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談飲水安全[日期:2006年3月-21]來源:中國水利報作者:中國水網謝曉輝[font:大中小]專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敏博士。飲用水安全是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和人民健康的重大問題。在飲用水源汙染日益嚴重和飲用水標準不斷提高的雙重壓力下,中國供水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環境水質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重要的飲用水安全保障技術研究中心。匯聚了壹批優秀的科學家,形成了團結務實的供水技術研究團隊,在水源保護、凈水技術、水質安全管理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前瞻性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近日,中國水網有幸采訪了實驗室主任,請楊先生介紹實驗室的相關研究工作。走進楊先生的辦公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左邊的壹整排書櫃和掛在墻上的字畫,盡顯典雅。楊老師在采訪中對今天大家關心的飲水安全問題進行了簡單的講解,受益匪淺。臭氧活性炭技術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應用廣泛的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也是楊老師課題組多年來研究的重要對象。臭氧-活性炭組合技術通過臭氧的選擇性化學氧化和活性炭上的生物降解的巧妙結合,有效去除有機物、色度和異味,是飲用水最強大的安全屏障。然而,使用臭氧技術的最大問題之壹是產生致癌物溴酸鹽的問題。當水中存在壹定濃度的溴離子時,臭氧氧化過程中有可能產生溴酸。因此,溴酸鹽的控制是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雖然建設部最新發布的供水標準增加了溴酸鹽的限量標準,但很多水廠對這個新指標還沒有完全理解。在日本沖繩的壹個水廠中,為了滿足溴酸的標準,臭氧反應裝置只能在低負荷下運行,臭氧設備不能有效使用。對於我國來說,沿海地區的水廠需要高度關註溴酸的問題,因為海水中有60-70 mg/L的溴離子,部分溴離子會通過海水回流和滲透進入飲用水源。近年來,楊先生的研究組壹直從事溴酸產生機理及相應控制技術的研究。在飲用水中,各種奇怪的氣味已經被廣泛關註。飲用水中的異味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引起消費者對飲用水安全的擔憂。但由於產生異味的物質都是水中的微量物質,如藻類和放線菌產生的二甲基異噻唑和terrene,在水中只要有幾納克/升就能感覺到,因此這些物質的分析鑒定壹直是個難題。在水質實驗室建立了高靈敏的分析方法,調查了我國部分主要水源地二甲基異噻唑和土壤嗅味的分布和產生規律,與部分水廠合作開展了臭氣控制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這些氣味可以通過粉末活性炭吸附和臭氧氧化來去除。其中,添加粉末活性炭是壹種低投入、靈活的除臭技術,在日本有很多應用。楊老師課題組對活性炭對目標汙染物的吸附機理進行了深入研究,為活性炭的篩選和制備工藝提供了可靠的科學支持。但在各地水源調查中發現,有些異味並不是二甲基異噻唑和土壤氣味引起的。為了對各種惡臭物質進行系統的研究,實驗室引進了能識別惡臭物質並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Sensory-GC儀器,並派專人赴臺灣省研究儀器的應用技術。中國許多地下水中的砷和氟含量很高,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健康。1998年作為百人計劃獲得者回國後,楊先生開始了除砷除氟的研究。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不僅在除砷除氟機理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在新型吸附劑的研發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並成功在京郊開展了使用新型除砷吸附劑的中試研究,為徹底解決高砷飲用水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作為我國飲用水研究的重要基地,除上述研究外,水質實驗室在水源保護、水質安全評價、高效混凝技術、管網穩定控制技術、安全預警技術等方面承擔了多項國家和地方科研項目。這些科研項目的成果也將為提高我國供水技術和水質管理水平,保障我國飲用水安全做出重要貢獻。為了實現這壹目標,實驗室還積極進行硬件建設,不僅配備了功能齊全的分析儀器,還建立了幾套野外和實驗室模擬設備,形成了壹流的科研條件,為更好地開展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楊老師在談到供水安全時提到,現在飲用水行業正在從滿足水量的要求向滿足水質的要求轉型,最大的問題是認識的滯後。其中壹個主要原因是學術界和供水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和合作機制。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實驗室近年來在促進產學研交流合作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組織兩岸輪流舉辦的兩岸研討會。同時,實驗室還與國內壹些大城市的供水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開展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在不久的將來,實驗室還想與壹些自來水公司合作,組織壹些技術培訓班,為提高中國的供水技術做出更多的貢獻。此外,為了對中國的供水水質有壹個整體的了解,實驗室最近啟動了對全國主要水源的調查,最終目標是建立壹個全國水質數據庫,為中國的飲用水安全提供科學依據。面試那天正好是星期五,但楊先生晚上要去深圳出差。對他來說,周末去旅遊也是家常便飯。采訪最後,楊老師說:“作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不是追查熱點問題,而是靜下心來,紮紮實實把工作做好。作為壹名優秀的環境研究者,妳需要有壹雙敏銳的眼睛去發現新的環境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現在感受最深的是有點累,但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為解決環境問題做出壹些貢獻,我會很欣慰。”後記:松花江汙染事件後,環境問題和應急措施引起了廣泛關註。水質實驗室參與了科技部啟動的應急項目,負責其中壹個與硝基苯汙染評價及其環境行為研究相關的課題。
記得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