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椰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旗下的苗木超市,從廣東壹直建到四川。說起8年前的創業,總經理王璐深有感觸。市場隨時在變,稍有懈怠就會落後。?
2005年,中山很少有人生產樹木的容器苗。王璐率先生產經營林木容器苗,並於當年建成苗木超市,主要銷售DBH 8cm至15 cm的林木容器苗,經營品種200多個。那壹年超市生意很好。
2006年,王璐遇到了壹個問題:年度營業利潤相當微薄,業績迅速下滑。因為競爭對手比較多,他的300畝基地,200多個品種,相當於每個品種只有1.5畝,無法形成規模,價格優勢自然不可能。
2007年,他開始調整品種,最後只剩下三類:耐寒棕櫚、開花樹和新品種。?這三種產品都是工程方需要的,我也可以瘦身後增加這三種產品的產量,從而產生規模效應。?
按照他的思路,?椰棗和椰子?已經跳出了低價競爭的誤區。在某些品種上,甚至已經形成了強大的市場話語權。
陳玉初:壹知半解,好生意壹落千丈。
杭州天境水生植物園園長陳玉初絕對是國內水生植物生產者中有名的腕兒人物。然而,他仍然記得多年前的壹個小錯誤:壹時疏忽耽誤了半年的銷售。?
2003年,陳玉初做了壹件大事:西湖綠化工程公開招標,他成功中標總面積40萬平方米的水面綠化。當年4月28日開工建設,10月10對外開放。陳玉初奮戰五個月,圓滿完成,好評如潮。
成功後,身在工程行業的陳玉初非常看好水生植物的前景。2004年建成基地100畝。?當時我就想,我對水生植物的工程套路很清楚,對水生植物的制作和維護也很在行,生意肯定會火爆。?
但是2005年陳玉初的水生植物產量還挺大的時候,市場突然滯銷。?3、4月份的時候,很多工程公司來要貨,到了5月份,就沒有客人了。?當時陳玉初也很疑惑,決定再等等看。這壹等就是半年,到6月10,生意依然不見起色。為了擴大銷售,憂心忡忡的陳玉初去金華參加了當年的全國苗木博覽會。
在苗交會上,他認識了幾個蕭山花木城的經紀人。深度聊天後,陳玉初恍然大悟,明白了滯銷的原因。原來三四月份的時候,客戶都是本地的工程師。開春後,當地的水綠化很少,所以當然沒有買苗。其他地區的工程師不知道陳玉初的托兒所。很多人想讓水生植物去各地的花木市場找經紀人,經紀人調貨。陳玉初之前沒接觸過這些經紀人,自然沒人找他要貨。
陳玉初立即與專門經營水生植物的代理商建立了聯系。接下來的壹年,生意真的火了,現在他已經開始專心生產了,根據地也擴大了壹倍。?如果我當時沒有醒悟,沒有及時改變銷售渠道,我今天就不會在這裏。?
高:太輕敵了,太謹慎了,失去了引薦的大商機。
山東東營是個不到30年的新城市,鄉土樹種很少。2000年,在建園初期,盛達集團公司為了尋找合適的品種,引進了大量國內外苗木品種,其中有不少是植物專家推薦的。盡管如此,能真正適應東營環境的品種很少,很多幼苗已經死亡。這壹階段,勝達的引進費、維護費全部浪費,損失不低於200萬元。
在引進帶來巨大損失後,升達大學的經理高開始對引進相當謹慎。2003年,很多從業者向他推薦紅葉石楠,但他認為這個品種的耐寒性可能有問題。公司沒有經過耐寒試驗就放棄了這個品種。
壹次偶然的機會,高在當地壹個單位公園看到了紅葉石楠,長勢良好,葉色鮮紅。後來才知道這個項目是當地壹家公司承包的。高遺憾地說:?當初如果引進壹些做實驗,或許東營紅葉石楠的第壹桶金就到手了。?
高很坦率地說,過分的謹慎和放松,會對引進造成損失。新品種的選擇壹定要結合實際,這樣才能抓住機遇,避免付出不必要的成本。中小型苗圃引進新品種是壹種很好的選擇,以尋求新的出路,實現錯位競爭。就像當年紅葉石楠被炒熱的時候,江浙很多小企業抓住商機,高利潤。產業升級,企業發展,壹定要牢記盲目之後的被動。
觀點:品種好,推廣要跟上才是硬道理。
有好的東西在手,讓市場快速了解和認可,真的不是壹件簡單的事情。
在種苗生產領域,很多人玩品種。我們經常可以在展會、報紙、網絡上看到壹些新面孔。在企業發放的宣傳冊上,新品種的觀賞性和適應性被大肆炒作,但最終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卻寥寥無幾。
品種好不代表市場好。可以玩的品種很多。玩它?更多。頻繁出現的產品推廣失敗案例,揭示了壹個共同的問題:很多創業者藏著寶貝,卻從來沒有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其實產品開發到推廣是壹個系統工程。推廣是必要手段,但最重要的是應用市場是否給了這個品種機會和機遇。如果不確定這個關鍵環節,品種推廣就很難。這也恰恰是為什麽每個人在苗圃裏的品種都是壹樣的,但是會有完全不同的管理結果。
蔣永發:最好的引進政策是留有足夠的試種時間。
說起紅楓,很多業內人士會想到蔣永發和他的蕭山寧圍英壹花木盆景場。?我們壹直在引進國內外的新品種,因為激進的引進,我們損失了100多萬。?蔣永發惋惜地說。
六年前,他去澳大利亞考察千層,發現真的很有觀賞性,於是引進了壹些苗木,開始了越冬實驗。2002年的壹個暖冬,他搭建了壹個小拱棚。第二年春天,他發現效果不錯。
?當時我覺得沒什麽問題。為了抓住機會,我壹下子擴大了200多畝。但2003年冬天,氣溫低得讓大花白千層的幼苗根本無法在露地越冬,各種人工保護設施內也時有凍害和凍傷發生。?蔣永發說。
未來兩年也是如此。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為白千層搭建冬季保護設施。盡管如此,仍然有許多幼苗無法過冬。2006年,蔣永發終於忍痛割肉,把200畝種植基地剩余的千層金全部以20多萬元的低價給了壹個廣西客戶。?算算當年投入美樂家黃金的人工成本、維護成本等費用,早已超過654.38+0萬元。?
事後,蔣永發總結了失敗的教訓:引種的上策是:壹定要留出試種和觀察的時間,同時盡量少量種植和擴大。?
樓飛軍:減輕妳的敵人,讓妳拿到的千萬訂單飛起來。
?經紀人難免犯錯,我的錯誤來自運氣。?2007年全國十大苗木經紀人常州天成景觀有限公司經理樓飛軍說。
2007年底,樓飛軍與浙江嘉興某工程公司負責人達成口頭意向:為公司某重點項目提供苗木。這筆大生意會給樓飛軍帶來幾千萬元的銷售額,所以不用擔心08年上半年的銷售額。
臘月二十九,樓飛君接到電話,讓她馬上去嘉興參加項目的會議。?雪下得很大,路很難走。我的司機不在,所以我不得不自己開車。我覺得這次不去不是問題。反正我已經達成口頭意向了,下次去這個項目我會負責苗木的采購。所以沒去。?樓飛軍說。
然而,之後發生的事情卻出乎樓飛軍的意料:這個大單已經在他家花光了。?現在想來,當時的心態有問題,只是沒有珍惜眼前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