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油的原因很多,包括:油管、放油口、油底殼墊片、氣門室蓋墊片、機油泵墊片、燃油泵墊片、正時鏈條蓋密封、凸輪軸密封。以上可能的泄漏因素都不能忽略,因為即使是很小的泄漏也會導致大量的機油消耗。比如每6秒漏壹滴,就意味著每百公裏要消耗0.56升的機油。最好的檢漏方法是在發動機底部墊壹塊輕布,啟動發動機後檢查。泄漏位置可以通過油滴在布上的位置來判斷。
2.前後油封失效
前後主軸承油封損壞肯定會導致漏油。這種情況只有在發動機帶負荷運轉時才能發現。主軸承油封磨損後必須更換,因為它會像漏油壹樣導致高泄漏。
3.主軸承磨損或失效
磨損或故障的主軸承會噴出過多的油,並被甩到氣缸壁上。隨著軸承磨損的增加,會甩出更多的油。比如0.04 mm的軸承設計遊隙能提供正常的潤滑和冷卻功能,如果能保持軸承遊隙,甩出的油量是正常的,不會損壞軸承。當間隙增加到0.08 mm時,甩出的油量將是正常量的5倍。如果間隙增加到0.16 mm,甩出的油量將是正常量的25倍。如果主軸承甩油過多,就會有更多的油濺到氣缸上,使活塞和活塞環無法有效控制油量。這會導致燃燒機油或在活塞和活塞環上積碳。通常主軸承失油太多,連桿軸承就會缺油,導致某些低速時氣缸壁濺油不足,造成活塞環和活塞的磨損,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無法控制油量。因此,主軸承磨損的後果是高油耗。
4.連桿軸承磨損或損壞
連桿軸承間隙對油的影響與主軸承相似。此外,機油被更直接地甩到氣缸壁上。連桿軸承磨損或損壞導致甩在缸壁上的機油過多,導致為控制正常油量而設計的活塞和活塞環不能有效控制過多的機油,使多余的機油進入燃燒室燃燒,即油耗高。
5.凸輪軸軸承磨損或損壞。
凸輪軸軸承通常是壓力潤滑的。如果間隙過大,過多的機油將會泄漏。泄漏的機油會浸濕氣門導管和氣門桿,導致機油消耗增加。
6.曲軸軸頸磨損
曲軸軸頸磨損對機油的影響與軸承磨損相同。當磨損量為圓形時,它們與圓形軸承之間的間隙會不均勻。不圓的曲軸軸頸和軸承之間的間隙在旋轉運動中發生變化,這將甩出更多的油。不圓的軸承需要重新研磨,並與較小的軸承匹配。
7.氣缸套被磨成圓錐形或不圓。
對於磨到輕微錐度和不圓度(圓柱度和同心度降低)的缸套,可以通過活塞和活塞環來控制油耗。然而,隨著氣缸套錐度和不圓度的增加,控制油耗變得越來越困難。這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活塞與缸套之間的間隙增大,會導致活塞在運轉過程中的擺動;這種瞬間的傾斜會導致過多的油停留在活塞的壹側,同樣的情況也會出現在活塞環上。這樣,隨著活塞不斷地來回擺動,就會有壹部分機油逸入燃燒室。曲軸每轉動壹次,活塞就完成兩個沖程,壹個上沖程,壹個下沖程。當發動機以3000轉/分(約60英裏/小時)的速度運轉時,在變形的缸套中運轉的活塞環每分鐘將經歷6000次大小和形狀的變化。這樣壹來,在高速運轉的情況下,活塞環可能無法及時調整其與氣缸套的配合間隙(尤其是跑到氣缸套磨損部位,造成配合間隙過大)。所以只要出現以上情況,機油消耗就會過高。
8.氣缸套變形
與7中提到的磨損導致的缸套不圓度不同,還有其他原因,如缸蓋螺栓受熱不均勻或松緊不均勻,可能導致缸套變形,導致活塞環無法與缸套表面形成正確的配合接觸,刮油功能降低;導致過多的機油殘留在局部,最終逸入燃燒室燃燒,導致機油消耗增加。
9.“PCV”曲軸箱強制通風閥或管道堵塞
PVC(曲軸箱強制通風)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從發動機燃燒室進入曲軸箱的混合氣,降低其中未燃碳氫化合物的含量。混合氣體是空氣、燃料和燃燒廢氣的混合物。在作功沖程期間,由於高壓,它通過活塞/活塞環和缸套之間的間隙進入曲軸箱。PVC系統通常有壹根通過曲軸箱通向化油器或進氣歧管的管道。混合後的竄氣被發動機進氣歧管吸入空氣時產生的真空度吸出曲軸箱,然後進入燃燒室循環使用。PVC(曲軸箱強制通風)閥可能被混合竄氣中的油泥、漆膜或其他雜質堵塞。這會導致機油變質,沈積物過多,造成活塞環(油環)堵塞,機油消耗增加,活塞環過早磨損;曲軸箱壓力升高導致曲軸密封圈失效,機油泄漏,使發動機工況惡化。
10.珩磨磨料磨損
如果缸套被珩磨或拋光,必須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清洗,以防止殘留的金屬屑或磨料損壞活塞環槽表面。清洗方法如下:珩磨後,缸套必須用蘸有肥皂水的刷子徹底清洗,然後立即塗油;或者用10#潤滑油清潔缸壁,仔細擦拭。重復上述過程,直到清除所有異物。無論采用哪種方法,都需要進行最後的檢查:用白布擦拭缸套表面。如果擦拭後白布還是幹凈的,說明缸套已經清洗過了。
註意:不要用汽油或煤油清潔珩磨的氣缸壁。因為它們不能清除附著在氣缸壁上的磨料,而且會把磨料帶入珩磨微孔中。因此,沒有正常清洗的缸套可能會導致過早磨損,活塞環失效,並最終導致機油消耗增加。
11.活塞環槽磨損
活塞環槽端面是否平整,活塞環與活塞環槽的間隙是否正確,是活塞環發揮良好密封作用的重要因素。汽車發動機活塞環槽側隙壹般不能超過0.002”-0.004”。活塞上下運動時,活塞環必須正確嵌入活塞環槽。如果活塞環槽變形,活塞環將不能正常工作,機油將流入燃燒室。磨損的活塞環槽會導致側隙增大,從而導致過多的機油逸入燃燒室。另壹方面,過大的齒隙會導致活塞環撞擊活塞環槽,導致活塞環槽的進壹步磨損,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甚至會導致活塞環組斷裂。
12.活塞環組損壞或斷裂。
活塞環組的損壞或碎裂會導致活塞環無法正確嵌入活塞環槽,從而導致過多的機油流入燃燒室。此外,還會導致缸套、活塞、活塞環的完全損壞。所以要密切關註。壹旦出現這種跡象,必須立即更換。
13.閥桿或導管磨損
如果氣門桿和導管磨損,進氣時產生的真空吸力會將氣門桿和導管之間的機油和油氣吸入進氣歧管,最終進入燃燒室燃燒。如果這種情況得不到改善,那麽當發動機換上新的活塞環後,由於進氣真空吸力的增加,油耗也會增加;發動機大修時,清除原來附著在氣門桿和導管表面的油泥等沈積物後,間隙會進壹步增大,機油的泄漏損失會更加明顯。對於頂置氣門的發動機,無論是排氣門還是進氣門,都可能出現機油流失的現象。氣門導管間隙過大造成的油耗高的問題,可以通過不斷修整氣門桿來改善。有時新的瓣膜需要像這樣修整。先進的粘合閥密封可有效防止漏油和漏油。
14.連桿彎曲變形
連桿彎曲變形會使活塞沿缸套直線運動,影響活塞環的正常密封功能,增加機油消耗。此外,連桿的彎曲變形還會導致連桿軸承與活塞銷的配合間隙發生變化,導致連桿軸承過早磨損,更多的油甩到缸壁上。
15.活塞銷磨損或位置不當。
如果活塞銷磨損或裝配不當,在壓力下流向活塞銷的油會甩到缸壁上,活塞環無法刮去多余的油。這不僅導致機油直接過量損耗,而且形成的積碳會堵塞油路,造成活塞環卡死。
16.活塞銷組件太緊
如果活塞銷兩端裝配過緊,活塞在發動機反復冷熱的工作環境下無法正常膨脹收縮,會導致活塞變形,進而劃傷缸壁,必然導致竄氣和機油流失過多。
17.油路堵塞
發動機在惡劣工況下長時間運轉,產生的積碳和異物容易堵塞活塞和活塞環中的油路。此時,機油不能以正常方式返回曲軸箱,而是停留在氣門導管等壹些部位,導致機油消耗增加。如果連桿或其他部位的油路堵塞,會導致發動機潤滑不良,磨損加劇,油耗增加。為了避免上述情況,應采取第28項所述的預防措施。當然,沒必要為此預留邊隙。
18.主軸承蓋螺栓或連桿螺栓的扭矩不平衡。
如果主軸承蓋螺栓或連桿螺栓的扭矩不平衡,將導致軸承的不圓變形,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並導致過多的油甩出軸承,從而對第3項和第4項所述的機油消耗產生影響。安裝軸承蓋螺栓時,必須使用扭矩扳手嚴格按照制造商的要求擰緊。如果連桿螺栓的扭矩不平衡,連桿會變形,後果如14項所述。
19.氣缸蓋螺栓的不平衡扭矩。氣缸蓋螺栓不平衡扭矩引起的應力將導致氣缸嚴重變形和漏油,如第7項和第8項所述。安裝氣缸蓋螺栓時,必須使用扭矩扳手,並嚴格按照制造商要求的扭矩和順序擰緊。
20.灰塵冷卻系統
水套和散熱器中的腐蝕顆粒、水垢、沈積物或其他產物以及水管的腐蝕將對冷卻系統的冷卻效率產生負面影響。由此引起的氣缸變形會直接造成機油流失,如#7、#8項。冷卻系統的缺陷導致發動機過熱,部分氣缸可能出現局部過熱區域,進而導致氣缸、活塞、活塞環的劃傷和粘連,導致油耗增加。發動機過熱和油底殼整體油溫也會造成油耗增加。
21.汙油
如果不按照換油周期換油,機油濾清器保養不當會使機油變臟,導致機油堵塞活塞和活塞環處的油隙,導致機油消耗增加,如原因#17所述。汙油還會增加軸承、氣缸、活塞和活塞環的磨損。這些磨損的零件,如上面相應的文章中所解釋的,將導致燃油消耗的增加。特別註意:汙油本身的消耗是高於清潔油的。
22.油底殼裏的油太多了。
由於量油尺插錯,導致測得的油位低於實際油位,於是添加新油,使油位過高。如果壓力潤滑發動機的連桿底端碰到油面,或者飛濺潤滑發動機的油環浸入油池太深,多余的油就會甩到缸壁上,進入燃燒室。
23.活塞環不適合發動機類型或工作類型。
如果選擇了尺寸不合適的活塞環(例如在加大0.040”的氣缸中使用加大0.020”的活塞環),由於兩者配合不當,氣缸上部的油無法刮回,會立即造成漏油。類似地,活塞環底部和環槽之間的間隙也增加,這進壹步增加了油耗,原因如#26所述。不同類型的發動機和不同的工作條件需要不同的專門設計和制造的活塞環組。每種類型的活塞環組都有特定的用途。如果用錯了地方,就無法控制機油消耗。使用正確的活塞環組非常重要。
24.發動機高真空度
隨著現代發動機轉速、氣門重疊角和壓縮特性的提高,發動機的真空度提高。當壹些新發動機減速時,吸入真空高達25英寸(635毫米)汞柱(舊發動機設計= 508毫米汞柱)。高真空度需要開發新的油環,有效密封活塞環槽兩側(上下),避免高真空和減速時油環兩側和背面漏油。這個原因往往是藍煙或高油耗的主要原因。因此,必要時使用具有側面密封能力的油環是非常重要的。
25.正時齒輪或鏈條磨損。
正時齒輪或鏈條的磨損會導致氣門和曲軸的正時不同步。輪齒或鏈條磨損導致的過大齒隙使發動機無法調整:前壹圈的正時可能與下壹圈的正時不同。當氣門和活塞的運動不同步時,會造成油耗過大。原因是燃燒室真空度過高會泵入大量機油並燃燒。
26.安裝活塞環時,周向端隙太小。
安裝新活塞環時,必須註意,在氣缸的最小直徑處,活塞環仍有足夠的周向端隙來補償熱膨脹。壹般車輛發動機鑄鐵環要求的間隙為0.003-0.005英寸/英寸孔徑。由於活塞環直接承受來自燃燒室的燃燒氣體,所以活塞環的升溫速率和工作溫度都高於氣缸。由於水套,氣缸壁的溫度較低。這意味著活塞環膨脹得更多,所以必須有壹個間隙來補償——也就是周向端隙——否則在發動機工作時,活塞環的端面會與缸壁發生幹涉和沖擊,從而導致擦傷和粘著磨損,導致油耗增加。如果發動機持續運轉,尤其是負荷較重時,粘著磨損會更嚴重。活塞環的端面向內壓入活塞環槽,環與缸壁之間的間隙增大。燃燒室中的高溫高壓燃燒氣體沿著這個通道直接燃燒缸壁上的潤滑油,氣體逃逸到油底,大大增加了油耗。嚴重的幹涉甚至會導致活塞環斷裂,導致如#27所述的後果。活塞環周向端隙過大也會增加機油消耗。
27.活塞環磨損或破損
如果活塞環破裂或過度磨損,使壓縮應力和間隙無法維持,則在進氣沖程中會將過量的機油吸入燃燒室,在作功沖程中,燃燒氣體會順著活塞向下流動。兩者都會造成機油在活塞、氣缸壁、活塞環處的燃燒和碳化。斷裂的活塞環破壞性更大,帶尖口的破片很可能切入活塞環槽的側面,造成環排的破壞和活塞的完全損壞。發動機大修時,磨損的活塞環應立即更換,不要重復使用。新活塞環有壹個快速定位面,可以即時控制油耗。用過的活塞環,即使只是輕微磨損,也因為表面被打磨過而無法正確定位,也會導致油耗過大。
28.活塞環粘環
很明顯,棒環的活塞環控制不了油。所以這種情況要盡量避免。首先,活塞環的安裝要保證正確的活塞環側隙,使活塞環在發動機工作時,在運行溫度下仍能在環槽內運動。此外,安裝活塞環時,確保發動機的所有零件都是清潔的,沒有灰塵顆粒,否則,活塞環可能會粘住。第三,選擇性能優良的油品,減少積碳、油泥、漆膜的形成。第四,應定期更換機油和清洗機油濾清器。第五,避免發動機過熱。
29.氣門正時滯後
氣門正時滯後使得進氣沖程開始後進氣門關閉時間過長,氣缸內真空度上升,增加了機油從活塞與活塞環和缸套之間的間隙被吸入氣缸上燃燒室而燃燒的概率。
30.油壓太高了
油壓設定不正確和安全泄壓閥失效都會導致油壓過高。其結果是發動機被過量的機油浸透,產生與軸承磨損相同的結果。。
31.滑油粘度
用過的油粘度太稀,可能會造成油耗高。請參考車輛維護手冊,根據駕駛條件和環境溫度選擇合適的機油粘度。
32.活塞設計
為了滿足壹些最新發動機的排放要求,采用了新的活塞環設計。有時候,這種設計在啟動時會有輕微的“敲打”。有時會增加油耗。
33.內部墊圈/進氣口損壞。
在新的發動機設計中,經常使用由金屬和其他材料制成的各種復合材料。由於不同材料熱脹冷縮的差異,長期運行後,填料和密封會產生熱應力疲勞或破裂,也會導致油耗增加。
34.提前點火和引爆
大多數新發動機都配備了爆震傳感器來調整正時系統,以減少排放,提高發動機功率和性能。預點火爆震是由燃燒過程中燃料的預點火引起的。提前點火導致活塞上積聚的壓力急劇增加,破壞了活塞環的正常運動,導致活塞環上下兩側的密封失效,最終導致活塞環漏氣,油耗增加。同樣的問題也可能是進氣流量傳感器和節氣門位置傳感器故障造成的。
35.用戶用來提高發動機性能的改裝件和備件。
在庫存或使用中的發動機上添加改進的零件以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功率會增加高油耗的可能性。
36.發動機拖運
重載是指在應該使用高轉速(更大的功率/扭矩)的情況下,讓發動機低速運轉,這會導致活塞承受更大的壓力,增加油耗。
37.不正確的超速操作
當發動機不適合超速運轉時,有很多不同的原因與之相關,都會導致發動機油耗增加。這些情況包括城市交通中的爬行和頻繁停車,也參考原因36。
38.渦輪增壓器密封泄漏
渦輪增壓器的密封泄漏會將機油吸入燃燒室,在那裏燃燒並形成積碳,阻礙發動機的正常工作,進壹步導致更多的機油消耗。
39.高進氣阻力
進氣系統阻力過大會增加發動機內的真空度,增加油耗,如第24項所述。空氣過濾器的嚴重堵塞就是這種情況的壹個例子。
40.燃料稀釋
如果完全燃燒的燃油沒有進入潤滑系統,機油會變得更稀,揮發性更強,導致油耗更高。由於燃油噴嘴泄漏、燃油泵故障、進氣阻力大或過度怠速,過多的燃油可能會進入潤滑系統並與機油混合。
就業年度工作總結1?20xx年,xx區繼續堅持“統籌城鄉、全域發展”戰略,以“發展就業、平等就業、質量就業、穩定就業”為目標,以園區建設、產業經濟發展和國家重點扶持項目為重點,緊緊圍繞服務、改善和保障民生,進壹步強化工作措施,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建立健全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通過政策宣傳、創造就業崗位、服務平臺建設、補貼政策落實等措施,全面推進就業創業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