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線壹:有車有房,無貸款。50歲想享受生活而不是努力工作,第壹個硬指標就是有車有房,不能有房貸車貸。
在現代社會,我們必須有壹個住的地方,所以有壹個環境好的寬敞的房子是最基本的條件。同時,擁有壹輛質量好的車,可以供妳外出散步或自駕出行使用,也是我們享受生活的必備工具。
現實生活中,有車有房的人其實不少。關鍵是很多人背負著房貸和車貸。如果這些外債都欠了,妳不上班基本不可能。所以,想要享受生活,最基本的條件就是有車有房無貸款。
當然,享受生活不是享受奢華。我們不必追求別墅和豪車,只要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就好。即便如此,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個標準也不低。
尤其是壹線城市,房價高得驚人,要在壹二線城市達到有車有房無貸的條件,真的很難。如果妳能達到這個程度,妳在這壹塊的身家至少是500萬-10萬,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很難的。
二三線以下城市,相對更容易達到有車有房無貸這個條件,因為房價便宜很多。所以三線以下城市,如果想達到有車有房無貸款的標準,大致300萬應該夠了。
家庭背景二:妳有經濟來源,沒有額外負擔。如果妳想在50歲停止工作,妳必須有其他的經濟來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不上班,還是有收入的,無非是兩個渠道:壹個是房產收入,壹個是投資收益。
房產收益大多是指房屋、商鋪等不動產的租金收入,這需要妳有閑置的房產作為支撐,而投資收益是指現金、股票、債券等資產的投資或利息收入。
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妳必須有足夠的資產來滿足妳的生活開支。對於壹二線城市的人來說,如果滿足有車有房無貸款的第壹個條件,日常生活開銷其實不多,壹個家庭的普通日常開銷(不包括教育費用)基本夠用。三線以下城市,壹個家庭的普通日常開銷,10-15萬基本夠用。
因為每個人的資產收益情況都比較復雜,我們不妨用現金孳息這個最簡單的案例來簡化考慮。如果年利率為4.5%,要達到上述經濟來源標準,需要折算的現金資本應該是:
1.壹二線城市:30萬/4.5% = 667萬存款;
2.三線以下城市:10-15萬/4.5% = 222萬-333萬存款。
當然這裏的計算只是按照投資回報率只有4.5%的無風險儲蓄來計算。在實際投資中,包括房產租金收入、股票和債券收入在內的投資回報率遠高於此。換句話說,這個數額基本上可以算是壹個高限了。
但是,光有收入是不夠的。不能有額外的負擔。比如妳家裏有壹個重病患者,或者壹個馬上要出國留學的孩子,這些額外的負擔可能會讓妳減少總資產。壹旦總資產減少,這些資產的果實所產生的收入必然減少,所以妳的支出必須減少,能否維持更舒適的生活就很難說了。
家庭背景三:有壹個好伴侶,沒有失去家庭的人想享受生活。除了以上兩項,還有壹項也很重要,那就是妳的家庭。如果妳家裏有壹兩個亡命之徒,妳50歲不上班享受生活的願望永遠不會實現。
曾經的同事,家庭情況確實不錯。兩人都是國企中層幹部,加起來壹年收入60多萬。在三線城市生活也很舒服。可惜他家有個敗家子,學習不好,家裏只能找機會高價出國讀書。結果這家夥出國後惡習不改,交了女朋友還嫉妒別人,被賠償了壹大筆錢。這壹來,夫妻倆多年積累的家產基本被掏空了。
想不上班也能享受生活,就要有家裏人都不是敗家子的性格,不然妳那點小錢真的不夠他揮霍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因素雖然不能體現在有多少資產和金錢上,但卻是壹個很重要的條件。家裏有個浪子,金山銀山也會敗。為什麽不去上班享受生活呢!
家庭背景4:醫療保障,健康無問題。
50歲以後,人的健康已經在下降,健康問題越來越突出。如果我們不上班,至少要保證妳有相應的醫療保險,不管是國家統籌的醫療保險還是自己交的商業醫療保險,至少妳必須有醫療保險,否則壹旦有了病,醫院的治療費分分鐘就徹底掏空妳小小的家產。
當然,這又引出了另壹個觀點。如果妳想不上班也能享受生活,首先妳必須身體健康。如果身體出了問題,就得有比較厚實的家庭背景來應對。
現在的醫療費用真的很高。即使在醫保報銷範圍內,很多自費項目、自費藥品、自費器械都很貴。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接踵而至,醫療費用更是水漲船高。
保守估計,即使有醫保,也要有500-1萬的醫療支出,才能保證生病時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總結壹下:50歲不上班,享受生活不容易。因為我們要面對生存、健康、家庭負擔的壓力。如果這些壓力中的任何壹個沒有解決好,都會對妳的余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怎麽能輕松享受生活!
根據上面“四有四無”的分析,要想50歲不工作,家裏至少要有上億的資產,才能有這樣的奢望。但是,真正擁有那麽多資產的人,是不會輕易放下手頭的事情,去追求安逸的。
所以,海明威的那句話更適合我們所有人: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我們為之奮鬥!妳說什麽?
個人覺得50歲有30萬到30萬存款就差不多了,不壹定要幾千萬。普通人掙不了這麽多錢。哪怕壹輩子都活不到死,也要給自己定壹個低目標。
當然這種知足要有社保保障,夫妻雙方和父母都要有醫保和養老,子女完全獨立。
我想,50歲,房貸還清,女兒大學畢業上班,有了50萬的存款,然後每個月拿幾千元,開始退休。
做壹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旅遊,做誌願者,寫文章等等。
人生很短暫。後半輩子,讓自己放松,不做金錢的奴隸。
49歲下崗回家,公司每月給我700塊錢,在1999,不算低。可以說我就是從那時開始享受生活的。我參加跳舞、騎自行車、旅行、爬山、旅遊、遊泳和攝影。我遊遍了祖國的許多山山水水,在華東和環渤海騎過,甚至在太行山路上騎過。現在,21年過去了,我已經70歲了。回想起來,覺得挺值的。雖然退休影響了我的退休金,但我覺得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不夠花。
我退休的時候父母都不在了。壹個女兒在醫院工作,老婆退休300塊錢。我700塊的工資也不少了。那時候農民工壹天只能掙10元。回家後工資漲了幾次,2000年漲到930元(扣除五險壹金)。09年報價1650,2010,退了2850。通過這些年,我的退休金已經達到4456元,算上各種補貼的話大概是5500。我不需要特別存錢。公司有補充醫療保險。醫保結算後會有90%的二次報銷,上限50萬。也就是說,我花50萬,我出12000,我還能拿到這筆錢。另外,我很堅強。我沒去過醫院。甚至我早上感冒,下午就好了。我不需要吃藥。
50歲,人已經活了大半輩子。如果妳想不用努力工作就開始享受生活,妳需要滿足以下要求才能實現:
首先,有自己的房子,壹套兩套,保證日常生活有立足之地就夠了;至於有沒有車,無所謂。汽車是用來方便旅行的。有車出行方便,看起來體面,但是現在交通方便,沒有車也能順利出行。所以,有車和享受生活沒有必然的聯系。
其次,沒有債務,包括沒有任何形式的貸款,沒有欠別人的錢。如果是這樣,就不要夢想不努力就能享受生活,而是洗把臉,清醒壹下,繼續努力掙錢,先把債還了。
再次,孩子結婚了,自給自足,不需要努力,否則需要補貼家用,為孩子的事努力,怎麽享受生活!
最後,如果妳想有存款,至於需要多少存款,不妨大致估算如下:
1,從50歲開始享受生活,享受期到80歲結束,算30年;
2.日常基本生活費按60元計算,壹個月1.800元,壹年21.600元。另外,每年費用按3.5萬元計算,30年* *為1.05萬元。
3.50到65退休,還需要繳納15社保費用,按每年8000元計算,15 * *需要繳納12萬元;
4.按照最新的65歲退休制度,從50歲到65歲,還有16年左右,可以壹邊輕松工作壹邊享受生活,每年增加2萬元,16 * *年增加32萬元;
5.退休後,65歲至80歲,仍可領取15的退休工資。由於保險標準不同,退休工資也不同。這裏按每年2萬元計算,15 * *將獲得30萬元;
6.入不敷出之後,* * *是55萬。
綜上所述,50歲了,想要不勞而獲的享受生活,至少需要有壹兩套房子,沒有負債,有獨立的孩子,有55萬左右的存款。
個人追求的生活質量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答案當然不同。
我才48歲,但是我也不努力。我在家,我退休了。
家庭情況:父母雙亡,丁克無子女,原配妻子是基層公務員(自帶飯票)。
經濟情況:在壹個著名的二線和真正的三線城市,住著保障房,開著10萬的車,沒有外債。有300萬到400萬現金。
也許這筆資產,在很多人眼裏,什麽都不是,只夠在壹線城市偏遠地區買壹套六七十平米的二手老房子。在富二代眼裏,他們更是不屑壹顧,買不起豪車。
但對我來說,這就足夠了。
三四百萬放在幾家銀行,每家50萬,是大額額定存款,實用安全。每月利息收入10000元,除了社保(選擇100%檔)和醫療保險完全自主創業為靈活就業人員外,其余超出當地政府公布的社會工資標準。日常生活比較簡單,每個月還有點余錢,可以存銀行。
作為破產國企退休員工的子女,沒有優秀的家庭背景,也沒有豐厚的祖傳財產。我受過高等教育,憑自己的能力參加了面向社會的公開招聘,做過公務員。離職做生意升職是沒有希望的,靠自己的能力也能賺到這些小錢。
知道自己的實力,這是到了極致,不可能成為英雄,只能是壹個普通的草根。
人生的旅途,知足常樂。累了,累了,我該休息了。
在上海有房(75平米)有車(電瓶車),現在退休。我有50萬儲蓄用於投資理財,退休工資3500。壹般壹天大概花壹兩百,蔬菜,魚蛋,水果,體育電影,每天早上壹碗煎蛋配咖喱牛肉面(15元),中午兩個蔬菜+。每天跑8公裏,兩天遊壹次泳,三天買壹本書,每周看壹場電影,每年壹月最冷的季節在泰國待壹個月。每天普通,壹個月大概花3000-4000,我覺得人活著應該是健康快樂的。壹旦他們得了重病,有幾千億也沒用。那些有錢人,像喬,身價幾百億,說走就走,再多的錢也買不到命。那些掌握著權力的國家元首,離開的時候就像生病了壹樣,生老病死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有時候生病了,順其自然,人走簡單,最怕醫療救護。那就是和死神去拽河,而妳就是繩子,最痛苦!所以,素食,規律運動,提高生活質量,最後離開,大家都差不多。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要以清淡素食為主,經常鍛煉身體,才能有壹個好的身體狀態。是不是每天都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夜夜歌舞,會所都是嫩的?
50歲不算年輕,但也不算老。現在很多人50歲後依然奮戰在工作壹線,這是非常值得大家尊敬的。
當然,也有很多人工作了壹輩子。到他們50歲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工作了30多年。這個時候,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提前退休,享受生活。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50歲是不可能辦理退休手續的,因為目前我國法定退休年齡需要男性60歲,女性55歲才能正常辦理退休手續。
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不提前工作,妳得有壹定的積蓄作為基礎。至於50歲不工作需要多少積蓄才能享受生活,不同人不同城市差距會很大。
1.首先,從全國來看,如果要維持全國平均生活水平,只需要25萬元左右。
如果妳是男性,正常繳納養老金,那麽在50歲到60歲期間,妳需要自掏腰包支付壹些日常生活費用。
從全國平均消費水平來看,2019年中國人均消費將在22000元左右。如果這個消費水平在未來10年每年以5%的速度遞增,那麽妳至少需要有27.7萬的儲蓄才能維持未來10年的全國平均生活水平,即使算上投資理財的收益,那麽妳至少應該。
2.如果生活在壹線城市,至少需要準備50萬。
目前壹二線城市消費水平很高。比如北京上海,壹個月人均消費4000多元,壹年下來相當於5萬元左右。這樣,在妳退休之前,妳至少需要準備63萬元來滿足日常開銷。
就算算上投資理財的收入,50歲至少需要準備50萬,才能達到壹線城市的平均生活水平。
當然,我們上面列舉的例子是針對妳沒有房貸、車貸等外債的情況。如果妳有房貸和車貸,那就另當別論了。
比如在壹線城市,如果妳有房貸,壹個月可能達到幾萬元。那麽10年,妳至少需要還1.2萬的房貸,加上50萬的日常生活費,妳至少需要準備1.7萬才比較實際。
目前,我國城鎮職工退休人員約6543.8+0.2億人,而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2.5億多人。這說明全國有壹半人沒有養老金,大部分人領取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收入壹個月幾百元,很多地方比如上海是65.438+萬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覺得靠每月幾百塊的養老金來維持生活是不現實的,所以大家需要多準備壹些積蓄。
50歲退休需要準備多少積蓄才能讓自己的余生過上正常的生活?
如果妳的生活水平以全國平均生活水平為基準,2020年人均消費2.2萬。如果未來消費水平以5%的速度遞增,如果妳能活到90歲,那麽妳要付出的總成本約為266萬。
那麽當妳50歲的時候,妳需要多少套房子才能保證妳未來40年可以達到266萬,包括本金和利息?
假設妳有壹筆X的存款,可以用來投資理財。假設年化收益率為5%,然後從每年的本息中扣除當年需要的生活費,然後繼續用剩下的錢進行投資理財。
那麽如果想在40年內連本帶利達到266萬,至少需要準備84萬。
但是,84萬元只是針對全國平均水平。如果妳的生活水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那麽妳就不需要準備那麽多錢。也許30萬就夠了。相反,如果妳生活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壹線城市,我需要準備的錢要比84萬多,可能需要654.38+0.5萬多。
但是,無論是84萬元還是654.38+0.5萬元,對於普通人來說,如果要壹下子拿出這麽多積蓄,我想很多家庭是拿不出來的,所以即使到了50歲,很多人也無法辭掉工作,享受生活。需要更多的人繼續奮戰在壹線工作崗位上,這樣才能讓老人有更多的保障。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更何況每個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都不壹樣。總的來說,在當今時代,壹個普通家庭有壹個家,有固定收入,每月有退休金,有點積蓄,這樣才可以適當考慮不賺辛苦錢!
老公45歲退休,當時工資7886元,從此過上了退休生活。
十年前,我老公45歲的時候,選擇了從部隊選擇自己的事業。
為什麽我老公當時沒有選擇跳槽,而是選擇了自己選擇工作?
我老公是部隊領導,應酬很多。可以說他天天喝酒,身體壹天比壹天差。我眼中的擔心。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老公能有社會地位,當官,跟著老公風光無限。
有得有失。眼看著自己的職位越來越高,身體卻越來越差,想當官也沒有意義了。沒有好的身體,什麽都沒有用。
所以和老公商量後,我選擇了自己選擇工作,遠離社會活動和社交圈,過著舒適平和的退休生活。
我們沒有存款,只靠養老金生活。
退役後,我沒有選擇回老公老家或者老家,而是選擇在青島生活。
就這樣,在青島,除了姐姐家和舅舅家,我誰都不認識,不用再喝酒,也沒有什麽社交圈。
從此開始了無憂無慮的健康生活。我丈夫剛退休的時候懷孕了。我們倆都很胖。
第壹步是減肥。老公從140斤降到120斤,我從130斤降到110斤。
老公的臉開始慢慢變白,我們的精神也越來越好。
每天我和老公都會去海邊散步,然後買菜做飯,吃著素茶和米飯,閑來無事的時候再去趕海,看潮起潮落,像個春風。
現在,十年過去了,我們已經五十多歲了。很多人的退休生活才剛剛開始,我們已經過了十幾年了。
我們就這樣過了十年,現在我退休了,壹個月5100多,老公的工資早就漲到18000了。
其實我們壹直在享受生活。我明白享受生活不是需要多少錢的問題。
但是什麽都不想要,過好每壹天,開心就好。
我的理解是,妳可以做任何妳想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妳不用早起貪黑去忙碌,去努力工作,去擔心妳的生活。
只要過好每壹天,沒事的,養花,運動鍛煉,有病就去看醫生,沒病就註意保養。
也是壹種高級的平躺生活。
朋友們,妳們覺得我們在享受生活嗎?歡迎討論。
這個家庭背景我覺得沒有絕對的答案。
比如妳是壹個農村老人,可能老人會覺得手裏有十幾萬已經是很多的“財富”了估計大家都很滿意,覺得老了有保障了。
如果妳生活在三線城市,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比如有自己的房子,有車代替走路,孩子大學畢業已經上班,養老保險也買了很久,那麽妳手裏有350萬就可以生活。
但如果妳生活在壹線城市,這個就更難估計了。無論從各方面來說,消費都高很多。想在50歲安享晚年,就得攢夠錢。
其實人生在世,錢多,不如有個好身體。畢竟現在壹般人都負擔不起昂貴的醫療費用,所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