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2011廣州春運搶票電話訂票系統故障。

2011廣州春運搶票電話訂票系統故障。

廣州春運搶票熱線網絡故障頻繁,代售點故意囤票。

2011年1月11日10:08

來源:南方日報作者:趙紅傑選稿:王帕婷

訂票熱線開通第壹天就多次排查網絡故障,發現信息不對稱和代售點非法囤票也是今年春運搶票難的原因。

舉報調查

昨天是春運搶票電話預訂火車票的第壹天,本報接到近20起舉報,反映訂票電話難以打通,打不通卻多次遭遇網絡故障。壹名東莞乘客花了近80元話費,仍沒買到票。

近年來,“壹票難求”幾乎成了春運期間使用最多的詞。除了電話訂票系統的問題,近日也有不少讀者向南方日報記者投訴。他們覺得“今年買票比往年難”,壹些人被迫主動找“黃牛”高價買票。

在大量的報道中,本報記者總結並選取典型案例,試圖壹窺今年買票難在哪裏,為鐵路部門改進工作提供參考。

很難打通,遇到系統故障。建議:預約成功後才能收話費嗎?

今年春運前壹個多月,鐵道部就開始部署春運工作。鐵道部表示,今年部分地區將堅持實名制售票,電話訂票將進壹步完善。壹批新線、新設備將投入使用,運輸能力將得到提高。

然而,電話訂票的第壹天,廣東就有不少旅客遭遇了電話“進不去”的尷尬。

在廣州工作的劉先生已經做好了準備——前天,他從新聞中得知,春運搶火車票昨天早上7點就開始預訂了。昨天早上他很早就起來訂票。“電話提示預約8點多才開始,但是壹直占線到中午。”劉先生說。

直到下午4點,電話終於打通了。輸入驗證碼、始發站區號、身份證號等信息後,就在他準備輸入車票數量時,預訂熱線語音提示他出現網絡故障,需要返回原菜單。“按照提示操作,關鍵環節出現網絡故障。”劉先生說,他好幾次想摔手機。

劉先生的經歷幾乎是所有報案乘客故事的翻版。東莞某旅客撥打訂票熱線,要麽無法接通,要麽出現上述網絡故障。“當初話費還有100多。下午查了壹下,只剩20塊錢了。”聽到他的經歷後,很多人提出建議:鐵路和通信部門能不能只收買票人的通話費?

信息不對稱,白叫白排隊建議:更透明的信息可以根治問題。

在番禺工作的老馬,想買壹張重慶達州的臥鋪票。前幾天他去番禺大石、南村代售點排隊,但是排了幾個隊後被告知只有站票。最近,本報也接到了不少舉報。在番禺大石、海珠土華村、站西路等代售點,很多人排隊買票,失望而歸。

據了解,2010春運搶票中,在廣東540個代售點和廣州、佛山、惠州5個集中取票點預售6天(含當天)車票,改變了通常10天的預售期。

廣鐵集團去年通過媒體向公眾通報,春運所有火車票均投入電話訂票系統進行預訂,電話訂票優先窗口預售4天。所以售票窗口出售的主要是電話訂票的余票和少量無座票。電話訂票沒票,售票窗口也沒票,今年也不例外。

盡管許多報道都警告旅客不要盲目在托運窗口排隊買票,但由於信息不對稱,許多旅客在春運高峰到來時仍然不知道這些信息。

在廣州工作的小張昨天在春運高峰撥打了訂票電話,但在全部核實完畢後,卻被語音告知去哈爾濱的車票已經售完。“當時還不到9點,速度太快了。”

除了打擊黃牛倒票,公開透明才能治本。不少旅客建議,鐵路部門公布及時票量,同步更新各窗口售票情況;通過網絡同步查詢車票余額;各售票窗口、各售票人員當班售票情況公開,供公眾查詢監督。

抱怨個別線路“買票貴”而不是“買票難”:很多學生買不起高票價。

昨天,華南理工大學的陳驍早上5點半就起床了,在火車站排隊買29號回武昌的票。由於學生可以提前20天買票,陳驍幾乎最早到達火車站的學生票專用窗口,但也被告知沒有票。他和壹些湖北同學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不讓我們買高鐵票?很多學生負擔不起高票價。”陳驍非常不安。

前段時間鐵道部網站報道,鐵道部要求提前安排動車組列車和客車檢修。並確保所有動車組列車和客車在2011春運高峰到來前全面檢修,為2011春運高峰期間客車“零備用”做好準備。

這意味著目前所有的動車組,包括那些備用的動車組,都將在2011投入春運。在鐵路增加的運力中,高速列車和普通動車組成為主力軍。但與此同時,陳驍只能在“貴票”和“難票”之間做出選擇。

南方日報記者趙紅傑

奇怪的圖像再現

有沒有故意囤票的代售點?

南方日報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壹些代售點今年仍然存在高價賣票的現象。上面那個在番禺工作的老馬沒買票。但他後來發現,有人從南村的代售點買了臥鋪票,沒有排隊。“只要多花60元就能買到,不管買多少。”

多位買票的老鄉也透露,可以在人少的時候在代售點說點好聽的,然後根據距離多加點錢就能買到票。“最少也要加50元,遠程的可能要多花兩三百元。”

現在網上的“黃牛”還多嗎?

此外,今年網上轉讓車票還出現了壹個奇怪的現象:有人在網站上發帖稱自己很著急,願意低價轉讓自己的火車票。然而,當乘客聯系他們時,“網絡黃牛”會談論他們如何努力才能買到票。簡而言之,他們會加很多“跑路費”和“辛苦費”。

此外,還有壹些轉賬信息。打電話後發現,對方是通過壹些特殊的方式或渠道購票,然後收取較高的手續費。至於他們是怎麽買到票的,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