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的壹生
納蘭性德,順治十壹年(公元1655,65438+10月,19)十二月十二日生於北京。他的父親是康熙帝在位時的宰相明珠,他的母親覺得羅氏是英國阿齊格王子的第五個女兒,壹品夫人被下令處死。而他的家族——納蘭氏,隸屬於黃征旗,是清初滿族八大姓之壹,後被稱為“葉赫那拉氏”。納蘭性德的曾祖父名叫金太師,本名葉貝勒,其妹孟固,於明朝萬歷十六年嫁給努爾哈赤為妻,生下皇太極太子。從此,納蘭家族與皇室的關系非常密切。所以可以說納蘭性德壹出生就被命運安排進了帝王貴族的家庭,他的人生註定是豐富多彩的。不過,或許是造化弄人吧,納蘭性德也不過是“雖繁華滿溢,但克制不過分。”世上無難事,只在乎富貴富貴,貧賤皆可安。身在高門廣廈,我時常想起山川、河流、魚和鳥。" ①
納蘭性德原名承德,後為避諱太子,改為承德。他的名字叫容若,出生在冷嘎山。他年輕有為,詩文皆工,善騎射,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二十二歲,參加殿試,中得二等獎第七名,並獲獎學金。然而,他並沒有如願成為國子監的庶吉士,而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留在了身邊。他被授予三等侍衛官職,之後是壹等武官。在別人看來,這種“皇恩浩蕩”是登高望遠的好機會,但納蘭性德的文人氣質和對中國文化的向往與這種武學大相徑庭,他又被自己弱小的家庭背景所折服。
在交友方面,納蘭性德最突出的特點是,他的朋友都是“壹時俊俏異於世者,世說難合者”(2)。這些不肯受歡迎的人多為江南漢族文人,如顧貞觀、顏、朱彜尊、、蔣等。納蘭性德對朋友非常真誠,不僅慷慨濟困,而且尊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能,就像平原君的三千食客壹樣。當時名流薈萃,人才輩出,使他的住所綠水閣以文人騷客雅集而聞名,客觀上促進了康贛(今宋慶齡故居伯恩閣)的文化繁榮。究其原因,納蘭性德在壹定程度上可以從漢族知識分子身上學到他所推崇的中國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有著自己不同於壹般滿族貴族紈絝子弟的遠大理想和高尚人格,這顯然使他的所作所為偏離了社會主流,從而成為後人的壹個研究熱點。
在婚戀方面,納蘭性德多情而不濫情,傷而不無情,所以愛情成為他詩歌創作的壹大源泉。1674年,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為妻。那是呂氏十八年,“生於雍府,性有威嚴”。(3)婚後兩夫妻恩愛,感情深厚。但僅僅三年後,陸就因產後感冒去世,給納蘭性德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此後“哀歌多,知己之仇尤深。”(4)雖然他後來娶了關氏,並有顏副相伴,但亡妻的陰影並不能從他的生活中消失,甚至有學者認為納蘭詞的風格也因此而改變。值得壹提的是,納蘭性德30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接受了江南才女沈婉。沈婉,本名余禪,浙江婺城人,著有《擇夢詞》。集中悼念作品《豐神不減夫》。⑤可惜她和納蘭性德在壹起壹年後,納蘭性德死了,這段短暫的愛情以悲劇告終。作為壹代風流才子,納蘭性德的愛情生活被後人津津樂道,也有各種捕風捉影的傳聞。傳聞最多的是他表哥入宮,但無從考證。
納蘭性德死於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7月1)五月三十日,享年31歲。去世前七天,他在露水閣(今宋慶齡故居南樓前)設宴“聚南北名士,詠中庭雙樹”。⑥但他沒想到,這壹夜的采花會成為他的絕唱。
二、納蘭性德的創作
雖然納蘭性德只有31年的短暫壹生,但他是清代著名的詩人之壹。在當時詞學興盛的形勢下,他與陽羨派代表人物陳維崧、浙西派掌門人朱彜尊並稱為“清詞三傑”。但相比之下,納蘭性德是壹個剛剛入關的滿族權貴。他能如此深刻地掌握和運用漢文化,真是令人驚嘆。
納蘭性德詞348首(壹個故事342首),涉及愛情友情、江南邊塞、詠物詠史、雜感。雖然他作為作家經歷豐富,詞作數量不多,視野不廣,但他的詩卻因情而迷人,而納蘭性德又是壹個很實在的人,所以他的詞作在當時和後世都是優秀的,備受推崇。近代著名學者王國維對他評價很高:“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抒情。從我初入中原沒染漢風氣開始就是這樣。北宋以來,只有壹人。”⑦況周頤也在《匯豐花刺》中稱贊他為“開國第壹詩人”。⑧
納蘭性德的詞先後被收為邊帽、飲水,後人常稱納蘭詞。看納蘭性德的詞風,清新秀麗,哀婉倔強,頗接近晚唐。而且他本人也非常欣賞李玉。他曾說:“花間之言,如古玉,貴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價值較低,李後主同時有其美,更令人迷惑。”⑨
我們試著讀幾篇納蘭性德的代表作,會有更深的體會:
金旅區
對壹個死去的女人的周年紀念的思考
這是什麽時候的仇恨?落空步,寒雨歇,葬花。做了三年的長夢,應該是夢醒了吧。物質也有感覺,人間無味。不像夜臺的塵埃那麽冷清寂寞。發卡許下承諾,又棄之不顧。如果沖泉有雙魚。了解他,了解他壹直在苦誰,了解他在靠誰,這很好。我從半夜轉到身邊,我忍著聽向賢的辯解。結束後,他會了解自己。恐怕兩個都不走運,又要風餐露宿了。清淚,紙屑。
華堂春
壹代兩個人壹輩子,為兩次狂喜而戰。相思不相望,誰是春?從藍橋乞討容易,沖進藍海難。如果妳允許我參觀牛津,我會相對忘記我的貧窮。
無盡的渴望
山是壹段旅程,水是壹段旅程。走向關羽,夜晚有成千上萬的燈光。風變了,雪也變了。我做夢也想不破家鄉,所以家鄉沒有這種聲音。
納蘭性德除了詞作多,詩詞作品也很優秀。有《通集》二十卷(包括《賦》壹卷,《詩》四卷,《序》三卷,《文》二卷,《陸水亭雜識》四卷)《正略》二十卷;集《逸紀言》八十卷、《陳禮記》三十八卷;編選了《近體詞早期集》、《絕句名家筆記》、《全唐詩選本》等書籍。可想而知,這些大多是他的扈從在鞍馬之後完成的,筆法驚人。文學領域之外,納蘭性善騎射,喜書畫,鑒賞評論,懂佛學,涉及面很廣。
三納蘭性德遺產考
納蘭性德在北京的活動範圍很廣。除了故宮、國子監、明珠樓(現宋慶齡故居、原衛生部)、上莊明珠花園(北京市海澱區上莊翠湖水鄉)之外,從納蘭的詞中還可以知道黃花城、古北口、朱寶洞、戒臺寺、居庸關等,都有納蘭性德的足跡。但現在,很多地方都很難找到關於納蘭性德的歷史遺跡,但有壹個例外:上莊。
上莊,海澱區的壹個偏僻村落,民風淳樸,風景秀麗,被譽為北方小江南。至今,這裏出土保存了大量納蘭家族文物,為納蘭德的研究提供了科學嚴謹的歷史依據。
納蘭家的別墅明珠花園,建於上莊,就在現在的翠湖水鄉附近。遠處的山和水是建造花園的理想場所。可惜300年前的輝煌已經被風霜沖刷殆盡。現在這裏的景色和京郊任何壹個村子都差不多。在村子裏,仍然有舊花園的遺跡,如井碑、水池、山墻、漢白玉等。他們沒有受到保護,仍然遭受日曬雨淋...
納蘭的祖先葬在上莊鄉棗家屯(棗市屯),這裏不僅葬有納蘭性德,還葬有明珠、納蘭性德的兩個弟弟徐琪、齊放及其妻兒。墓地巨大,曾是北京西郊著名的陵墓之壹。
由於清朝中後期家道衰敗,民國時期進行盜墓,文革中“四舊”被破。目前是303路上莊衛生院站,舊貌已不見。由於許多有識之士的搶救和保護,壹些出土文物得以保存至今。其中,納蘭性德墓誌銘(現存於北京石雕藝術博物館)彌足珍貴,但字跡磨損破損嚴重,辨認墓誌銘難度較大。墓誌的封皮保存得比較好。《清通皇帝壹級侍衛所引納蘭性德墓誌銘》壹書,現藏北京上莊納蘭性德歷史文物陳列館。此外,還出土了納蘭性德之妻陸的墓誌銘,還出土了明珠夫婦、壽緒夫婦、芳芳夫婦、子永壽夫婦墓誌銘壹箱。墓中的遺骸——“1975夏...北安河葉的後人趕著板車,拉著棺材,把墓主人散落在棗家屯南北的屍骨,用紅布裹著,以示孝順。”⑩後來,這位偉大詩人的埋葬地點,沒有人知道。
上莊地區還有龍牧宮、大戲臺、東嶽廟等遺址。目前,這些遺址已被列為海澱區文物保護單位。
另外,除了北京的遺址,還有壹個東西特別重要:納蘭性德的真跡。
納蘭性德手跡真跡被國內納蘭性德研究界視為“國寶”,現藏上海圖書館。手記三十六篇,其中二十八篇是寫的,壹篇是顧貞觀寫的,壹篇是顏寫的,壹篇是顏光民寫的,還有壹篇是闕明寫的。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壹確認的納蘭性德手書墨跡,價值巨大。後來上海圖書館的原版影印,只印了500本,很少在市場上流通。
從筆記中可以窺見納蘭性德對朋友的坦誠,以及對官場黑暗的感受和排斥,對鞍馬扈從生活的厭倦。看著他漂亮的字跡,仿佛這位才華橫溢、高貴的年輕公子就站在我們面前...
幾千字之後,我們可能會有壹兩個感覺。在今天的“藍雪”、納蘭性德研究領域,許多專家學者都在孜孜以求,苦心鉆研。承德很早就成立了納蘭性德研究會進行專門研究,北京的研究也在蓬勃發展。普通百姓中,據不完全統計,北京的“納蘭迷”多達五六千人,全國各地更是不計其數...可見,在人們心中,納蘭性德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人們對他的研究和了解會越來越深入。
納蘭性德,不朽的詩人!
這個詞的奇葩,會萬世矚目!
引用:
(1)韓菼《進士壹級護衛納蘭筠墓碑》引自張炳書《納蘭詞註》,北京出版社,1996,511。
(2)許《大夫壹級侍衛納蘭筠墓誌銘》,引自《納蘭成德家族墓誌銘》,金文出版社,2000年第12頁。
(3)以上17頁引用葉叔沖《黃晴那拉室呂氏墓誌銘》。
④同③。
⑤以上128頁引用謝《賭棋山莊詩集》(第七卷)。
⑥顧貞觀《祭辭》引自張秉樞《納蘭詞註》。北京出版社,1996頁,第552頁。
⑦王國維《地球上的花刺》顏群出版社1995第45頁。
⑧況周頤《惠風花刺》第五卷引自張炳書《納蘭詞註》,北京出版社,第1996頁,第583頁。
⑨納蘭興德《陸水亭雜識》引自宋德玄《滿族哲學研究》,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第226頁。
⑩徐征《納蘭性德叢話》,北京出版社,219,2000年。
參考書目:
《納蘭性德及其詞》黃天吉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納蘭張慈兵書》劄記北京出版社1996
清初文人第壹——納蘭性德劉德洪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詩人納蘭·容若筆記》出版於《詞》第八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納蘭性德叢華,北京出版社,2000年
《納蘭成德家族墓誌銘概論》,趙荀金文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