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
這種服藥方法主要是對特別嚴重的抑郁發作(所謂急性期)有幫助。救命。
抗抑郁藥起源於西方社會,西方社會有非常嚴重的抑郁問題,所以他們通過科學手段研發藥物來緩解。而在西方,只有吃藥的選擇,沒有其他調理手段,很容易造成藥物濫用。原因是他們的文明沒有形而上的傳統,中醫/佛教的形而上基礎在西方根本沒有傳承。所以沒有調理方案。而調理法對於慢性抑郁癥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作為看得懂中文的東方人,我們其實有更多的路要走。
2.心理療法
心理治療分為常見的幾個流派,森田療法,正念療法,精神分析,還有其他新興的流派(精神分析系現在已經很少用了,因為精神分析其實挺極端的,比如很多抑郁癥都是因為壓抑性欲和仇恨造成的,但是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很多抑郁癥都是因為性生活太多,縱容了他的仇恨)。
但是心理治療有壹個問題,就是心理治療最大的作用其實是傾聽,很難給予指導來提高壹個人。真正看過很多心理咨詢師的人都知道,心理咨詢的作用其實就是當壹個人積累了太多負面情緒的時候,就會有人聽妳傾訴。其“* * *情感”功能遠遠超過引導功能。
練習冥想
這裏我們主要講的是正念禪修以及由正念衍生出來的抑郁癥的治療方法(包括MBCT和MBSR)。這種心理治療冥想需要壹個專門的人和專門的道場的指導(比如MBSR就是壹個八周的冥想課程)。現在很多心理咨詢師也知道壹系列正念的方法,可以用在心理咨詢上。
正念禪修起源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它是佛教禪修方法傳入現代西方後,西方人創造的壹套禪修課程。值得註意的是,正念療法在西方確實受到關註,因為它經過臨床測試,發現對緩解抑郁癥狀和防止抑郁復發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效果。所以,只有科學主義的西方人才能接受冥想這種形而上的方法。
這裏是正念的核心點。正念禪修其實是壹種專註當下的禪修。它的理論基礎是這樣的:抑郁不是源於痛苦,而是源於對痛苦的逃避。所以要訓練以開放樂觀的心態去接受當下的壹切,然後以開放樂觀的心態去生活(比如練習以開放自然的心態去吃壹顆葡萄幹,從而以開放自然的心態去做壹切事情)。
根據晚學的調查,正念禪修的真正起源應該是南傳佛教的四念處。這個禪修的初衷是為了觀察肉身感受的生滅無常,用“根”代替“知”,減少第六意識的產生。之所以在臨床上有效,壹個主要原因是它作為壹種冥想可以停止雜念,另壹個原因是它可以通過觀察身體感受的無常,擺脫“試圖支配自己感受”的主觀自我。這兩點才是這個治煩惱方法的根本。
正念主要在西方推廣,亞洲道場不多。作為中國人,如果有機會在上座得到正統佛教禪修的傳承(中國上座道場很多),就不需要特別更正。因為正念的修持是在佛教禪修中,所以它是禪修修持的子集。
佛教對治理的自立
佛教的治法,從正確的佛教觀開始。眼見來自司文,文慧和思慧可以治愈很多煩惱,也可以治愈壹些疾病。抑郁癥的核心觀點大概有以下幾個部分:
佛教是壹種解脫的方法,所以佛教可以幫助妳實現煩惱的解脫。
佛教的根本世界觀是“緣起性空”
佛教認為世俗意義上的厄運等。都是因果報應造成的。善有善報(遠),惡有惡報(遠)。但是會被舉報的。
以下幾種心在佛教中屬於惡念:嫉妒、狂妄、貪婪。
比如妳知道了空性,妳就會知道恨自己的時候不用拿刀捅自己,因為“自己”並不存在,那是妳假裝做出的虛假的堅持。真正的妳是五蘊堆在壹起的集合體,受因果律控制,是因果律的奴隸。
再比如,看到很多在這個世界上作惡的人都活得很成功很好,卻在苦苦掙紮,這是壹種遙因的結果。福無雙至,不要羨慕別人。
1.滿足於更少
釋迦牟尼佛說,修行人要想過少煩惱的生活,就要“兩邊不倒”,就是不要刻意過得太辛苦,不要太不滿。並觀察和控制妳的欲望。
很多人的抑郁都是源於自己的欲望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福氣,這叫不自量力。(這並不能代表抑郁癥的全部病例,但有相當壹部分是這樣的,所以解決欲望問題至少可以解決整個問題的壹部分。)
壹切欲望的本質就像《佛陀之旅》裏說的:像喝鹽水壹樣,越喝越渴。如果妳不從外部控制妳的欲望,欲望就不會控制自己。因為欲望會無止境,無止境,無止境的無限膨脹,永遠不會有滿足的時候。任何人都有被別人超越的可能。如果因為不甘落後而奮鬥,那就沒完沒了了。吃飽穿暖,就想要房子。如果妳有房子,妳想要壹個更大的房子...沒完沒了。
無欲無求而又得到滿足的基礎,是深刻認識人類欲望的bug,“會壹直生長,沒有盡頭”。這真是給人類設置的bug。世界上很多人認為有些完美的人可以有完美的自制力,可以為所欲為。但其實普通人沒那麽厲害。
舉個例子,壹個沈迷於玩遊戲的少年認為“我會玩十分鐘,然後十分鐘後我就不玩了”,但實際上,玩了十分鐘後,這種“玩的欲望”並不會自行停止。如果沒有外在的邊緣來阻止,我的心會壹直專註的玩下去。喝鹽水後的口渴感和沒喝的時候壹模壹樣。同樣適用於人類追求美食、美色、金錢、情欲等等的欲望。
這世間法中的自制力、精力管理、時間管理都談不上,只有佛可以。比如時間管理的基本假設是,壹個人可以對自己的思想有非常穩定的控制,可以為所欲為,那麽人生的問題就可以簡化為壹個宏觀管理的問題。但其實這樣的自制力對於不練的人來說是很難的。持戒非常清凈,有壹定禪定基礎的人,可以做得稍微好壹點,前提是不能遇到引起貪欲的外緣。
再比如“在乎別人的看法”這個問題。
很多人抑郁的根源都是因為別人的輕視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按照佛教的說法,不必太貪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安仁品在《論入行》中說“被人稱贊,享受榮耀,既不是福分,也不是長壽,更不是免疫力,更不是身體上的快樂。如果我知道盈虧,表揚有什麽用?”這是從根本上看到贊美的虛假,從而從對別人贊美的貪欲中解脫出來。
對於欲望的控制方法,佛教給出的解決辦法是持戒守根門(持戒始於五戒,守根門是指保持眼、耳、鼻、舌、身、心少接觸貪的環境)
2.懺悔業力,積累祝福
對於非常嚴重的抑郁癥,當事人連進行基本生活的力氣都沒有。這時候就是現在的惡業,享受福報的本性。此時此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懺悔業障,積累福報。而且從終極的角度來說,世界上暫時還沒有辦法通過醫療手段治愈抑郁癥,但是佛教可以。業障的懺悔,福報的積累,寬廣的菩提心,自心的徹底轉化,生死都是可能的,治療也是完全可能的。但是病越大,修行越大。真正從重度抑郁癥中完全康復的修行者,都是經歷了壹段時間的高度強化修行,念咒拜佛的次數非常多,才能看到收益。
懺悔業力的方法是四力:(不同傳承學說的四力名稱不盡相同,但內容完全相同)
依靠治理權(佛教懺悔法需要在佛像前,自力就是治理權。比如地藏菩薩、三十五佛、百字明(金剛乘)
破惡是治愈的力量(像服毒壹樣提升對自己惡行的懺悔)
恢復治理的力量(發誓以後不再重現這樣的惡業)
現行治力(做功德,如念佛摩訶薩,南無地菩薩,念佛百言,行善持戒等。)
任何妳能記得的後悔的事,妳都要懺悔。比如吃海鮮,不尊重父母,有壹些邪念和嫉妒等等。現在的身心痛苦妳無法知道是什麽原因造成的,但有點後悔了。
積累的加持可以通過念咒、心咒(也就是後面會寫的各種其他療法)來實現,也可以自己修行。盡可能做好事,做放生、布施、扶貧、供養僧人等各種加持。
入行論說“魔使來持,對親友有何好處?只有加持才能救命,我卻沒有修。”
《藥理學家經》上說:“難道妳沒聽說如來有九死壹生,勸妳做壹盞燈續命修福,以修福報,物盡其用,不受罪。”
佛的佛法修行的修養和積累最好的框架是普賢菩薩的十願:1。敬佛2。贊如來3。廣泛練習,支持4。懺悔業力5。遵循幸福的優點。請轉法輪7。請和佛壹起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遵循佛教9。永遠追隨眾生10。所有人都會回來。
這裏面包含了所有的修佛方法。比如人們常說拜佛包含大拜,贊如來包含念經,常信佛也包含供燈、水、食物。
最重要的是修菩提心。這對於初入佛門的人來說不壹定容易,但是要解決壹些心靈的終極問題,光靠沒有菩提心的善舉不壹定夠,做菩提心更穩。
停止觀看冥想
禪定有“止”和“觀”兩種。
“停”主要是默念、看呼吸等等的練習。頭腦特別混亂的患者堅持練習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減少自己的雜亂無章。
“關”的練習需要壹個空的基礎,這也很難,但在解決抑郁癥的問題上特別終極。從實際來看,所有的痛苦都來源於堅持,所有的煩惱都脫離了無知和執著的範疇。修身就是把自我的執著從各個角度翻過來,清理幹凈。隨著自我依戀的減少,煩惱也會逐漸減輕。
冥想是壹個特別實際的東西,理論上沒有效果,必須在實踐中去實踐。如果去內觀中心方便的話,建議去有指導的道場靜修(這個對抑郁癥非常嚴重的人來說可能不太實用),其次建議用互聯網學習。
對於學習能力好,空性根性好的人來說,學思法門也是壹個很好的空性修煉方法。同樣可以治愈煩惱。
佛教對治理的他律
在這裏,我主要是依靠各種神佛菩薩的力量來擺脫我的病痛。解脫惡業的方法,要麽用自己的運勢,要麽用佛菩薩的神力。
1不動佛
不動佛修法對心理疾病的影響,和動佛的願望有關。仙人佛在異地的願望是“以後盡量不要仇恨眾生”,所以不動佛修持佛法有對抗仇恨,給波羅蜜加辱的作用。抑郁癥的病因與對惡運的仇恨和難以忍受的仇恨有很大關系。眾生有時難以自除仇恨,念本尊真言就好。不動佛咒也是消除業障的大咒。
有兩種流傳很廣的咒語:怒佛和寂靜佛。怒佛咒是短咒,“奧姆贊紮瑪哈魯岡”,寂佛咒是長咒。可以看看大寶大王的錄音和相關爆料。佛心長生咒作為壹種憤怒的咒文,具有強大的平息煩惱和治療龍鬼負面影響的力量。
2藥師琉璃光如來
藥師佛的修行特別適合所有身體有病的眾生。抑郁癥通常是壹種身心疾病。此時修習藥師法,研讀藥師經,對眾生的身體恢復是非常有益的。
藥師的方法在經書中也有明確說明,可以治療眾生被邪靈吸收的情況。而且藥師法也是消除業障,增加快樂的好方法。
阿彌陀佛
凈土法的解有兩個角度:
首先是阿彌陀佛凈土有“福”的特性,所以念阿彌陀佛的加持也有使身心安寧的加持力量。看過的人都有自己的感受。
第二種是凈土佛法,這是壹種獨特的在活著的時候解脫生命的方法,讓壹心學佛的修行者有壹個希望:如果我修行得好,這壹生最多十幾年或者幾十年就結束了,以後死了就不用面對那麽多煩惱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念佛可以“善終”。很多重度抑郁癥患者會糾結什麽樣的自殺方式比較好,想了想也找不到辦法開心地離開這個世界。而佛教徒卻可以死得安詳而不亂,甚至可以立得住腳,露出本來面目。這對於壹個抑郁癥患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4藏王菩薩
地藏王法作為“全願法”,與中國眾生有著莫大的緣分。祈求地藏菩薩滿願的效果是其他方法無法企及的。這裏有許多偉大的美德。詳見《大德筆記》。中國是西藏菩薩的道場。
這裏我想說,大乘佛教的世界觀是,菩薩的世界是釋迦牟尼佛調諧的世界。但由於缺乏眾生的加持,佛陀於80歲時在世人面前辭世,佛陀死後的眾生都托付給佛陀。具體可以看地藏三經。
地藏王菩薩作為“幽冥教主”,特別慈悲,連地獄眾生都發願自救,何況人間苦難眾生。
還有很多其他佛菩薩的法術和修行都很好,看每個人的緣分和信心了。(比如在學校結束的時候,得知自己是寧瑪巴傳承的,看了蓮師的口頭禪,感覺很有效果。)
願世界不再有精神病。願世界不再有精神病。願世界不再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