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在三線城市買房。當時買的這套房子108平,單價6400元。本人2013畢業於杭州。2014買房的時候,手裏只有幾萬塊錢。我老公是我當時的男朋友,他當時唯壹的積蓄就是他從杭州回來拿的5萬元公積金。也就是說,當時我們兩個人加起來只有七八萬左右。本來想交3層左右的首付,因為當時我當地的公積金政策是只能貸公積金賬戶余額的15倍,也就是說我的公積金只夠貸26萬。當時給我爸打電話談買房的事,我記得當時的貸款利率是七點多。我爸壹聽,好高。由於公積金只夠貸26萬,我就貸了26萬,我爸給我補了654.38+萬。我婆婆當時借了我們20萬,我們借了5萬,加上我們自己的,7788元。
有人可能會說,買不起就租吧。我覺得對於中國大部分人來說,房子意味著安全感,婚前買房只是壹種必需品。所以我們當時也沒想,就貸款買房了。事實證明,我們當時做的是對的。
第壹,房價普遍上漲。
我那的房價雖然從2015年底降到了2016,但總體還是呈上升趨勢。我家小區2014,五千多,我買的樓梯六千多。現在基本在10000左右,工資上漲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
第二,不要給自己壓力,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
我和老公2014買房後,2015裝修。因為買了婚房,所以結婚前還是想把房子裝好。我們發了工資,同時安裝了房子。有壹個月,我身上只有2000塊錢,但我挺過來了。現在除了公積金貸款,其他貸款都還完了。而且,我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小窩。
當然,如果是炒房,還是要對當地的市場進行判斷,尤其是四線以下的城市,有些可能會出現房子供過於求的情況,所以對於炒房還是要謹慎。之前看了很多新聞說3/4線城市房價跌了。至少在我所在的三線城市,房價壹直在漲。在其他縣市,要慎重。
綜上所述,我覺得不管是結婚還是給孩子上學,只要是剛需,花光所有的錢都是值得的。如果我投資,我要慎重考慮。
我可以為妳回答這個問題。四年前我也遇到過這個問題。當時幾乎什麽都買了,現在住在這個房子裏。如果不是當時殘酷的選擇,我估計我還是會租房子住。
2015股市暴漲,全民炒股。那壹年是房地產最黑暗的壹年,幾乎沒有人選擇把錢投在房地產上。有些錢的人會投資股票市場,發大財。14年底,我也把所有的積蓄都投入了股市,雖然我所有的積蓄其實也就4萬塊錢。經過三四個月的股市競爭,我幸運的賺到了本金的兩倍,也就是8萬元。當時剛認識現在的老婆,準備年底結婚。
到了結婚的時候,買房肯定會提上日程。當時我和老婆剛畢業,兩個人都沒什麽積蓄。我股票裏只有8萬元作為首付的啟動資金。當時兩人商量是賣掉股票籌錢買房還是繼續在股市賺錢,直到交了首付。我當時的意見是先賺錢,因為賣了股票後首付還有十幾萬的資金缺口,還要父母支持,還要向朋友借錢。但是我老婆不同意。她堅持要先買房再結婚,否則不結婚。最後,她沒能賣掉所有的股份。然後她把雙方的公積金余額湊在壹起,終於湊夠了20萬的首付,買了壹套120平米的高層住宅。當時真的是傾其所有,傾其所有,欠朋友五萬多外債。壓力真的很大。
然而現在四年過去了,這裏的房價漲了三倍多,我們買房後的幾個月股市壹直在暴跌。現在真的很慶幸老婆的堅持,也在為自己當時的愚蠢想法捏壹把汗。四年過去了,我們還清了外債,現在工資也漲了。我們還還清了基本的月供公積金,買了車,買了車位。雖然壓力很大,但還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我沒有花光所有的錢買這套房子,我想我還會為房子的首付發愁。
15年,因為家庭原因負債累累。看到深圳的房子漲價,我沒錢買。我跑到惠州買了壹套兩居室。首付全部用信用卡,10多萬。家裏人都不支持我,只有我壹個人給自己打氣。幸運的是,我有點幸運。4000元買的,現在漲到1.2萬左右。
很多購房者認為只要付了首付,每個月都能按時還貸。但是買房需要的錢可不止這些!如果只著眼於眼前的首付和月供,可能會面臨預算超支或無力買房的尷尬局面。跟隨買房指南,看看妳是否有買房所需的全部資金!
壹、首付款
選擇貸款買房的購房者越來越多。對於他們來說,買房初期的大支出就是首付。目前全國城市首套房首付普遍維持在不低於30%(部分三四線城市不低於20%)。如果買家選擇貸款購買二手房,需要註意的是,貸款額度壹般為評估價的70-80%。由於評估價壹般低於賣方售價,買方實際需要準備的首付壹般高於賣方售價的20%或30%。
第二,每月付款
在選擇月供金額時,要註意如果月供成本高,不僅會影響生活質量,還會面臨供不應求的風險。按照銀行的相關規定,月供款壹般不能超過收入證明的50%。建議購房者的月供比例保持在30%,這樣自己的月供壓力不會太大。
我是錢球。這個問題我已經替妳過了,試著說說我自己的想法。我覺得買房還有很多附加屬性。首先,如果婆婆因為不買房拒絕結婚,孩子的戶口安排不了,上學也解決不了。當然,妳要付出妳所有的壹切,只求索取,就像吃飯穿衣壹樣。別無選擇。其次,我們中國人都有壹個愛好,喜歡愛面子,妳身邊的朋友都往同壹個方向去了。妳最好隨大流。最後,不要因為沒有買房而被質疑,這可能比成為房奴還要難受。
說了這麽多我們只是需要消費,然後需要投資買房,那我覺得還是量力而行吧。從過去看,樓市單邊上漲了20年。根據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房地產繁榮周期正好是20年。此外,高層釋放的“房住不炒”也在抑制投機性購買。如果未來樓市從高速增長轉為低速增長,幾乎等於GDP增長,實際上只能保值,如果有融資成本,作為投資樓市可能無法增值。那麽我覺得這個時候付出壹切,做出買房的決定是不明智的。如果真的想投資房產,需要考慮地段、租售比、學區等信息。以後買房肯定是要分的。
我不是億萬富翁,我只是壹個小散戶,所以買房自然給了我壹切。
有句話說,為了買房,妳可以用六個錢包。言下之意,房價太高,壹個人買不起房。對於房子,妳可以拿出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所有的積蓄,先買房。
作為壹個普通人,可能沒有那麽多錢包取錢,只能自己買房,但自己的實力有限,也不會有太多積蓄。買房後妳會有盈余。所以為了房子,妳自然會花光所有的錢,把能拿出來的錢都拿出來。如果不夠,還需要向親戚朋友借錢買房。、
為什麽買房需要花光所有的錢?不就是為了孩子嗎?/孩子結婚總要壹點嫁妝,孩子結婚也要房子,不然幾個好姑娘看上妳了。
縱觀全國各地的相親角,那些舉著牌子上寫的條件都是要房要車,有的是房子的位置和裝修。關於汽車的面積和價格有壹個協議。有壹句話,壹個人再好,沒有房子,壹輛車也不能體現壹個人的能力。房車和人的能力掛鉤,也是無語。這是和家庭背景掛鉤的,是父母的經濟條件,不是孩子的能力。說白了就是和錢掛鉤,有錢才會有能力。這話有點厲害,但也可能是真的。
為了孩子,為了房子,付出壹切,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窮人繼承風。
其實不管妳買不買房,妳都可能沒錢。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
1,買!只要買夠首付,不要管漲跌。如果妳不買,妳會發現妳沒有存到錢。買了房子就有救了!
和老婆在超市看到壹個很漂亮的電水壺,想買。想想為什麽租房要這麽美好。。老婆說先買房再買。所以妳沒有房子,連喜歡的家具都覺得沒必要買。每個月幾千的房貸,4個老人需要贍養,1個孩子需要養活。想想就覺得累,但又不能停下來休息。
2、買房不是為了和別人比,只是想有壹個安心,總有壹個屬於自己的家,買房需要錢的人可以理解。
即使我們都知道會很苦,我們都知道壹旦有了首付,其他大事都不需要錢了,我們還是會買房子。等房子便宜了就是做夢。每個人都想在自己的城市有個家,哪怕家裏沒人,那也是自己的世界和安身立命之地!
3.無論妳的日常需求有多艱難,妳都可以盡早買房。否則,妳壹定會後悔的。。五年前,如果我家決定咬緊牙關買下來,估計以後的日子會更好過。但是壹開始沒有買,直到2018才決定買。它不僅貴,而且很小。
租房5 6年,感覺還是買房好。年輕的時候,十年後買房會後悔。三千年前買的房子,現在兩萬多,還在盈利。至少面對高房價我不害怕。另外,我的新房子很舒適。十年搬了五次家,累了。
朋友們,妳們好!
傾其所有買房子肯定是對的。我買房的時候,不僅花光了所有的錢,還借了很多錢。這是因為買房確實是人生大事,也確實是壹件很困難的事情。
未來十幾年,房地產價格仍會緩慢上漲。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仍然處於白銀時代,未來的房地產價格肯定不會像過去十年那樣暴漲,但未來仍會緩慢上漲。
未來隨著城市化率的逐步提高,城市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進入城市。城市人口的增加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加,對房地產的需求也會增加。如果房地產的供給跟不上,房地產的價格就會慢慢上漲。
未來十幾年,經濟快速發展的城市,人口大量流入的城市,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未來的上漲空間更大。
所以總體來說,未來隨著城市化的深入,房地產價格還是會緩慢上漲。
買房是壹輩子的事,買房從來都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所以,如果妳把所有的錢都用來買房,肯定是值得的。
買房可以增加妳的資產。房產是保值增值最好的資產之壹。如果妳現在購買房產,將來房價會慢慢上漲。因此,現在購買房產是讓妳的資產保值增值的更好選擇。
買房可以讓妳安居樂業。買房還可以讓妳住上自己溫馨可愛的房子,把房產裝修的漂漂亮亮的,讓妳過上更幸福的生活。
買房還能省妳房租錢。不買房的話,每個月都要租房。買房的話,可能要還房貸,但也能省下壹筆房租。
所以可以看出,花光所有的錢去買房是值得的。
綜上所述,房產是保值增值的好資產。把所有的錢都花在買房上是值得的。買房不僅能讓自己安居樂業,還能保值增值,還省了房租。
感謝閱讀!
為了買房,如果之前沒有房子,那是合適的,也是值得的。如果已經有房子了,就要區別對待。
房子既是商品,也是投資。
房子之所以是商品,是因為它有它的商品性質,它可以居住,可以給人提供居住的地方,它有自己的價值。
另壹方面,房子也是壹種投資。尤其是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內,房子是壹種可以保值增值的投資品,很多人也是依靠買房的投資來獲得豐厚的收益。
正是因為房子具有商品和投資品的雙重屬性,所以很多人優先考慮買房,這是非常理性的選擇。
因為,在中國目前的環境下,擁有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人們觀念中必須要達到的目標,也可以說是人們的剛性需求。
因為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安居樂業是第壹位的,是人們長久以來追求的目標和理想。租的房子再好再舒服,也不是妳的家。所以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早點買壹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既然是剛性需求,早買不如晚買。因為早買便宜,也可以早住自己的房子。同時,擁有自己的房子,減少了租房的成本,同時也買了壹份屬於自己的資產。即使多年後妳不想要這套房子,拿出來賣,也有很大概率會升值。所以,買第壹套房子,花什麽都值。
現在有了房子,還要再買,目的是投資,投資的目的是賺錢。不過,在當前形勢下,投資房地產還是要謹慎。
首先,看看現在的環境,國家明確了不炒房的原則,背後的深意值得玩味。而且這壹次很多政策陸續出臺,所以像前幾年那樣火爆的房地產市場不會出現。
雖然房價不會大幅跳水,但持續快速增長恐怕難以實現。所以,在有房的情況下,再次購買作為投資還是要謹慎。除非妳反復衡量,覺得投資能升值很有把握。否則建議不要把買房作為投資手段。
買房壹直是居民不變的話題。只要住壹天,就有壹天要和房子壹起交錢,房子在現在的社會已經和婚姻匹配了。所以,給自己買房,給孩子買房,成了當前社會最重要的任務。然而,面對飛漲的房價,居民買房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那麽居民如何保證買房呢?“傾其所有”似乎是買房的壹條“捷徑”,但這種買房方式真的好嗎?為了買房,我們應該傾其所有嗎?
買房傾向於“傾其所有”,掏空“六個錢包”,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也是對房子對生活重要性的無奈。其實買房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如果需要,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如果不需要,也是浪費。所以,要看買房的目的。如果是居住需求,那麽買房也是合適的,但是如果是炒房需求,那麽真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效果。
房子對居民的重要性也是因為歷史,而不是簡單的結果。歷史引發的思考是房地產火爆的原因。此外,目前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也帶來了不同地區房價的差異。所以買房要看個人需求不同。在目前的樓市環境下,把錢都花在買房上沒有錯。因為房價的發展還是向上的,貿易摩擦總會帶來貨幣的貶值。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緊急情況,留多余的錢是沒有用的。而且房子應對通脹的能力還是很強的。所以,想辦法持有房產也是很多人理財的需求。
當然買房是要付錢的,因為妳的需求應該是自給自足的。對於有些人來說,買房的原因是他們不切實際的買房需求。求大,求好,求高。妳不多花誰多花?所以,如果買房符合自己的定位,壹定要爭取房價上漲,貸款壓力會逐漸減小。如果壹味的求好,也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壓力,但是壓力過後就好了。壹般來說,買房肯定是要花錢的,但這個錢往往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