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班級有凝聚力作為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搖籃,作為教師教學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增強班級凝聚力,努力建設壹支進取團結的優秀班集體,讓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成為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對於生活經歷不同、學習水平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的學生,如何讓他們愉快地融入班級集體這個大家庭,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關鍵。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集體是教育的工具。?可見,壹個有凝聚力的班級群體,是可以起到巨大而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的。什麽是凝聚力?凝聚力是將人或事物結合在壹起的力量。班級凝聚力是指壹個群體中不同的學生在同壹個目標的指引下共同奮鬥的精神力量。壹個班集體如果有這樣的凝聚力,就會所向披靡,築起堅固的堡壘。內聚類具有以下特征:
1.班裏所有成員齊心協力,目標壹致,集體產生的力量遠大於個人。換句話說,班級的整體功能不是壹個人的力量和智慧,而是所有成員的力量和智慧。在這樣的集體中,每個學生都會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努力實現班集體的同壹個目標。
2.班裏所有成員和睦相處,積極合作,充分發揮個人聰明才智。每個學生都會自覺地把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聯系起來,時刻維護和捍衛班集體的榮譽,形成良好的學風和班風。他們會遇到聖賢思齊,改正錯誤,爭取進步,永遠積極為班級集體榮譽做貢獻。反之,這個階級就會壹塌糊塗,階級精神腐敗,沒有進取精神,沒有戰鬥力,自暴自棄。因此,增強班級凝聚力是班主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意義深遠。
結合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借鑒他人的有益做法,我就如何使課堂具有凝聚力提出以下方法。
壹,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營造溫馨的課堂環境,激發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集合全體學生的智慧是前提。班級環境是影響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方面之壹,也是直接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壹。因此,我們要利用好課堂的每壹個空間,精心設計,合理布局,努力營造壹個振奮人心、舒適溫馨、生動活潑的課堂環境。教室環境要幹凈,桌椅擺放要整齊,玻璃要清晰。學生應養成勤洗澡、勤換衣服、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習慣。教室墻上的學習園地要定期更新,把那些優秀學生的作文、繪畫貼出來,不定期表揚、鼓勵,在班裏凝聚起壹股爭當先進的風氣。黑板報也要定期更新,內容要健康有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習,加壹些勵誌故事和名言警句,開闊視野,催人奮進。教室角落擺放盆景,美化環境,賞心悅目。此外,老師還要引導學生使用文明語言,舉止得體,尊重老師,把老師當父母,把同學當兄弟姐妹,快樂地享受這個大家庭帶來的溫暖。
第二,教師要加強專業素養
教師不僅要加強專業知識,還要加強自身修養,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增強班級凝聚力,這是很重要的壹個方面。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老師想讓學生做什麽,那麽首先自己要做老師,努力去做。我們的老師應該知識淵博,有良好的修養,公平公正,平易近人,慷慨大方,與嚴寬相結合,以身作則。這樣才能長期在學生中樹立威信,我們的工作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支持、尊重和信任。我們的教學工作能發揮作用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效果。例如,每當冬天來臨,學生們早上來上課。因為天氣冷,他們不想早起。經常有幾個學生不是打鈴來就是遲到十分鐘。這種情況不可原諒,這不僅是紀律問題,更是素質問題。作為壹名班主任,既然要求學生不要遲到,我自己首先要做到。於是,我提前半個小時來到教室門口,等著學生上早課。同學們知道後,很感動,開始提前十分鐘來。由此可見,教師的示範作用是有效的,它在潛移默化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教師要關心班級的每壹個成員,真正發自內心地關心和愛護學生,就像關心自己的孩子壹樣,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真情。這個班級將充滿愛、溫暖、活力和凝聚力。
教師要尊重、理解、信任學生,以學生為本,實施人性化管理。不要以學生的學習水平、家庭情況、外貌來評判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公平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理解他們幼稚的做法,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客觀全面地考慮問題,把?顏氏?用什麽?慈愛的父親?這兩個角色都演得很好。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才會被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才會感受到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才會積極融入這個班級。
第三,發揮班幹部的管理作用
建立強大的班委隊伍,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顯得尤為重要。壹個優秀的班集體,除了有壹個稱職的組織者、領導者和建設者,還要有壹個組織結構嚴密、合作有序、頗具威信的班委班子。班委成員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級建設的骨幹,是師生之間的橋梁。他們的工作能力、組織能力、管理方法、班級威信,都會影響到班風學風建設。因此,在選拔班委成員時,要深入學生中,仔細觀察學生的個人情況,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把民主選舉的方法和任命候選人的方法結合起來,努力選拔出合適的學生,形成強有力的班委。
班主任要善於培養班幹部的能力,讓他們自由施展才華,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把班級的工作建設好、組織好。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幹部增強為同學服務的公仆意識,不能有優越感和傲慢感;我們應該教育他們在工作中秉公執法;要引導他們在開展活動中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作用,給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同學都有成功的喜悅;要引導他們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積極熱情地關心和幫助同學,讓大家感受到班級的溫暖。班級要建立健全學生幹部責任制、考核制和輪換制,職責明確、分工細致、監管有序。班幹部要敢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活動,敢於承擔責任,努力做好為同學服務的工作,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只有這樣,班委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支持,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威信,班級的各項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班級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強。
第四,確立* * *目標,引導班級凝聚力。
壹個班級就像壹艘駛向大海的大船,班主任是這艘船的船長,學生是船上的水手,所以* * *的目標就是指引前進的燈塔。* * *目標是班集體形成的基本條件和前提,是班集體管理的首要問題,是號召班集體成員形成凝聚力的壹面旗幟。因此,我們在制定班級目標時,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班級發展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班級目標可分為總目標和子目標,也可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和短期目標。
總的來說,班級的總體目標無非是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個目標更有吸引力,能激勵學生前進。子目標是總目標的細分,包括學習、品德、體育、勞動、音樂等等,更具體,更好慢慢實現。總目標是通過子目標的實現來實現的,子目標可以對壹個學生的自身情況提出具體要求,督促教育,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當然,從發展階段來看,班級目標是可以壹步步實現的。這樣學生就會把目標的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團結壹心,努力奮鬥,克服各種困難,最終走向成功的彼岸。
5.精心組織各種班級活動,以集體榮譽增強班級凝聚力。
班級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生命線,其根本目的是更有效地教育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快速成長,增強集體凝聚力。馬卡連柯說:活動教育和強化了集體,集體本身在未來也會成為壹股偉大的教育力量。?集體自身的力量就是班級的凝聚力。有了這種凝聚力,每個學生的思想、作風、品行都會得到培養,班級的每個成員都會被帶動向前。因此,我經常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活動。比如上課前十分鐘,演講,體育活動,智力活動,歌唱比賽,文藝演出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同學們得到了很大的鍛煉,磨練了意誌,發展了智力,強化了集體觀念,讓他們明白了個人是集體中的個體,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集體的榮譽是第壹真理。同時,師生的感情,同學與班幹部的關系,同學之間的友誼也在活動中得到了進壹步的升華。
第六,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維護班級凝聚力。
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所以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給學生提供壹個民主寬松的班級環境,讓學生獲得充分的安全感。建立心理咨詢平臺,讓老師走進學生的生活,取得學生的信任,掌握學生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和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讓學生面對挫折,保持健康的心態,無憂無慮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師要積極聽取學生對老師和學校的意見,表明自己的困惑和疑惑;鼓勵學生多交流,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幫助學生學會控制情緒等等。我們應該把這些任務作為壹項長期任務。這樣,學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得到保障,凝聚力才能自然提高。
總之,作為壹名班主任,我總覺得這項偉大的教育事業是艱巨而繁重的。只要我們教育工作者齊心協力,開拓創新,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工作方法,就壹定能建設壹個團結、進取、有凝聚力的班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