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銀行、證券、保險基民齊聚壹堂!保險公司也可以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必須滿足七個條件。看細節。

銀行、證券、保險基民齊聚壹堂!保險公司也可以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必須滿足七個條件。看細節。

繼銀行、證券、基金之後,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相關規定也已明確。

6月165438+10月21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中國銀保監會向銀監局、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尹保信公司下發了《關於保險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條件和對具體產品的要求。

銀監會要求,保險公司要落實個人養老制度要求,提供簡單、安全、穩健、長期保值增值的商業養老保險,完善客戶權益保障機制,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需求。

門檻設置7個條件,專業養老保險公司“照顧”

《通知》明確,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需要滿足七個條件,包括:

(壹)上年末所有者權益不低於50億元,且不低於公司股本(實收資本)的75%;

(二)上年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75%;

(三)上年末責任準備金覆蓋率不低於100%;

(四)最近四個季度綜合風險評級不低於B級;

(五)最近三年沒有受到金融監管機構的重大行政處罰;

(六)具有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與銀行業、保險業個人養老金信息平臺相連接,並按照相關要求進行註冊和信息交互;

(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與征求意見稿相比,“最近四個季度綜合風險評級不低於B級”是新增條件。“綜合風險評級”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指標之壹,綜合風險評級不低於B級是償付能力達標的必要條件。

同時,《通知》對專業養老保險公司作出特別規定:養老金業務突出、業務發展規範、內部管理機制健全的養老保險公司,可以免除第壹款關於上年末所有者權益不低於50億元的規定。

壹位養老保險公司人士向券商中國分析,對養老保險公司做出這種“有條件豁免”的規定,應該主要是為了鼓勵和支持養老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從國內10家養老保險公司的實際情況來看,有幾家養老保險公司資本或凈資產較小,不符合所有者權益50億元的條件。給它這個條件豁免,可以充分發揮養老保險公司的專業優勢。

整體來看,受訪業內人士分析,保險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門檻”設置較高,可見對參與型保險公司監管更為嚴格。其中,選擇標準不僅考慮了保險公司的資本實力、償付能力和經營穩定性,還考慮了合規意識和技術條件。

產品包括年金保險和養老保障,保險期限不低於5年。

《通知》的另壹個關鍵內容是明確了個人養老金產品包括哪些保險產品。

根據《通知》,保險公司可以提供年金保險、養老保障,以及銀監會認可的其他產品(以下簡稱個人養老保險產品)開展個人養老業務。

《通知》還要求,個人養老保險產品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壹)保險期限不少於5年;

(二)保險責任僅限於給付生存保險金、給付到期保險金、身故、全殘、殘疾或護理狀態;

(三)提供批量、及時或不定期支付,滿足個人養老金制度參與者的支付要求;

(四)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某壽險公司高管認為,如果與之前普遍預期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相比,《通知》規定的產品範圍似乎有所擴大,但實際上,就保險公司的養老功能產品而言,這壹產品範圍屬於“合理範圍”。只有規定這些產品及其要求,才能真正發揮保險公司養老保障和長期儲蓄的功能優勢。

《通知》規定,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申請變更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或備案,將現有保險產品納入個人養老保險產品。對於已經批準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應向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上述說明材料,無需申請變更保險條款和費率的批準。

按規定通過保險條款和費率審批或備案的產品,可納入個人養老保險產品目錄。銀保行業平臺應定期公布個人養老保險產品清單。

保險金不返回個人養老基金賬戶。

通知規定,保險公司應當與參保人員單獨簽訂保險合同,並在公司相關信息系統中明確標註,不得接受使用個人養老基金賬戶內的資金為他人投保。

保險公司應當加強對個人養老基金的管控,與個人養老保險產品相關的各類基金交易應當符合個人養老基金賬戶封閉管理的要求。

因參與人身故、全殘、殘疾或護理狀態導致保險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的保險賠款,不退回參與人個人養老基金賬戶。

保險公司應當在自有網絡平臺和移動客戶端建立個人養老相關業務專區,提供業務咨詢、權益查詢、信息披露、消費者投訴、教育宣傳等服務。其中,保險公司提供的個人權益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賠付、現金價值、相關保險責任等。

銀監會要求,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的保險公司應於每年1前向銀監會及其相關派出機構報送上壹年度個人養老金業務經營報告,內容包括經營情況、保險條款和費率審批或備案情況、資金運用情況等。

中銀保險信息科技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銀保行業平臺的建設和運營,支持保險公司承保、理賠、保全等業務,按照規定建立銀保行業平臺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及相關金融機構的系統連接,制定銀保行業平臺運營管理制度,做好信息統計和數據報送工作,落實數據安全責任。

保險公司正在積極準備。

165438+10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正式開啟個人養老金時代。銀監會之前也就保險業務規定向保險行業征求過意見,保險公司也從多方面做好了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準備。

在養老保險公司中,國民養老保險此前表示,在產品方面,公司加快產品開發,豐富養老保險產品供給,全力準備個人養老產品。在系統建設方面,國民養老通過個人養老保險實現了與多家銀行和行業信息平臺的快速對接和測試。作為首批入選四方聯試的保險公司,積極參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行業信息平臺、合作銀行的聯試工作。系統投產後,將為個人養老業務的發展和養老產品的落地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國首家中外合資養老保險公司恒安標準養老公司表示,已將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業務作為公司戰略發展的重點方向。在產品方面,公司將持續關註監管部門的相關細化要求,同時以國際化的視角,廣泛探索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全力準備個人養老保險產品。在系統建設方面,恒安標準養老規劃了數字化商業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建立了線上運營管理機制,配置了專業化的互聯網資源。

此外,平安養老保險正積極籌備個人養老產品設計和系統開發,開發多元化養老金融產品,推進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等產品供給。

針對壽險公司,中國人壽“人壽保險APP”已在個人養老業務專區正式上線,首期提供個人養老知識普及、問卷調查、信息披露等功能。客戶可以通過登錄專區提前了解個人養老金的相關政策,參與問卷調查。個人養老各項配套政策落實後,可根據個人養老需求,在專區內進行業務咨詢、權益查詢等相關業務,選擇購買個人養老產品。在個人養老金產品儲備方面,中國人壽積極準備了多項個人養老金產品。

中國平安人壽正在積極部署相關個人養老金產品設計、系統對接等工作。,並準備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政策;同時,借助平安生態的醫療資源和科技優勢,積極研究如何在個人養老體系下,為客戶提供差異化的優質服務,助力構建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