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住建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在城市建設中防止大拆大建,嚴控拆、加、遷形成“過度地產”。並提出舊城拆遷面積不得超過20%的硬性指標。
7月底,住建部聯合八部門開展整治行動,將集中整治房地產開發、房屋銷售、租賃、物業服務等突出問題,力爭三年內實現市場秩序明顯好轉。8月初以來,深圳、北京、杭州、金華、廣州、東莞加大調控力度,采取限購、限貸、打擊假離婚、查處騙貸、炒房等措施。三四線的“躁動”並未被忽視,銀川、徐州、金華、泉州、惠州等地相繼被列入監測名單。
要知道,這才八月上半月。縱觀整個上半年,房地產領域的整頓和整改措施更加密集。前7個月全國累計調整320余次,監管部門直接出臺措施46項。不僅房源亂象和城市更新得到整治,開發商的現金流也是老大難問題。
據財聯社報道,已納入負債率監管的房企近期被限制買地,要求不得超過年銷售額的40%。
要知道,之所以會對房企實施三條紅線,是為了抑制房地產行業的不規範擴張,尤其是那些已經資金緊張,繼續提高杠桿的房企,融資規模會被嚴格限制。現在再次限制土地開發商拿地比例,就是想辦法降低盲目拍地和高價拍地的風險。
幾項措施實施後,房企的手腳等於被“捆住”,從財務到拿地再到融資渠道,對於極度依賴資金流的開發商來說無異於當頭壹棒。畢竟過去幾年,泰禾、傅生、華夏幸福等多家公司因為債務積壓、資金風波等問題被迫停工、爛尾。這也是央行繼續收緊房企調控的原因,不能再放任房企任意增長。
站在地產商的角度,面對壹再加碼的調控,借錢的渠道越來越少。想少虧多賺,似乎只有壹條路可走。
因此,在8-9月的關鍵時期,未來30天,房企可能競相掀起“打折潮”,樓盤打折,樓市出現“打折窗口”。原因有二。
因為房企要按期償還的債務,未來是不會延期的。RealData數據顯示,2021年,房地產企業債務規模為12822億元,是2019-2023年期間的償債高峰。照此趨勢,2022年償債規模預計將維持在9000億左右的高位區間。
不得不承認,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房企倒閉,關門,甚至跑路,甚至龍頭房企也開始屈服。大部分後果都是過去的預售制度造成的。房企可以實現快速拿地、建房、回籠資金、再次拿地的銷售步驟,利用各種方式獲取資金。表面上看,他們擴大了勢力範圍,但實際上,他們通過不斷的高周轉,欠下了很多錢,可能還欠著買家的房子和幾萬房地產從業人員的工資。
所以,無論是大型房企還是中小型開發商,無論樓市如何調控,企業如何整改,屬於房企的債務都不會無限延期。拖延幾個月或許可以,但拖幾年恐怕不行。遲早會連本帶利還回來的。當然,錢從哪裏來?打折,當然是低價,而且要盡力把房子賣出去。
眾所周知,在壹年中,房地產商有三個“搶跑”的時間窗口:春節、小陽春和金九銀十。今年春節雖然延續了去年年底的火熱行情,但市場成交和價格都有所上漲。但隨著3月份樓市調控力度的加大,小陽春明顯已經毀了。針對金融措施和房貸漲幅兩條紅線,以及二手房價格限價,迄今已有10個城市啟動價格管控,全面控制流入樓市的資金。
上市房企7月銷售情況顯示,14頭部房企銷售金額和銷售面積環比迎來普遍下滑。2021房企半年報顯示,前6個月銷售業績也不及預期,顯然下半年業績壓力更大。
所以,目前房地產商可以把握住“金九銀十”的機會,也就是未來30天,作為金九的字頭和過渡期,為了拿到壹份漂亮的成績單,他們很可能會咬緊牙關,大搞促銷。
明白了這兩個前提,作為購房者,從9月份開始,買房的心態就要像“買白菜”壹樣。因為現在是“買方市場”,不是“賣方市場”。對於開發商來說,如前所述,根據今年的調控力度和今年前所未有的負債高峰,毫無疑問,在金九銀十開始之前,房地產開發商仍然會有打折的動力。
在這樣的環境下,買房時,大家可以保持和市場上“買白菜”壹樣的挑剔態度。不要因為沖動而買房,也不要因為銷售顧問的“逼話”,不假思索就開始掏空家裏的財產。畢竟不是三年前全國普漲的時期。在國家嚴控市場亂象的當下,調控絲毫沒有放松。目前房價已經進入穩定區間,開發商的打折壓力應該會給我們的買房之路增添謹慎。作為很多人生活中最大的壹筆開銷,像逛菜市場壹樣更挑剔才是正確的態度。
其實這要結合現在的市場環境,因為樓市分化已經是定局。壹方面,受限於城市化率和人戶分離,三四線以下城市在接盤者較少的環境下仍難以有大的改善。值得壹提的是,中小房企普遍紮根於三四線。對於小城市的剛需者來說,未來議價空間更大。
另壹方面,壹二線城市優惠有限,但還是會有驚喜。很多大城市加大了對炒房的調控力度,二手房的價格控制降低了成交量,預示著高端市場也可能迎來降溫。
方說,妳有話好好說,就像曹在他對房地產的忠告裏說的:要解決房地產問題,不要蓋那麽多房子,以免銀行資金和勞動力資源流向房地產業。畢竟企業真正的拯救是自救。簡單的壹句話落地,房地產過去有太多的好日子,房企,炒房團,有房的人,幾乎所有參與樓市的人都嘗到了甜頭。現在2021,是時候扭轉這種執念了。
中央媒體新華網《合理的房價是壹個城市的競爭力》壹文指出,房地產問題關乎民生,城市必須采取措施解決各類人群的住房問題。從中央媒體的反應和曹的建議可以看出,房地產的趨勢基本明確,上漲的時代已經壹去不復返,但無法估計住房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