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從化這個地方有嗎?它在哪裏?

從化這個地方有嗎?它在哪裏?

廣州的壹個附屬城市。

[位置]:

從化市位於廣東省中部,廣州市東北部,珠江三角洲向廣東省北部山區的過渡地帶,是廣州市的縣級市。該市東臨龍門縣和增城市,南接廣州郊區,西接清遠市和花都市,北接佛岡和新豐縣。地理坐標:東經113。17 '到114。04分,北緯23度。22英尺到23英尺。56'。

全市總面積2009平方公裏。西北到東南最長直線距離約45公裏,東北到南方最長距離80公裏。

[地形特征]:

從化是半山區。城市東北部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中南部以丘陵和河谷為主,西部以丘陵和梯田為主。市內最高點是良口天堂峰,海拔1210米,是廣州最高峰,也是從化市東部與龍門縣的界山。最低點是太平的太平村,海拔16.3m..市區街口街中心區(市政府大院)海拔31米。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流溪河、袍江和馬蓮河,年均用水量22.7億立方米。

[氣候特征]:

從化屬於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9.5~21.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800 ~ 2200mm。日極端溫度記錄為38.1攝氏度和-7攝氏度。四季特點是春多變,濕多雨,“春寒晚”;夏季晴朗溫暖,大風大雨;秋季涼爽多雨,經常遇到幹旱和“寒露風”;冬天陽光充足,氣候幹燥,常見霜凍。氣象災害包括洪水、幹旱、低溫冷害、大風和冰雹。

[自然資源]:

這座城市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鎢、錫、鉍、鉬、銅、鐵、鉭、鈮、鉛、鋅、金、鈷粘土、綠柱石、螢石、鉀長石、石英石、大理石、水晶石、高嶺土等48種。地下水資源主要有熱水和礦泉水。溫泉景區共有13個溫泉,日湧水量約1400立方米,最高水溫70攝氏度。它含有微弱的放射性氡,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有很大的醫療價值。雲臺山礦泉水含有鉀、鈉、鈣、矽等32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日湧量約300立方米,已開發為保健飲品。有栽培植物119種,油料植物60余種,藥用植物200余種,纖維植物數十種,還有珍稀野生蘭花作為觀賞植物。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比較珍貴的有金龜子、蟒蛇、南狐、果子貍、穿山甲、鹿等。這些資源為從化人繁衍生息提供了條件。

【歷史與文化】:

從化市歷史悠久,這裏出土的文物包括距今7000年至8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工具。從化在500多年前建市時隸屬於廣州府。從化人民有著反帝反封建的光榮歷史。在明清時期,發生了許多反對封建統治的農民起義。抗日戰爭時期,從化是粵北著名的壹、二次戰役的主戰場。從化人民配合國民黨軍隊,沈重打擊了日軍,牽制了北方侵華日軍,俘虜日軍官兵眾多,陣亡2900余人,摧毀運輸車輛100余輛,繳獲大炮、火器、馬匹壹批。

經濟發展

壹.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和諧發展。據統計,2002年全市生產總值8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19%,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971億元,增長11.86%,第二產業增加值58.58。比例增長14.59%,三次產業比例由去年的11.87: 67.56: 20.57調整為今年的10.88: 65.66: 23.46。人均生產總值16755元,增長13.79%,工農業總產值2165438+3800萬元(不含中央、省、廣州市),增長15.69%。

各項改革繼續推進。2002年,我市圍繞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要求,積極穩妥地進行各項改革,促進發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313戶公有企業轉股率達94.8%,其中涉及產權改革46%,減免債務8.35億元,安置職工2100人,得到較好解決。加強再就業工作,切實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制度,社會保障工作明顯加強。2002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89%;農村稅費改革有序進行;積極穩妥推進機關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編制,推進職能轉變,改革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財稅、金融、外貿、流通、科技、教育、衛生等方面的改革和發展也取得了新的成績,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進步。

我們將繼續大力鼓勵和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支持私營企業參與國有和集體企業的改造,促進個體私營企業向規模化、集團化和科技化發展。截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個體私營企業1.8萬戶,從業人員2.63萬人,註冊資本20.52億元,比上年增加65438+。

市場價格繼續下跌。2002年,城鎮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98.70%,比去年下降65438±0.30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95.59%,比去年下降4.465438±0個百分點。

第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農業結構進壹步優化,初步形成了以優質蔬菜、水果、花卉生產為主體的城郊農業體系。2002年,全市農業總產值為654.38+0.625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31%,其中種植業產值為654.38+0.01.6億元,比上年增長45.79%。2002年,經過1999,我市荔枝獲得大豐收。我市荔枝總產量421000噸,比上年增長1多倍,蔬菜總產量3631000噸,比上年增長9.70%。花卉種植面積4500畝,比上年增加1.500畝,花卉產值2998萬元。由於種植結構的調整,我市糧食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都有所下降。我市糧食種植面積3741萬畝,產量1 . 9萬噸,分別比上年減少9.30%和1。

畜牧業和漁業穩步發展。全市生豬出欄46.88萬頭,比上年增長2.67%,生豬出欄2981萬頭,增長4.08%,水產品產量5943噸,增長2.71%。

2002年,我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壹要務,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完善農產品加工和流通,初步培育了壹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創辦了壹批“公司+基地+農戶”產業模式的企業,使我市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全市農村經濟總收入654.38+040.62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保持快速發展。2002年,全市工業總產值19515億元(不含中央、省屬和廣州市企業),比上年增長15.78%。其中,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56.30億元,增長19.39%。規模以下非國有工業總產值38.86億元,比上年增長3.04%;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80.09%,增長近20%,促進了全市工業總產值的增長;2002年,我市工業產品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達到95.6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2002年,我市繼續圍繞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要求,積極進行公營企業改革,大力發展私營企業,進壹步調整企業所有制結構,促進了全市工業發展。全市私營工業企業工業總產值98.35億元,比上年增長15.45%,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0.40%。

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進壹步提高。2002年,全市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含中央、省、廣州市)309家,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42.59%,比上年提高10.46個百分點。產品銷售收入65,438+05,354.38+08億元,同比增加65,438+。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市建築業施工產值6.38億元,增長12.23%,房屋建築面積12601萬平方米,增長22.63%,竣工建築面積436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44%。項目結算收入6.22億元,利潤總額9萬。

四。貿易、外貿和旅遊

消費市場正在蓬勃發展。2002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42億元,比上年增長65.438+02.44%。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29.90億元,餐飲業零售額3.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5.438+00.89%和65.438+08.40%。分類型看,規模以上商業企業零售額1.54億元,比去年下降17.90%,規模以下商業企業零售額1.40億元,增長8.56%,個體工商戶零售額1.71.5億元,增長1.5億元。個體商業零售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5.83%。

外貿出口和實際利用外資增長兩位數,但外商投資項目數量減少。2002年,全市外貿出口總額4206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65.438+08.57%,其中,國內出口646543.8+07萬美元,外資企業出口35648萬美元,分別增長65.438+05.23%和65.438+09.6438+08。實際利用外資3965438美元+0.9萬美元,增長1.3%,引進外資項目20個,比去年減少2個。

旅遊業進壹步發展。全市接待遊客294.39萬人次,接待過夜遊客1.0532萬人次,比去年增加1.08萬人次,旅遊業務收入達到9億元。

動詞 (verb的縮寫)環境保護

我們將繼續加大環境整治力度,進壹步保護和營造“青山綠水藍天”的生態環境。在廣州市政府的支持下,流溪河得到大力整治,有效保護了流溪河水源。同時,環境保護得到加強,“三廢”處理能力不斷提高。2002年,工業廢水排放率、窯爐汙染物排放率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100%。

科學教育、文化和健康

科學和技術: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市科技工作以“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實現產業化”為主線,突出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兩大任務,全面實施“科技興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大科技宣傳和科學知識普及力度,按照“營造環境、創新機制、突出重點、引導示範、強化服務”的工作思路

今年,全市科技工作實現了“十五”目標。據統計,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9家,其中廣州認定2家。全市有10個農產品* * *被評為廣州名牌產品。華龍保鮮有限公司獲科技部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萊泰制藥有限公司獲國家壹類新藥,為我省首個國家壹類化學藥,獲玉菜產業省級“生態示範田”。聚賽龍塑料有限公司在廣州通過科技成果鑒定。中宇空調、聚賽龍、清科、於聰、華龍、青香、順昌源等壹批高新技術企業以科技進步推動了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我市科技信息化建設也取得了進展,充分發揮了計算機信息網絡的作用,推進了我市政務公開建設。(1)成立從化科技網。(2)進壹步建設鎮級科技信息網絡,完善澳頭、龍潭、桃園、蘆田的信息網頁和信息觸摸屏;街口鎮、呂田鎮政府辦公樓信息化建設已完成布線工程,自動化辦公系統建設正在加緊進行,將於2003年6月5438+10月投入運行。(3)市科技局、科協、投資服務中心、經貿局、市公醫辦已完成辦公系統自動化建設,市公安局信息化建設達到使用OA辦公系統水平。全市公安系統信息聯網在掌握案情和警力調動、外來人口管理、公文收發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科技項目立項過程中,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扶大、扶優、扶強”的原則。壹年來,我市獲得廣州市科技項目4項,獲得上級項目資助350萬元,分別是青香蔬菜加工廠果蔬深加工技術開發、順昌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李子、荔枝、蜂產品深加工研究、廣州市。聚賽龍塑料有限公司的電腦風扇用環保阻燃增強PET復合材料、高流動性PC/ABS合金、網絡地板用阻燃PP復合材料通過廣州市科技局鑒定,項目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新產品可替代進口。組織申報省科技廳科技項目2項、廣州市科技項目13項,爭取省科技廳和廣州市科技局最大限度的支持,促進我市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發展。全市科技項目52個,科技信息化項目7個,工業項目2個,農業項目20個,衛生項目23個。大部分項目進展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大幅提高,起到了試驗、示範、推廣和帶動作用。

教育:

教育得到進壹步加強。全市高標準高質量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大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2002年,全市共有小學202所,在校生6.8萬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普通中學29所,在校生4萬人,其中初中生31.600人,高中生8400人。適齡青少年入學率為97%。2002年高考人數為1248人,比上年增加306人。從化中學是國家示範性高中,擁有大量優秀教師。此外,從化還有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等9所高校。

衛生事業:

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2002年,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89個,其中市直醫療衛生機構8個,鎮衛生院(衛生院)15個,外單位醫療機構4個,廠礦、學校、計劃生育門診和醫療機構46個。此外,還有65,438+085個農村衛生站和65,438+04個個體醫療點。全市共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914人,其中中醫72人,西醫541人,護士696人,其他技術人員50人,衛生行政人員294人,其他從業人員245人。

全年全市門診總人次1125700,住院人次25800。實現業務總收入1540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27%、5.23%和15.38%。

體育事業:

體育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2年,我市體育健兒在全國比賽中獲得4個第壹名,2個第二名,1個第三名,省賽4個第壹名,5個第二名,廣州賽5個第壹名,3個第二名,2個第三名。同時,我市還向省內派出7名運動員,向廣州派出2名運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