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關於馬王堆的壹個謎?

關於馬王堆的壹個謎?

長沙馬王堆漢墓之謎

遊客來長沙,除了爬嶽麓山,看壹看周圍的風景,大多是去馬王堆漢墓及其博物館,看壹號漢墓出土的古代女屍和三號墓展示的盛況。圍繞這兩座古墓,有壹個值得探究的謎團。

身體不死之謎被發現。

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的發掘是中國考古界的驚人發現,在世界考古史上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因為,時隔2000多年後,墓室的女主人——壹位高貴的女士的屍體,以及陪葬的器具和附件都保存得格外完好,尤其是女屍,剛被挖掘出來時,她的皮膚還是有彈性的。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但事實就是如此。那麽,古人是用什麽方法把發現的屍體保存得這麽好的呢?

經過分析研究,人們似乎找到了這樣的原因。

首先是接近真空的墓室狀況。墓深16米,有壹個大的封土堆,底座50-60米,高20多米。它不透氣,不透水,而且關得很緊。屍體被埋在塗有多達六層木板的棺材裏,棺材裏裝的是粘性和密實性很強的白色膏體和吸濕性很強的木炭。這些層層“關卡”使得水和空氣的侵蝕無能為力,從而形成了與外界隔絕的獨特環境,接近真空或真空。

第二,人們在棺材裏發現了壹種紅色液體。毫無疑問,這種夜體具有防腐的功能。是安葬時專門註射的防腐劑。這種特殊的防腐劑可以殺死屍體和陪葬品陪葬的細菌。古代中醫書籍中有記載防腐劑。但是,這種紅色液體是由什麽物質構成的,目前還不得而知。

再次,墓室密封後,不僅可以消除外界光線、溫度、濕度對隨葬品、隨葬品和屍體的破壞,還可以在墓室中形成恒溫和相對穩定的濕度,使整個墓室處於固定的環境中。更奇妙的是,在挖掘的時候,人們用鏟子在墓中打洞,結果壹股強大的氣流從中噴射出來。這種氣流的急劇噴射,說明墓內的氣壓比墓外高。這種氣流是由於埋葬之初帶入的細菌產生的甲烷,甲烷的積累達到飽和,從而增加了墓內的壓力。飽和的甲烷對細菌有殺滅作用,高壓也使細菌無法存活,這和充氣罐的殺菌原理是壹樣的。

另外,人們也分析過其他原因,都是合理的。但至今沒有人能說出棺葬中的紅色液體是什麽,不知道這個奇怪的謎團什麽時候才能解開。

解開馬王堆女屍復活之謎《神探中國》也想“復活”秦始皇新華社記者沈陽營。

沈睡了千年的丞相夫人馬王堆的婀娜風姿,日前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5438年6月+今年10月,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著名刑事專家趙教授,成功還原江西明公主真面目,應湖南省博物館邀請,來到長沙。按照湖南省博物館的要求,他用自己的電腦人像組合系統“警星CCK-III”將長沙明公主的面部還原成三個年齡階段。據悉,湖南省博物館將根據修復後的頭像制作總理夫人全身蠟像,在今年馬王堆漢墓文物遷入新館時展出。上圖為修復過程中的模擬圖,其標準圖將於近期由湖南省博物館推出。(湖南頻道記者龍攝)

女屍屍檢前的“本來面目”

馬王堆墓1的擺放模型

馬王堆1號墓發掘現場

屍檢前的女屍

壹個由專家組成的病理研究小組正在進行解剖工作。

(左邊第二高的人是彭龍祥教授,團隊的領導者和主刀醫生)

發掘墓1

彭龍祥教授當年的工作照。

更多報告--> >

專家稱馬王堆女屍“還能再活500年”。

“我是第壹個發現馬王堆女屍秘密的人”——采訪解剖馬王堆女屍的主刀醫生。詳情>:& gt

2000多年前的馬王堆女屍被中國警方“復活”。詳情> & gt

妳妻子兩千年前的樣子壹定很好奇。

或許,順著她的樣子,我們可以窺見兩千年前的“日常生活方式”。

看到還原後的形象,妳會發現她的樣子就像街上那個和妳擦肩而過的女人,有壹點美,也有壹點累。

因為這壹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妳可以想象,兩千年前的西漢,在長沙的壹座豪華大宅裏,這個養尊處優的女人和現代女性壹樣,喜歡“鏡上塗黃”,用化妝來“取悅自己和他人”。我喜歡穿漂亮奢華的時裝,各種絲綢緞子做的衣服掛滿了衣櫃。因為生活條件好,她的身體裏也藏著各種“富貴病”,需要每天定時進補,調理身心。她也因為日子長而無聊,時不時吃點零食。也許正是這個愛好害死了她。據考古學家說,那年夏天,她在吃了香甜可口的時令瓜後,引發了冠心病,壹縷香魂突然離開了人世。

也許這就是“馬王堆老太太復活”這個消息對我們所有人的意義。在“馬王堆老太太”安眠的兩千年間,許多令人震驚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和世界運轉的速度,但人類的基本“生活方式”卻以頑強的姿態延續著。

當“克隆人要出來了”的消息滿天飛的時候,《馬王堆老太太復活》給了我們壹點溫暖:當這個世界以加速度的狂野姿態“向前沖”的時候,還有人在孜孜不倦地尋找著人類存在的真諦,關註著人類自身。

——湖南頻道編者按

西漢馬王堆女屍“復活”之謎

新華社記者明星劉

在長沙馬王堆“沈睡”了近2200年的長沙丞相夫人辛追,日前奇跡般地“復活”了。超越時空界限的人們,目睹了總理夫人的美麗容顏,想知道千年遺跡修復的全過程嗎?用的是什麽技術?真實性如何?

心血來潮發現的屍體復原。

這是趙第二次還原壹具古屍的樣子。

今年6月65438+10月11,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醫學系教授在參觀江西省博物館的壹次明陵出土文物展覽時突發奇想:還原朱元璋的孫子朱殿培的第四任妻子吳的容貌。10多天後,這位500多年前的公主形象地出現在人們面前,立刻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註。

此時,湖南省博物館的馬王堆漢墓陳列正準備整體搬遷。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說,籌備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充分利用高科技裝備新展廳,更好地宣傳和保護馬王堆出土文物。

3月初,湖南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通過媒體了解到趙教授的事跡,心中壹動。他們立即與趙教授取得聯系,提出恢復2000多年前西漢女屍的外貌。趙欣然同意。

3月底,趙專程趕到長沙,並在兩天內收集了恢復所需的基本材料。4月5日,湖南省博物館正式委托趙教授修復辛追逝世近2200年後的容貌。

“秘密武器”性能出眾

趙能在短時間內還原千年遺跡,得益於壹套名為“警星CCK-3”的人像模擬系統。這個“秘密武器”凝聚了趙教授大半輩子的心血。

趙是中國犯罪相學的創始人。從1973開始從事痕跡科學的研究,能根據知情人的口述快速模擬出犯罪嫌疑人。由於趙教授參與了國內多起大案要案的偵破,在千年遺存修復之前,他作為偵探的名聲就已經在公安系統廣為流傳。

“警星CCK-3人像模擬系統”實際上是趙教授實戰經驗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據悉,這套系統可以通過處理數萬張人物照片,將90億乘以1億張人物圖像無重復地組合起來。

“研究表明,壹個人的臉取決於頭骨的形狀。換句話說,只要頭骨存在,即使毀容,也可以按照壹定的步驟恢復原貌。”趙解釋道。

據了解,國際上常用的人臉修復方法有四種:口腔外觀修復、繪畫修復、雕塑修復和電腦修復。“這四種方法都是基於顱骨,只是技術手段不同,其中趙教授的方法最適合中國國情。”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醫學系主任、人類學家易偉立教授評價道。

這壹次,趙分別畫了辛追65歲、438+08歲、30歲和50歲時的臉,還畫了辛追50歲時的側面像。修復主要依據辛追頭骨x光照片、出土時面部照片、長沙馬王堆漢墓帛畫及相關歷史文獻。

在我眼裏,只要頭骨保持完整,兩年多前的女屍和日常破案遇到的屍體基本沒什麽區別。趙教授淡定地說:“女屍埋在地下2000多年,出土30年,頭骨卻沒有太大變化。通過顱骨的x光片,我可以確定五官的基本位置和形狀,面部照片為復原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帛畫和文獻資料,讓我了解了辛追晚年的生活場景。”

為什麽30歲的辛追會先“復活”?

30歲的辛追首先被趙“復活”。“根據人類學知識,人的骨骼基本在30歲形成。選擇這個年齡先恢復,可以盡可能保證顱骨傳輸信息的有效性。”趙解釋道。

趙在對辛追頭骨的x光分析中發現,屍體的腐爛導致辛追死後張開嘴,吐出舌頭,前額下部脫臼,頭部變形。“根據以前的定律,這種變形會導致五官的縮短。比如長臉變成圓臉,漢字臉變成臉,”趙舉例說。另外,x光片拍攝角度不垂直,形成仰角,給修復帶來困難。

根據這壹情況,趙首先將x光片掃描進電腦,然後根據解剖學的解剖結構理論在電腦中將脫臼的下額復位。隨後,趙根據美術中的“三庭五眼”理論,在辛追的顱骨上畫出了內眼線、外眼線、鼻翼線、鼻底線、發際線、眉線、唇裂線、下額線、中線。

據介紹,“三庭”決定臉的長度,“五眼”決定寬度。發際線是壹個人額頭和頭發之間的標誌。眉弓線決定眉毛的位置,鼻底線是指下鼻段的位置,下額線表示頭部圖像的底線位置。“根據這九條線,基本可以確定五官的位置、長度、寬度、大小。”趙解釋道。

辛追的眼睛最早被鑒定為杏仁眼。趙認為眼睛也是新椎復原階段誤差最小的部位。他說:“根據辛追頭骨上眼孔的形狀,我們可以推斷她有杏眼。結合她出土時拍的照片和當年的解剖依據,可以確定辛追的睫毛很長。規律表明睫毛長的人基本都是大眼睛雙眼皮。”

相比眼睛,確定辛追鼻子的形狀相對容易。從出土的照片來看,辛追的鼻子保存完好,可以直接判斷為小尖鼻。然而,由於年齡的原因,辛追的鼻子有點塌陷,鼻翼開始變寬。“只需要技術上的設置。”趙對說道。

為什麽30歲的辛追嘴唇薄,眉毛狐尾?趙解釋說:“根據屍體照片:發現辛追的嘴唇較薄,根據口裂線可以判斷其形狀為典型的薄唇嘴。狐尾眉的依據主要是x光片上的眉弓形狀,以及辛追身上的眉痕和已經出現的眼睛形狀。”

辛追的耳朵最終被確認為胖耳朵。趙對說,“耳朵是保存最好的部分。雖然經歷了幾千年,但基本沒有變形,只是有點彎曲。雖然縮小了壹點,但大小可以以繪畫中的“上眉弓線和下眉底線”為準。來確定體驗。

誤差在65438±00%以內

“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畫像肯定有誤差,但據統計誤差應該控制在10%以內,”趙說。

據悉,10%的誤差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首先是X射線的美中不足。以往,趙都是用頭骨作為找回無名屍體的依據,但這次只有頭骨的x光片,這難免會帶來壹些遺憾。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法醫學系主任易偉立表示,雖然趙豐富的醫學知識可以盡可能避免其不良影響,但還原出來的人臉在立體感上還是略顯欠缺。

其次,趙的肖像帶有壹定的個人色彩。趙也承認辛追被美化過,但沒有改變她的五官和輪廓。比如四張人像都是心地善良,18歲的照片特意加長了脖子,從視覺效果上看更漂亮。“無論如何,長沙的總理夫人也是我們的祖先。在壹定程度上美化她,也能讓後人更好地接受她。”趙對說道。

第三,趙在辛追30歲面相的基礎上做50和18歲的面相時,以統計推理為主,輔以壹定程度的推測。

據史料記載,辛追結婚年齡為15歲。所以趙在18歲的時候,有意識的按照30歲的臉型把眼睛畫的更大更水更光滑,臉型略圓,而眉毛從狐尾眉變成了柳葉眉,嘴巴更小,耳朵基本沒什麽變化,臉頰也有點粉。頭稍微大壹點。同時胸窩有壹定的凹陷,使其看起來略顯豐滿。“因為沒有辛追年輕時的照片,所以在具體制作中只能從人類學知識來推理。”趙對說道。

畫辛追50歲的臉時,根據人類學規律,眼睛下垂,額頭皺紋,鼻翼塌陷,鼻翼寬大,臉頰變寬,脂肪增多,肌肉松弛。耳朵下垂,脖子變粗。可以推斷,他的鵝蛋臉在30歲時變成了長方形臉。

以便盡可能避免回收中的偏差。辛追各年齡段人臉確定後,趙用-1微量閃光制版重疊比較儀進行人臉核對。原理是把原來的x光片做成反轉片,扣在做好的面上,用這條邊緣線重疊,縱橫線對比,同時檢測9條標準線。

“這最後壹道程序主要是對修復後的人臉進行檢測,這是壹種自律的科學方法。”趙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