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遊學怎麽才能寓教於樂,互相學習?

遊學怎麽才能寓教於樂,互相學習?

研學旅行是知識和實踐的結合。

是孩子開闊了眼界,磨礪了心智。

壹個難忘的實踐經驗的成長機會,

讓學生在旅行中全面鍛煉自己的能力。

不斷攀登自我挑戰的新高度!

遊學重在把社會資源作為第二課堂。

讓學生多層次、多維度地接觸社會,

拓展自己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海外遊學的開展比國內早很多年。美國、韓國、日本、英國...每個國家都在組織學生參加遊學,每個國家的遊學形式都不壹樣。那麽他們是如何進行遊學的呢?

不列顛,英國

英國,可以說是最早有遊學的。早在17世紀,英國王室就有教師帶領王子環遊世界的先例;到了18世紀,這種遊學已經蔓延到英國上流社會;到了19世紀,英國的青年學生,尤其是貴族子弟,如果沒有過留學經歷,就會被人看不起。

壹直有提倡研學旅遊的氛圍。theGrandTour,號稱“大陸遊學”,其實就是研學旅遊。

如今,英國很多家長選擇在暑假帶著孩子去旅行,壹些沒有家庭旅行計劃的學生也會參加學校組織的旅行,在旅行中學習知識。由於歐盟國家之間的交流不需要簽證,英國學生出國留學比非歐盟國家的學生更方便。

韓國

韓國教育部門將畢業旅行作為學生必修課,納入學分管理。學生只有參加並修滿相應學分才能畢業。研學旅遊的範圍不僅限於中國。比如2014,韓國大學生選擇了高句麗的開國王城,遼寧省的五女山城,吉林省的集安市、敦化市、東京市等高句麗時代的遺址。

日本

遊學在日本被稱為“遊學”,是日本學生最具特色的活動。日本的研學旅行起源很早,從1946開始,不僅涉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遊覽國家公園、參觀歷史遺跡等學科,還涉及職業選擇、自然體驗、參觀先進企業甚至體驗商人活動,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實施中,學校會根據學生年齡的不同,有針對性地進行不同的教育,時間壹般會持續幾天。其中,小學生主要是就近遊覽景點或集體泡溫泉;初中生不僅去景點,還把教科書上出現的國會議事堂和東京鐵塔列為旅遊景點。高中生傾向於將遊覽地定位為自然體驗或了解過去戰爭的悲慘歷史,經常去沖繩、廣島、長崎等地進行遊學。此外,很多學校,尤其是私立學校,也會組織學生出國留學,並將此作為特色寫入招生簡章。

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和中國的教育觀念壹直存在差異,受中西文化形成的影響。

在美國,父母很少有“期待孩子成功”的功利想法,孩子參加假期活動主要看興趣愛好。所以和夏令營、冬令營壹樣,遊學提供了多種選擇,滿足或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在假期很受學生歡迎。

美國霍奇基斯高中甚至組織10-12年級的學生去南極洲進行為期三周的探險,讓孩子們在考察南極半島及周邊島嶼、觀察鯨魚和磷蝦群、拍攝帝企鵝、海豹和冰山的同時,學習生態學和當地歷史。此外,很多美國高中生會在假期參加國內名校遊,了解院校特色,為自己未來的留學選擇做準備。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的研究之旅始於上世紀80年代。堪培拉大學的Brent W. Ritchie教授和布萊頓大學的Duane Coughlan教授花了兩年時間研究了807所澳大利亞中小學開展研學旅行的初衷和面臨的困難。

他們發現澳洲研學旅行的主要出發點是學生的教育和校外實踐,所以他們會首先選擇壹個有足夠系統和差異化課程的基地。制約研究活動的最大因素是配套資金和交通費用,所以大部分學校會選擇收費適中的郊區基地。

旅遊作為壹種手段和載體,最終目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在旅遊動機的網絡調查中,受訪家長的主要動機是暑假“讓孩子出去增長見識”。

雖然2012年末提出了“遊學”的概念,2013年在部分城市試點,2014年全面實施,但是,從近五年來遊學的實施情況來看,效果並不那麽理想。

原因是市場上類似的研學旅行種類繁多,沒有統壹的標準。在壹些機構逐利的沖動下,調研之旅只是表面形式,並沒有解決調研的本質問題。

很多機構或者旅行社甚至直接把“學”和“遊”的功能錯位了。“旅行”的壹些產品,明顯比“學習”多。壹些教育機構打著“旅遊”的幌子,組織學生體驗不同城市或國家的名校,費用昂貴,難以收費。這些問題不解決,遊學的真正目的就可能異化,只會讓遊學流於表面,難以達到社會學教育的效果。

另壹個原因是,目前很多學校、企事業單位、旅行社並沒有真正了解研學旅行,也沒有從事研學指導的專業人士。甚至有人認為導遊就是研究導師。

在這裏,我要嚴肅地聲明,導遊和研究導師是有本質區別的。研究導師不壹定要有導遊證,但壹定要了解研究活動的方方面面。

為了防止遊學被異化,需要理順監管機制,正確認識遊學,重視遊學指導老師的職責!

為什麽要開展科研導師培訓?

壹、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11部委關於推進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意見,滿足全國65438+4200萬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必修課需求,中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中教國際”)按照“教育性、實用性、安全性、公益性”的原則,培養研學導師,滿足市場需求。

第二,讓專業規範的“研究導師”帶領學生陶冶情操,增長見識,體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提高學習興趣,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國教育國際的培訓有什麽優勢?

第壹,我們不是壹個簡單的培訓機構,不僅僅是壹個國研導師提升自己的培訓班,更是壹個交流、合作、享受的資源平臺。

二是有從事心理教育、研究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戶外安全、風險控制的專業老師。

第三,頒發具有國家機構認證的適任培訓證書。

雙證

1.國家專業人才儲備委員會“研學旅行導師”崗位適任證書

2.中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國家級“研究導師”培訓證書。

七月班培訓時間2018

7月21-22日

每個月開學,壹個月壹次。

培訓場所

北京(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培訓詳情

培訓內容

研學旅行政策解讀及發展判斷

遊學教育與評估

在研學旅行中引入創新思維

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研學旅行的安全管理與風險控制

培訓對象

在教育機構、旅行社、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公益組織、管理咨詢公司、旅遊文化公司、戶外活動俱樂部等單位從事研學旅行的壹線員工和管理人員。

培訓收獲

1,系統學習和研究旅遊專業理論;

2.了解國家旅遊要求和研究標準;

3.掌握研學旅行的服務標準;

4.學習體驗式教學的基本理論知識;

5.具備組織和實踐研學旅行的技能;

6.體驗遊學的各個項目;

7.獨立策劃有創意的研學旅行計劃;

8.妥善處理研學旅行的風險和安全;

9.有效配置研學旅行的活動資源;

10,國家機構認證的兩個培訓證書。

培訓費用

市場價:3180元/人

特價

7月9日前報名或三人以上同時報名:2780元/人。

成本包括

培訓費、證書費、信息費等。;

食宿交通自理。

2免費再培訓機會(如果再培訓需要證書,需要交證書費)。

聯系號碼

辦公室:010-58782966

陳老師:18513085576

劉老師:15313023698

學生反饋

回顧過去

組織:中國教育國際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中心(以下簡稱“中教國際”)隸屬於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教育部)。是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主要從事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獨立法人機構。是首批獲得教育部、公安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資質證書(資質證書No。:ZZZZ 20003),可提供跨省市教育服務和留學服務。

依托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全國網絡和30多年積累的國際教育交流經驗、關系和渠道,中國教育國際全國研究部致力於為研學旅行提供研究信息、研究資源、研究政策、研究課程、師資培訓、研究路線、研究基地建設、媒體推廣等全方位的信息和服務解決方案。,從而打造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研究品牌。

專業的團隊,高品質和誠信:

中國教育國際研究部擁有數年教育培訓、教育活動經驗和十余年戶外旅遊經驗。工作人員全部從事教育行業和旅遊行業5-10年以上,具有相應的職業資格。

官方機構,教師保護:

作為教育部直屬院校,我們擁有壹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保證了項目課程專業在行業內的頂尖水平。

成功的案例,不勝枚舉:

成功舉辦16期“研學導師”培訓班,每年組織30余次親子戶外體驗活動和學校研學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