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偉
中國的數字經濟繼續前進。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從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大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6.2%,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壹步凸顯。
成立於2007年的美國上市金融科技集團信業科技(NYSE:FINV)為數字科技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效樣本。作為壹家以數字技術為驅動的金融科技公司,心怡科技通過十余年積累的科技實力,不斷為傳統金融機構升級數字化底盤,攜手金融機構提升金融服務的普惠性。
新壹科技有什麽獨特之處?近日,在主題為“創新·賦能·互融·共贏* * *”的首屆心怡科技開放日上,心怡科技CTO兼CPO王玉祥首次揭秘。
“科技探索是壹條布滿荊棘的道路。為各行業的技術賦能,就像是在尋求壹種可以廣泛應用的方式。最高的山是人造峰,困難面前總會有探險者。新壹科技希望繼續做壹個在科技行業敢於探路的‘深度沖鋒’,以數字科技為目標,勇往直前,在探索收獲的同時及時分享,與同行和合作夥伴共同進步。”王玉祥說。
賦能外部世界,構建數字經濟生態圈
官網顯示,信業科技是壹家在美國上市的金融科技集團,試圖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科技讓金融更美好”的使命,推動金融服務從可及到可負擔、可信賴、可享受的進壹步進化。其業務涵蓋科技驅動的消費金融業務、國際化業務和財富中介業務。
值得註意的是,新藝科技經過13年的積累和沈澱,借力數字技術實現了自身業務的持續提升,同時具備了輸出技術賦能的硬核能力。但心怡科技期待的不僅僅是技術的輸出和賦能,更希望通過科技能力為合作夥伴帶來真正的升級。雙方可以在業務上共同經營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
眾所周知,傳統金融機構並不能有效覆蓋所有人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通過與壹些在流量和技術上有優勢的金融科技公司“牽手”,不僅可以為更多用戶提供有價值的金融服務,也可以推動普惠金融的真正落地。
普華永道的報告顯示,目前中國有48%的金融機構向金融科技公司購買服務,未來三到五年,68%的金融機構將增加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
據了解,近年來,信誼科技為B端機構提供貫穿營銷、技術、風控等業務線的BOT壹站式全覆蓋綜合服務,幫助機構提升業務效率,實現合規風控。同時持續加大科技領域的投入,與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建立深度合作,積極探索人工智能、數字普惠金融等領域,進而構建產學研融合通道。
根據心怡科技2020年Q3財報,已成功對接50余家持牌金融機構;2020年第三季度向機構合作夥伴推薦交易1.88萬筆,成功放款41.5萬筆,成功放款1.7億筆,風險逾期表現低至654.38+0.98%。
心怡科技相關負責人認為,在數字經濟時代,有效利用科技力量攜手合作夥伴,構建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的數字經濟生態,是金融科技公司未來實現質變的應有之意。
這種發展導向也符合監管趨勢。65438+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要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增加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活力。同時,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和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技術的成熟應用不斷增強了金融的普惠性。信誼科技以科技的形式幫助小微企業快速鏈接持牌金融機構,讓更多小微企業更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務。”信誼科技相關負責人直言,科技提升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促進了經濟和金融的良性循環。新壹科技將持續投入科技研發,以科技創新面對行業挑戰。
持續創新,首次公開亮相科技全景
顯然,在目前的環境下,金融科技公司要與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牽手”並不容易。從現實情況來看,部分全國性銀行和城商行,由於風控實力較強,在與外部機構合作時,只認可自身有流量、有壹定場景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但我們對無流量的機構合作非常謹慎,尤其是近年來監管的不斷收緊,持牌金融機構合作門檻的不斷提高,對金融科技公司的硬核科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心怡科技如何打動合作夥伴?在首屆信誼科技開放日上,王玉祥首次在現場透露了公司的科技全景,並以圖集的形式直觀展示了自己在技術研發和賦能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據王玉祥介紹,在業務架構上,目前,信義科技集團涵蓋信貸科技、消費科技、保險科技;在技術架構上,技術研發平臺、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決策產品構成了新壹的整個技術架構。值得註意的是,正是通過在這四個領域的深耕,支撐起了信義各項業務的數字機箱。
全景圖顯示,新野科技不斷深耕數據湖和數據總線,同時借助擁有1000+監測指標的量子眼監測平臺,實現對各項數據的實時監測;在流和批量集成方面,信還實現了數據的實時和離線計算。在人工智能方面,新野科技的探索包括圖形算法、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智能語音,並將探索的成果實際應用於各項業務,形成了包括“智能牛”和“鐵牛”在內的自動化體系。
在技術平臺方面,新壹科技擁有魔方、PMS、魔筆等多個自研平臺,其“經緯”能效平臺持續助力業務效率提升。
以智能機構資金管理平臺“魔方”為例。這個平臺抽象沈澱了資產和資金的通用管理能力,可以快速接入平臺上的各類資產。面向標準化對接的出資人,無需編碼,通過機構入口系統的配置,即可快速完成與合作機構的對接。
“在資產和資金的匹配路線上,魔方支持各種規則的實時高效匹配,甚至秒級匹配,全額放款率超過99%。魔方平臺可同時操作55個資金管理項目,日交易處理量5萬件,100%實現全在線流程。借助魔方平臺,心怡科技與合作機構成功實現了合作共贏,開創了金融科技的新局面。”王玉祥說。
值得壹提的是,在技術創新方面,新壹科技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從過去以營銷、獲客、智能風控、數字化運營、貸後管理四大板塊為核心,到不斷推出升級的科技產品開辟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心怡科技壹直將技術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以數字化技術賦能外界,朝著科技提升的目標不斷進步。
“科技創新來源於每壹個從業者對科學的敬畏。未來,新壹科技將繼續以敬畏之心投身技術、迎接挑戰,與合作夥伴攜手共進,推動行業技術不斷創新。”王玉祥坦言,新野科技希望繼續做科技行業敢於探路的“深水炸彈”,以數碼科技為目標銳意進取,在探索中及時分享收獲,與同行和合作夥伴共同進步。
不少金融科技行業人士認為,未來金融科技市場將形成合理分工,百花齊放。在服務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數字科技將起到“錨”的作用,從鋪好種子到精耕細作,從支持發展到主動賦能,最終指向形成合理、自發、長效的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