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當前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加強藥品成本核算對醫療機構的經濟利益和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壹系列改革措施已經明確提出,醫藥分開的路子也在積極探索。醫院藥品逐步取消藥品加成,實行零差價銷售。為進壹步推進醫改創造條件,財政部和衛生部聯合發布了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新的《醫院會計制度》,藥品核算方法也相應進行了修訂,藥品核算的內容、方法和手段發生了變化。本文結合實踐經驗,就新形勢下如何加強藥品成本核算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新形勢;藥品成本會計
壹、新形勢下加強醫院藥品成本核算的必要性
(壹)醫院管理模式的轉變使得藥品成本核算的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隨著醫改的深入,醫院的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醫療機構開始從以前的事業單位性質走向市場化、自負盈虧、自主經營,醫院進行成本控制成為必然。開展成本核算,降低相關項目的成本,有利於增強醫院的競爭力,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藥品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醫療機構日常經營中的特殊商品。具有數量大、種類多、流動性大、管理難度大的特點。但目前醫院的藥品成本核算方式還比較落後,醫療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配置,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加強藥品成本核算管理,已成為各醫院經濟管理、財務管理乃至醫院發展的關鍵問題。
(二)藥品成本核算管理在醫院整體核算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財務管理是醫院內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不僅是醫院經營的核心,也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必要因素。醫院藥品成本核算作為醫院內部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醫院財務管理的各個方面。隨著新制度的實施,藥品被納入庫存管理,藥品會計管理在醫院整體會計管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下,應加強藥品核算管理,根據新會計制度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斷規範藥品核算。
(三)新《醫院會計制度》對加強藥品費用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醫院財務制度》和《醫院會計制度》要求醫院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加強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在保證醫院醫療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成本和費用的支出。新制度規定了成本核算應遵循的原則和核算的基本方法,體現了新制度的科學性和優越性。醫院成本核算分為三個層次:第壹層次核算是全院範圍內的成本核算,主要包括醫院收入、支出等整體經濟效益;二級核算是部門成本核算;三級核算是項目成本核算,包括會診成本核算、單病種核算等。醫改實施後,成本控制的重點轉向科室成本核算和項目成本核算,藥品成本控制也從簡單的總成本統計轉向二、三級核算,從粗略核算轉向精細核算。
(四)體制改革的補償機制促進了醫院藥品成本核算的實施。
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方案指出:?在公立醫院改革中,去掉它?給醫生灌藥?該機制在取消藥品加成的同時,實行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和財政補償政策的調整。?取消藥品加成後,醫院可以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醫保支付、財政補貼等方式進行補償。但是,財政對醫療衛生的投入在減少,財政補貼收入占全院收入的比重越來越低。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所減少的收入(包括藥品儲存、保管和損耗成本),除通過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外,由醫院自行消化。在這種形勢下,醫院開源節流,加強藥品成本管理和控制,降低藥品儲存和保管成本顯得尤為重要。
二、現階段醫院藥品成本核算的困境
(壹)醫院藥品購銷差價難以直接體現。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在藥品核算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無論是核算科目還是核算理念都有所改變。藥品的購銷有什麽區別?、?藥品收入?然後呢。藥品支出?壹級科目都取消了,會不會?藥品收入?列為?醫療收入?二級明細賬戶,會嗎?藥品支出?列為?醫療費用?二級明細賬戶,?藥品的購銷有什麽區別?納入…的會計內容。醫療平衡?中等。這說明醫院收入的主體不再主要是向患者收取藥品差價,這改變了傳統?吃藥支持醫生?這個概念削弱了藥物對醫療費用的補償作用。但傳統公立醫院取消藥品購銷差價有壹個過程,不可能壹步到位。藥物還是要加給病人使用的。這使得在醫院完全取消藥品加成之前,藥品的購銷差價更加隱蔽,無法直接從賬務處理上清晰反映出來,不利於監管。
(B)由於及時性差異或管理程序不完善,賬戶與事實不壹致。
1.時間差異
藥品品種、規格、數量多,流通環節多。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時間差異造成的賬實不符是藥品會計管理的難點。新《醫院會計制度》明確要求會計核算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藥品在每個流通環節都要實行權責發生制管理。按照這個原則,只要患者已經交費,不管藥品是否發放,都應該確認藥品的支出,但實際上患者對藥品的支付和發放是由財務和藥房兩個不同的部門負責,時間很難同步;對於住院患者來說,經常會發生藥店給患者發了藥卻沒有支付住院費的情況。這些時間上的差異會造成藥品收支口徑不壹致,藥品收支無法匹配。
2.藥品管理流程不完善。
藥房藥品補貨後,藥房工作人員未能及時編制入庫單或復核調撥單,會導致藥品發放給患者後,藥房藥品庫存余額為負數;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患者經常會出現提前出院、出院或者出現藥物過敏等突發情況,這些都會導致病房出現剩余藥物的情況。
(三)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滯後
醫院藥品核算,除了財務管理系統中的賬務處理,往往是通過醫院HIS系統進行的。新醫院會計制度提出了藥品管理?物資管理部根據名稱、規格建立數量、金額明細賬?要求,醫院流通各環節藥品全部實行數量金額壹壹對應的核算方式,所有藥品要實行數量金額雙控,實現院內網絡資源共享,保持數據口徑壹致。這對醫院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醫院的信息化建設本來就比較滯後,對新系統的投入沒有跟進,影響了新系統的實施效果。
三、新形勢下加強醫院藥品成本核算的策略
(壹)加強藥品流通過程核算,提高藥品管理水平。
醫院在進行藥品核算時,應充分註意藥品管理和流通過程中的各種差異。為了保證藥品管理的賬實相符,藥品流通的每壹個環節都要按照相應的藥品會計進行管理。新制度規定應采用權責發生制會計。只要患者已經付款或預訂,就會確認發出,防止借藥不掛失的現象。除了做好正常的藥品出入庫報表,還要不斷完善藥品破損統計、藥品調價表、待發藥品、患者應收費用統計等各種管理報表。建立日常專人核對制度,及時發現差異,及時更改,解決藥品收支不匹配、藥品數據信息失真等問題,有效杜絕時間造成的差異,提高藥品管理水平。
(二)強化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意識
新《醫院會計制度》要求醫院加強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降低醫療成本。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全面、真實、準確地反映醫院成本信息,強化成本意識,提高醫院績效,增強醫院在醫療市場的競爭力。藥品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按核算對象可分為科室藥品成本核算、患者會診成本核算、病種藥品成本核算等,有效控制藥品成本和費用,為醫院績效評價和考核奠定數據基礎。在核算過程中,嚴格按照準確性和成本匹配的原則,對實際藥品成本進行詳細分析,以增加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特別是在取消藥品加成之前,詳細的藥品成本核算可以提高藥品購銷差價計算的準確性。
(三)重視藥品會計中財務指標的分析。
醫院應設置藥品的統計報表和分析功能,觀察各項藥品指標的變化和異常數據,為醫院管理者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在結轉藥品成本時加強藥品收入和藥品支出的分析,設置各種藥品明細統計表和分析功能,利用各部門的數據進行匹配,使藥品收入和藥品支出在醫療過程中的比例越來越合理。可添加藥品動態分析表,定期對藥品資金周轉率、藥品盈虧100%、藥品損耗率、基本藥物使用比例、門診和住院用藥比例等衡量藥品的各項指標進行橫向和縱向對比,快速反映與去年同期的對比情況。
(四)建立健全藥品庫存制度。
醫院的藥品需要定期清點,建立健全藥品損耗、損壞、報銷的控制制度。醫院負責人、財務部、審計部、藥劑科等人員組成盤點小組,定期對藥品進行實物盤點。藥房每月自行盤點,盤點結果報財務部和主管院長審批。財務部門和審計部門可以參與藥品的盤點,或者對藥店的藥品進行抽查,進行有效的會計控制。財務部門應詳細核對各品種數量變動的差異,分析變動的合理性,經主管院長批準後調整藥品的賬面數量。對於庫存過剩,需要判斷溢出是否正常;對於存貨損失,要找出原因。保管不好的要追究個人賠償責任。屬於正常虧損的,要計入醫院費用,不能保本。
(五)加大醫院會計信息化建設。
醫院信息管理系統的更新速度必須跟上新形勢和醫院環境的變化,不斷滿足財務部門和藥學部門的需求,適應標準化的藥品管理流程,匹配新的醫院會計制度的會計準則,使藥品會計信息和藥品材料出庫信息完全銜接,實現醫院高效藥品管理的目標。依托信息管理系統,可以有效統計藥品從入庫、存儲到全流程的所有信息,及時管理和監督藥品收入、支出、結余的每壹個細節,分析和預警異常數據,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真正實現藥品流通過程的透明化管理。新醫院會計制度要求的藥品收支金額需要細分到臨床科室、醫技科室和輔助科室,工作量大,容易出錯。財務部門也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系統進行輔助統計。
(六)提高醫藥會計人員的專業素質。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對藥品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於簡單的藥品核算和盤點,還應全面參與藥品監督管理的過程。詳細了解藥品管理的相關規定,明確和熟悉藥品流程管理,主動關註相關醫保和價格規定,做好日常藥品會計監管,查其錯,補其缺,從而加深醫院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使藥品成本核算在醫院整體財務管理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結論
隨著當前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加強藥品成本核算對醫療機構的經濟利益和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醫療機構應高度重視藥品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正視當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索和尋求解決辦法和策略,推動藥品成本核算管理向科學化、規範化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