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常德廣大考生和家長:謹防這些招聘“陷阱”!

@常德廣大考生和家長:謹防這些招聘“陷阱”!

2020年高考於7月10結束,查分、填報誌願、高校錄取等後續工作即將開始。在以前,這個時期也是各種高考招生舞弊的高發期。“花錢進名校”、“有內部指標”、“提前發放獎學金”等各種騙術經常上演。近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法分子的詐騙手段也在不斷翻新,壹些招生詐騙甚至披上了信息化的外衣。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謹防中招“陷阱”,上當受騙。

陷阱壹:查看短信中有“木馬”,“釣魚”網站有後門。

考試結束後,考生和家長最關心的是高考分數。壹些不法分子會抓住這種心理,通過偽造、查重“釣魚”網站或發送帶有“特洛伊馬”病毒的短信,試圖入侵考生的電腦或手機。壹旦成功,就會盜取考生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信息,然後盜取網上支付賬號實施詐騙。

據媒體報道,2019高考結束後,考生家長劉先生收到短信稱,“可以提前知道高考分數線,早做準備,更好地填報誌願,爭取讓孩子考上自己喜歡的好學校。”劉先生壹高興,就點開了短信上的鏈接。讓劉先生沒想到的是,孩子高考成績沒查到,手機網銀裏的壹萬多塊錢還不翼而飛,還壹直收到短信,十分苦惱。

提醒,高考結束後,各地招生考試機構將及時公布高考成績的查詢時間和查詢方式。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長在查詢考生成績時壹定要有辨別真偽的意識。通過查詢方式或學校或教育部門指定的網站查詢分數,切記不要輕易點擊手機短信中來歷不明的鏈接。

陷阱二:有內在關系,可以為了錢錄下來。

不法分子竊取考生信息後,利用考生及家長的僥幸心理,通過“偽基站”發送低分即可提前錄取的詐騙短信,或打著與招生機構“有內部關系”的幌子,以入學需要花錢為由實施詐騙。

案例2017高考,吳女士的兒子因成績不理想勉強達到三本分數線,家人壹致決定復讀壹年。2018高考,吳女士的兒子還不穩定。吳女士很擔心孩子高考第二年上不了理想的學校。這時,吳女士接到壹個自稱是高校招生辦的電話,說可以提前安排吳女士的兒子獲得所在學校的兩個錄取資格,但需要先交3萬元定金。面對上兩所學校的誘惑和高額的押金,吳女士猶豫了很久。當吳女士決定聯系對方交費時,發現“負責人”的電話已經停機。

提醒壹下,以往高考誌願錄取後,往往會出現“內部招生”、“專項指標”、“補錄”等騙局。不法分子謊稱某高校名額未滿,通過花錢“管理”,考生可獲得專項指標或補足名額。近年來,壹些騙子在考試前利用各種借口要求家長付費預留名額。警方提醒,高考招生系統有嚴格的全國統壹認證加密系統和監督機制。所謂花錢考個好大學好專業,成績不夠考個大學,都是騙人的把戲。考生和家長應從正規渠道了解和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收到來歷不明的通知時要認真甄別,不要輕信。壹旦發現自己被騙,請及時報警。

陷阱三:黑客可以兌換積分,交錢“打包”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希望順利通過考試的心理,散布“考試不及格,但可以內部操作”、“內部加分”、“上交錢包”等詐騙信息,聲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更改分數,騙取轉賬的受害人。

案例2019高考成績公布後,小邵對自己的成績有點不滿意。偏偏這個時候有壹個神秘的陌生人聯系他,聲稱自己是黑客,可以修改高考成績。小邵壹開始也是半信半疑,但當黑客聲稱自己已經黑進了年級系統,並準確說出了小邵的姓名、學校、成績等信息後,小邵開始相信神秘黑客,並通過銀行轉賬支付了1000元定金。第二天,黑客聯系小邵說等級已經改了,但個人資料無法及時更新,要求小邵支付500元,心急的小邵轉了500元。至此,神秘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提醒壹下,這種聲稱可以修改高考分數的騙局,純屬騙局。高考網上閱卷不是壹般理解的互聯網,而是內網閱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網上評卷科目先在保密場所掃描,再通過專線傳輸到相關評卷點,全程監督,無死角。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不要相信黑客變騙局。

陷阱四:誌願填報找“專家”,小心上當受騙、被誤導。

近年來,“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專家壹對壹咨詢”等高考誌願服務火了起來。壹些培訓機構、咨詢公司、個人等。冒用教育部門、招考機構或高校名義誌願填報高考現場咨詢輔導活動,或假冒官網開展在線咨詢輔導,自稱專家指導,向考生及家長收取高額咨詢費、輔導費、大數據平臺使用費等。,讓考生和家長遭受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可能被誤導,失去正常的錄取機會。

案例2065438+2009年7月,考生陳驍下載了某公司提供的高考誌願服務APP,花費599元購買了專屬會員誌願服務。10天後,他發現系統給出的部分分數線數據與官方數據有出入,於是聯系了軟件客服。無法處理客戶服務響應,個人數據已被修改。此後,陳驍多次聯系客服,但壹直無法處理。

提醒考生參加誌願指導咨詢活動,壹定要認主辦方。對社會上各類咨詢機構組織的自願申報咨詢活動要保持警惕。壹些高價服務收費的app、網站或咨詢機構存在不規範、安全隱患等問題。特別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各地招生考試機構和招生院校舉辦的現場或網上咨詢活動均免費。找他們的官網,高考政策和信息壹定要以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發布的信息為準。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規渠道了解到的信息,以免上當受騙。同時,要牢記各批次誌願填報時間和征集誌願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嚴格按照要求和程序填報誌願,避免漏填或錯填,不誤填報時間。保管好自己的誌願者密碼,不要透露給外人,防止別人篡改妳的誌願者。

陷阱五:“文憑作坊”花樣繁多,不要被辨別真偽所迷惑。

“文憑作坊”又稱“假大學”、“學店”,以營利為目的,通常利用壹個容易與知名高校混淆的名稱,以混淆視聽的方式招生,亂發文憑。這些學校都是沒有招生資格、沒有辦學資格、涉嫌偽造和出售虛假學歷文憑、涉嫌非法招生或網絡詐騙的假大學。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入其中,尤其是對於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考生,更要小心辨別。

案例2018高考結束後,有考生反映,壹個名為“武漢經貿大學”的網站與“河北經貿大學”的網站高度相似,從網站設計、校徽、校園景觀照片甚至校領導介紹,幾乎完全抄襲官網。網站顯示,該校於1992下半年開工建設,1993年6月14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對此,河北省新聞辦對武漢經貿大學官網(域名:whjmd.com)偽造壹事進行了調查。經向湖北省教育廳核實,湖北省168正規高校中並無“武漢經貿大學”。學校是“文憑作坊”,網站是非法的。河北省新聞辦會同公安、教育等部門對涉事網站及相關人員進行進壹步調查,依法關閉網站。

提醒“文憑作坊”通常通過虛假宣傳、偽造招生資格、偽造招生宣傳資料、謊稱國家承認學歷等各種伎倆引誘考生及其家長報考。教育廳提醒:2020年3005所具有高考資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名單已在教育部官網公布。考生和家長可登錄教育部官網查詢。請考生和家長在誌願填報時認清正規院校,不要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