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六朝以來就有80多個品種。名小吃制作精良,有甜有鹹,造型各異。南京夫子廟秦淮小吃是中國四大小吃集團之壹。夫子廟地區的茶館、飯店遍布街頭小吃,形成了獨具秦淮傳統特色的美食集中地。
經過多年的努力,夫子廟地區的七家小吃店制作的小吃以工藝精湛、外觀精美、用料考究、風味獨特而聞名。經過專家鑒定,秦淮區風味小吃研究會於9月正式將這八套秦淮風味小吃命名為“秦淮八絕”,1987。中國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在夫子廟品嘗秦淮小吃後寫下橫幅,也叫“吃好小”。八大奇跡如下:
第壹名:永和園的黃橋燒餅和開陽幹絲。
次佳:江的牛肉湯和牛肉鍋貼
第三絕:劉鳳菊的豆腐漬和蔥油餅
第四必點:七方閣的鴨油酥燒餅和什錦飯。
第五招:七方閣幹香油雞絲。
第六奇:蓮湖糕點團店裏的桂花餡餃子和五色糕點。
第七絕:湛園面館熏魚,銀面,薄包餃子。
八絕:魁光閣五香豆五香蛋。
南京鹽水鴨
水鴨是南京的著名特產,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南京鹽水鴨壹年四季都可以做,腌制和再鹵制周期短。現在賣了,買了吃了,應該不會存放太久。
這種鴨皮白嫩,肥而不膩,清香可口,具有香、脆、嫩的特點。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澤和味道最好,因為鴨子是在桂花盛開的季節做的,所以叫“桂花鴨”。
《白門秘方》記載:金陵八月,鹽水鴨最有名,大家都以為肉裏有桂花香。桂花鴨“思路清晰,目的性強,久食不厭”,是壹種好酒。節假日或工作日,家裏來的遊客出門買壹碗鹽水鴨,似乎已經成為南京的壹種世俗禮儀。
南京板鴨
南京鹽水鴨聞名中外。明清時期,南京流傳著“古書院、琉璃寶塔、黑緞、鹽水鴨”。可見南京鹽水鴨早就以民謠聞名了。板鴨是用鹵水腌制幹燥而成的,分為板鴨和春板鴨兩種。因其肉質細嫩緊實,似板,故名板鴨。南京鹽水鴨的制作工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代地方官總是選擇質量較好的新鹽水鴨向皇室進貢,所以也叫“貢鴨”。在互訪中,朝廷官員互贈鹽水鴨作為禮物,因此也被稱為“官鹽水鴨”。
鹽水鴨和鹽水鴨有什麽區別?鹽水鴨是用老鹵腌制後煮熟的,口感比較緊實鹹。鹽水鴨吃起來鮮嫩。買的時候看日期。越新鮮越好。
南京雨花茶
雨花茶是南京特產,中國十大名茶之壹。形狀圓綠,線條緊直,前苗婀娜,白毛如松針,象征革命先烈不屈不撓、萬古長青的英雄形象,故名雨花茶。雨花茶主要生長在南京郊區,對原料選擇和工藝操作都有嚴格的要求。谷雨之前,采集帶芽的嫩葉和2-3厘米長的葉片,全過程手工完成。雨花茶色、香、味、形俱佳。沖泡後碧綠清澈,香氣淡雅,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具有解渴提神、消食利尿、平喘化痰、除煩解悶等功效。從1966開始在海外暢銷。在日本和東南亞,人們把雨花茶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
南京施宇華
南京施宇華盛產雨花臺、菊花臺等地。據考證,壹等雨花石是壹種瑪瑙。相傳梁武帝南朝時,和尚廣韻大師在獅子崗講學,被雨聲感動。雨水落入地下,變成無數大如雞蛋,小如蠶豆的鵝卵石,故名雨花石,石山改名雨花臺。
雨花石是雨花臺出產的各種礫石,被流水磨圓了。主要成分為應時砂巖、石英巖、矽質巖、火成巖等硬質巖石,以及應時、玉髓、蛋白石等礦物。前者沒有鮮艷的色澤;後者的化學成分如應時和玉髓是二氧化矽。常見的顏色有白色、乳白色和黃色。還有紅色、紫色、綠色、玫瑰色、黑色。還有由不同顏色的條紋組成的同心、環形、斑點狀瑪瑙。
壹些罕見的雨花石氣勢磅礴,朦朧的透明中似乎包含了山川、雲朵、花鳥、魚蟲、鬼神,其中的花紋與豬八戒、孫悟空相似,更為世人所稱道。人們常把雨花石“養”在水盆裏,放在書桌上作為觀賞品。南京的民間藝人也將雨花石切割成各種藝術品,自然與人工融為壹體。
南京織錦
南京雲錦是南京傳統的提花絲綢工藝品。其用料考究,織工精湛,圖案典雅豐富,猶如天上的彩雲,故稱“雲錦”。它與蘇州的宋錦、四川的蜀錦齊名,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錦。
南京織錦生產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到了明代,織錦技術日趨成熟和完善,形成了南京絲綢提花織錦的地方特色。清代南京有“江寧織造部”,雲錦織造盛極壹時。這壹時期的雲錦品種繁多,花紋莊重,色彩艷麗,代表了南京雲錦織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如今,雲錦不僅出口到少數民族和表演用的高檔服裝面料和服飾,還開發了色彩的新品種,如雲錦臺布、靠墊、被子、包、馬甲、領帶、掛屏等日常工藝品。
南京雲錦是壹種提花絲綢工藝品,為南京“珍貴藝術品”之首,與四川金淑、蘇州晉松並稱為“三大名錦”。其特點是質地堅實,花紋豐富美觀,色彩豐富,並大量使用金線,形成輝煌獨特的風格。雲錦以前是宮廷專用,現在除了少數民族,還出口到國外做高檔服裝面料。南京雲錦,多達18種顏色,通過逐層介紹主花,顯得豐富典雅。
櫻桃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櫻桃產區。多產於玄武湖壹帶。玄武湖櫻花島因盛產櫻桃而得名。品種有東唐、宗四、葉青等。東塘櫻桃為上品,粒大味美,汁多色艷,品質極佳。按照時間表,櫻桃該上市了。
相傳六朝富貴,鮮紅誘人流涎。白居易贊《櫻桃》詩,其中說:“韓桃說東吳最好,其香鮮濃。只需擡起頭壹千萬,跳兩三個。鳥偷火,人掙紮時絆珠。可惜風吹雨打,明朝以後的日子應該壹去不復返了。
櫻桃有“第壹鮮果”的美譽,古人視其為珍貴水果。南宋《丁敬健康誌》載:南京出產的水果有櫻桃、石榴等。到了現代,除了櫻桃、石榴,還增加了百合、桃子、西瓜,合稱為金陵五大名瓜果。
桂花鴨
南京人對鴨子情有獨鐘,鴨子的烹飪方法數不勝數,比如鹽水鴨、金陵烤鴨、燒鴨、鹽水鴨、金陵醬鴨、脆皮鴨、八寶珍珠鴨、鹽水鴨肫等等。在鴨子菜肴中,鹽水鴨是最有名的。咬壹口,肉質細嫩多汁,鹹淡適中,清香撲鼻,但不刺鼻。桂花飄香的八月,鹽水鴨最好吃。鴨肉會有桂花的香味,所以叫“桂花鴨”。
墓地裏的西瓜
現在說到陵園瓜,更年輕的南京人對其知之甚少。作為南京的特產,上世紀末已經在南京消失了。陵園瓜是中國最著名的瓜類之壹,以果肉甜美著稱。
鴨血湯粉
南京街頭隨處可見賣“鴨血粉絲湯”的小店。這種金陵流行的小吃,其實是制作南京板鴨的副產品,血嫩湯很少需要用青蒜苗調味。便宜的價格,無處不在,只為充饑。
南京木雕
南京的木雕分為仿古木雕和黃楊木雕。古色古香的木雕,色彩古樸沈穩,善仿唐馬。羅漢像在形式和精神上也是獨壹無二的。黃楊木雕以動物和人物為主要題材。
藜蒿
南京有壹道不尋常的小菜。那是艾蒿炒幹香。藜蒿是長江桃花洪水到來之前,在河灘中誕生的壹種蘆筍芽,在長江沿岸的其他地方也會有。南京人喜歡吃這種鮮嫩爽口的水生野菜。南京人甚至假裝“藜蒿只有南京才有”。
的確,說到吃蒿,沒有人比南京人更細致、更講究:選菜時要掐掉八兩壹斤,只留下幹凈、酥脆的蒿莖尖;炒幹香菜也是素炒。除了少許油和鹽,不加其他調料。妳要的是藜蒿莖尖混合幹香藥草的自然香味。在嘴裏又青又澀,吃完後唇齒特別清爽。
鹽水鴨肫
南京鴨肫是南京著名的土特產之壹,暢銷國內外,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南京鴨肫外形扁圓,肉質緊實,攜帶方便。肉質緊實,堅韌有嚼勁,口感綿長,沒有油膩感。這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在南京吃完板鴨的客人,如果覺得不滿意,可以買壹些鴨胗和鴨肝帶走。串串賣的都是生的,必須買回家用蒸籠蒸熟了再吃,也有真空或者即食的熟食。
什錦蔬菜包
不知道為什麽這麽普通的素包子卻獲得了南京人的關註。當妳在每個餐廳吃飯的時候,妳幾乎都能看到這種食物。夫子廟的傳統小吃從古至今都離不開三大類:小籠包、燒餅、幹絲,尤其是小籠包,淵源最深,是正宗的老南京貨。馬祥興清真餐廳、綠柳聚素餐廳、七方亭、貴賓樓等名店都以素包聞名。
莉莉
百合是南京的傳統特產,產於南京東郊中山等地。皮白,肉肥,甜,嫩,可長期保存。
狀元鬥
狀元豆其實就是五香豆。相傳明清時期,江南宮媛的考生喜歡吃五香豆趕考。這種豆起源於明朝,是用蠶豆做的。據說最有名的五香豆是兩兄弟經營的。他們每天早上開始煮豆子,壹大早就出去賣。
至今南京還有這樣的兒歌:五香豆角真香,老頭吃老母香,大姑娘吃二姑娘香,大哥吃小弟香,城裏頭吃城外頭。
金陵折扇
南京金陵折扇有竹折扇、絲宮扇、骨扇等。它們制作精美,輕巧美觀,既實用又能驅走夏日,還能進行藝術欣賞。尤其是“金陵藝術範”很受歡迎。
天鵝絨
天鵝絨是南京的傳統工藝品。分為絲織和絲棉交織兩大類。花紋可分為正雕(絨花)和反雕(絨花)。有各種布料、地毯、靠墊、藝術掛屏等。其中,布料可用作高級時裝及沙發和汽車坐墊面料。
金陵金箔
金陵金箔是壹種厚度不超過0.1微米的薄片,用於建築物、器皿、佛像、名貴中成藥配方的裝飾。
金陵金箔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南朝。當時文獻中有制作金銀箔和設置錦部的記載。到了元代,大量生產金箔,到了明清時期,有了進壹步的發展。1975年,太平門外徐大五孫徐福墓出土的金絲東拼西湊,是400多年前金陵金絲的物證。
南京東郊的龍潭鎮和江寧縣的花園鄉是金陵金箔和金線生產的集散地。農民有“制箔”和“制線”的技藝,世代相傳。金陵金箔生產工藝獨特,技術要求高。從古至今都是手工錘打,是中國特有的傳統工藝。
金箔加工有十多道工序。金條經過分條、打葉、開片、撚片、制箔、贈送、切箔等精細加工,打造成蟬翼般薄的金箔。南京金箔以其高質量聞名於世。
金陵避邪
在眾多南京特產中,最能體現六朝古都南京形象的是壹件神奇威武的石雕——驅魔。辟邪是古鎮墓葬中的神獸,像是沒有角的獨角獸,兩邊有翅膀,肌肉發達。南朝的驅邪石刻最有名,南京的驅邪很多都是南朝的遺存。作為南京的形象,就是驅邪兇神惡煞。
南京市民也喜歡辟邪,尤其是玉雕,被視為守財的象征。在很多南京人的家裏或者車裏,都會放壹個辟邪的東西來辟邪。
華陽蘿蔔
華陽蘿蔔是壹種小巧玲瓏的紅蘿蔔,涼拌起來很清爽。它是在幼花飛舞的季節上市的,所以有了這麽壹個美妙的名字。近幾年更是登上了頂級宴席,成為色香味俱佳的涼菜。或者雕刻成花,放在宴席桌子中間,讓妳看著吃。
仿古牙雕
南京的仿古牙雕非常有名,有人物,有動物,有各種器物。南京生產的精美牙雕產品《文成公主進藏》被評為中國新創造的九大優秀傳統工藝之壹。此外,龍舟節、唐人聚聚、霓裳羽衣舞等牙雕作品也深受中外人士的喜愛。
南京杜翔
南京香肚是南京著名的特產之壹,始創於清朝同治年間。其形狀似蘋果,嬌小玲瓏,老南京俗稱“小肚子”。其肉質緊實,紅白相間,清香嫩爽,微甜。它不僅是宴會上的壹道名菜,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壹道好佐料。它的主料是鮮豬肉,壹般是三分肥七分瘦,調料是適量的鹽、糖、香料。
舊時每逢圓宴,香肚擺在哪裏,也就是主賓坐在哪裏,“獨住尊處”這句話就形象地揭示了香肚的特點。在1910南洋勸導會上,南京杜翔獲獎,從此享譽海外,遠銷各地。
癭葡萄
葡萄極其苦澀,是盛夏清爽的配菜。
菊花腦
菊花腦是南京的特產,別的地方都沒有。夏季菊花健腦,提神明目,是壹道清湯小菜,沒有油腥味。城南的老南京人特別珍惜。
王記丹
王蛋,又名毛蛋、活珠,是壹種小吃。傳統上,未能孵化的雞蛋在清水中煮熟,壹般去皮,蘸上油炸的鹽和胡椒。有人認為吃不成熟的雞胚很殘忍,但很多南京人堅持認為這只是壹種飲食習慣。
王蛋和活珠還是有些區別的。王蛋是孵化失敗的蛋,活珠是孵化20天左右的蛋。兩者的味道也大相徑庭。活珠子更美味,營養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