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牛佬老劉在學校的校園招聘會上經過三輪選拔,終於加入了SXF,成為了壹名IT設備行業的銷售經理。
2019,春節假期後壹周,牛佬老劉有了新的角色和任務——調到人力資源部負責企業文化建設。
這是我加入SXF八年來的第四份工作,也是第三次跳槽。也是最近,我負責了壹個助理職位的招聘。看到20多位面試官的經歷,促使我時隔近三個月再次通過微信寫這篇文章。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和這幾年的所見所感,希望有機會給壹些即將入職、有離職打算、工作不如意的夥伴壹些幫助。
我當時選擇做銷售的原因特別簡單:家裏經濟條件不好,這家公司工資高。事實證明我當時的決定是不理智的。工作第壹年,我壹直在客戶各方面需求的滿足和個人價值的沖突中掙紮。雖然季度銷售任務成績尚可,但整個人都不開心。那壹年,我和別人壹樣抽煙,頭上突然冒出了很多白發。我意識到我不能完全適應銷售崗位。好在當時的主管及時關註了我的狀態,經過深入溝通,結合我自己的愛好和特長(豐富的校媒經驗),把我從壹線調到總部,負責當時公司新產品的產品營銷。這是牛佬老劉在職場上的第壹次跳槽,發生在工作第壹年年底。
直到現在,我還是很感激當時主管給我的幫助,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這麽開放的公司,有重新選擇的機會。所以,牛佬老劉借此機會給我們即將步入職場的新人兩條建議,避免走同樣的彎路:
1)每個人的性格和興趣都不壹樣&;擅長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條件和要求,不要盲目做決定。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專業的職業評估工具。花點錢吃個飯能讓妳更清楚自己更適合的職位和行業,花的錢絕對物有所值。當然還有壹些免費的工具如SWOT分析、圓盤性格測試等,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在多方面考慮自己的情況後再做決定。這裏推薦壹本書——《做好決定》。
2)對於選擇可靠的公司,牛佬老劉建壹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判斷:
(壹)能否進入高校,組織校園招聘。學校已經幫我們邁出了判斷公司是否可靠的第壹步。管理差、口碑差、離職率高的公司,在入學前基本都會被拒之校園之外。
(二)關註企業招聘網站和論壇的內容。沒有人能禁止鍵盤俠的攻擊,但我們還是可以從大部分關於公司對員工的關心,企業行業的發展,內部員工的情緒和做法等言論和多平臺信息中,對公司有壹個基本的判斷。
(c)加入目標企業的學長/學姐經驗交流。如果說以上兩點會摻雜妳自己的主觀判斷,那麽學長/學姐們的經歷就是壹個非常客觀的參考信息。最簡單的就是看對方提到公司時整個人的申請和狀態。大家要相信,當我們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時,眼睛會發光。
相信很多合夥人都聽過我們的父母或者其他長輩教我們處理同事和公司領導的關系。在壹些領域和壹些等級制度嚴格的企業是有幫助的。然而,在目前大部分快速發展的企業中,公司更看重的是人才的做事能力——也就是交付成果的能力。如果有時間去思考職場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如把領導交給妳的每壹項工作都做得超出預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效益,是由全體員工創造的業績決定的,而不是靠人情和關系。2014,SXF集團化發展初步布局,孵化出壹家子公司。所有部門都需要抽調精兵強將組成新的隊伍。當時我的第二次崗位調動是從集團總營銷崗位到子公司,這也讓我從產品營銷變成了品牌總監,從壹個1人的小組變成了2018 7人的部門。這次調動和我對工作結果的簡單負責有很大關系。
在同壹個崗位工作2-3年,是跳槽的高峰期。面試中,我聽到最多的理由是,覺得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很熟練,專業技能沒有提升的空間,所以想在更大的平臺上學習和晉升。這裏需要統壹壹下專業的定義。從個人層面來說,專業性是指對某項技能了解更多或者效率更高,但從公司層面來說,人才專業性的判斷是工作表現,每個階段績效提升的評價是專業性。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註重工作成果的交付能力。對於我們這些在企業工作的人來說,如果能在這方面得到公司的認可,在公司的發展中也會獲得更多的機會。在牛佬老劉所在的辦公室,有壹個很特別的“跳槽角”,幾個在公司有過跳槽經歷的同事恰好集中在這裏,從產品經理到渠道管理,從銷售到行業運營,從品牌到企業文化(沒錯,最後壹個就是今年春節後牛佬經歷的第三次職場轉型)。只要公司需要妳,妳就能迅速擔當起角色,做出成績,妳就是“專業”的。
在最近的助理職位面試中,我聽到面試官不止壹次提到希望公司能提供豐富的培訓或學習機會。這裏我想和夥伴們說壹個很現實的問題。公司不是學校,沒有義務培訓員工。發展到相當規模的公司都會有自己的培訓部門,但是大部分公司都缺乏針對員工的內部培訓資源,尤其是在個人素質和能力方面。所以很多時候,專業技能和個人能力素質的提升,都需要我們花費個人的休息時間來完成。現在的學習資源非常豐富,只要妳願意投入時間,就可以讓大家看到妳的成長。例如,如果妳想提高妳的公共表達能力,鬥馬演講俱樂部已經在世界各地組織了活動。如果妳想提高自己在學習上的元能力,拆包書籍幫助學習社區可以培養妳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都是免費資源。然後還有更多付費的技能培訓資源,牛佬這裏就不贅述了。
以上幾點,基於我過去8年在壹家公司的工作經驗,以及我最近關註和觀察到的現象,給妳壹些參考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壹些有機會看到文章的夥伴。也歡迎您與牛佬老劉深入交流,探討品牌營銷、企業管理、文化建設等更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