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杭州蕭山有多大?

杭州蕭山有多大?

蕭山是杭州的南大門,歷史悠久,境內的“跨湖橋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建縣於公元2年,原名虞姬。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壹直沿用至今。經國務院批準,1988設立縣,2006年3月25日設立市。

蕭山位於錢塘江南岸,杭州的南大門,東臨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全區總面積1420.22平方公裏,2007年末總戶籍人口1194721,其中非農業人口381132。轄22個鎮,4個街道。四個街道總人口為266817。區委區政府駐地北幹街。

蕭山地形多樣,以平原為主。位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南緣,年平均氣溫16.1℃,降水量1402.5mm,無霜期248天。地處浙江南北樞紐,傍河而居,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錢江壹橋、二橋、三橋、五橋、六橋飛臨錢塘江。浙贛鐵路、滬杭甬高速公路、國道104、金航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杭甬運河、錢塘江、富春江、浦陽江也在境內交匯。2007年,蕭山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1.73萬人,比上年增長18.3%。貨郵吞吐量達到19.56萬噸,比上年增長5.5%,均居全國第八位,16.5438+0.47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3.8%;機場規模在華東地區僅次於上海浦東機場和虹橋機場。

改革開放以來,蕭山經濟社會取得長足發展,GDP年均增長15%以上。榮獲“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全國明星縣(市)”、“十大財富縣(市)”、“浙江省品牌強縣(市、區)”、“中國十大最令人向往城市”、“浙江省科技綜合實力第壹”、“Mainland China第壹”等多項殊榮。近年來,全區GDP、財政收入、工業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表現均居浙江省縣(市、區)級首位。2000年和2001年,蕭山在全國縣(市)社會經濟綜合發展指數排名中分別位列第九位和第七位,2002年至2006年再次位列第七位,居浙江省首位。先後被命名為中國園林綠化產業基地、中國紡織生產基地、中國羽毛之都、鋼結構之鄉、中國傘鄉、中國鏡鄉、中國化纖之鄉、中國制造業十大投資城市、亞洲制造示範基地、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中國淋浴房之鄉、中國衛浴配件基地、中國花邊之都等稱號。2007年,蕭山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42.86億元,按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0.4%。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8.4%、21%和21.1%。人均GDP達到70829元,增長19.53%,按現行匯率達到9320美元。財政總收入1165438+580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3.88億元,分別增長33.0%和34.9%(原口徑)。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工業總產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居全省縣(市、區)級首位。?

農業的基礎越來越堅實。

平原約909平方公裏,山地約259平方公裏。2007年,農業總產值為5936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8.4%。糧食種植面積50135公頃,總產量26.89萬噸。農業結構調整和工業化步伐加快。畜牧業、水產、蔬菜、花卉苗木、茶葉水果等五大特色主導產業占農業總產值的85.4%,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全年養豬654.38+0.67萬頭;全年水產品產量達到46505噸,比上年增長7.6%。蔬菜種植面積31655公頃;花卉苗木種植面積17995公頃。

圍墾錢塘江灘塗是蕭山人的壹大創舉。從1965開始,已經回收了30次。截至2000年底,復墾土地面積達52.62萬畝,被糧農組織官員譽為“人類土地復墾史上的奇跡”。

工業經濟發展強勁?

工業是蕭山的經濟支柱。截至2007年底,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36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工業銷售產值3096億元,比上年增長25.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859億元,增長26.5%,銷售產值2805億元,增長26.2%。

經濟效益大大提高。全區工業增加值達到520.83億元,比上年增長17.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206.74億元,比上年增長4.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4430億元,增長54.5%;工業勞動生產率131302元/人,比上年增加22336元/人。

科技創新力度不斷加強。現有企業技術中心203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26家,市級60家。新增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4家;新增國家火炬項目21個,省級創新基金項目6個;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率達到13.6%。高新技術企業147家,其中國家級企業47家,省級企業68家。

城市園林綠地面積不斷擴大。截止年底,建成區園林綠地總面積達到1,483.60公頃,其中公共綠地335.60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40.1%。人均園林綠地面積58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43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