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問壹問所謂朝鮮戰爭的由來,“東亞的勝利,世界的偉大成就”

問壹問所謂朝鮮戰爭的由來,“東亞的勝利,世界的偉大成就”

史明

日本自古以來就侵略朝鮮。早在公元4世紀,這個政治大國就在朝鮮半島的那仁地區建立了殖民地。甚至在日本五王時期,就向當時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宋朝派遣使節,要求使其成為韓日總督。日本在朝鮮的影響力時起時落,在巔峰時期,曾壹度觸及平壤附近。而且從地理上來說,日本在海外是孤立的,向大陸發展的必經之路就是從朝鮮。因此,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是出於其野心,但也有許多傳統因素。

早在征服毛利的時候,豐臣秀吉就寫信給信長說,軍隊平定本州後他要去九州,然後他要去朝鮮看看大明。攻克高葉寺後,他還在給劉壹莫安的信中說“倭國之事不言自明,仍欲令唐國。”他甚至委托傳教士購買了兩艘歐洲戰艦。1590年,在給朝鮮李王的壹封信中,更是露骨地說“入大明之日,若放兵於軍營,則可建鄰盟,若無欲則只名於三國。”

當時朝鮮由李氏王朝統治,陷入了東方黨和西方黨的紛爭。像李舜臣這樣的幹部在基層受到壓制。明朝是明神宗統治的萬歷年間。從三四十年前難以肅清敵人來看,軍隊還不夠強大。秀吉深知形勢,導致野心膨脹,意圖建立“三國合壹”的大帝國。

在1591征服了傲宇名將之後,秀吉就著手準備戰爭了。盡管黑田如水考慮到國內形勢,反對征服朝鮮。然而,此時的秀吉卻執著於“名震三國誌”的夢想。結果水水的提議被忽略,朝方征收計劃啟動。他先在肥門前建了壹座著名的宅城,作為侵華日軍的總指揮部,他親自坐鎮。然後他把關白的職位交給了秀次,以防萬壹,他會在將來殺死關白。在將領和兵力方面,秀吉動員了50萬人,其中作戰30萬,先遣隊15萬。先遣隊共分八軍,由余及多名秀才為總指揮,領銜第壹軍,領銜第二軍,黑田領銜第三軍,同時有水軍四萬,酒鬼嘉龍船七百艘。此外,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山景生、普勝鄉、伊達正宗司令都有10萬軍隊駐紮在名古屋作為預備隊。壹時間“人才濟濟,少數長鹹”,可以說是當時日本最豪華的陣容。戰略上,日軍采納了德川家康的建議,確定了“海陸並進”、“以強淩弱”、“速戰速決”的戰術;與水軍為保證陸軍戰略物資供應,陸軍三路並進,壹舉占領朝鮮。壹切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於1592年4月正式開始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

1592年4月(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明朝萬歷二十年、日本石碌元年),日軍先遣部隊越過馬海峽,於13年4月在釜山登陸,戰爭正式開始。這壹年是仁辰年,所以朝鮮稱之為仁辰衛國戰爭,中國稱之為萬裏朝鮮之戰,日本稱之為魯文慶昌之戰(日本在慶昌發動第二次戰爭2年)。

小西行長首先在釜山登陸後,加藤清正率領後續部隊繼續登陸。慶尚道朝鮮水軍被九鬼嘉隆徹底擊潰,右水使袁自焚,無法配合軍隊阻止敵人登陸。結果,小西行長輕松拿下了東萊城。然後整個先遣隊按照計劃分成三路:小西行長猛攻楊冪,直指中州;加藤清正進攻陽炎和蔚山,企圖在忠州與小西行長會師,然後到達首都(首爾)。然而,黑田東彥向北越過秋風嶺,與友軍配合。與此同時,日本海軍攻占了慶尚、全羅和忠清沿海地區。

朝鮮對此感到震驚,但也只能是震驚。政府所做的只是任命劉誠龍為大使來指揮所有的軍隊。和沈摸(不好意思,我買的是盜版書,錯別字太多,不知道這個字對不對)作為邊防巡撫使節被派去阻止日軍。可悲的是,孟莉去商州拼了命,也只養了幾百人。在小西行長的猛攻下,她四處逃竄。而『摸』軍的主力所率,則在忠州大川背後布下水陣,與加藤清正決壹死戰。4月27日,雙方交戰的壹天,不顧勝負,趁著夜色,帶著300人伏擊了沈摸的營地,然後軍隊過來殺了他。結果韓軍連連敗退,最後無奈地退到了中州城。此時,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已經聯合起來,開始率領大軍猛攻中州。日軍嫻熟的攻城技巧讓韓軍防不勝防,次日城被攻破,沈觸死。忠州失守,首爾實際上毫無防禦,玄祖皇帝和大臣們慌忙逃往開城。日軍隨後趕到,在日軍登陸僅20天後,於5月3日攻占首爾。據說天皇還專門為秀吉作詩以示慶祝。

與陸軍的接連勝利相反,日本水軍卻屢屢受挫,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李舜臣的全羅道水軍。此人精通兵法,尤其是水戰。遊戲中,九鬼佳龍的水軍屬性壹直是S,所以如果李舜臣玩的話,就要加壹個S++的等級(原因後面會講到)。4月20日,他動員整個水軍趕往慶尚路,重新集結戰敗的慶尚水軍。根據敵強我弱的情況出海打遊擊戰,尋找有利時機。5月7日,停泊在此的50艘日軍船只在玉浦突然遭到襲擊,26艘被* * * *擊沈,隨後在向永登浦追擊中被擊毀5艘。然後李舜臣第二天在赤真鋪伏擊了日軍補給船隊,擊沈了13艘(像楊威利?)。結果,秀吉“與土地齊頭並進”的企圖失敗了,軍隊的供給開始出現危機。但朝鮮水軍只有壹人受輕傷,這讓身為軍人的秀吉壹輩子無話可說。

5月29日,李舜臣的船隊航行到Swichuan附近的暴露海域,與勝矢龜井率領的12日本船只相遇。龜井害怕李舜臣的名聲,棄船爬山,在陸地上擺開半月形蛇陣。恰逢低潮,對韓國水軍不利。於是朝鮮水軍佯裝撤退,待日軍前來休整時,整個艦隊突然逆轉,以龜船的強大火力消滅了大部分敵軍。之後艦隊繼續東進,6月2日追上了正在劫掠發泄的龜井。李舜臣先利用龜井的高發動機功率擊沈龜井的指揮艦,再包抄敵人兩翼,從四面八方打擊已經失去指揮的日本水軍。龜井戰死,21船被毀。然後在6月5日和6月7日,日本的補給艦隊甚至被斷掉了。到目前為止,豐臣秀吉的主力艦隊?黑島艦隊被摧毀,制海權完全掌握在朝鮮手中。

此時日軍占領首都後,兵分兩路:小西行長越過開城,向平安路進發,加藤清正進攻景賢路,直抵中朝邊境會寧。此時,朝廷的宣祖已經逃到了益州。結果,釜山登陸後不到兩個月,軍隊就已經控制了除平壤北部和全羅道沿岸以外的整個朝鮮半島。如果不是水軍慘敗,物資匱乏,戰線無法擴大,恐怕朝鮮早就在中國出兵之前滅亡了。

這個時候,壹向對諸侯國事務漠不關心的明朝坐不住了。江浙的倭寇早就傷透了朝廷的腦筋。現在如果任由日本侵吞朝鮮,後果不堪設想。於是6月2日,明朝下令遼東輔政,派2萬精兵援助朝鮮。15年6月,先鋒戴朝棄、史茹領兵渡過鴨綠江,16年6月,進入朝鮮王理所在的益州。6月21日,副總兵祖成勛和遊擊隊員王守官也率大軍進入朝鮮。

為了及時補給軍隊物資,酒鬼嘉隆派出三路艦隊侵朝,在閑山島前與李舜臣的艦隊決戰。閑山島的水深對韓軍有利。韓軍壹開始是用小規模的攻勢引誘日軍進入包圍圈。日軍全部進入後,隱藏在閑山島北面的韓軍主力立即展開鶴翼陣,從正面和側面擊潰日軍。擊毀敵船59艘,日軍數千人,史稱閑山島凱旋。這是馬漢的《海權論》中寫的壹個著名的戰例。此後,李舜臣徹底消滅了安古普的殘余敵軍。

受此戰役鼓舞,17年7月拂曉,中日兩軍終於開始沖突。祖成勛認為日軍是“蠻夷,如何能與中國軍隊抗衡?”,貿然調動壹切力量進攻平壤。當時雨水不斷,道路泥濘,以騎兵為主的明軍很難發揮威力。當他們沖進看似空城的平壤時,立即遭到了小西行長的伏擊。日軍的ware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代超被棄,史茹當場死亡,其余士兵傷亡慘重。祖成勛在壹天之內撤退到大定河,然後撤回中國。平壤的攻防戰讓對明朝仍有戒心的秀吉不再防備,立即派島津弘毅增兵朝鮮,企圖從陸路支援小西、加藤和黑田。

出乎豐臣秀吉意料的是,由於以加藤清正為首的日軍在朝鮮燒殺搶掠,朝鮮人對日軍恨之入骨,各地義軍蜂擁而至,甚至僧侶組成僧兵(不是日本那樣的職業僧兵)抵抗日軍,逐漸取代官兵組成抗日主力。直接結果就是日軍陸地補給線不穩,不得不分出大量兵力鎮壓暴動,於是秀吉不得不放棄立即進軍益州的計劃。

另壹方面,在明朝,李被任命為吉林、遼寧、保定、山東等地總兵的提督(喘口氣),並向朝鮮提供了大規模的援助。李43000大軍於1,593,1.3進入宿川,第二次平陽攻防戰宣告打響。

65438年10月6日,明軍包圍平壤時,李豎起壹面大白旗,上面寫著“朝鮮軍民投其部下者免死”。第二天開始了總攻。占據有利的地理位置,退守在聯光閣的土洞裏用火槍不停地射擊,而李則憑借數量上的優勢強攻,火拼。雙方傷亡慘重,就連李的坐騎也中彈身亡。最後明軍疲憊不堪,被迫撤退。但是小西行長也筋疲力盡,無法再打了。李當晚寫信給他說:“以我的力量,足以殲滅妳們。但我不忍心殺更多的人,所以我放棄了,讓妳先走。”小西行長回信說:“我寧願撤回,請不要中途攔截。”然後帶領殘兵敗將連夜渡過冰封的大通河,南逃。李果然如約除掉了半路上埋伏的,並派軍隊從背後殺了他,殺了六百多人。某* * *殲滅日軍1646,活捉5名,明軍傷亡796人。

19年2月,明軍進入開城。這時,加藤清正已經將它徹底屠殺,並逃往城南。二月二十七日,李率領二千人在漢城附近的碧頭亭與日軍遭遇。幸好楊遠將軍趕來救援,返回開城。當時在北京的日軍有4萬多人,是日軍的精銳部隊,絕對數量比朝中聯軍還多。李決定確保開城的第壹線,壹邊等待國內新的援軍,壹邊整頓朝中聯軍。另壹方面,秀吉的心腹大軍受挫,俸祿不足,疾病盛行,也打算退兵。雙方同意了。盡管朝鮮國王強烈要求復仇,但明朝決定舉行和平談判。

3月22日,明使沈為敬赴龍山與余希鐸家屬談判,商定日軍於19年4月撤出北京,明軍隨即入朝。5月2日,大部分侵華日軍撤退到釜山。秀吉不願意失敗。壹方面,他在慶尚和全羅道修建了18座城堡。另壹方面,他運用外交手腕,派小西如安到北京遞交日本和談條件,開始了為期四年的“和談”期。

鑒於日軍可能不會再有重大軍事活動,明軍大部分於8月1593回國,僅留1萬人駐守朝鮮。李舜臣被朝廷任命為我們的三支水軍的特使,這支水軍實際上是海軍的總司令,即整頓軍隊,以建造戰艦。秀吉還不斷利用談判時間補充兵力,運輸武器和物資,以備再戰。

明日談判壹直持續到9月1596,壹直僵持不下。秀吉認為日本軍隊有能力再次作戰,但首先他必須設法除掉李舜臣。1597 1,小西行長利用秀吉的詭計派人在首爾散布謠言陷害李舜臣。結果,李舜臣被捕並被押往北京。

得知反陰謀成功後,秀吉立即調集14萬大軍和數萬水軍於2月21日入侵朝鮮。從動員到集結準備用了5個月,7月份就準備好了。明朝對日毀約大怒,又調集川、陜、浙、冀、遼的軍隊和福建、的水軍再次援朝。

7月7日,九鬼嘉隆欲報前嫌,壹舉重創以袁俊為首的朝鮮海軍,並配合陸軍由水陸兩路進攻千川島的朝鮮海軍,朝鮮軍隊幾乎全軍覆沒,日軍控制了制海權。8月1,14,日軍分三路進攻全羅道,正好趕上明軍進入全羅和忠清。楊遠將軍率領3000人鎮守南苑,但寡不敵眾。2700多人死亡,楊遠受傷。

19年8月,明軍除鎮守稷山外退守首爾,日軍占領全羅道所有地區。李舜臣被重新任命為我們的第三水軍大使,但此時他只有65,438+02艘船和65,438+020名士兵。於是李舜臣重新組織了剩余的軍隊,悄悄地準備在碧波庭水域恢復實力。9月7日,黑田東彥65,438+00,000人分別進攻季承和蜀川,被姜鳴捷勝擊敗。這時,明將興?d、馬圭統率四萬大軍,與朝鮮權洙元帥會師,組成中朝聯軍,大舉南下。豐臣秀吉心知肚明,李舜臣在梁明海峽以較少的兵力擊敗了日本水軍,於是日軍迅速戰略撤退,使得加藤清正防守蔚山,小西行長防守順天,島津弘毅防守遊河,形成了沿海的守備態勢。

經過偵察,盟軍決定先進攻只有2萬人的蔚山。65438+年2月23日午夜,明軍壹路打到蔚山。戰後,佯裝撤退,與友軍壹起消滅日軍500余人。監督西聖普的加藤清正急忙返回蔚山,親自守衛這座城市。明軍連續四天猛攻,仍未能攻下城池。在此期間,加藤清正也無力支撐,於是向明軍發函求和,但遭到拒絕。雙方僵持不下時,西勝鋪日軍65438+3000余人前來增援。1598年2月9日,明軍屢攻不下,被迫撤退。途中被追襲,死傷三千余人。

蔚山戰役後,雙方都調整了戰略。眼看反攻無望,秀吉只好繼續確保防線,在韓國站穩腳跟後再蠶食朝鮮。明軍雖在蔚山慘敗,但主力未損,國內水軍派出陳琳、鄧子龍助戰。於是明軍開始同時進攻蔚山、遂川、素林三個要塞。與此同時,明水軍和李舜臣的聯合艦隊控制了南海,切斷了日軍的退路。此時在韓日軍只有6萬人,而中朝聯軍有110000人,明顯占有優勢。

18年8月,戰鬥了壹輩子的豐臣秀吉,因為在朝鮮戰爭中戰敗,死在了伏見桃山城堡。在妳死之前放棄妳的軍隊。這對朝鮮的日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小西行長進退維谷,再次提出和談,又壹次遭到拒絕,只能堅守城堡,等待援軍。

9月20日,中朝聯軍齊頭並進,攻打小西行長駐紮的順天。與此同時,明軍也進攻錦州。直到10年6月2日,順天還未被攻破,進攻錦州的明軍已經占領錦州,並以近三萬人的強大兵力進攻遂川。本來戰事順利,不料明軍火藥庫突然爆炸,導致全軍大亂,被日軍追擊,傷亡八千多人。

到了6月11,日軍的承受能力已經到了極限,小西行長再次準備向李舜臣大營送禮,希望和談,但還是被拒絕了。走投無路的小西行長向島津義弘求助,島津集結了近500艘船只,企圖突破盟軍的防線,打開回國之路。在外海,與陳琳、李舜臣的水軍展開了最後壹場大規模的水戰。在戰鬥中,李舜臣和鄧子龍先後犧牲(中學歷史課本上),但島津的艦隊也殲滅了200多艘。

65438+2月上旬,日軍全線撤退。幸好日本出兵相救,直到300年後才再次入侵朝鮮。盟軍因為李舜臣的死變得索然無味,大部分日軍最終無奈撤回日本。

縱觀整個戰局,李舜臣將領和士兵的素質明顯高於中國和朝鮮軍隊――日本是個例外。我們在戰術和戰略上從來沒有犯過什麽大的錯誤,甚至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也能戰勝敵人(蔚山之戰和Swichuan之戰)。亂世磨礪出來的作戰水平,是和平年代的軍隊無法比擬的。如果說日本軍隊有什麽問題的話,那就是它根本就不應該發動這場戰爭。當時日本連年戰亂剛剛結束,無論如何也比不上中興的明朝。朝鮮戰場上,日軍的補給必須海運才能跟上,而明軍可以水陸同時運輸,雙方補給線的穩定性不可同日而語。面對幾乎無限韌性的明軍,即使取得壹些戰術上的勝利,也改變不了中朝軍隊強大的進攻態勢。可以說勝負從壹開始就已經決定了。這是老糊塗秀吉晚年犯下的最大錯誤。但是明軍有優勢,並不能轉化為相應的結果。在豐臣秀吉死前,他無法將日軍全部趕走。反而屢敗屢戰。只是靠數量優勢贏了,不壹定那麽厲害。

戰後,朝鮮在首爾建了壹座“大報壇”,以答謝明朝的救援。之後明軍回國,朝鮮對明的感激甚至持續到清初。不過,明史所稱的明神宗獎三軍有點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