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高校人才培養網絡信息服務系統

高校人才培養網絡信息服務系統

網絡化和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的兩大特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誰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占有更多更新的信息,誰就能在競爭中占據主動。高校圖書館肩負著學校教學、科研信息源和思想庫的職能。在網絡和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高校圖書館已經不能滿足於圖書借閱和資料查詢的功能。當前,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在校生數量快速增長,學校建築資源、實驗資源、圖書資源等辦學資源普遍短缺。壹些學校選擇征地擴建的方式,相繼陷入巨額債務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的網絡和信息資源優勢,為學校人才培養搭建網絡實踐訓練平臺,探索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新途徑和新模式,增強高校圖書館在學校人才培養中的服務功能,提高學校的知識密度、信息密度和功能密度,是壹個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課題。

該平臺旨在充分利用網絡條件,為學生的學習、實踐和創新能力提供方便快捷的培養環境。具體包括:壹、專業知識學習平臺。包含專業精品課程體系、專業課程學習案例分析體系、專業書籍與信息咨詢體系、專業課程教師輔導體系、專業知識學習評價體系;第二,專業實驗實訓平臺。包含專業課程驗證實驗體系、專業課程綜合實驗體系、專業綜合實驗體系、專業軟件實驗實訓體系、專業實踐綜合實訓體系、專業實驗與實踐輔導體系和專業實驗實踐綜合評價體系。第三,學生創新實踐平臺。它包含成功創新案例參考系統、創新課題分析與設計系統、創新課題數據查詢系統和創新課題教師在線輔導系統。

壹、網絡信息服務體系建設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高校的辦學現狀對網絡培訓平臺的建設提出了現實需求。首先,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先後制定並實施了高等教育系統“共建、調整、合作、合並”的改革思路。其中,合並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發揮學科互補和規模效益,因地制宜合並部分院校。據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公布的“1990以來高校合並情況”顯示,自教育部6月2日發布1990合並Xi安聯合大學文件以來,全國已有1000多所高校合並,形成新壹輪400多所高校。高校合並使得多校區辦學成為高校普遍現象。多校區辦學的現實決定了傳統實訓設施的建設已經不適應現實的要求。充分發揮網絡的優勢,構建網絡培訓平臺具有明顯的現實意義。其次,隨著高校辦學層次和辦學模式的不斷豐富和發展,以遠程教學和開放教學為主體的函授教育和電大教育已成為高校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之壹,通過網絡環境實現遠程教學和實驗訓練是現實需要;此外,新壹輪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也帶來了高校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自1999開始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校招生規模逐年遞增,從1999增至2009年的164萬。高校校園面積、實驗場地、實驗設備設施緊張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單純依靠新校區的外延擴張不利於國家的宏觀投資。構建網絡環境下的虛擬實驗實訓平臺,提高單位校區的知識含量、信息含量和功能價值,是高校的現實選擇。

同時,高校的優勢資源和條件為網絡培訓平臺的建設提供了現實可行性。壹是外網、校園網和各種類型的局域網構成了高校內外交互豐富的網絡系統,為高校虛擬實驗室的建設創造了條件;二是高校圖書館的信息知識服務功能為網絡實訓平臺建設中相關資料、數據和信息的收集、存儲、整合、豐富和更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第三,大學生計算機知識和技能的普及以及使用網絡的普遍性,為校園網絡培訓系統的建設和運行提供了現實可能性。而且網絡實訓系統的建設和運行避免了物理實驗室資源的短缺和開放時間的限制,為學生隨時開展實訓活動提供了方便。總之,在高校建立網絡教學培訓平臺是切實可行的。

二,網絡信息服務系統人才培養的內容

實踐和創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學生能力和素質教育的關鍵。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案的設計必須堅持以下四個原則:壹是與課程教學計劃緊密結合的原則;二是整體系統性原則;三是連續性原則;四是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根據上述基本原則,設計高校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案的總體思路是:從“培養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出發,確定既有基礎實踐又有綜合實踐,既有基本技能訓練又有開拓創新的實踐教學內容,以達到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目標。根據上述原則和總體思路,可以確定實踐教學培養方案的總體框架(圖4-8)。

圖4-8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方案系統設計框圖

從圖4-8可以看出,從壹個高中生進入大學開始,到結束學業離開校園成為合格人才,是壹個完整的人才培養和訓練的系統實現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結合某壹專業或學科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創新能力培養是系統運行的關鍵環節。理論教學的重點包括課程體系的設計、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構成了理論知識的課堂教學體系;實踐教學伴隨著理論教學的逐步發展,依次包括理論知識驗證實驗(包括單壹課程內容驗證實驗和綜合課程內容驗證實驗)、學科專業知識綜合實驗(包括專業知識綜合實驗和學科知識綜合實驗)、職業能力素質創新實驗(包括課程知識創新實驗、實際應用創新實驗和科研創新實驗)。不同的實踐環節承擔著從知識到能力、綜合素質培養人才的使命,應根據不同環節實踐教學的目的和要求配置相應的實驗體系和環境。對於理論知識驗證實驗,為了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應選擇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的仿真教學軟件系統;學科專業知識綜合實驗旨在使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培養實際工作能力,應選擇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實際應用的軟件系統;至於更高層次的職業能力素質創新實驗,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結合具體的研究課題進行軟件系統的研發。

第三,人才培養網絡信息服務系統的設計

根據上述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方案體系的內容和要求,充分利用高校圖書館在校內外網絡資源收集整理、存儲加工整合、參考咨詢、聯系合作等方面的功能優勢,構建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網絡培養平臺體系(圖4-9)。該系統包括以下五個部分:①網絡虛擬實驗室。根據用戶規模,可以設計多個網絡虛擬實驗室,每個實驗室可以根據實驗內容和要求劃分不同的功能,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網絡實驗室開展不同的實訓活動;②教學培訓中心。本中心根據功能要求分為教學中心、培訓中心、考試測試中心和* * *享受中心。教學中心主要用於滿足課程理論教學的需要,實訓中心用於開展各種類型的實驗和培訓,考核測試中心主要側重於理論和實踐教學效果的考核評價,* * *享中心可以通過校際* * *享,開辟校外實訓資源;③實訓平臺。根據上述教學實訓中心的職能分工,依次設置了理論教學實訓平臺、驗證性實訓平臺、綜合性實訓平臺、創新性實訓平臺、理論教學與測試平臺、實踐教學與測試平臺、校際實訓平臺。通過這些平臺,不同的教學和實訓內容和功能可以模塊化;④實訓系統庫。根據理論教學、實驗實習、考試測試、創新能力培養、校際平臺鏈接等方面,設置專門的系統庫,滿足不同功能的實現。當然,這個系統庫可以根據不同院校、不同學科的實際需求,設計相應的系統庫,如添加成功創新案例參考系統庫、創新課題分析設計系統庫、創新課題數據查詢系統庫、創新課題老師在線輔導系統庫等。⑤圖書館網絡信息保障體系。它包含信息采集與存儲、信息加工與集成、信息集成與個性化服務、信息咨詢與服務協作、系統維護與更新等功能。,以充分發揮圖書館網絡信息優勢,保障教學實訓平臺的系統分析設計、數據庫建設、系統鏈接、系統維護和更新。

圖4-9高校圖書館人才培養網絡信息服務系統框架

四、網絡信息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過程中應註意的問題。

1.重點發展優勢、特色和基礎學科的教學和培訓平臺。

高校學科眾多,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訓平臺的研究、設計和開發不可能在所有學科都開展。要結合本校學科優勢和特色,結合不同學科、專業的實訓內容領域和範圍,優先安排和重點建設優勢、適用面廣、基礎課強的學科和專業。

2.通過校際聯盟,實現資源共享。

在各校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實訓平臺開發建設的基礎上,通過校際聯盟和圖書館之間的網絡鏈接,如建立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網絡實訓平臺系統鏈接,實現優勢資源共享,擴大網絡教學實訓平臺在各校的應用規模和範圍,提高學校教學實踐實訓平臺的利用率,使學校教學實踐實訓平臺建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註意各部門的分工合作。

網絡教學實踐實訓平臺的規劃、設計、開發、建設和運行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圖書館、專業部門、實驗實習中心、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等相關部門的共同行動,從系統規劃、分析設計、網絡信息資源的收集與整合、專業實訓方案的制定、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內容體系的確定與要求、平臺系統設計與開發的技術支持等方面保證密切分工與合作。

4.註重學校教學實踐實訓平臺系統信息的充實、更新和完善。

學校在線教學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平臺的實施和運行是壹個動態的構建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客觀情況的變化,其相關的結構和內容需要不斷地修正、豐富、更新和完善,以保證系統的適用性和可持續性,實現系統的不斷更新和升級,以適應學校學生教學實踐和訓練活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