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裏,這個綜藝節目幾乎就是“狗血”的代名詞,但最後會發現,所有故事的狗血壹面被撕開後,其實就是“後悔”二字。
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每壹對高中生父母的故事,節目組找來了年輕演員,以短片的形式壹壹還原。目前引起熱議的是敏雅和董源的故事。
明亞,長著壹張可愛娃娃臉的女生,當時就和前男友董源分手了,但是有壹天早上,明亞突然感到腹痛,而且因為生理期壹再推遲,明亞決定去藥店買驗孕棒。
測試結果對還在讀高三的明亞來說是晴天霹靂。驗孕棒顯示兩條杠,她懷孕了。
(以下為節目組拍攝的短片,還原真實情況)
敏雅第壹時間去了董源,兩個已經分手的人再見面很尷尬,但對於敏雅來說,這壹面是必須要看到的。
明亞給了東原壹根顯示兩條杠的驗孕棒。東原沒想到會再見到前女友,但看到兩個酒吧,他驚呆了。
董源反復問:“妳真的懷孕了嗎?”
這句話讓明亞很惱火。年輕氣盛的明亞放出狠話:我給妳看這個不是為了復聯。知道就行了,其他的我來管!
明亞的態度是:打掉孩子。
因為當時敏雅作為壹名高三學生,正期待著自己的高中畢業典禮,準備高考。而她有壹個“空姐夢”。她時不時會在網上看看空姐的照片。對於於敏雅來說,她想追求自己的夢想,而不是生個孩子當媽媽。
但董源再三勸說:“敏雅,妳怎麽能把(孩子)弄走呢?妳沒聽到嬰兒的心跳嗎?”
這句話壹出,原本態度堅決的敏雅開始猶豫了。
從此,明亞陷入了艱難的掙紮。壹方面她很想考上大學當空姐,另壹方面她又不知道如何面對肚子裏的寶寶。
同時,董源還會時不時發短信勸敏雅不要打掉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敏雅的生活變得更加悲傷。
最可怕的是,這些只是高三懷寶寶的明亞的壹小部分。
比如她壹直對父母保密(住校後租房子住),沒懷孕的時候和媽媽聊生孩子的話題。她媽媽說高中生懷孕真的是世界末日,要不要學習真的很讓人擔心。
看到媽媽的態度,明亞根本不知道該怎麽表白自己懷孕了。
明亞直到懷孕八個月才告訴父母。她的父母目瞪口呆,母親淚流滿面。她爸拎起家夥去東源家商量。
這裏有壹個抓馬的場景。對峙中,雙方父親驚訝地發現,他們是多年未見的同學。
緊張的氣氛瞬間得到緩解。明亞的父親很不情願,但看到女兒的公婆是自己的老朋友,也就放心了。
明亞父母的態度可以說是“逼”出來的,女兒的肚子已經很大了。如果現在要打掉孩子,明亞的身體會受到更大的傷害,只好讓明亞把孩子生下來。
除了通過她的父母,明亞還必須與學校和老師打交道。
她需要按時去產檢。為了順利出校門,她只能裝病,在額頭上敷暖寶寶,假裝發燒。而當懷孕的肚子越來越明顯的時候,明亞不得不找各種理由不穿校服和寬松的運動服來遮肚子。
明亞自稱很幸運,因為預產期在寒假,不會影響她正常的校園生活。
在生產倒計時28天的時候,明亞在社交軟件上公布了自己懷孕即將分娩的消息;
寒假結束前,明亞順利產下兒子。
最終,明亞順利高中畢業,參加了期待已久的畢業典禮。那只是她的“空姐夢”,因為兒子的出生徹底破滅了。
可能大家看完這個故事都會覺得不錯。明亞的人生沒有被“高三懷孕”毀掉。但事實並非如此。真正的恐怖不在表面,而在細節。
首先,敏雅和董源早就分手了,說明兩人有矛盾,但是因為懷孕不得不再次結婚。
做決定不是因為大家解決了矛盾,而是因為突然出現了壹個孩子,為了孩子先結婚吧。坦白說,這是對雙方感情的不負責任。
其次,高三畢業是人生的岔路口。大部分人都會上大學,有些人已經有了規劃。即使是對未來沒有規劃的人,也可以有大把的時間去試錯,但是留給敏雅和董源的時間已經不多了。他們需要找工作掙錢。不管他們喜不喜歡,賺奶粉錢對他們來說是第壹位的。
董源目前是壹名工人,工作並不看好。同時,董源還要去服兵役,壹年半都照顧不了家裏,收入也不多。
即使在雙方父母的幫助下,明亞也要負責大部分帶孩子的工作。她每天忙得恨不得分成十個人。
諷刺的是,明亞的大嫂說,她很羨慕明亞,因為她年紀輕輕就生了孩子,還來婆婆家幫忙做飯。
明亞的婆婆對此舉雙手贊成,嘆道:“是啊,哪裏能找到我這樣的婆婆?”
真的是幸福嗎?
沒有,很遺憾。
給孩子辦壹歲酒席時,雙方親友到場祝賀。大家吃飯,拍照,逗寶寶,聚在壹起。只有明亞的媽媽忍不住哭了。
明亞的媽媽很老實,看到明亞的同學會很難過,因為那些同學已經上了大學,感受到了全新的生活,開闊了眼界,也逐漸確立了自己的價值觀...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參加明亞的孩子壹歲生日聚會是豐富生活的壹個側面,但對於明亞來說,卻是生活的全部。
每次看到女兒和其他同學的生活差異,明亞媽媽都會難過。
是啊,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擁有更廣闊的人生,哪個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哪個媽媽希望自己的女兒每天醒來只是為了照顧孩子,做飯,換尿布?
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遺憾”。
這幾乎是壹個不可逆的遺憾。壹旦走上這條路,妳壹輩子都是孩子的媽媽。妳失去的是妳20歲的花樣年華,妳會錯過妳壹直勾畫的未來。
而在這個節目中,除了遺憾,還有年紀輕輕就被提拔為家長的無奈。沒有太多的人生閱歷和處理情緒的能力,面對壹個孩子帶來的未知,只會讓自己更加迷茫。
節目中有壹對19歲的高中生當了父母。他們以為生孩子很簡單,卻壹次次被現實教育著。
他們的孩子出生後被診斷為橫紋肌肉瘤。經過漫長而痛苦的治療,孩子終於康復了。誰知去年年底腫瘤復發,這次轉移到了耳朵、下巴、大腿...他們的生活被孩子和治療這些關鍵詞占據。他們已經做了父母,還要壹次次帶著孩子去醫院。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未來就是他們的未來。
《高中生家長》表面上看起來壹覽無余的狗血,但每壹個高中懷孕決定生孩子的女生,都走向了另壹種生活。
他們身上有壹個標簽——媽媽。從此,他們將面對完全不同的人生,不是否定生命,而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完成身份轉換,迎接他們的是不可預知的苦惱。
男生也壹樣,但都是比較輕松的壹面。她們從未經歷過懷孕的糾結,做決定的痛苦,分娩的艱難,日復壹日照顧寶寶的辛苦。
所以《高中生家長》真的是狗血綜藝?
也許不是。他們走了另壹條路。他們向我們展示了不壹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