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篇改變意識和思維方式,提高收入和效率的實用幹貨。
01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解壹道小學數學題。
我和我的朋友肖鑫同年畢業,獲得碩士學位。在父母的授意下,我們倆都進了壹線城市的事業單位做文書工作。肖鑫進入壹家大型國企,氣氛融洽。每個人每天都工作,談論新聞、八卦和股市。八個小時很快過去了,月薪1萬。我進了壹家小工程企業,項目部人員天天在工地上跑,辦公室經常空無壹人。作為幾個公務員,我留了下來,每天的工作量我都控制在淩晨3小時內完成,月薪7000元。
現在問題來了,肖鑫和我,誰的工資高?
如果妳回答的是後者,妳就對了,這就是相對收入和絕對收入的區別。
肖鑫的思維和大多數人壹樣,停留在衡量月薪總額,也就是“絕對收入”上:肖鑫月薪10000,所以比我月薪7000高。
和相對收入,用兩個變量來衡量妳的價值:金錢和時間。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時薪”。
小新月收入1萬元,每天工作8小時(不管她怎麽度過這8小時),壹個月工作22天。小時收入56元。我壹個月掙7000,但是每天只工作三個小時(想知道我是怎麽做到的?請參考我上壹篇文章《上班族如何擺脫朝九晚五,每天只工作三小時》),壹個月工作22天,我的時薪是106元,幾乎是肖鑫的兩倍。
02
相對收入,也就是時薪,並不是壹個新概念。當我們邀請導師、咨詢、預約心理醫生和參加培訓班時,我們按小時支付老師工資。
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種工作是按小時計酬的,但是很少有上班族把時薪和自己掛鉤。
現在,讓我們繼續思考第二個問題:
我和肖鑫最大的區別是什麽?
工作環境不同嗎?我的環境比較安靜?工作內容不同嗎?我的工作更輕松?
不,其實我的工作難度和強度和她差不多。我們最大的區別在於看待問題的方式——也就是思維方式。
肖鑫人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每天工作8小時,每個月拿這點死工資。他們覺得要想增加收入,要麽升職加薪跳槽,要麽成為斜杠青年,兼職做點別的。如果他們在上班時間還能抽出時間做點自己的事,會覺得很“賺”。
這也是大多數上班族的思維方式。
剛接觸相對收入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按照我的工資,我每天工作7-8個小時,所以我的時薪還不到50元!
這是什麽概念?讀了這麽多年書,每天做的工作值50塊壹小時?
於是我開始轉變思維方式:為什麽不能通過主動減少工作時間給自己加薪?
綜合評估我目前的專業能力、工作表現和工作難度,我發現如果我把工作時間縮短到三個小時,我的價值大約是每小時100人民幣,這對於目前的我來說是可以接受和合適的。
而要達到每小時100元,我每天工作不能超過3.5小時。我對任何加班負責。
所以,壹大早到辦公室,我就把自己當成了公司以每小時106元的工資聘請的專業人士,壹分鐘都不敢浪費。我會全力以赴完成自己的核心工作,充滿鬥誌和熱情。
所以,這種對自己價值觀思考的不同,就是她和我的不同。
那麽,我是如何做到給自己1倍的工資,只工作半天的呢?別擔心,快好了。
03
英國學者C.N .帕金森在他的《帕金森定律》中給出了壹個概念——帕金森定律,這已經成為時間管理中的壹個概念。
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有時間,功就會不斷擴大,直到所有的時間都用完。
如果只給妳24小時完成壹項工作,時間壓力會迫使妳全神貫註於任務,快速找到核心內容,而不被無用信息所幹擾;
如果給妳1周完成同樣的工作,妳會花6天時間在無用的信息收集和完美主義上;
如果我給妳兩個月時間呢?妳可能會比現在完成得更好,但妳知道嗎?妳真的花了兩個月!
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交付的結果質量幾乎相等或更高,因為專註會迫使妳進入心醉神迷和心流的靈感狀態,忽略其他瑣事,排除壹切幹擾。
看到帕金森定律的時候,我回想起了剛工作時的壹些事情。
那天下班,我坐在空蕩蕩的辦公室裏,感覺很緊張。因為有壹份10000字的報告,明天早上之前要交。我甚至還不會寫開頭。
我不是壹個嚴重的拖延者,但問題是我剛入職,從來沒有寫過這樣的報告。這個報告本來是另壹個同事寫的,現在他有急事趕回老家,所以領導把這個報告交給了我。
這壹周,我壹直在搜索資料,尋找合適的素材和內容。但是東西很多,沒有壹個合適的。白天看到領導坐在辦公室好幾次,想沖進去跟他說我幹不完。
但是我剛工作不久,真的不想為難自己。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能代替我完成它了。無奈之下,我打電話給研究生導師,向他哭訴了我的困境。
我的導師是壹位睿智的學者。作為老師和父親,他幫助過我很多次。
“我認為妳能做到,韓笑,”導師用穩定的聲音說道。“還記得妳寫的那篇碩士論文嗎?也就是八萬字。還記得我跟妳說過的‘帕金森定律’嗎?”
16小時後,上午9點,我坐在領導辦公室,交了壹份12000字的報告。參考了去年和前年的報道,發現之前搜的資料裏有寫的。開夜車10小時,到現在還有點暈。“不錯,韓笑,我還擔心壹周時間太短,但妳的表現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這壹周妳辛苦了。”
我笑了,領導永遠不會知道我到底花了多長時間,我對自己的效率和潛力更有信心了。
帕金森定律要求我們思考以下問題:
1.妳真的認為每天完成工作需要7-8個小時嗎?
2.如果領導要求妳今天壹個上午完成工作,妳能做到嗎?
3.妳每天花多少時間在瑣碎的事情上,以避免做真正重要的任務?
4.如果妳進入“心流”狀態,每天工作3個小時,有沒有可能妳的成績會比現在好?
在回答完以上四個問題後,我們可以嘗試在接下來的壹周內將妳的工作時間縮短壹半。如果妳每天必須工作8小時,那就盡量只給自己4小時。如果妳每天花12個小時,就給自己6個小時。
用我上壹篇文章《上班族如何擺脫朝九晚五,每天只工作三小時》本文提到的“二八法則”梳理出妳最重要的兩個核心任務。運用本文中的“帕金森定律”,試著給自己定壹個比原計劃至少短壹半的期限,妳會發現自己的效率得到了驚人的提高。
期待您的反饋。
請記住兩句話:1,無論妳花多少時間在不重要的瑣事上,都不能讓它變得更重要(二八法則);2.妳的時間花費和妳的工作成績成反比(帕金森定律)。
我是如何用相對收入法漲工資的秘密就在這兩篇文章裏。我希望我的經歷對妳有用。
結束。
我是壹個堅持寫作的羽美人。
歡迎關註,感謝留言,真心為秋安點贊!
365極限挑戰日班營第00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