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三亞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三亞春節習俗作文600字

春節是中國所有人的重要節日,但不同省市過年的習俗和習慣是不同的。在三亞,許多當地習俗反映了人們獨特的節日文化,如贈送爐竈,祭祀祖先,制作紅糖年糕,這些都反映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和快樂的生活。

《送竈鑼》,蒼

按照老三人的說法,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開始發“棗紅”。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用竹掃帚打掃廚房,用新的骨灰更換香爐,將早已準備好的“天馬”畫像貼在竈臺上,然後焚香點燭獻上新鮮水果和茶點,將“棗公”送上天,祈求來年自身安康、五谷滿倉。

關於送行《棗紅》還有壹個感人的傳說:從前,有壹對夫妻,彼此非常相愛,但丈夫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拋棄了妻子。後來他生意失敗,流落街頭。他的妻子既往不咎,重新接受了她的丈夫。丈夫感到羞恥,有壹天在幫妻子做飯時跳進火裏,自己成了看守家裏糧倉的“竈神”。

“東進西出”,成功和財富。

春節期間,如果妳去三亞人家拜年,妳會發現他們家門口貼了兩張吉祥的紅紙條。左邊紅紙上寫著“東城”,右邊寫著“習酒”。主持人會很高興地向妳解釋“東城習酒”意味著互助、成功和財富。

熱衷於研究三亞風土人情的梁給記者講了壹個關於“東進西出”的故事:傳說有壹個富人懶於勞作,揮霍了祖上留下的財富。有壹天,他終於安於現狀,他以前的酒肉朋友不再來訪。富翁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卻被壹個叫“習酒”的商人所救,他借錢給富翁,幫助他東山再起。成功後,富人特意改名為“東城”,以感謝他們“西行”的恩情,並為恩人蓋了壹座大房子。建成後,房屋左右兩側分別刻有“東城”和“往西”。從此,兩人的友誼成為壹段佳話。“封財”與“迎財”

在港門村生活了幾十年的蔡大爺說,不管生活條件富裕不富裕,大年三十都要宰殺雞鴨,還要準備壹桌豐盛的酒菜,在八仙餐桌上祭祖。家裏的孩子跪下來,求祖先保佑他們健康成長。

祭祀儀式結束後,壹家人把食物從八仙的桌子上拿下來,愉快地聚在壹起吃年夜飯。除夕過後,男女老少都要洗澡,穿上新衣服迎接新年。

年夜飯後,家人記得用素菜葉包壹點幹飯和肉,然後把菜包好壹起扔在過年前打掃的掃帚上,表示“送窮”。子夜之前,家裏的門要關好,不要邀請客人來訪,防止家裏錢財流失,也就是“封財”。午夜時分,新年將正式開啟,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這時會開門接受客人的祝賀和祝賀。

“舊年去,新年來,壹個有福,壹個富貴。”說起收財年的習俗,蔡大爺不禁莞爾。

檳榔新年,好運。

海南人自古以來就有吃檳榔的習慣。在三亞,檳榔總是被用作大大小小活動的禮物,尤其是像春節這樣的大節日。

據港門村三亞居民介紹,過年前兩三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足夠的“檳榔角”,即把壹整顆檳榔切成四瓣,然後在檳榔葉(吃檳榔時特制的壹種葉子)上塗上特殊調料,折成小三角形備用。大年初壹,晚輩給長輩拜年時,會在手心放上壹片有“小三角”的檳榔小花瓣,然後捧在手裏,壹邊說新年願望,壹邊恭敬地遞過去。

檳榔在三亞人心中有著特殊的意義。用檳榔過年是必備的年貨之壹,寓意吉祥,尊重禮讓。

“紅糖年糕”甜甜的,幸福的。

在三亞,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兒回娘家拜年的日子。這時,出嫁的女兒壹定要帶壹個又圓又大的紅糖年糕來拜年,表示婆家和娘家是壹家人,大團圓。從大年初二到正月十五,陸續拜年的親朋好友,也會送上壹個甜甜的紅糖年糕作為新年禮物。

相信吃過紅糖年糕的人,都不會忘記那種綿軟香甜的味道。80歲的傅奶奶說,制作紅糖年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和紅糖。先在紅糖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鍋中,邊煮邊攪拌,直至紅糖水變成粘稠的糖膠,再與煮好的糖膠和糯米粉攪拌均勻,最後倒入圓形蒸盆中,在鍋中蒸半小時左右,即可烤出香甜的紅糖年糕。

春節期間,很多三亞人會自己做紅糖年糕,給親朋好友送去祝福。以前,紅糖年糕是只有過年才能吃到的奢侈品,而現在,平時想吃,在第壹市場和其他市場都可以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