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從內心探索困惑的根源

從內心探索困惑的根源

推薦前言2《從內心探索困惑的源頭》理查德·巴雷特著

去世前五天,舒馬赫把這本書的手稿交給了女兒,並留下了下面這句話:“這是我壹生的追求。”舒馬赫是當時最傑出的思想家之壹。即使在當今世界,他對生活中各種問題及其相互關系的看法也是非常獨特的。

比如,個人認為,應該如何從實際意義上看待人生,達到壹種平衡?在當今這個憂慮與日俱增的世界,重溫他的話,可能比他活著的時候更重要。他的遠見引導我們獲得高水平的健康和幸福,而不是追求虛幻的消費舒適。

當我們把最簡單、最小但非常重要的事情搞砸的時候,往往會暴露出最大的問題。可以說,這本書是壹本人生指南,揭示了當下很多不良文化社會因素的隱患,比如說我們只依賴那些已經被證明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它還介紹了獲得和發展對我們自己和整個社會有益的高級意識力量的好處。這為很多我們按照現在的思維無法解決的問題提供了答案,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當今社會的“缺失環節”。

如果我們對物質、社會和個人變化需求的認識是平衡的,那麽我們的消費行為也將是可持續的。我把這種理想狀態稱為“全譜意識”,和我合作開展這項工作幾十年的企業和組織也非常熟悉這個名詞。

讀《謎題:心智模式決定人生》有幾件事可能會觸動妳。

第壹,它的結構思想、格局和“道理”都是基於文字記載,基於古今思想家對各種事物的廣泛認識。

舒馬赫被認為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整體思維的先驅,盡管他會說他沒有提出任何新的想法。他提取的只是我們需要知道的重要而簡單的東西,但他表達的真理是永恒而精彩的。舒馬赫不是在灌輸壹種思維方式,而是反映壹種存在方式,需要我們每個人去消化和理解。

其次,舒馬赫解釋了人類意識發展中的問題,更準確的說是整個社會在過去幾百年裏偏離了意識的發展,而是奉行偽神的謬誤,比如笛卡爾給出的例子,現代科學主義,個人通過消費滿足自己的欲望。他澄清了許多現代文化中積累的不平衡和有限的思維,以及我們在過去50年中進入的死胡同,並鼓勵我們回到正軌。

可惜他的話並沒有得到廣泛關註。因此,隨著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和經濟預期的上升,這些信息現在更加重要,需要彌合的差距也越來越大。這些解釋的表達方式都非常清晰,通俗易懂,同時又很莊重,從而加速了好奇而有思想的人的核心本質的出現,那就是對簡單、真實、快樂的追求。舒馬赫正帶領我們理解今天的主流文化和媒體偏見是如何與現實不相容的,以及我們今天因此而面臨的壹些大麻煩。

第三,這也是本書的壹大可喜之處。舒馬赫定義了壹種宇宙觀和壹種存在方式,並解釋了我們如何通過結合古代智慧和現代思維來逃離陰郁的黑暗。他能把上層的觀點轉化為個人的思想和行動,從而幫助我們引導自己去追求更充實的、體現我們生命意義的生活。舒馬赫出色地彌合了過時的信仰、新時代和科學主義之間的鴻溝,因此他在今天仍然像在20世紀70年代壹樣具有重要的影響。

他堅信當今世界的所有弊病都是可以解決的,但這需要不斷的個人反思和通過他的經驗和自我約束來實現自我意識。對個人來說,最具挑戰性的事實之壹是,只有通過深入實踐自我承諾,我們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他列舉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可能會讓妳震驚,但各種現代組織中解決問題的例子確實能體現出舒馬赫所描述的積極圖景。哪些因素阻礙了組織實現更好的績效?在越來越多的咨詢師和專家對此的分析中,與舒馬赫的觀點類似:領導者對自己的不了解,以及他們讓下屬敬而遠之的溝通方式,在更深的意識中埋下了“障礙”。人們往往似乎在回避各種關鍵問題,因為他們沒有相應的理解、語言或結構化的體系來面對這些問題。

由於視角過於局限,必然導致士氣低落,缺乏凝聚力,執行缺乏連續性。但令人欣慰的是,在基本價值被摧毀的基礎上,各種工具正在被開發,以彌合這方面的差距。只有消除了這些“障礙”,才會有更多的人聚在壹起,為組織做出貢獻。這樣無論是企業績效還是員工滿意度,都會創造壹個雙贏的局面。舒馬赫通過這本書給我們提供了指引,讓我們按照自己選擇的道路,為自己的人生做這件事。

我們應該感謝舒馬赫在這本書裏沒有寫什麽讓人看不懂的東西。事實上,只要我們能在正確的層面上接近他們,充分運用我們的直覺,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答案都是簡單而直接的。舒馬赫也給我們指出了哪些問題需要鐵證事實科學有效遵循(趨同問題),哪些問題需要更高的價值觀遵循(在思考“四個認知領域”時保持平衡)。我很清楚,人類所經歷的困惑程度和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我們直覺的“第六感”的本質(壓抑純粹的自私,探索真實的內心感知)和人類集體性產生* * *感覺的能力。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裏,這種平靜的聲音需要培養和保護。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不是基於它的客觀存在,而是基於我們定義自己時所依賴的信念、價值觀和假設。迷茫的根源最終不在於我們面對的問題,而在於我們自己。隨著自我認知的加深,我們對他人的認知也在加深。在發展我們控制世界的能力的過程中,我們已經失去了我們的信仰、價值觀和我們與世界的道德關系的平衡。我們認同的才是我們在乎的。

舒馬赫呼籲我們每天都要反思,壹次又壹次地體驗內心的旅程。只有變得更有智慧,從內心治愈自己,才能通過外在的手段自然治愈地球。

附:

【1】理查德·巴雷特(出生於1945年3月7日),英國作家,主要撰寫領導力、價值觀、商業、社會文化發展等領域的文章。他在1997創立了巴雷特價值中心,這是壹家管理咨詢公司。

[2]我用舒馬赫的話來形容這裏的全人類。他認為每個人在思想和行為上都是平等的、有價值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