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殷墟——沿途解說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河南旅遊觀光。我是安陽銀都旅行社的導遊。我姓關。妳可以叫我小關兒。坐在我旁邊的是我們的李師傅。我和李師傅將為妳這次安陽殷墟之行提供服務。我希望妳能在整個旅行中玩得開心,玩得愉快!
好了,各位遊客朋友,現在我們的車行駛在京珠高速上。鄭州距離安陽約180公裏,車程約三個半小時。接下來我給大家簡單介紹壹下河南的概況。
河南古稱“豫州”,因地處九州,故稱“中州”。全省土地總面積16.7萬平方公裏,人口9869萬。分為17個省轄市,88個縣,21個縣級市,以鄭州為首府。河南不僅是壹個農業大省,平原遼闊,氣候濕潤,土壤肥沃,而且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經濟發展迅速。交通方面,中國鐵路網的兩條中軸線——隴海線和京廣線分別由東向西和由南向北穿過河南中部,鄭州是全國鐵路網的中心。此外,河南還是重要的國道、航空線,是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的必經之地。因此,無論陸路還是航空運輸,河南與全國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聯系都非常便利,是全國交通樞紐。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壹,歷史文化悠久,主要包括: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二裏頭文化等。此外,歷史上很多朝代都在河南建都、分封諸侯。中國八大古都,僅河南就占了四個,分別是洛陽、開封、鄭州、安陽。河南地處中原腹地,中華五千年文明史與它緊緊聯系了四千年。俗話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長期以來壹直是中國的文化軸心,是政治、經濟、文化的焦點。無數傑出的人物在這片土地上馳騁,攪起許多歷史的陰雲。比如:蘇秦,李斯,杜甫,吉鴻昌,楊靖宇。
現在我們的車已經逐漸進入安陽境內,安陽是河南省的北大門,地處晉冀魯豫交界處,素有豫北咽喉、四省交通要道之稱。陸地總面積為2000平方公裏,總人口為1000萬.這裏氣候宜人,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安陽周圍流淌著漳河、洹河、淇河、渭河,歷來為兵家所關註。安陽是壹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1960年3月,安陽小南海發現舊石器時代原始洞穴遺址,被郭沫若命名為“小南海文化”。安陽北部後港,晚於小南海文化的仰韶彩陶文化、龍山黑陶文化、小屯白陶文化層層疊疊。由此可見,此地早已是中華民族的棲息地。
如果妳看過電影《孔雀》,妳壹定會發現我們安陽人有壹種獨特的風味。可以說和周邊城市大不相同。比如有個笑話,壹個安陽人剛去北京旅遊,買了油條當早餐。安陽人對賣油條的師傅說:“師傅,兄弟(給我)壹斤油條。”賣油條的師傅猶豫片刻,遞了幾根生油條給安陽男子。見安陽男子不解,師傅問:“妳不是要壹斤油條嗎?”安陽人聽後笑哭了...這裏說的“不炸”這個詞,是我們安陽人經常帶在身邊的語氣詞,並沒有什麽實際意義。
說話間,我們的車已經到了景區的停車場。請帶上妳的貴重物品,和我壹起下車。
安陽殷墟-旅遊景點
殷墟位於安陽市西北2.5公裏小屯村附近的洹水河畔。長約5.6公裏,寬4.5公裏,以小屯村為中心,面積24平方公裏。這是壹個巨大的商代文化遺址。商朝後期,盤庚遷殷,歷經八代十二王而死。周武王伐紂後,逐漸廢棄,故稱“殷墟”。
殷墟,豐富的地下寶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200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花園的入口。此門由北京著名古建築學家楊鴻勛教授專門設計。它是仿照甲骨文的“門”造的。看似簡單,卻是最原始的門,堪稱中國“門”的鼻祖。門額花園的名字是由著名歷史學家周古城先生題寫的。整個大門莊重大方,朱墨雕花色彩,古風古韻,古色古香。這座園林大門的人文景觀和仿殷殿的建築已成為古都安陽的象征。
殷墟之所以聞名於世,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都城、甲骨文和青銅器。
現在呈現給我們的是在商代都城遺址上復原的仿殷殿。它就像是殷都的心臟,是商王議事和祭祀的地方。這座建築是“毛茨土臺階,四重屋”的建築風格,整個大廳宏偉莊嚴。
“壹塊甲骨,觸目驚心。”接下來,我們進入正殿系統,了解壹下甲骨文。甲骨蔔辭最早於1899年由清代國子監飲酒人王發現。起初被當地人稱為“龍骨”。作為止血的中藥,被源源不斷的采集,抓破,然後賣給藥店。後來,壹些刻有文字的龍骨被賣到京津,被王發現,確認為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甲骨文的發現讓“龍骨”的價值壹飛沖天,導致周圍村民紛紛挖掘,有的以此為生。但當時的發掘都是私人發掘,破壞性極大,大規模有組織的發掘是從1928開始的。考古學家在1928年至1936年的十年間進行了15次大規模發掘。1937年盧溝橋事變將其打斷,其發掘工作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才得以繼續。其中最著名的型號是H127甲骨文堆積坑,共17096件,記錄了商代的天象、歷法、軍事、政治等社會內容,被專家公認為世界上最早的圖書館和檔案館。
其次,再來介紹壹下青銅器。銀都最著名的是它的銅冶煉工業。尤其是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恢弘的氣勢向億萬人民展示了手工業的“絕活”。我們現在看到的青銅器是仿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鼎出土於1939年墓區,高1.33 m,長1.1 m,寬0.78 m,重875 kg。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銅器,是我們的國寶。其中銅、鉛、錫的比例與現代青銅器基本相同,可想而知當時的冶煉技術有多高超。
此外,殷墟還有其他旅遊景點——甲骨文碑林。全國各地的碑林種類繁多,但殷墟的碑林就不壹樣了。它不是名人碑文,也不是草書印章,但它保留了甲骨文中的甲骨文原文。《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國著名甲骨文學者和楊選編的。由30塊原甲骨制成,內容達到125。它不僅記錄了將軍與兩國的戰爭,還記錄了天氣情況,準確地記錄了彩虹的形成條件和挖掘過程,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天文現象——彩虹的記錄。
最後給大家介紹壹下傅浩墓,在小屯村西北發現的。專家從出土的青銅器銘文推斷,傅灝墓是武丁的合法配偶。她可以成為壹名優秀的士兵。她曾經指揮壹支軍隊作戰,是武丁的寵臣。傅浩墓出土的文物數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
好了,各位,殷墟的講解結束了。現在妳有兩個小時的時間獨自旅行。兩小時後我會在停車場等妳。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