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確定會談的目標、內容和範圍。
1.幫助者提供的幫助內容。
2.顧問觀察到的疑問
3、心理測評結果發現問題。
4、上級顧問的要求
5.會議目標不止壹個,應該分別處理。搞清楚關系,分清問題的前後、第壹、第二,然後依次提問,進行攝入式談話。
(二)確定提問方式
依據:會議的目的,收集的信息的性質和內容。
模式:打開和關閉
壹般來說,用開放式問題代替封閉式問題。
特殊情況下,可以使用半開放題(或限制性開放題)。
有時封閉式問題用於確保壹種現象的存在。
用什麽樣的問題?根據會談的目的,收集信息的性質和內容。
聽
1,函數
(1)收集數據(2)表達支持(3)宣泄情緒(4)提供自我審視的空間。
2.方法
(1)不評論——表示接受,拓展空間。(2)思考傳遞的信息。(3)重點——危機程度的調查、主觀事實的了解、情緒的把握。
(4)控制會談的內容和方向。
1,解讀
最常用的。重復,解釋,解釋完後馬上順便再問壹個問題。
2.中斷
(1)暫時停止談話,然後再談。
(2)不要強迫對方停止說話。
(3)建議換個地方再繼續說。
(4)時間有限,暫時停壹下,下次再談。
3.情緒反射
有意識地刺激病人。
盡量不要用第壹次見面。
4.向導
從當前話題引出另壹個話題。
不要直接建議換話題。
從原話題引出新話題。
(5)分類
1,成長與發展問題-重大生活事件
2.真實生活情景
3.婚姻狀況
4.人際關系中的問題
5.主觀身體感覺(主觀癥狀)
6.情感體驗和人生態度
7.其他人
(6)結束會談
1,函數
結論:給出問題的判斷或疾病的診斷。
討論問題的癥結和改進方案。
再次強調心理咨詢的特點。
2.技能
直接討論。
給點建議,討論下壹步的工作。
相關知識
談話方法
1.在會談中,聽比說更重要。
2.會談時的態度:非批判態度。
3.區別:程度、情緒、真實性、回避性。
4.采訪方法的類型:攝取、歧視等。
5、後臺數據收集方法
6、了解求助者的精神狀態和行為特征。
7.如何提問
8、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
1.在會談中,聽比說更重要。
(1)耐心聽對話,不要表現出冷漠、不尊重和不耐煩。
(2)不要為了獲取信息而不斷打斷求助者的談話。
(3)壹旦開始說話,就要壹直說下去。
(4)只有抱著不評判的態度,對方才能毫無顧忌。
2.非批判態度
非評判的態度是讓幫助者感到輕松的重要因素,可以讓幫助者什麽都不管,從而把內心世界展現給妳。
中立的態度
(1)肯定了他們情緒和行為的規律性或必然性。
(2)對其情緒和行為後果持保留態度。
(3)對自己情緒和行為的社會效果持保留態度。
(4)理解,不支持,不反對。
3.區分和識別談話的內容。
(1)會談的內容有程度上的區分。
(2)區分情緒(或思想)和行為。
(3)鑒別談話的真實性。
(4)避免對真正癥狀的真正原因進行識別。
4.談判方法的類型
在“攝入”談話中最常用的數據收集方法是病史收集。
“歧視性面試法”通過交談和觀察來決定使用什麽測驗和歧視性測驗。
“治療講座”是關於心理和行為問題的講座。
咨詢會:會議涉及健康人的壹些問題和職業選擇。
危機會談:當事人出事,被強奸,想自殺,突然精神創傷。
5、後臺數據收集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背景資料收集。
這種以問題為中心的談話將使我們獲得客戶的個人背景資料、咨詢目的和期望。
6、精神狀態和行為特征
外表和行為
語言特點
思考內容
認知過程和功能
情緒
靈感和判斷
7.如何提問
(1)心理咨詢師對當事人的心理問題缺乏基本的了解。
(2)咨詢師對來訪者的談話缺乏基本的了解。
(3)咨詢師不善於掌握和運用語言溝通技巧。
最有幫助的方法就是把各種封閉式問題變成開放式問題。
不恰當問題的負面影響
1,造成依賴
2.責任轉移
3.減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產生不準確的信息
5、心理防禦——阻抗
6、影響必要的總結和說明
入職培訓中提問的錯誤(問題和答案)
(1)問題“為什麽……”-這是強烈的暗示。
(2)多重選擇性問題——仍然是壹個封閉的問題
(3)多重提問——連續提問
(4)裝飾性反問——空洞而抽象
(5)可責備的問題——有很大的威脅感,應該嚴格杜絕。
(6)解釋性問題——不利於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8、選擇會談內容的原則(問答)
1,可接受:求助的人能接受,符合他的興趣。
2.有效:與求助者的事業有直接或間接的相關性;它對求助者的人格發展或矯正起著關鍵作用;深入探究求助者的深層原因是有意義的;這對求助者癥狀的鑒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幫助求索者提高認知,正確認識問題。
3.正面:對改變求助者的態度有正面作用。
註意事項(問答)
1,態度壹定要保持中立。
2.避免提問錯誤。
3,不談任何題外話。
4、不能用責備、批評的語言來阻止或顛倒談話的內容。
5.結論不能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