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研究集群:
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細胞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中心(籌)
五個前沿領域:
基因調控
核糖核酸
實驗胚胎學
蛋白質科學
細胞信號轉導
細胞和幹細胞生物學
癌癥和其他主要疾病機理
公共* * *技術支持平臺:
細胞分析技術平臺
動物實驗技術平臺
分子生物學技術平臺
化學生物技術平臺
幹細胞技術平臺
斑馬魚技術平臺
果蠅資源和技術平臺
十二五與創新2020期間,該所將力爭在染色質結構與功能調控、細胞譜系建立與轉化調控、細胞信號轉導對炎癥/腫瘤的調控三大科學問題上取得突破。2009-2011年度,該所新增科技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上海市科委競爭性科研項目(課題)184項,獲得競爭性經費3.73億元。
重大科研項目(2009-2011年)
上海生化與細胞學研究所歷史上發起的重大科研項目。
幹細胞戰略試點科技項目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戰略性先導科技項目是中國科學院啟動的第壹批戰略性先導科技項目中唯壹的生物項目,是“創新2020”實施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首期實施5年(2011-2015),共投入合成資金9.2億元。
生物化學與細胞學研究所積極承擔專項科研任務,靜乃河研究所作為“基於發育調控的細胞譜系建立”專項負責人,13名研究人員作為壹、二、四期專項的學術骨幹,子項目合同經費107萬元。專項自2011年初啟動,至2012取得重大進展。截至2012年7月,已發表1篇《細胞》, 2篇《自然》, 1篇《科學》, 1篇《細胞幹細胞》。《自然細胞生物學》1篇,《發育細胞》1篇,《分子細胞》1篇。發表的SCI論文(截至2015.05438+0.31)
發表在《生物化學》和《細胞》上的文章必須是重要的科研進展,都是英文的。基礎研究文章不同於社科等文科論文,不存在抄襲問題。請尊重那些辛勤工作的科學家。)
2015,8篇,自然1。
2014共64篇,其中CNS(Cell、Nature、Science等生命科學三大頂級雜誌)和子期刊6篇。
2013共66篇,其中CNS文章5篇。
2009年7月-2012,該所發表SCI論文388篇,其中:
*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論文6篇,其中Cell 2篇,Nature篇,Science 1篇。
*在國際壹流期刊發表論文59篇,其中《細胞幹細胞》2篇,《發育細胞》3篇,《分子細胞》1篇,《血液》2篇...
生化細胞2001-2011年發表SCI論文的影響因素。
註:影響因子是壹篇文章重要性(質量)的指標,對其正確性存在爭議。但需要註意的是,在國內,影響因子大於5的文章被認為是極高水平的工作成果,而大部分發表的SCI文章(包括壹些國內雜誌)的影響因子往往為零,甚至沒有影響因子。
2001-2011研究所發表的影響因子>:JBC(2004年該刊影響因子2065438+4.60)占所有SCI論文,上海生化與細胞研究所獲得2001-2011科研榮譽部分。
獲獎成果(2001-2013)成果名稱獲獎時間獲獎名稱獲獎單位/等級單位/免疫相關疾病中DC細胞激活調控及Th細胞分化機制的排序研究2013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新型腫瘤靶向基因-病毒療法(CTGVT)2013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細胞分裂中的努德爾蛋白、 在遷移和細胞內運輸中的功能和作用機制2012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壹等獎1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李勁松)2012上海市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2發病機理的RNA結構、 阿爾茨海默病及相關認知障礙的診斷和治療2011上海市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功能2009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阿片類藥物信號轉導的新機制及其在成癮中的作用2009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壹等獎2亮氨酰-tRNA合酶對底物的識別2008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附睪精子成熟的分子基礎研究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654 與其他細胞信號信號通路之間的對話機制1、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007年附睪精子成熟的分子基礎研究、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壹等獎1G、2006年蛋白偶聯受體信號與其他細胞信號通路之間的對話機制、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壹等獎1、2006年細胞因子神經調節的分子機制、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2核糖體失活蛋白。 核糖體RNA的結構與功能研究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活性多肽毒素的結構與功能研究2005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壹等獎1家蠶生物反應器生產生物制品的方法2004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上海市科技功臣(張·) 核糖體失活蛋白和核糖體RNA的結構與功能研究上海市科學獎2003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重組基因工程藥物凝血因子的研究體系與開發FVIII 2003年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三等獎1空間細胞電融合200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3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二等獎2002年國家科技進步獎。 獎1蛋白激酶在阿片類物質介導的信號轉導和耐受依賴中的作用200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2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2001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1蛋白激酶在阿片類物質介導的信號轉導和耐受成癮中的作用2001上海市自然科學獎2日本血吸蟲中國大陸株抗原基因的克隆表達及動物保護效果評價2001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實驗研究 論帕金森病發病機制的神經功能成像與基因治療2001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氨酰基-trna合成酶及其與相關的相互作用-tRNA 2001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 2012上海市生物化學與細胞研究所申請的專利。
授權專利號專利名稱授權發明人專利類型200710040600.0蓬松蛋白與β-連環蛋白相互作用的調節劑2012-19李季勇魏發明專利200710044543.3膽固醇代謝調節蛋白及其用途20076543 +02-11-07發明專利謝監管藥物篩選系統及方法2012-09-12宋寶良唐京傑發明專利200910055694.8抑制癌細胞侵襲的方法及試劑2012-09-12金施毅趙發明專利200965438+ 9單克隆抗體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20120965438+ +02-09-12李劉曉江海陽發明專利200810042946.9穩定表達細胞周期因子FoxM1的系統及其醫藥用途2012-08-15何誌英發明專利2008108。方法2012-08-15王新丁曉燕李福明發明專利200710038085.2α-突觸核蛋白在帕金森病藥物篩選中的應用2012-08-15胡洪宇謝媛媛林東海發明專利200465438。異質性核糖核蛋白K的篩選及其應用2012-07-25曾洪洋夏啟昌李葉雄發明專利200810207233.3抑制TM4SF4表達的幹擾分子及其應用2012-07-25趙等發明專利200610365438。腺苷蛋氨酸的合成方法2012-07-18趙福坤、羅雲星、袁發明專利200910051004.1固相相撲系統和固相相撲去除系統2012-。3005.9壹種重組表達可溶性轉錄介體復合體Med23亞單位的方法2012-07-04黃肖揚發明專利200410025465.9肝細胞癌相關蛋白分子標誌物癌蛋白18的篩選及應用2012-07-04。陳熊發明專利US8193162B2肝再生2012-06-05趙、劉彰武、秦佳、李在平發明專利200810200207.8轉基因構建體及其在制備時空可調性肝損傷模型中的應用2012-05-08。5438+00033254.8天花粉蛋白誘導的小鼠過敏性哮喘模型2012-05-02毛發明專利200810033086.2非洲爪蟾XPAPC基因啟動子及其組織特異性增強子2012-01-65438。樓新發明專利200810037362.2抗H5N1衍生血凝素蛋白單克隆抗體及其應用2012-01-04孫炳壯小小季永勇發明專利200810041265438。-01-04陳發明專利200510029160。十、己糖(磷酸)激酶的應用2012-01-04曾榮袁新玉陳麗周曉發明專利200565438。申請號2012-01-04曾榮袁新玉陳麗周曉發明專利200510029155.9CD59申請號糖蛋白2012-01-04曾李蓉周琛小源新宇發明專利國際專利(2065438)
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研究所獲得的主要國際專利壹、培養目標
1.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樹立愛國主義;具有團結、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的精神;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優良的學風,有強烈的事業心,積極為國家現代化建設服務。
2.掌握本學科紮實廣博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科學奉獻精神,在科學或專業技術上取得創造性成果。3.身心健康。
第二,培訓期
碩士-博士研究生學制為五年,學習期限最長不得超過六年半。研究生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
三、學科和研究方向
培養研究生的壹級學科是生物學,學科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發育生物學。研究方向形成了以基因表達調控為主要核心,以蛋白質科學和表觀遺傳調控為主線的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領域;以及以增殖、分化、雕亡、遷移等細胞活動的信號網絡為核心,以細胞行為和命運的決定,幹細胞和個體的發育為主線的細胞生物學領域。
第四,訓練方法
1.考研後,經過2-3次實驗室輪崗學習,進行導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確定導師。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實行導師負責制。2.研究生進入實驗室後,在導師的指導下,確定科研方向,選擇研究課題,由研究所統壹組織開題報告。研究生根據開題報告的評語進入論文工作。3.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時培養為碩士研究生,入學後第二學年第二學期進行考核,即博士資格考核。研究生轉博士生,要提出申請,得到導師的推薦。導師組在考核前對研究生的項目工作進行指導,研究院根據研究生的學習成績和研究項目的內容組織考核組進行審核。考試合格者可攻讀博士學位;不合格者可在半年後有第二次考核機會。那些失敗的人最終改讀碩士培訓或退學。4.博士第二年年初,研究所會組織評估小組,對碩士生-博士生轉博後的項目進展進行評估和指導,即相對標準評估。考核不合格者可在半年後進行第二次考核,仍不合格者建議碩士畢業。5.博士第三年,研究生按照生物科學院的要求完成專業總結,加強對自己研究領域的深度理解。同時,該研究所組織了壹次工作進展評估。如果研究生在考核前已經達到發表論文進行研究生答辯的要求,可以不參加工作進度的考核,之後需要申請並提交發表的論文。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建議碩士畢業或者退學。6.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研究生每學期至少要參加六次各類學術報告,每學期期末提交每篇報告的題目、時間、主講人和100字的摘要或心得體會。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生獎學金等級,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碩士學位。
所有在研究生部學習的都收學費。
2014下半年以來,獎學金略有提高。
4獎學金由國科大和實驗室共同承擔。以第二年2500元(2015)為例,國科大500元,其余由實驗室獎勵。
中科院研究生除了基本獎學金外,還有很多有競爭力的獎學金和各種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