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武漢常見的竹種有哪些?

武漢常見的竹種有哪些?

歷史記載表明,世界上有70多個屬,65,438+0,200種竹子,面積達2200萬公頃。中國有39屬500多種竹子,面積達500萬公頃。

識別竹子的種類是根據它的生長特性。主要從其繁殖類型、竹莖形狀、竹籃形狀特征進行鑒別。根據繁殖類型,竹子可分為叢生、散生和雜生三類。

叢生型:是母竹基部的芽孕育出新竹。民間稱之為“竹兜生筍”。如慈竹、硬頭春、麻竹、單竹等。

散生型:是從毛竹、毛竹、毛竹、毛竹等鞭(俗稱馬鞭)根上的芽繁殖出新竹。

混合型:既靠母竹基部的芽繁殖,也靠竹鞭根部的芽繁殖。如苦竹、棕竹、箭竹、方竹等。

下面介紹各種特色竹種。

1.青神竹種16種:

1,茨竹。

磁柱是簇型。竹子的典型代表是高、管長、葉厚。它的生物學特征:

(1)地上部分生長特征:6-8月出筍,65438+10月中旬基本停止生長。壹般20-30節,8到13米高;最長壽命9年;1-2年生母竹出筍能力最強,3-5代新筍生長率大,可培育大材;壹年換壹次葉;開花與年齡無關,與水分和營養有關。開花前葉片變黃,開花後葉片逐漸脫落,絡脈死亡,材質變脆。1歲為幼竹,2-3歲為壯竹;4-5年生竹子。籃子上有頭發。

⑵地下部分的生長特點:莖有6節,其中只有壹節有筍(莖與老竹的連接部分);地下部分密集堆積在壹起,不延伸到其他地方,具有拱起地面的特點;單叢麻竹地下莖須根發達,大部分在地表,最深處達2m。新生幼竹當年不生根,第二年形成根,以後逐漸衰弱,6、7年生竹活根很少;失去地上部分的莖幹可以在地下保存十年以上才腐爛。如果不及時處理,會使層與層結合,影響竹筍的形成和竹林的生長。竹株與老株之間的聯系要切斷,這叫“打”。

慈竹稈纖維韌性強,粗細長,是竹編工藝品的上乘材料。慈竹是青神最重要的竹種,農村幾乎家家都有種植。

2.單竹:民間俗稱“苦竹”,是慈竹屬中管最長(壹米多長)的壹種優質慈竹。竹子嬌嫩,纖維韌性很強。可紡成薄如蟬翼、細如發絲的竹條,織成絲、似絲的精美竹編工藝品。這種竹子生長在土壤肥沃的陰山中,是編竹的最佳材料。除了青神,眉山、邛崍也有壹些“苦命”的竹子。

3.四季竹:這是近幾年引進青神的優質竹種。叢生型,因常年出筍而得名。作為龍竹的壹種,最大的特點是莖稈粗直,壹根重幾十公斤,纖維細而快,是造紙的好材料,經濟價值很大。目前青神西龍、關津、桂花、銀杏、羅灣等鄉鎮有數十萬畝的竹子基地。這種竹子原產於湖南沅陵縣大坪鄉。

4、硬頭簧:叢生,挺拔,堅硬,粗而小,故多用作建築材料,在農村多用於承重、挑揀、升降東西。種植量小。

5.竹:又名香榧竹,為散生型,莖挺拔,直徑大,質地堅硬。竹子表面有褐色斑點。據說帝堯兩個女兒的眼淚灑在地板上,故名“斑竹”。這種竹子多用作建築材料,也可以開成條狀用於編織。在古代,拉船的繩子是用這根竹竿制成的。其特點是水不易腐蝕,質輕,拉力強。青神的種植量並不大。地點:湖南響水谷。

6.毛竹又名毛竹,是散生竹的代表。莖又高又直又硬。直徑20厘米左右,是建築的好材料;竹頭是雕刻工藝品的好材料;竹筍是最好吃的菜,叫“雲南片”。青神種在中巖寺和德雲寺。盛產於四川常寧、赤水、江西、浙江、湖南等地。

7.毛竹:毛竹的壹種,因莖枝上有堅硬的“刺”而得名。叢生,挺拔,高大粗壯(直徑10 cm以上),肉厚,空間小,筍無毛,葉少。多用於建築材料。青神竹藝城、田渺等地有少量種植。

8.毛竹:散生,莖細長堅硬,形似鋼管,葉片少,竹韌性強。多作為制作竹制家具的材料,大面積生長時可作為造紙材料。以前青神羅灣有壹片水竹,叫“竹海”。

9.麝香竹:稀疏型,稀有竹種。稈和枝以黑色命名;筍尖外殼紅褐色,壹年後就完事了。是制作笛子和笛子樂器的最佳材料。青神在某些地方很少見。

10、白粉竹:叢生,慈竹,稈節長,形似“苦慈”,因竹稈表面有壹層薄薄的白粉而得名。

青神“竹藝城”引進的觀賞竹有:

11、羅漢竹:叢生,莖低,頭大上身小,頭的幾段凸起似“羅漢竹”,故名。可用作工藝品材料。

12,朱:簇狀,有的高,有的矮,莖面淡黃色,上面有粗細相間的綠色紋路,因形似“”而得名。

13、鳳尾蕨:叢生,莖細而短,枝葉細小,因鳳尾蕨的形狀而得名。

14、方竹:混合型,因竹竿約為方形而得名。面淡黃色,節環上有壹圈小刺,故又稱“刺竹”。可作為工藝品加工原料。這種竹子很稀有。福建省托榮縣紮洋鄉豐利村有壹株珍貴的“方竹”。

15、棕竹:混合型,其莖似竹,非竹,皮黑心實,肉中有白色鬃紋。

16、毛竹:混合型,細直,堅硬,葉寬,繁殖能力強,古代用來做箭柄。青神人常把樹葉放在竹帽裏防雨或防曬,故名“竹帽”。

2.11種現代外來竹子:

1、巨竹:又名蓬萊蕉,天南星科常綠藤本植物,莖竹節狀,幼葉心形,老葉深裂,龜背葉脈,美觀大方,觀賞價值高。原產中美洲,現已引入中國(1998年發表於《中國花卉報》)。

2.五色竹:這種竹子從頭到腳有黃、藍、白、綠、灰五種顏色,就像畫家用五彩筆從上到下畫出來的壹樣,極其美麗。形似竹子,但竹枝細而短,竹筍硬,纖維脆。在福建省光澤縣寨裏鄉太陰村的上圖山上,方圓李壹花的壹個山野裏散布著46株彩色竹子。

3、電竹:北美有壹種竹子,人和動物都無法靠近。當他們靠近它時,他們會麻木,甚至被撞倒。人們稱之為電竹。

4.產米竹:產米竹的壹種,生長在陜西省略陽縣勾平鄉的山上。每顆竹珠可長到10至20穗,每穗上約有12粒米。竹筒飯營養好,磨成的粉類似面粉,可以做成面條、饅頭、小籠包等。,又甜又好吃。竹子和水稻的外觀是燕麥,成熟度和水稻、小麥壹樣。經有關部門鑒定,認為是壹種很有開發前景的美味木本糧食。

5.波浪竹:在湖南省桃江縣屏峰山上發現了壹種奇怪的異形竹。這種竹子的珠高只有2-3米,每個竹節呈不規則波浪形,振幅上下流動2-3厘米。枝下竹竿呈凸形,節長比常見的南方竹短六分之五,枝密,似25度左右的角。這是壹種很好的觀賞竹,可以用來制作工藝品。

6.實心竹:這種竹纖維長,質地細膩,堅韌有彈性。是造紙的好原料,也是手工竹器行業不可多得的材料。

7.能溢酒的竹子:在非洲坦桑尼亞的蒙古拉拉森林裏,有壹種能溢酒的竹酒竹。這種竹子短小靈活,變化多端,被當地人視為珍寶。當人們想喝酒時,他們就砍壹些竹子回來,切斷竹尖,插入酒瓶。不到壹個晚上,瓶子裏就會裝滿濃度在30度左右的白酒。此酒醇香可口,具有強身壯骨、消暑清心的作用。

8.銀鏈竹:福建有壹種竹子,它的竹節只有兩三寸長。正因為它矮小,彼此相連,生長在大樹下,就像壹條銀鏈掛在樹上,美麗獨特,所以被稱為“銀鏈竹”。把它用作拐杖或傘柄是壹件自然的藝術作品,無需太多加工。

9.倒竹:在福建龍巖寺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壹種倒竹(散生)令人嘆為觀止。分布在高海拔的山谷巖石旁。竹竿很細,大概有母親手指那麽粗,4-5米高,葉子很細。竹子必須像倒竹壹樣直立,因此得名倒竹。目前,這種倒竹在新羅區市偃師鎮甘龍村、龍巖寺、萬安鎮清水巖均有發現。

10、甜竹:生長在亞馬遜河的巖石邊,葉子比較厚。春天竹葉開始變綠蟬鳴,嚼起來甜甜的,比蜂蜜的甜差不了多少。

11、催眠竹:生於阿爾卑斯山腳下,葉厚冠大,人或動物壹靠近就會立刻犯困。如果他們誤食竹葉,就會睡上壹天壹夜。

世界竹子及其分布

竹子起源於熱帶但仍有很強的適應性,從熱帶到溫帶都有分布。有些種類可分布在寒冷地區和海拔高達4500m的山地上部,歐洲沒有天然竹種,其他各大洲均有自然分布,但大多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濕潤溫暖地區。從全球來看,竹子的地理分布可分為三個區域。

亞太竹區該地區是最大的竹區,南臨南緯42°的新加坡,北接庫頁島中部51° N,東臨太平洋諸島,西臨西南印度洋。竹子大約有40到50個屬,近900種。該地區的東南亞是世界竹子的起源中心,也是其現代分布中心之壹,特別是中國雲南中南部地區,竹子種類極其豐富,區系地理成分復雜,有大量經濟價值很高的竹種。

美洲竹區橫跨南美洲,從南緯47°的阿根廷南部到北緯40°的美國東部,約有18屬270種。竹子在美國人的文化發展、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遠不如在亞洲。

非洲的竹子分布很少,從蘇丹南部的22°到東部的6° N不等。其中,非洲的竹類植物區系較差,本土竹種不多,但形成大面積竹林或與其他樹種形成中低層混交林,而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有11屬40種,遠比非洲豐富。

中國的竹子資源

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產竹國,無論是竹子的種類、面積、存儲量還是竹子和竹筍產量都居世界第壹。已知竹種有39屬500余種,竹林總面積約420萬hm2。竹林資源集中在四川、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廣東以及西部地區廣西、貴州、重慶、雲南等省、市、自治區的山區,其中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最多,占全國竹林總面積的60.7%。

中國竹類資源分布圖由於中國各地氣候、土壤、地形的變化和竹種生物學特性的差異,中國竹類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和區域性,薛繼儒先生等人將中國竹林劃分為五個竹區。

(A)北部分散的竹林地區

包括甘肅東南部、四川北部、陜西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山東南部、河北西南部。位於北緯30°至40°之間,年平均氣溫12℃-17℃,月平均氣溫65438+2℃-4℃,年降水量600-1200mm。該地區竹類植物約有29種10屬。這個地區的竹子主要是毛竹等散生竹類。根據竹子的水平分布,該地區可分為三個自然亞區:①北亞熱帶濕潤氣候的淮河上遊和漢水流域的竹子區;②暖溫帶半濕潤氣候的黃河中下遊竹區;③陜甘寧竹區暖溫帶半幹旱氣候。

(二)江南雜竹區

這壹帶包括四川東南部、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南部和福建西北部,也就是北緯25-30°左右。年平均氣溫15℃-20℃,月平均氣溫65438+4℃-8℃,年降水量1200-2000mm。該地區以散生竹和叢生竹混合分布為特征,是中國最大的竹林區,竹子資源最豐富,其中毛竹林面積達280萬hm。該地區是我國人工竹林面積最大、產竹量最高的地區,尤其是毛竹,是我國毛竹分布的中心區域,竹產業相對發達。

(3)西南高山竹區

主要包括位於橫斷山區的西藏東南部、雲南西北部和東北部、四川西部和南部。該地區位於北緯10-20°之間,年平均氣溫8℃-12℃,月平均氣溫1℃,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在這壹地區,大熊貓的主食如箭竹、玉山竹等主要是散生的高山竹類,壹般分布在海拔1500-3600m或更高的地方。

(D)南部竹叢地區

根據竹種組成和生活條件的不同,分為兩個亞區。位於北緯10-20° N之間,年平均氣溫20℃-22℃,月平均氣溫65438+8℃,年降水量10-20° N-2000mm。

壹、華南亞區包括臺灣省、福建沿海、廣東南嶺以南和廣西東南部,地處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帶、熱帶季雨林帶。主要竹種為竹類,是種類和數量最多的屬的分布中心,還有裂褶竹。閩東還有青竹屬的竹種。

西南亞區包括廣西西部、貴州南部和雲南省,竹種主要有龍竹、巨竹、空竹、泰國竹等,尤其是龍竹,是該屬的分布中心。

(5)瓊店爬竹區。

包括海南島中南部、雲南南部和西部邊緣、西藏東南部的察隅和墨脫。該地區竹類的主要特點是攀援竹類種類較多,主要有龍竹、龍竹、剛竹、龍竹等壹些種類。

千百年來,中國各地進行人工引種栽培,大規模引種“南竹北移”,在黃河流域新開發竹林4萬公頃。此外,近幾十年來,我國還從東南亞壹些國家和日本引進了壹些竹種,豐富了我國的竹種資源。

竹子是禾本科中最短的竹種,高度為10 ~ 15cm,最大的竹種高度超過40米。成熟的竹子生出橫枝,有劍形的葉子和葉柄,幼株的葉子直接來自莖。雖然有些物種的莖生長迅速(每天0.3米),但大多數物種生長12至120年後才開花結果。竹子壹生只有壹次開花和結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