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實省政府把經濟區建設成為符合WTO規則的示範區的要求,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實現機制和體制創新。首先,在全省範圍內公開招聘了20多名工作人員,選調了壹批年富力強、經驗豐富、有壹定管理經驗的中層幹部,進壹步提高了經濟區員工的整體素質。
其次,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入區企業操作規程和限時服務制度,出臺經濟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按照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原則,建立有形建築市場,制定《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和《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辦法》。
三是政務大廳建成並於2003年1月6日正式運行,為入區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壹站式服務。具體來說,工商、稅務、環保、建築市場項目手續實行壹站式服務,壹個窗口受理,壹個窗口收費,壹個窗口辦證,確保內轉不轉,實行牽頭負責制。同時,管委會設立了投訴中心,負責對區內企業和投資者在投資、建設、生產、經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咨詢和投訴。此外,根據《關於簡政放權的通知》( 2002)38號,市政府授予經濟區綜合經濟管理權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權限共計113,現已全部落實到相關職能部門,這將大大增強經濟區的自主管理能力,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更加方便、高效、主動地進入經濟區。從2002年7月至2003年3月底,已有45家企業正式與經濟區簽約,項目總投資達到6543.8+0.8億元。全部項目建成後,年工業總產值可達60億元。預計可實現稅收3.2億元,項目用地面積2300畝。
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提升區位層次,2003年將初步形成以下六個專業工業園區:
(1)富士康、山西摩天巴斯夫塗料項目、通力磁性材料為主的新材料產業園。
(2)以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太原園區)為主體的IT產業園。
(3)以瑞福來藥業、鐘書藥業、華源藥業、康源堂藥業為主體的生物醫藥園區。
⑷以眾合實業、陳欣掛車、汽車零部件項目、上海歐亞電氣為主體的機電產業園。
(5)以恒康乳業、臺灣省宏泉食品包裝(太原)有限公司、三九集團食品飲料項目為重點的食品工業園。
[6]以復興斯達、大方工業為主要產業的新型建材工業園。
富士康企業集團、中國電子集團(太原園區)、宏泉食品、三九啤酒、瑞福來藥業、太原制藥、康源堂藥業、邁特藥業、華源藥業、亞寶藥業、恒健鋼模、福星達建材、巴斯夫摩天塗料、眾合實業等26家企業已開工建設。為盡快完善起步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建立了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參與建設、市場化運作的模式。堅持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與太原供電分公司簽訂分期建設協議;與太原市熱力公司簽訂了片區集中供熱站建設和維護管理協議,建成了供熱面積800萬平方米、冬暖夏涼、24小時供水供汽的現代化供熱中心,為企業提供壹流服務;與山西省通信公司太原分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建設覆蓋全區的光纜網絡系統,實現光纖傳輸、數字通信、寬帶網絡的現代通信網絡服務;經濟區公司成立了壹家自來水公司和壹家熱能公司,其主要職責是確保該地區的用水和早期供暖。此外,經濟區已與上海最大的房地產公司綠地集團達成合作意向,分期建設中心服務區和生活配套區;與加拿大生態水處理工程與設備(國際)公司就汙水處理工程建設達成合作意向,以BOT方式在該地區建設汙水處理廠。該地區的八條主幹道也已投入建設。
2003年,在9.6平方公裏的起步區內,將啟動唐明路、大雲路、湯懷路、東大街等8條主幹道,同時啟動綠化建設。供電、供水、供熱、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鋪開,30多家企業開始進駐。年內可實現施工面積200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54.38+0.7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25億元,實現了年內施工竣工面積和投資額的最大突破。預計年工業總產值7億元,利稅2000萬元。經濟區將進入壹個全面發展的新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