學院(2002年才合並成本科,校慶說我們是“110周年”!)
Xi冶金建築學院-> Xi建築科技大學(這個名字改壹下應該不錯。壹是去掉冶金,方便招生;二是突出建築,當建築和普及;最重要的是成為大學。但是學校有些系改名字太無聊了,純粹是為了欺騙學生。礦產資源系,包括采礦和礦物加工,改為能源工程系。)
宜春師範學院、宜春醫學院、宜春農學院和宜春職工業余大學合並->宜春大學(冒名招生,肆意
擴大招生,用錢買賣招生。普通班有近20個非正常錄取——都是買來的或者通過關系。曾被教育部出示黃牌警告,2004年也被教育部限制。但是
他本人自稱是“江西省學科最全的新建本科大學”)
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天津工程師範學院(該校是培養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的師範院校,說“職業技術”無可厚非,但這些詞導致很多人誤以為是“職業技術學院”。改變它!馬上就要招生了!其實本質沒變!對這次改名表示理解和無奈!)
湛江醫學院——>廣東醫學院(學校更名為1992)
雲南財貿學院——>雲南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