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踐活動是指以學生的興趣和直接經驗為基礎,以與學生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現實的、綜合性的、實踐性的問題為內容,以研究性學習為主導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體現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為主要目的的實踐課程模式。第壹,從思想上提高認識。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數學實踐就是為了驗證這句話。現在很多老師已經意識到了它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教材上每學期只有兩次實踐活動,不能滿足教學的實際需要。教師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接觸社會,開闊學生的眼界,增加學生的信息量,讓他們看到數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強大工具。
根據壹年級學生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鼓勵學生接觸現實生活,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我們設計了兩個主題:1。農村農作物產值調查。2.調查家長對學生學習和學校教育的支持程度。通過這壹學期的數學實踐活動,我們認為教師開展數學實踐活動任重道遠。我們要不斷研究思考,探索嘗試,構建具有個人特色的數學實踐活動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努力。
第二,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1,觀察能力。比如,學生在學會發現規律、觀察對象後,經常註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研究問題,觀察能力也得到提高。
2.動手操作能力。
3.溝通和表達能力。數學實踐活動課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合作與交流空間。數學交流主要表現在學會與人合作,能夠與人交流思考的過程和結果,初步形成評價和反思的意識。
4.質疑思維能力。在尋找生活角落的活動中,學生用身邊的壹些物體指出角落的存在。但是,有幾個同學仔細觀察了壹下。他們發現生活中很多角落的兩面不夠直,頂點不尖,有點鈍,質疑生活中的角落不像數學課本上描述的那麽規範。經過激烈的討論、求證和交流,得出結論:生活中物體表面上的角度與數學課上嚴格意義上規定的角度有壹定的聯系和區別。
5.創造力。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問題回答往往單壹、絕對,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特點是能夠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分析問題,從而產生許多聯想。
三,活動中的師生關系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不再是教師,而是促進者。做促進者的關鍵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督促學生感受體驗,觀察實驗,探究討論。教師成為學生最可靠的心理支持來源。在綜合實踐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充滿主動性的主體,是提出問題並試圖解決問題的研究者。師生關系是合作的,* * *致力於問題的研究過程,* * *享受成功的喜悅。
第四,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1.制定壹個可行的活動計劃
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緊密聯系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以及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努力做到目標明確,計劃周密。
2、開展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初中生,主體意識逐漸增強,有壹定的數學知識基礎和社會生活經驗。因此,壹般開展具體操作、實地測量、參觀考察、小課題實驗等活動,逐步培養學生發現能力、探索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意識。
3.轉變教師角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數學綜合實踐要求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和個性發展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發揮主導作用。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4、搞好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客觀正確的評價具有壹定的導向性和激勵性,應積極做好綜合實踐活動評價工作,發揮積極的激勵作用。
2.綜合實踐活動計劃
壹、設計主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優雅的居住環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學生是未來的主人,也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他們要從小培養健康意識、環保意識、審美能力,這個任務無疑落在了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我們開展養護花卉、健康生活綜合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在查閱資料、養護花卉、思考的基礎上,掌握有關花卉的知識,從而美化健康生活,提高動手思考、交流、欣賞、辯論的能力。
二、設計思路:
這項活動應該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觀察花草、查閱資料、調查訪問、親自愛護花草,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花草知識,知道愛護不同花草的利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1,通過查閱資料,交流討論,確立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2.通過觀察和咨詢,在家裏或親戚朋友家裏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花草相關知識,分組交流。
3.設計出妳家每個功能房間需要達到的健康美化標準,並在網上咨詢或拜訪專家,了解相關功能性花草的知識。
4、小組交流,選拔小組成員代表小組在班裏交流。
5、根據自己的需要和代表推廣的情況,采用自己喜歡的‘花草’,並寫好觀察日記。
三。活動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關註和了解花卉植物的相關知識,能夠選擇合理的方法查閱編輯過的資料,在參觀時掌握談話技巧,禮貌傾聽被采訪者的談話並註意做好記錄,掌握養護花卉植物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裝扮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2.流程和方法:班級以小組活動為主,家庭或社會以個人和團體參觀為主。通過咨詢法、研究法、調查訪談法、實踐法開展各種活動。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花草知識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學生知道種花養草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壹部分。花草是人類的朋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寄托人的感情,美化、凈化、健康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了解花草知識,積極參與種花護花,美化我們的健康生活。
四。活動的亮點和難點
關鍵點:
1.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花草,包括它們的生活習性、養護要點、室內應用等。
2.開展調查、訪談和實地考察,了解花卉植物的生態習性、養護要點、對環境的利弊,培養養護花卉植物的能力、美化健康環境的意識和美學設計的意識。
困難:
1.查閱、提煉相關花草後,分類收集或繪制手抄報。
2、調查訪問和實地考察並撰寫調查報告。
動詞 (verb的縮寫)活動安排
第壹階段:
確定活動主題,制定活動計劃。13周。
第1周:常規課堂教育。結合學科特點,給出簡單的學習方法指導。
第二周:確定活動主題。老師建議後,全體學生交流討論,確定活動主題。
第三周:制定活動計劃。在班級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制定完善活動方案,重點討論研究方法和活動流程。
第二階段:
根據活動主題,查閱收集的資料,制作手抄報。48周。
第四周:組內交流:妳家種植的花草相關知識,從而總結如何收集整理花草知識。整個班級都很完美。
第五周:上網查自己喜歡的花花草草,提前聯系微機老師,安排好時間地點。
第六周:在圖書館查看自己喜歡的花草,提前聯系圖書管理員。
第七周:根據查閱的資料,制作壹份手抄報。
第八周:展覽評論稿。
第三階段:
實地走訪或采訪專家,了解種植花草的知識。912周
第九周:實地參觀花卉基地,觀察各種花草樹木,做好觀察記錄。
上壹頁1 2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