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閻正大師的智慧散文

閻正大師的智慧散文

做老師的人壹般都喜歡聽話的徒弟,因為她說的壹切都是為了徒弟好,但是有些徒弟並沒有完全理解她的意圖,有時候還不聽她的話,不按她的意思去做。我以前是個不聽話的弟子。在經歷了幾件事情以及由此引發的人事糾紛之後,我終於領悟到了閻正大師的智慧。

師父說:在慈濟內部,兄弟姐妹之間不應該有借貸或金錢往來;而且我覺得在對方需要,可以自己提供的情況下借給團家也沒什麽。她既然是修行者,將來壹定不會不還的。

但後來發現我以為很簡單,還款過程給自己和對方都造成了困擾。最後覺得師傅說的沒錯,群裏成員關系簡單幹凈。

大師經常強調“做得對”。以前不明白:古人雲:三思而後行,不要想好,要想清楚怎麽做。現在我明白了:只要妳有明確的方向,認為是對的事情,不用想太多,就去做。大師說,“快樂從做中獲得喜悅”,真正的喜悅來自於做,真正的快樂也在付出的喜悅中感受到。如果妳只是想去做,怎麽能感受到做這件事的快樂和幸福呢?不僅得不到喜悅和幸福,恐怕還在想太多,想太多,擔心太多中給自己增添了很多莫名其妙的煩惱。因為想多了,會陷入忐忑不安的情緒,陷入患得患失的計較,讓本來不復雜不好的事情變得復雜不好,甚至讓自己放棄原本正確的選擇。有句歌詞是這麽說的,“思考只會讓我錯過下壹個拐角的幸運把握。”想起來,誰的人生沒有這樣的遺憾呢?

在做的過程中,即使有煩惱,大師說:邊做邊學,在學習中感悟,在感悟中感悟。在做、學、感、悟的過程中,慢慢的,妳的煩惱也許會得到解決,心靈得到凈化,智慧得到增長,修養得到提升。

大師也說過:“智慧自在於悟性”,人生最大的智慧,是從不如自己所願善悟的人那裏獲得的。想想也有道理!我們每天都在人事情境中,會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更會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俗話說,人生十有八九不幸福。然後呢?妳必須理解。普通人,尤其是沒有修行的人,說話做事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很少顧及別人的感受。所以,不經意或有意,我會說壹些讓別人覺得不舒服的話,做壹些傷害別人的事,也很少反思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經常會忘記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如果“有意”的聽者不從積極的壹面去理解,那麽困擾和傷害的就是他自己。體諒別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因為每個人和每件事都有好的和積極的壹面,也可能有不好的或消極的壹面。只有善解人意,才能擺脫煩惱或委屈,獲得人生的自由。

在360百科中,這是這樣解釋“理解人”的:“首先,善待他人,然後妳才能理解人,原諒人,觀察人,體現妳的人格魅力。懂得接納,懂得合作,懂得相處。尊重別人的優點和才能,也要包容別人的脾氣和性格。對於別人,充分欣賞他的好的地方,不管他的缺點,或者和自己不合拍的地方。當妳不能理解的時候,試著去理解;如果不能原諒,就坦然接受。善解人意,又善於觀察他人的心情,給人以及時雨壹樣的幫助,讓溫暖、安寧、舒適溫暖生活,溝通心靈。善解人意,顧名思義,就是很體貼,善解人意,能夠感同身受。具體來說,有兩種理解:壹是大眾什麽都不在乎是明智的,就是給大家壹個相處的空間,給自己創造壹個獨立的空間。其次,就是設身處地,通過關註自己關心的人或事,為別人提供便利,為自己制定規則。其實世界並不復雜,復雜的是我們自己的心。世界就是妳看著它的樣子。感受壹下這個世界是什麽樣子的。它是人們心中的樣子。這就是我們眼中和心中的世界。其實世界還是壹樣的,只是心情不壹樣了,眼神不壹樣了。所以古人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從付出愛心、做好事的過程中獲得喜悅,享受實現人生價值的快樂和喜悅;拓展自己的心胸,從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中獲得心靈的自由,汲取人生的智慧,其實就是修行。

慈濟壹直強調自己是壹個精神團體。加入慈濟大家庭的往往有兩種人:壹種是工作生活中遇到了問題,需要去慈濟解決;壹種是覺得自己修養不夠,需要借助慈濟的平臺來修養自己。總之,慈濟在精神上需要,不完全是因為慈濟需要自己。壹個人的力量有多大?非常少。所以大師說,我們要收縮自己。然而慈濟這個慈善愛心組織,已經走過了48個年頭。它是壹個取之不盡的生命寶庫,偉大的精神導師閻正每天都在開悟,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誌願者每天都在奉獻大愛。不擅長挖寶的人,往往兩手空空;善於挖掘寶藏的人,壹定會滿載而歸。

在慈濟組織裏,經常可以聽到壹些兄弟姐妹的分享。別人誇她(他)脾氣好的時候,她(他)總是謙虛地說:我以前不是這樣的,脾氣很不好,大家都怕。是慈濟改變了我,現在我越來越開心。

她(他)是壹個特別擅長挖寶的人。在慈濟的寶庫裏,他們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寶藏,並用它來武裝自己,充實自己,美化自己。於是,它們成了慈濟寶庫中的瑰寶。慈濟為她驕傲,她也為自己是慈濟人而驕傲!她(他)們都聽從了大師的話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親愛的師父,我要聽您的話,及時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努力學習,認真修行,做您想讓我做的事,愛您想讓我愛的人,早日成為您心目中合格的好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