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學課題組

首先,提出的問題

21世紀,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綜合國力競爭的實質是勞動者素質的競爭。人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勞動者真實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體現。而我國原有的基礎教育體系明顯存在壹些過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脫離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社會現實。這種教學往往以學校、課堂、書本為中心,很難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我校應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克服以往課程中脫離學生獨立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傾向,註重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體驗,形成學生勇於實踐的意識和善於實踐的能力。同時,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培養學生活動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探究學習活動中學會發現、探究和合作,形成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實施的主要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

三,實施綜合實踐活動

1,實現原理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前面幾門課的隨意疊加,而是它的內容和形式。

公式與其他課程有交叉,但價值取向和功能相對獨立。我們在實施中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關註興趣。根據學習者的需要、動機、興趣和直接經驗來設計和實施相關的課程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區別於學科課程的壹個基本標誌。充分關註學習者的興趣和直接經驗,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對傳統學科知識結構和邏輯體系的超越,建立更貼近學生真實學習世界的創新課程場,是綜合實踐活動確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選擇。

(2)回歸生活。學校課程建設回歸兒童生活世界,課程設計向現實生活場景轉化,是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壹大趨勢。綜合實踐活動必須最大限度地回歸兒童的生活世界。今天的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密切相關時,學習才是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這類課程在確定課程內容時必須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世界中選取那些具有壹定綜合性、實踐性和現實性的問題、事件和現象來設計課程內容。這是綜合實踐活動選擇課程內容時必須堅持的最基本準則。

(3)以實踐為基礎。不局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他們可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實踐水平。

質疑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最根本的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是多樣的。實踐不僅僅意味著學生可以進行社會調查、走訪和訪談,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創設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直面生活世界中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探索、發現、體驗、重復、交流、親自動手,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培養實踐能力。

(4)註重創新。註重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價值和目標最本質的體現。與學科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為學生創新素質的形成提供了更加寬松自由的空間。不受學科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設計方案、收集數據、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可以得到充分發揮。註重創新的根本目的是培養今天的學生適應明天的社會生活,盡可能創造條件,使學生在積極探索、主動進取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思考、創新,具有初步的懷疑精神和批判精神,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型人才奠定基礎。

2、實施方式

(1)信息技術教育

幫助學生培養適應信息時代需要的信息素養,即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質。

(2)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組織和引導學生接觸自然,參與實踐,讓書本知識在應用的過程中變成活的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和創造力。

(3)勞動和技術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賦予勞動教育更多的發明,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給學生創造的空間。把發明創造賦予動手實踐的過程,使勞動技術充滿活力。

3.實施步驟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成敗的關鍵。這不是這門課幾個老師的事,而是所有老師的事。通過學習和研究,從根本上改變教師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學習觀,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滲透到學校教育教學中去。

(2)健全組織,加強領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是壹個新生事物,需要動員全員參與、全社會參與和支持。為了協調和組織各項活動順利進行,必須完善組織,加強領導。學校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領導小組和合作小組,制定了具體工作方案,將綜合實踐活動內容落實到各年級。

綜合實踐活動組列表:

組長:許

副組長:陳黎明

成員:吳根元(大三)、葉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剛、

徐曉洪、吳文西和參與的教師。

綜合實踐活動協作組名單:

二年級組組長:金美媛

成員:程大梅、賈靜燕、王毅、姚金梅、顧、龔杏芬

三年級負責人:陳艷紅

成員:魏平、、蔡、胡靜芬、陶美金、。

四年級組組長:周秋英

成員:、毛金星、唐鐵軍、徐紅、吳根元(大)、孫。

五年級組組長:吳根元(初三)

成員:、鄒、胡建剛、、和。

六年級組組長:夏學明

成員:馬、、鄒國芬、吳旭霞、、平建國

(3)選好主題,落實內容。

綜合實踐活動是師生共同開發和實施的。教師和學生都是活動計劃的制定者和實施者。選題既要體現學校(文學)的特色和社區(城鄉結合部)的實際情況,又要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究。

(4)加強聯系,爭取支持。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要探索建立社區和家長多渠道參與實踐活動的新機制,積極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通過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第四,課程實施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和熱情。評價應以主體性、過程性、形成性和發展性評價為基礎,根據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成績和表現,對學生的優勢、學習態度和進步進行多元化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個性化表現的欣賞。以形成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式多樣、評價手段靈活的開放性評價體系,註重學習過程、情感表達和實踐環節。

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文章收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