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看待昆明某小學家長因“話太多”被班主任踢出家長群?

如何看待昆明某小學家長因“話太多”被班主任踢出家長群?

現在昆明很多班級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溝通,都建立了自己的家長群,隨之而來的,除了方便還有很多矛盾。

本來有利於雙方溝通,卻引發了很多矛盾。有些家長甚至因為各種原因被踢出了家長群。有老師說是因為家長說話太多,也有老師說家長總是在群裏傳播負能量,影響其他家長。不過就這件事來說,我真的以為老師是在群裏推廣購買學習輔助用品。但是家長質疑壹兩句就被認為說多了,班主任直接把這位家長踢出了群。這種現象在昆明的家長中其實並不少見。

對於這樣的事件,昆明的很多家長都是恐懼和無奈的。擔心的是孩子會因為自己的原因在學校和班級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但無奈的是,即使老師做出過激舉動,也找不到局部反應,事情無法解決。所以經過緩慢的發展,很多家長即使遇到這樣的情況,也只能保持沈默,吃“悶虧”。

而這個現象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啟示。首先是學校監管失職的問題。學校要嚴格管理這些家長,老師和家長在分享裏面的任何東西都要嚴格遵守規定。其次,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待提高。昆明很多家長矛盾的壹個重要因素是,很多老師把家長變成了自己的“小領地”,在那裏宣傳自己的教育理念,甚至推銷產品,導致很多家長的不滿。

家長群的出現,本來是解決家校矛盾的壹個好辦法,但很多卻不小心“誤入歧途”。所以昆明的家長在對待家長群體的時候,要保持自己的原則和主張,要出謀劃策,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家長群體的良性發展。

其實說實話,在班級微信群裏,家長真的不想聊太多,就是這個道理。

經常在網上看到“馬屁精”家長說,在群裏,只要老師壹說話,幾個家長就會依次排隊給老師獻花,恭維老師的智慧。老師在群裏發通知或者作業,還排隊喊老師辛苦了。當然,這些家長中有壹部分出於慣性對老師表示尊重,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家長在群裏說話太多,確實容易引起其他家長的反感,也容易引起老師的反感。

是不是每個老師都喜歡聽這些贊美的話?恐怕不行。我也是班主任,不喜歡每天聽這些恭維的話。太多太虛偽。我允許家長在教師節或元旦向老師表達問候或祝福。其他時候,不要這麽客氣。

家長在群裏說話太多,還有壹種情況,就是喜歡在群裏質疑老師和老師。比如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比如對班裏的壹些活動不滿意,對收班費有意見。提建議沒有錯,但是如果在群裏質疑老師,其實是不合適的。我給家長的建議是,如果老師有什麽意見或建議,可以和老師私下談,或者通過我班主任轉達。不要在群裏質疑老師。這可不好。

與時俱進的父母群體,既現代又落後。現代的是可以及時把各種信息傳達給家長,老師可以實施統壹管理,促進家校溝通。

落後的是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已經脫離了群體,彼此有了距離感。結果父母把大家都團聚了,好像生活在壹個綜合體裏,鄰居們都在攀比炫耀,說長道短。

前天,朋友的孩子剛上壹年級,開學第壹天建了個班級群。那天放學後,老師在群裏發了通知,要求孩子們在家自學壹首關於紀律的兒歌,並寫道不需要回復不同的視頻和拍照。結果壹個家長晚上發了壹個孩子的小視頻到群裏,於是不壹會兒就跟了壹串小視頻,讓她以為自己看錯通知了,壹會兒又轉回來。。。。

還有就是我混的那群小學高年級家長,尤其是成績公布那天。哦,就像是家長會。

在我看來,借用母集團這個工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壹定要雙向管理:1。群主可以壹鍵停止通話,發通知就發通知;2.家長要克制自己,默默做潛水黨。

有更大的屁就能上新聞!這個社會怎麽了?被踢出群了,就不能自己糾正壹下再加嗎?雞毛蒜皮的小事,生活中常見的矛盾,值得用放大鏡去觀察嗎?

我覺得這種無聊的事情不應該再上新聞了。妳在新聞業除了引人註目還做什麽?我們能成為夥伴嗎?小時有用嗎?

作為老師建立的群,任何家長都不要在裏面發任何信息,有問題直接私聊。因為建立這個群的目的就是大家在老師發布信息的地方發消息,這就是刷屏的行為,私下聊天回答回執,留個幹凈的群給公開群看重要新聞的人。

家長“話太多”被班主任趕出來,真的很難判斷誰對誰錯。字分好字和壞字;明白話,不明白話;低調,攻擊...

首先,班主任建班級微信群的初衷應該是為了方便家校聯系。家長除了能收到班主任和群內其他老師的各種反饋,自然也能提出合理的、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只要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家長和老師可以達成壹致。如果家長以壹種居高臨下的態度提出所謂的建議,批評老師的工作。班主任或者其他老師不雞蛋裏挑骨頭怎麽受得了?不要踢出群!

其次,如果家長發表中肯的意見,班主任認為家長“沒面子”“話太多”,把家長踢出群,只能說明班主任境界太低。古語有雲,“不如意事出有因”,對人、對事、對工作有益的話,往往會讓人覺得“醜”。父母“話太多”取決於他們說的太多。如果對學校班的學生有很大的好處,又有什麽壞處呢,哪怕說的難聽,說的過分?班主任把這樣的家長踢出群,太狹隘了!

而且,班級微信群也不是什麽新鮮事。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壹個班級建壹個小組是很容易的,也是很常見的。很多時候,缺的是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互信。像做賊壹樣互相防備,怕被對方抓住。這樣的團體沒有意義,解散就好。所以,既然建了群,就要好好過。不要輕易踢來踢去。沒有人是足球!真的是為了學生。有什麽不能說的?

學生家長群是班主任和家長溝通的平臺,壹般是發壹些通知,請假。不適合家長大量轉發不合適的評論或者肆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有群規的要求。

群主在群規中做出壹定要求後,具體的溝通過程還要看家長和老師的配合以及各自的素質。具體到個別家長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或提問,還是私下談比較好。

在家長群裏,每壹句話、每壹句話都有幾十個人在看,會產生幾十種不同的心情。情緒傳遞不當,容易造成壹些誤解,產生壹些不好的影響,不利於老師對孩子的教學和管理。家長對孩子的管理和老師對全班的管理是相互配合的。

如果妳在壹個群裏發表自己的評論,或者質疑什麽,就相當於公開質疑,公開表態。也許是無意的,但是很容易走神。

我也是家長。我在家長群裏看到過,有個家長在群裏用了壹些不文明用語。後來好像是他搞錯了,但是那種感覺真的很不好!還有壹次,我遇到壹個家長,他公開質疑老師,在群裏的孩子之間發生了什麽。作為旁觀者,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方式極不可取,會影響老師在同學和家長心中的形象。

現在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孩子喜不喜歡老師。家長有沒有想過:如果妳的孩子對老師有很深的偏見,會對他以後的成長和學習有好處嗎?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先不要去質疑別人,指責別人。我們先檢查壹下自己。我們自己有什麽問題嗎?

做壹個有文化的家長,當然會更容易養出有文化的孩子,贏得老師的尊重!

可怕的微信群,不看就怕錯過重要信息。兩個孩子至少有三四組,學校班級的學科老師從開學就是噩夢。壹直響,剛開始工作,然後就中斷了。結果往往是不相關的信息。老師壹發通知,微信瞬間刷屏。我真的應該有壹天和微信說再見。

只怪我們的父母不討人喜歡。

哪裏有“群體”,哪裏就有矛盾和分歧。

我個人知道壹些同學群,朋友群,工作群等。我加入了,除了工作群因為只談工作,“休閑”群會有壹些矛盾。這是因為每個人的表達方式、表達意願乃至所表達的思想觀念都不壹樣,必然會引發爭論甚至激烈的爭論,結果往往不歡而散。

母群應該是壹個“工作群”,壹個交流信息的平臺。

因為家長群不是辯論的平臺,也不是發表意見的地方,而是信息溝通的工作平臺。所以有不同意見的時候,私下溝通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老師把家長踢出群太簡單粗暴了。ta完全可以通過私下溝通的方式解決與家長的分歧。反過來,如果父母有不同意見,也不適宜在“工作群”中爭論或發表意見。最好的辦法就是私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