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同性戀心理咨詢案例報告
陳
詢問者:蘇菲性別:女年齡:21婚姻狀況:未婚學歷:本科生。
外部,聲音清晰,外觀狀況良好;性格內向,性格倔強,性格獨立,人際交往差,網絡溝通好,信任咨詢師。
生活中的蘇菲
蘇菲(化名),女,21歲,某大學大二學生。她身材高挑,時尚,是個很有魅力的女大學生。只是最近眼睛略黑,挺郁悶的。因為網絡同性戀的問題,我來尋求心理咨詢。
家庭環境
蘇菲從小生活在北部城區。她媽媽是公司職員,爸爸是外貿公司經理。因為父親的工作,她的父母經常分居,所以他們之間很少交流,家庭矛盾不斷。不和諧不完整的家庭,加上專制的家庭教養,讓蘇菲覺得自己的童年沒有父愛,沒有自由。同時,蘇菲雖然表面上順從母親,但內心卻是叛逆的,所以高考選擇了東南沿海,希望遠離父母。
精神創傷
在校期間,蘇菲因為容貌姣好,較早進入異性戀愛期。再大壹點,她被男友附身,傷害,拋棄,同時她最好的朋友背叛了她,搶走了她的男友。導致蘇菲對男性缺乏安全感,對同學朋友失去信任,整天沈迷網絡,不喜歡學習,與同學交流少,有自閉傾向。
奇異的浪漫
飽受感情創傷的索菲在迷戀網絡期間,在網上愛上了賈洛林。雖然網戀期間缺乏現實的人際交往,但蘇菲在虛擬世界裏玩得很開心。千裏相見後,發現賈洛林是個“拉拉”。我在驚訝的同時,默默接受了對方對同性愛情的要求,體驗了同性愛情。當時的蘇菲對同性戀行為很反感但又不願意改變,害怕事情暴露,感到羞恥;內心矛盾,焦慮,迷茫。但由於同性戀行為給蘇菲帶來的巨大快樂,以及網絡的高度隱蔽性,同性戀與蘇菲“性取向”的不協調狀態逐漸被掩蓋。在過去的六個月裏,索菲和賈洛林通過電話、網絡、信件和千裏幽會,壹直是同性戀。但由於雙方相隔千裏,談戀愛渠道隱蔽,精神戀愛成分高,真正戀愛的程度低。
情感危機
因為有第三者的介入,賈洛林和第三者有了時空優勢:同校同系。蘇菲的同性戀情感危機突出,三人為此壹直爭執不下。同時,蘇菲拒絕接受賈洛林“三個人談戀愛”的提議。於是蘇菲喜怒無常,不知所措,請求支持。
在咨詢過程中,由於與賈洛林的同性戀關系跌宕起伏,蘇菲在感情危機中對自己的“性取向”感到迷茫,因此情緒波動劇烈,情緒低落、抑郁。
咨詢結果
在四個月的咨詢中,蘇菲逐漸找回了迷失的自我,明確了自己的“性取向”,並在行動中逐漸回歸異性戀,從而逐漸建構起正確的理想自我。
協商過程
咨詢的第壹階段:不平衡的三腳架
失去平衡
蘇菲是異性戀,對女性沒有欲望和激情。六個月前,她卷入了壹場秘密的網絡同性戀。蘇菲已經偷偷樂了半年了。但最近,同性戀“男友”賈洛林告訴她:“在學校,我有壹個長得像妳的女朋友。”蘇菲壓力很大,感受到了來自第三者的巨大挑戰,所以最近情緒低落,晚上睡不著覺。
召回
大學時,蘇菲因為長相出眾而受到男生的青睞,高壹就有了男朋友。有壹天,男朋友很坦白地說:“我追求妳,但我不愛妳,因為我和艾倫(壹個同學)打賭我能追上妳,我也應該打個賭追上妳。”我現在有女朋友了,是阿蓮。“而且,阿蓮是蘇菲最好的朋友,美好的感情世界很快被打破:男友出軌,最好的朋友奪走了她的愛情。蘇菲發現在現實中很難繼續與人交流,變得越來越自閉。
在那段痛苦的時期,蘇菲沈迷於網絡,在網絡中找到了另壹個世界,在聊天室認識了賈洛林。蘇菲說,壹個素未謀面,只聽過聲音的人愛上她,真的很不容易。網戀半年了,很想看看網上白馬王子的真面目。沖動之下,她壹路坐火車去赴約。讓她驚訝的是,對方是個女生,還是個同性戀。更奇怪的是,她並沒有拒絕賈洛林“繼續同性之愛”的要求。
回到學校後,蘇菲對自己的同性戀取向猶豫了又猶豫,但同性戀帶來的巨大快樂掩蓋了壹切。蘇菲說:“只要男女雙方都開心就好。”而其他人都不知道蘇菲在偷偷的開心。
這半年來,賈洛林不斷結識新的“戰友”,但他對蘇菲仍有著深厚的感情。雙方壹直在打電話,寫信,但是最近出現了第三者,危機也出現了。
要求
蘇菲問,“我該怎麽辦?妳能給我點建議讓賈洛林回來嗎?”
面對蘇菲的請求,我拒絕了。我告訴蘇菲:“心理咨詢不是給妳出主意,而是幫妳出主意。而且不能出餿主意。”
蘇菲不高興地盯著我,無奈地搖搖頭。在這裏我感受到了蘇菲對心理咨詢的強烈不滿和誤解。
經過我的仔細解釋,蘇菲終於點頭接受了。
咨詢點:
首先,在尊重蘇菲的“性取向”的前提下,我盡力營造壹種溝通咨詢的氛圍,盡力讓蘇菲知道心理咨詢的意義,盡可能讓我了解蘇菲的真實想法。我們的互動是平等和尊重的互動。
然後,我積極引導蘇菲在危機中發泄負面情緒,並討論在第三方介入時的危機處理方式,註意調整她的心態,讓她放下包袱,以平和的心態應對挑戰。
最後,鑒於蘇菲在人際交往方面的自閉癥,她的思維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個人興趣。也就是說,認知模型不能站在同學和賈洛林的角度考慮問題,用理想模型來強加社會現實,思想往往脫離現實。我鼓勵蘇菲多和賈洛林交流,而不是依靠自己的主觀想象。希望蘇菲能夠在現實的社會實踐中,尤其是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對賈洛林的思想進行考察和印證,同時希望蘇菲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擺脫自我中心的局限,真正回歸客觀現實。
咨詢結束後,蘇菲向我要了壹個電話號碼。我們晚上8:30-9:30見面比較合適。
咨詢第二階段:三個人能不能在壹起談戀愛?
接到蘇菲的電話,蘇菲情緒波動劇烈。壓抑的語氣,低沈的聲音。
尷尬的新問題
這個階段的咨詢圍繞著“三個人能不能在壹起談戀愛?”關於…的話題。
原來,蘇菲和賈洛林就第三者的不協調狀態協商失敗。賈洛林提出“三個人在壹起不好嗎?”失去妳我很難過,失去她我也很難過。“蘇菲對賈洛林的態度表面上並不反對,但內心卻充滿了仇恨。
咨詢要點
在傾訴的過程中,蘇菲不斷表達對賈洛林“遊戲式”同性戀的憎惡,同時表示無法接受“三個人談戀愛”的提議。
首先,我和蘇菲深入探討了“三個同性戀”的問題,內外歸因於第三者的出現。引導索菲表達她的期望和隱藏的想法。蘇菲要求“兩個人戀愛”,反對“三個人戀愛”;我們分析第三者出現的主客觀原因:網絡同性戀的虛幻無聊和現實同性戀的新奇刺激。
然後,我們討論了蘇菲的“性取向”。蘇菲堅稱自己是異性戀,但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是同性戀。
蘇菲的“性取向”到底是什麽?收集的資料不足,論證需要逐步深入。而且蘇菲並沒有強烈的改變自己同性戀身份的願望,所以我尊重她的經歷和感受,在蘇菲的“性取向”得到澄清之前,我會保持中立,不幹涉咨詢。
同時,我也了解了蘇菲的家庭教養。
蘇菲從小出生在北方的壹個城區,獨生女。父母常年分居,從小和母親壹起生活。因為父親是雲南壹家外貿公司的經理,忙了很多年,父女壹年難得相聚三兩次,所以童年缺乏完整的父愛。
蘇菲的家庭教育很嚴格,活動經常受到限制,她抱怨自己童年沒有自由。父母之間溝通不暢,矛盾頻發。我媽經常拿蘇菲出氣,覺得她的童年不安全。
不幸的童年造就了她倔強、叛逆、獨立、自閉的性格。所以上大學的時候,蘇菲選擇了壹所遠離父母的沿海學校。
咨詢的第三階段:反思失戀——覺醒
“打了很多電話,都找不到妳。”
“我已經兩天沒吃飯了。”
“我在床上叫妳。”
我聽到索菲在喝酒。“喝吧,妳?”
“我在喝室友給我買的啤酒。”
原來索菲和賈洛林的矛盾激化了,彼此無法容忍,提出分手。蘇菲失戀兩天了。
賈洛林的《舞蹈學院》喚起了蘇菲對自我選擇的反思。在咨詢中,蘇菲不斷表現出自責,後悔自己不該默默接受,不該把感情用得太深。我認為利用這個有利時機,也就是蘇菲對同性戀的反思,來強烈改變自己對同性戀的渴望,積極適應蘇菲的轉變,並提出相應的措施,是壹個關鍵時刻。
咨詢要點
首先,我積極引導蘇菲發泄不滿。在索菲的引導下,她將怒火從頭到腳發泄在賈洛林身上,並指出其缺點。蘇菲憤憤不平地說,她並沒有因為失去賈洛林而難過,會逐漸忘記賈洛林。但是我不明白我的荒唐行為的原因,我是如此的深刻。發泄就像探照燈不斷照亮蘇菲黑暗的內心世界。在不斷的光照中,蘇菲潛意識的內心沖突不斷被提升到前意識層面,並逐漸升級到意識層面。
然後,我們聚焦於為什麽我們會陷入這種不可思議的同性戀。在我們平等尊重的人際關系基礎上,我不斷重復和闡明蘇菲的觀點和情緒。在蘇菲不斷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和情感結構的過程中,結合最近兩次咨詢的信息,蘇菲不斷反思,逐漸認識到自己為什麽會瘋狂愛上賈洛林。
最後,我們驚訝地理解了蘇菲同性戀的象征意義。
壹、嚴格的家庭教育:父母經常限制蘇菲與異性的交往,甚至是與同性朋友的交往,所以從小就對父母有內在的抵觸情緒,並且這種抵觸情緒逐漸增長。當蘇菲進入內心沖突期,阻力終於從量變積累到質變——叛逆。當蘇菲面臨同性戀的選擇時,叛逆成為蘇菲轉變的內在動力。
其次是人際交往不暢:大壹男友的欺騙,閨蜜的背叛,不安全的人際交往,創傷性的情感經歷,成為蘇菲深陷網絡同性戀的外在推力。
第三,蘇菲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的精神需求,加上她和賈洛林的同性戀經歷,使得建立在精神戀愛基礎上的網絡同性戀更加穩固。
咨詢結束後,蘇菲驚喜地發現自己深深卷入了同性戀的真正動機,那就是發泄對父母專制的反抗,發泄對前男友的怨恨。當蘇菲的精神愛情破碎,我強化蘇菲的社會責任感,讓蘇菲在自我認知的層面上展望未來,把握生活的主流,強調對生活的壹種理解。
蘇菲開始反思、理解、適應變化,不斷回到異性真實世界。
咨詢的第四階段:“我的性取向”――蘇菲的反抗
“我是同性戀好還是異性戀好?”
這個問題在第三階段已經爭論過了,我意識到了蘇菲這個問題背後的內在矛盾。
“妳說呢?”我問,等待蘇菲的回應。
蘇菲坦言:“我認為我是異性戀,甚至同性戀者也壹直把“賈洛林”當成男性,但我有過同性戀經歷,也有過異性戀經歷。如果以後有了男朋友,我想面對,不想隱瞞。他知道這些後,還會接受我嗎?”
變革的障礙
我深吸了壹口氣。這是個尖銳的問題。蘇菲的擔憂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處女情結、大男子主義和對同性戀的誤解。同時,我也覺得同性戀經歷給蘇菲的內心蒙上了巨大的陰影。
第四階段,不斷討論分析蘇菲的疑惑,在討論中幫助蘇菲找到阻止她改變的內在原因。
意識層害怕父母朋友同學知道她的同性戀經歷,害怕事情暴露,也就是同性戀的陰影。
潛意識層是蘇菲對舊價值體系的保護,舊價值體系曾經是蘇菲的精神支柱和心理財富,也就是保護自己和恢復過去的阻力。咨詢必然涉及蘇菲自我價值體系和人格結構的調整,會遇到或多或少的阻力。
這裏我著重從意識層面對蘇菲阻抗的延伸,壹起找壹個更直接的原因:
錯位的自我意識
在蘇菲的自我意識結構中,主體自我(我)與客體自我(我)之間的互動過程被變態的人際交往“認知與行為模式”所阻斷,主體自我(理想自我、鏡中自我)占據了過多的領地,客體自我逐漸萎縮,主體自我(我)與客體自我(我)之間的正常交往也隨之萎縮。
就是他以後會成為什麽樣的人,他追求的人生目標太理想化;同時,蘇菲想象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態度和評價,想象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趨於理想化。蘇菲對現實生活中的自己的感覺,真實的自己,也就是原始價值體系的核心部分,與理想中的自己和鏡中的自己截然不同。對社會和他人的評價過於匱乏,自己的想法和猜測往往代替了對他人和社會的評價,這就構成了蘇菲的倒置人格,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模式和自我封閉的人際交往模式。這兩種模式成為蘇菲適應異性戀的巨大障礙,讓蘇菲不斷自卑和自我否定。
不斷幫助蘇菲脫離自我中心,了解她不合理的認知模式。使蘇菲在意識層面建立積極正確的主體自我,進而在自我意識的內部矛盾運動中擴大阻抗來改造客體自我。
在不斷認知“脫離中化”的過程中,問題是清楚的,但說和做,理解和改變還是兩個不同的層面。改變需要實際行動,蘇菲需要進壹步的努力。與此同時,必須深化協商。
阻抗升級
“我不願意失去她,所以我想讓她知道我不是好欺負的,我想讓她嘗嘗我的厲害。”
“我要見她最後壹面,做個圓滿的了結,這樣才算圓滿。”
我明顯感覺到了蘇菲的憤怒,這種憤怒隱藏在她的背後,她在不斷地切割和混淆視聽。
“為什麽要用這種方式來做壹個徹底的了結?”
蘇菲搖搖頭。“我不知道。我只是覺得這樣結束可能更好。”
“妳對賈洛林還有回到過去的想法!”
“嗯,我不知道...可能吧!”
咨詢要點
蘇菲表現出壹種天然的保護自己和回到過去的心理傾向,我也逐漸欣賞蘇菲在咨詢中的小範圍反抗。面對蘇菲的堅持,我的積極防禦收效甚微。如果我繼續辯護,我們的協商就會陷入僵局。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內心太過焦慮,也感受到自己“先發制人”的異性身份。
於是我們繞過問題的中心,旁敲側擊,尋找阻止蘇菲改變的理由。希望在主體自我(我)和客體自我(我)的相互矛盾中,阻抗能夠擴大,客體自我能夠轉化。
蘇菲和賈洛林的交流越來越少,仿佛蘇菲的感情問題也漸漸被遺忘。心理咨詢似乎在逐漸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蘇菲的情感問題並沒有想象中轉化的那麽好。經過壹段時間的沈默,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她的情緒再次下沈。
第五階段:動搖的心
情感重復
“學期結束時,他在回家的路上路過我家。我真不敢相信他和那個我猶豫了很久終於決定見壹面的女孩回去了。”
“沒想到我沒有哭,因為那個女生真的很普通,但是個子也挺高的。啊……”
“我不知道為什麽,當火車啟動時,我感到很失落...我對賈洛林的信心再次上升,我有了恢復過去的想法。”
“他是否真的不再愛我了。有時候我真的很奇怪。我想問很多問題。可能我耳朵硬了。聽說耳朵硬的人往往很有想法。”
從那以後,索菲的情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條路雖然充滿了波瀾和痛苦,但卻徹底打消了蘇菲想要回到過去的念頭,同時我也再次深度協調了蘇菲和父母之間的矛盾。
我想要的自由
“我再也憋不住了,不想對著電話和電腦說話;因為,我看不到他的表情,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在騙我;希望自己能誠實面對,再也受不了欺騙了。我真的不想拖了,我也承受不起。”
“我要見他,看著他的眼睛,在他面前攤牌;我想這就是結局了。”
這個階段的咨詢恰逢學生暑期返鄉。家裏艱難的感情糾葛再次浮出水面,我再次介入蘇菲的感情反復。
“我父母不同意我去他的城市旅行。昨晚和父母吵架後,我哭了,但我不能告訴父母真實的情況。如果他們知道了,會有多難過。”
我很欣賞蘇菲和父母的矛盾,以及內心的苦惱。
“他最近天天看著我,連逛街都是我爸跟著我。我不能忍受晚上壹個人呆在房間裏。我真想找根繩子爬出窗外……”
“我都這麽大了,他們還把我當孩子。即使我打電話給妳,我也會把它們拿出來。我受不了了。我想要自由!啊……”
咨詢要點:“孩子在父母眼裏永遠是孩子”。蘇菲最近的異常表現引起了家長的警惕,家長也相當擔心。父母註意加深與蘇菲的溝通,用影射的方式引導和安慰蘇菲。
暑假不利於結束的那段時間,蘇菲童年與父母的內心沖突在危機中再次爆發。
我壹方面註意調整蘇菲焦慮的心態。我沒有幹預她的情緒反復。我註意理清她和賈洛林的現實關系,幫助蘇菲了解她的真實情況。以平和的心態,順其自然不對抗,相信現實的例子可以幫助蘇菲理解。
另壹方面,利用家裏的有利時機,關註蘇菲和父母的溝通,關註蘇菲和父母的關系,澄清誤會。蘇菲在情感上開始接受父母,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心理兼容度不斷擴大。蘇菲漸漸理解了父母的苦心,也意識到了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父母之間的關系逐漸趨於緩和,但與賈洛林的感情進壹步破裂還需要時間。
第六階段:特殊終止
“對不起,我沒有和妳討論這件事。我提前回學校了,現在在他的城市。”
她發的QQ消息讓我很震驚,但也可以理解。
“我在酒店給妳打過電話。前天晚上有四個人睡在這裏。他們兩個睡在床上,我睡在椅子上,壹個睡在地上。”
“我受不了他。我昨天和他攤牌了。我不能忍受三個人。選擇他或我。但他還是選擇了她,我真的失敗了。氣得差點把票撕了。”
“我兩天吃不下東西,也睡不著。我真想永遠不再醒來,永遠。我真的又累又冷!”
“我不想回去,因為我回學校的時候裝得那麽痛苦。回家對不起父母,我也要自私壹點。”
在虛擬與現實的互動中,蘇菲精心構建的天堂被殘酷的現實壹步步吞噬;當回到過去的希望只剩下壹角,被現實的例子擊碎,連最後的希望都沒有了。蘇菲躲在內心廢墟的角落裏,自怨自艾。在巨大的痛苦中,蘇菲的思維趨於消極,行為逐漸萎縮。
這壹階段的磋商看似跌宕起伏,困難重重,實則不然,仿佛最後的鬥爭是慘烈卻又不可避免的。
咨詢點:
首先,註意蘇菲在壓力情境下產生的負能量。
然後在蘇菲情緒穩定後,讓蘇菲“權衡輕重”,把握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蘇菲漸漸意識到,世界上沒有她走不過去的坎,人生對未來的追求是無止境的。蘇菲傾斜的心理平衡通過“權衡輕重”得到緩解。
再次,讓蘇菲在個體存在和意義的基礎上把握“判斷是非”。引導蘇菲正視客觀結果,明白“禍福互換”的道理;避免社會層面對自我的負面評價,而是強調“賈洛林”的道德判斷和她行為的主觀動機,引導蘇菲積極歸因,增強蘇菲的自我價值感,希望她早日走出失敗的陰影。
最後,在“權衡輕重”和“判斷是非”的第二個漸進過程中,引導蘇菲構建正確的價值評價體系。咨詢通過價值取向幹預索菲的同性戀思想,引起索菲對遵守道德規則的註意,激發索菲的社會責任感。
終於,協商漸漸開始明朗,蘇菲悄悄踏上了回學校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