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心理挫折防禦機制的具體內容是什麽?

心理挫折防禦機制的具體內容是什麽?

人遭受挫折,導致心理失衡。為了減輕心理壓力,受試者往往有意或無意地使用心理防禦方法(機制),采取自衛措施來抵禦外部傷害。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會這麽做。以上對大學生挫折應對方式的分析是其中的壹部分。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有以下幾種:1。升華:壹個人在受挫後,把自己的理想轉移到另壹個更有價值的事業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別林斯基曾說:“可惜,是最好的大學”。國內外許多人在逆境中騰飛,立下不朽功勛。“文王被扣打周易,仲尼厄為春秋,屈原被流放為贈離騷。”司馬遷受辱,史記代代相傳。歌德在失戀的生活中得到了靈感和激情,由此產生了舉世聞名的少年維特。比如壹個女青年和男朋友在大學確立了戀愛關系,但是男朋友在她的幫助下在城裏壹找到滿意的工作就變成了“陳世美”。女青年壹咬牙,考上了研究生,有了更光明的前途,組建了壹個更有愛心的家庭。現代許多自學成才的年輕人幾乎都畢業於那所“不幸的”大學...他們都把自己內心不合理的沖動升華了,用社會能接受的恰當方式表現出來。2.投射:用自己的想法去猜測別人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行動放在別人身上,把自己不喜歡或不接受的性格、態度、習慣、欲望、信念轉移給別人,說別人有這個壞習慣,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賭徒常常感嘆“人生就是壹場賭博”,對別人抱有偏見,四處傳播,意圖“搞定他”...3.文人(合理化):是指利用各種理由和借口為自己開脫,以此來減輕痛苦,緩解緊張,避免尷尬,提高自身價值或爭取社會認可,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又稱“精神勝利法”。事情失敗的時候,用很多與事實無關的理由來解釋以維護面子,也就是酸葡萄效應。比如,壹個同學下定決心要在考試中名列前茅,卻沒能做到。為了維護自尊,他不屑地說:“研究死人有什麽意義?我不想當書呆子”;如果有人不會跳舞,不想讓別人知道他不會,就說他喜歡安靜,不想去嘈雜的地方...4.逆向(矯枉過正):為了防止自己認為不好的動機暴露,采取“西移”的行為。比如女生明明對男生有好感,卻對他冷淡,或者壹見面就攻擊他;凡是總喜歡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人,恰恰暴露了自己內心的恐懼。5.認同:指通過各種方式建立自己與另壹個人、另壹個群體的認同。比如在擡高自己的學校和單位的同時,間接的表揚和擡高自己,從而獲得別人的認同。比如炫耀妳和壹個名人的關系,把別人擁有的,讓別人佩服的品質套在妳頭上,提高妳的自信,威望,地位,從而減少妳的挫敗感。6.壓抑:(當妳非常憤怒的時候,努力控制自己憤怒的爆發——壓抑)。壓抑是指人在受到挫折後,把自己意識無法接受的痛苦的想法、欲望和經歷壓抑到潛意識裏,盡量不去想,不去回憶,主動遺忘,以保持內心的平靜——有目的的遺忘。比如壹個女生,白天很正常,晚上經常尖叫,在地上打滾,大吵大鬧,做出奇怪的動作。發作持續壹兩個小時,連續幾個月每天如此。看病時問她為什麽,回答“不知道”。使用催眠後,她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父親很愛她,但管教很嚴,不允許她和男生交往。有壹次她和男朋友約會,她爸爸壹直坐在門口,導致她無法按時赴約。她壹方面怕爸爸不告訴她,壹方面又怕男朋友壹直在等她,很著急,突然癲癇發作。這是第壹次。之後,每天傍晚,她都會不自覺地變得焦慮,然後精神分析學家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是因為過度壓抑造成的,雖然壓抑是壹種常見的防禦機制,會對身心造成很大的傷害。抑郁癥本來是希望忘記可怕的刺激,結果潛意識的活動引起了很多記憶的相關刺激。記錯某些事情,或者口誤和筆誤,大多是抑郁癥的後果。抑郁癥雖然能暫時緩解焦慮,獲得安全感,但無法抑制內心的情緒困擾,久而久之可能使人變得暴躁或孤僻、沈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看來最好是擺脫挫折和失敗,想辦法發泄內心的不滿和不愉快。7.幽默:是指當壹個人受到挫折,處於困難或尷尬的境地時,用幽默來化解困境,維持心理平衡。如:阿q;“這位先生……”。8.否認:是指“否認”已經發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實,認為它根本沒有發生過,以減輕或逃避心理上的痛苦。9.回避:就是轉移註意力,主動盡量回避導致心理困難的外界刺激,“眼不見,心不煩”,不在困難的時空長時間停留。別人看不起的自卑。10.淡化:是指弱化心理體驗的強度——順其自然,從而緩解心理認知與心理體驗的沖突。比如有時候我們小心翼翼的和壹個人相處,總是處理不好和他的關系,處處覺得別扭,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與其這樣,我們還不如就這樣順其自然,順其自然,反而相處得更好。165438+舉個例子,壹個高度近視、身材偏瘦的學生,在體育賽場上不可能勇往直前,但他可能因為刻苦努力、學習成績優異而成為學習上的佼佼者;19歲的齊齊哈爾女孩田甜,是壹名截癱女孩。生活不能自理的她只能叼著筆,但她已經學會了電腦,掌握了flash,並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田甜電腦動畫工作室”。她制作的動畫被央視購買,她的網站很受歡迎。她實現了自力更生,月薪7000元,央視東方時空節目為她做了專訪節目。“失落在東隅,收獲在桑榆”,人生的天空如此遼闊,施展技能的世界如此廣闊。東方不亮西方亮,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妳堅持不懈,妳最終會實現妳的理想。12.轉移:是指無意識地將壹種情境中危險的情緒或行為轉移到另壹種安全的情境中並釋放出來,以達到心理平衡。比如工作被領導批評了,但是心裏不敢有火,不能對領導發火,就找了個出氣筒(或者別的什麽,或者我能承受的人)。《大學生應對方式》分析中的十幾種挫折防禦機制和幾種挫折防禦機制,往往是人們遇到挫折時不自覺使用的。它具有兩面性:壹方面,挫折防禦機制可以幫助人們提高和維持個人自尊,避免或減輕焦慮,緩解心理壓力,起到使人們適應挫折,減輕精神痛苦,促進發展的作用。比如“升華”是最積極最有建設性的,“補償、認同、幽默、淡化”也是有積極意義的。積極的挫折防禦機制是化挫折為動力的重要途徑。另壹方面,如果挫折防禦機制使用不當或過度,不僅不能減輕緊張和焦慮,還可能擾亂心理活動的平衡,使人逃避現實,降低生活適應能力,阻礙社會適應,從而導致更大的挫折,還可能引起心理異常和行為偏差,甚至出現偽裝的“裝飾、冷漠、逆反”等心理疾病,“抑郁、幻想、否認”等等。因此,我們必須學會正確使用挫折防禦機制。大多數大學生在父母的保護下剛剛離家,社會實踐少,挫折不足,意誌品質的培養和鍛煉普遍不足,主要表現為意誌品質發展不足,處理動機沖突的能力差,調整目標的能力差,缺乏韌性、毅力和恒心,容易受外界影響。因此,大學生要想發展,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目標,就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磨練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和意誌力。正確看待挫折要培養挫折承受力,首先要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挫折無處不在,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有人專門研究過293位外國著名作家藝術家的傳記,發現有127人的人生遭遇過重大挫折。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有所成就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有著深刻的挫折體驗。著名科學家、大西洋海底第壹根電纜的設計者威廉·湯姆森教授曾說:“有兩個詞可以代表我在50歲之前為科學進步而奮鬥的歷程,那就是失敗。“大作家巴爾紮克也說過:“世界上的事情從來都不是絕對的,結果也是因人而異的。苦難是天才的墊腳石,是能人的財富,是弱者的深淵。"孟子曰:"天將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亂其行動。因此,耐心讓他們受益匪淺。著名演說家教授的經歷和他不屈不撓的鬥爭生活也生動地說明了這壹點。因此,大學生要對挫折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壹旦遇到挫折,就不會驚慌絕望,而是能夠面對現實,敢於面對挫折的挑戰。心理學家認為,挫折既是壹種客觀存在,也是壹種主觀感受。挫折本身並不是情緒障礙的直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事件的看法、解釋和信念才是人們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直接原因。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的、適度的情緒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會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