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壹次有趣的經歷。後來發現每個顏色的瓶子上面都有不同的文字,描述了不同的場景。
我壹直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小到壹篇賣貨的文案,勾起讀者心中的某種感觸,他都會忍不住在buy buy下單購買。和“我有壹個夢想”壹樣大的舉世聞名的演講,號召大家壹起行動起來,追求壹個更美好的世界。這個號召的力量來自於文字。如何寫出令人信服的文字?
《如何寫出高轉化文案》這本書並不僅僅適合文案,因為它並不具備讀者需求、產品賣點等文案基礎知識。這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從讀者的情緒和愉悅兩大方面,告訴我們為什麽以及如何寫出能引發讀者行動的令人信服的文章。
這本書之所以超越普通文案書的水平,和作者的專業背景有很大關系。《如何寫出高轉化率的文案》的作者安迪·馬斯倫(Andy Maslen)出生於英國,現在從事小說家工作。他的職業背景多種多樣:在成為全職作家之前,他在意大利餐廳做過調酒師、推銷員和廚師。後來從事營銷工作,創辦公司,出版過文案方面的書籍,包括這本書。
要寫壹篇有說服力的文章,我們先從大腦的邊緣系統入手,看看人們在做決策時,大腦中經歷了哪些過程和反應。
所有的決定都是情緒化的決定。要理解背後的底層邏輯,可以從壹些心理學知識入手。
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思考,快與慢》這本書。它說人在思考和決策時,其實有兩個系統:第壹個是快速思維模式:人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話,靠的是直覺和經驗。第二個系統是慢思考模式:在做決定的時候,然後經過壹段時間的慎重考慮再做決定。
所謂蜥蜴腦,就是system one的代名詞,是壹種更形象、辨識度更高的命名方式。換句話說,如果讀者的情緒能被觸動,他們會立刻開啟蜥蜴的大腦,更容易被我們的文章說服。比如很多人說我們買的不是手機,是情懷。
其實不只是蜥蜴腦。即使妳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其實也是壹個情緒化的決定。我們認為,做出理性的決定取決於收集材料,然後仔細思考和判斷。但是,其實我們是在根據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帶來的感受來做決定的。所以,情緒很重要。人是情感有機體。
即使是專業人士也會受到情緒和偏見的影響。小說《惡意》中,壹個壞人為了陷害壹個作家,提前做了壹件事:誣告作家殺死了壹只流浪貓。這種誤解使偵探對作家感到厭惡和敵意。所以後來的取景也就順理成章,變成了相應的座位。這位作家被誤認為是兇手。
因為這件小事,警察對這個作家產生了不好的情緒和偏見,最後被判定為兇手。
2.1讀者思維
很多剛開始寫文章的小白都會問:不知道怎麽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有些新手文案也會問:我對我要寫的產品沒有感覺怎麽辦?這類問題的標準答案是:請停止表達妳的情緒,關註讀者的情緒。這種思維的轉變至關重要。
因為從小就開始寫作,所以都被要求描述自己的情緒和興趣。比如最難忘的事,我最愛的人。其實落腳點應該是“喜歡的人”和“難忘的事”,而不是“我”。
我是怎麽開始體會到讀者的想法的?我重新定義了寫作的目的:第壹,為自己學習、復習、思考。第二,為了提高影響力,希望幫助其他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寫文章和生產產品壹樣,應該有特定的受眾。這時候就要站在讀者的角度去思考和寫文章,而不是自鳴得意。
所以要考慮讀者的情緒,而不是我們自己。這裏需要介紹兩個簡單的概念:穩態情緒和目標情緒。穩態情緒是讀者閱讀文章前的情緒,目標情緒是讀者閱讀文案後想要達到的情緒。
2.2情感列表
有壹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激發用戶的情緒:把能激發讀者情緒的詞和短句放在標題或者正文裏。這個方法這麽簡單,卻很有效。不信的話,看看這個詞匯表,妳甚至會發現,妳已經被路過了。
事實上,這些情緒以及引發這些情緒的短語和單詞在網站上很容易找到。妳可以通過搜索英文的情感列表看到很多情感。作者在書中列舉了這些情緒:
壹級情緒(壹般情緒):快樂、悲傷、厭惡、憤怒、恐懼、驚訝。
次要情緒(社交情緒):色欲、自信、驕傲、尷尬、嫉妒、羨慕、內疚。
三級情緒(背景情緒):興奮、快樂、平靜、抑郁、緊張、喜悅。
我從作者給出的情感清單裏挑出了壹些常見的短句。如果妳想了解更多,妳可以找這本書。其實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些話。我發現在看文章之前,作者很容易帶著情緒走。原來是因為這簡單的幾個字。原來我們的情緒就是這麽容易被壹些話語調動起來。
比如李佳琪直播賣貨,他會說壹些簡短但有力的流行語:“天啊!哦,我的天啊!買吧!”。所以江湖上也流行壹句話:“天不怕,地不怕,李佳琪怕。”事實上,李佳琪非常了解女人的心理。用“超好看”、“天啊”這樣的字眼,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情緒,打開buy buy買的情緒開關。
因為在信息泛濫的時代,讀者的時間非常寶貴。讀書人就是皇帝,三宮六院都等著他翻牌子呢。這裏說的文章的樂趣,講的是人類對故事的需求。如何寫才能讓讀者壹開始就停不下來,讀到最後也停不下來,就像讀者坐在滑梯上滑到最後壹樣。那麽,如何增加閱讀文章的樂趣呢?
3.1讀出來
壹般來說,影響閱讀體驗的五個因素是:節奏、韻律、音樂性、意象、驚喜。如何利用這些因素增加閱讀體驗?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讀。
節奏,對我們來說,就是押韻和平仄。古往今來,詩詞、兒歌、順口溜,都是為了方便口碑。再比如,很多品牌的slogan也是簡單易讀的短句。所以,廣告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看的。比如壹個不努力的年輕人,很難過;想有錢少生孩子,就多修路。所以,要寫出通俗易懂、舒緩的作品,壹個辦法就是去讀,去讀別人的作品。
形象,我更喜歡做場景描述。如何用精準短小的詞匯勾勒出壹個具體的場景?契訶夫說:“不要告訴我現在是晚上,讓我看月亮映在壹塊玻璃上。”。再比如,我發現《七霸講笑話》的套路之壹就是把壹件荒誕誇張的事情場景化,以產生戲劇效果,引人發笑。
大學要不要開戀愛必修課?黑子講過這樣壹個笑話:
如果作品較長,可能需要制造壹些意外和驚喜來再次吸引讀者的註意力。至於驚喜,其實上面有壹些短語和句子。這裏其實用的是前面調動讀者情緒的方法。
3.2語言準確性
用簡潔準確的文字準確表達是壹個需要不斷打磨和練習的技能,也是壹個可以提升閱讀體驗的技能。
首先,很多形容詞和副詞是不必要的。用詞搭建場景時,盡量用動詞和名詞,不要用形容詞和副詞。文字要準確傳達我們的意思,引起讀者的情感反應。而不是堆砌毫無意義的花言巧語。如果有形容詞,那麽這個形容詞要增加信息含量(如瀕危、紅色),不能誇大效果和特點(精彩、偉大)。
例如,這段話:
如何訓練自己的語言能力?以蒼鷺飛行的描述為例,假設妳沒見過蒼鷺是怎麽飛的,那就打開視頻網站,搜索“蒼鷺飛行”,看視頻。然後,找壹個沒見過蒼鷺飛的讀者,向他描述蒼鷺是怎麽飛的,直到他明白為止。
另壹種方法叫做20: 80描述和80: 20描述。找到壹個東西,放在面前,觀察兩分鐘,然後描述八分鐘。然後,再把這個東西放在妳面前,這次花8分鐘觀察,然後繼續描述2分鐘。然後對比兩個版本。我認為我們可以看到壹些不同之處。用這些方法練習寫作,我覺得應該進步很快。
總之,如何寫出高轉化文案這本書,並不局限於文案。要寫壹篇有說服力的文章,壹般需要考慮讀者的情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給讀者愉悅感。其實寫文章不僅需要這些技巧,在生活中,甚至在需要與人交流的時候,也需要訓練自己的表現力和說服力。寫壹篇有說服力的好文章,也是對個人底層邏輯思維能力的打磨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