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z=1320306275
焦慮是壹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是當壹個人的自尊受到潛在威脅時產生的壹種類似於擔心的反應或擔心的傾向,是壹種對某些不良後果的主觀預期而產生的不安感,是壹種緊張、恐懼和擔心的情緒體驗。人們在面對威脅或預期壹些不好的後果時,可能會經歷這種體驗。
焦慮不僅存在於大多數人的生活中,還存在於其他心理障礙中,如抑郁、恐懼等。作為壹種情緒感受,焦慮可以通過身體特征反映出來,如肌肉緊張、出汗、嘴唇幹裂和頭暈等。焦慮還伴隨著認知成分。由各種成分組成,主要是認為未來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因為焦慮與恐懼、擔心、恐慌有關,所以有人把擔心視為焦慮的認知成分。
焦慮是大學生常見的情緒狀態。當他們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遇到挫折或為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事情煩惱時,就會有這種體驗。焦慮對大學生的影響是復雜的,既可以是大學生成功的內在動力,也可以是促進和阻礙大學生成功的因素。實驗表明,適度的焦慮可以使學生保持適度的緊張,註意力高度集中,促進學習。但是過度焦慮會對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如果有的大學生在考試前壹天晚上失眠,或者在考試過程中“怯場”,在比賽中無法發揮正常水平,多是高度焦慮造成的。被過度焦慮困擾的大學生,往往會感到極度緊張、恐懼、註意力分散、困惑、註意力不集中,甚至記憶力差。同時容易出現頭痛、失眠、食欲不振、腸胃不適等不良生理反應。焦慮的大學生有壹種無法擺脫又不想正視的心理問題。焦慮只是矛盾沖突的表現,可以作為防禦機制,避免更深的麻煩。
大學生常見的焦慮包括自我形象焦慮、學習焦慮和情緒焦慮。自我形象焦慮是對自己不夠漂亮、沒有吸引力、太胖或太矮的焦慮,有些是因為痘痘、雀斑等影響自我形象的因素造成的。這種焦慮主要與自我認知有關,所以我們需要通過調整自我認知來重新接納自己,建立新的自我形象。第二,與學習相關的焦慮,如學習焦慮、考試焦慮,是學生情緒反映中最強烈的。我們具體說說大學生學習心理中的考試焦慮,需要引起重視。情緒上的焦慮,多是因為戀愛中的挫折導致的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不具備愛與被愛的能力,所以過度的擔心造成焦慮。
幫助和指導有焦慮情緒的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壹、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根據學生的具體癥狀,采取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克服焦慮情緒。如果學生的焦慮癥狀與某些情境有關,那麽我們可以使用“情境分析”來找出情境中哪些關鍵因素導致了學生的焦慮癥狀。然後通過“系統脫敏”的技術來降低患者對這些特定因素的焦慮。如果學生的焦慮癥狀是遊離於任何特定情境之外的,即與特定環境沒有特殊關系,那麽我們可以用“放松訓練”來降低學生的整體緊張水平。另外,焦慮往往表現為無助,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有用的技能(比如社交技術、直言技術)來幫助學生提高在各種情況下的自信。其次,要幫助學生分析自身人格的優缺點,進壹步了解自己在人格特征上的優缺點,有意識地克服敏感、多疑、情緒不穩定等弱點,培養和鍛煉豁達的人格。
附:系統脫敏療法。又稱交互抑制法,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立並發展。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患者慢慢暴露導致焦慮恐懼神經癥的情境,通過心理放松來對抗這種焦慮,從而消除焦慮或恐懼。系統脫敏法的程序是逐漸增加刺激程度。當某種刺激不再引起尋求者的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治療者可以在放松狀態下向尋求者呈現另壹種比先前刺激稍強的刺激。如果壹個刺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在尋求者可以忍受的範圍內,經過反復呈現,他就不再對這個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懼,治療目標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脫敏療法的原理。
案例壹:大壹女學生小宋,因考試焦慮,前來咨詢。我在高壹的時候就開始對考試感到緊張和焦慮,每次考試來臨都開始坐立不安。雖然每次考試前我都會積極復習功課,每次考試都考得很好,但是每次考試我還是會緊張,壹聽到要考試就覺得很緊張。總是擔心自己考試會出問題,強迫自己抽空看書復習,課間不敢出去休息很久。雖然是這樣,但是效率不高。考試前壹天或者考前幾天,會突然拉肚子,全身不舒服。現在快期末考試了,小宋想想都害怕。他怕這種現象再次發生,影響考試。我自己試過深呼吸放松法,感覺緊張的時候深呼吸,但是效果很小。客戶很著急,不知道怎麽辦。希望咨詢師能幫她改變這種情況。
2011-12-11:14回復
15cde15
1粉絲
正式會員52樓
咨詢師在傾聽她的時候,給予她充分的理解和好感,建立良好的關系。然後,我問了她之前的學習情況,以及她第壹次在考試中表現出焦慮時的情況,請她具體說壹下。她說自己從小就很爭強好勝,從上幼兒園開始在學校的表現就很好,獲得了父母和鄰居的壹致好評。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每次成績好或者得到什麽獎勵,家裏人都會誇她,在親戚朋友中誇她。鄰居親戚朋友都以她為榜樣教育孩子。她初中的時候上了壹所重點中學,後來考上了市重點高中。高壹開學,她照常學習。進入高中後的第壹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她突然發現自己的成績只是在拌種上中等偏上,已經不在前幾名了。她有點擔心,所以加倍努力。同時她也知道很多同學成績都很好,大家平時都很努力。這是小宋開始擔心自己考的不如同學,就趕緊復習,可是到了下次考試的時候,她就緊張了,在考場上瑟瑟發抖,手心冒汗。考試結束後,我想,我壹定是考砸了,接下來的幾天我都很緊張。雖然期末考考的不錯,但是之後每次都很焦慮緊張。這種情況是因為她之前的成功經驗。進入競爭更加激烈的環境後,她害怕失敗,害怕失去父母和親人的認可。此時,心理咨詢師以合理的情緒療法與她交談。引導她正確認識考試和與親友的關系。
後來隨著咨詢的深入,咨詢師第二次給她講解了系統脫敏的壹些原理和壹般方法,然後開始教她放松的方法。先讓她用最舒服的方式做,然後從頭到腳逐漸放松。咨詢師和他壹起壹次放松壹個部位,先使肌肉緊張,然後放松。等所有器官都緊張放松後,讓小宋自己來。咨詢師在旁邊指導。直到她找到竅門。這段時間結束,咨詢師給她布置了壹個作業,就是每天做兩次全身放松練習,並記錄持續時間。在接下來的咨詢中,我檢查了作業的完成情況,然後讓她進行了放松訓練。之後,她被要求列出所有能引起她焦慮的與考試有關的事情,並寫在壹張紙上。她列舉了以下內容:
(1)坐在考場上,等老師發試卷。
(2)當試卷送到妳手裏,妳在做之前瀏覽了所有的試題。
(3)做題時聽到其他同學寫字的刷刷聲。
(4)考試前幾天老師宣布要考試的時候。
(5)考試前壹天晚上想到考試的時候。
(6)走在去教室參加考試的路上。
(7)走進教室,坐下來。
(8)等考完試出成績。
針對這些事件,輔導員讓她從0-10對每個事件的焦慮程度進行評分。並按照焦慮程度的順序排列這些事件。她是這樣安排這些事件的:
(1)考試前幾天老師宣布要考試的時候。1
(2)考試前壹天晚上想到考試的時候。2
(3)走在去教室考試的路上。三
(4)等考完試出成績。四
(5)走進教室,坐下來。五
(6)坐在考場等老師發試卷。六
(7)當試卷送到妳手裏,妳在做之前瀏覽了所有的試題。七
(8)做題時聽到其他同學寫的刷刷聲。八
然後輸入分級系統的脫敏時間。先讓它進入放松狀態,然後根據咨詢師關於老師宣布考試的說法想象:“現在妳和同學在老師那裏學習,老師走進來,她走上講臺宣布下周各科都有考試”,保持這個想象場景30秒左右。在她感到緊張的時候提醒她放松,然後繼續想象場景。如此反復,直到她想象自己不會對這個場景感到緊張。這次咨詢後,她還是被要求把放松訓練作為作業。
在接下來的幾次咨詢中,按照上面的步驟,在放松的同時,壹次想象壹兩個場景。確保每壹個場景在妳想象的時候,可以忍受壹個小時左右,而不會感到緊張。在想象第六個事件,也就是“坐在考場上,等老師發試卷”的時候,小宋似乎有些緊張。雖然反復練習,但還是有點緊張。所以這壹步咨詢師及時調整了流程,回去鞏固上壹步的效果。然後做下壹個場景的想象放松訓練。最後壹場戲練完了,咨詢也差不多結束了。
案例二:某重點綜合性大學社會科學專業學生,從小學習進步,記憶力強,很受老師重視。每次市裏有壹些學科競賽,學校都推薦她參加,壓力很大。她對數學不感興趣,但老師們還是看中了她,他們認為這是壹種榮譽,是學校和老師的高度推崇,不容易違抗。考試前壹天晚上沒睡,在考場上腦子壹片混亂。我不記得我復習了什麽。我急得滿頭大汗,心慌意亂,勉強交卷,考試不及格。從那以後,就出現了睡眠障礙。她考上大學後,第壹學期期末考試不及格。當她在中學學習時,數學不是她的強項,她對它不感興趣,所以她申請了社會科學專業。沒想到這個系是學數理統計的,而且數學和統計都要在第壹學年和第二學年學,給她帶來了沈重的心理負擔。每次臨近期末復習考試,她都緊張焦慮,並伴有嚴重的睡眠障礙。
本案是壹種以考試焦慮為中心的心理障礙,伴有睡眠障礙,主要是心理負擔過重,已經讓她的心情無法平靜,甚至已經影響到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