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模具行業
目前,日本的模具制造技術仍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根據日本通商產業省的產業統計,日本約有65,438+00,000家模具工廠,其中超過965,438+0%的工廠員工不足20人。也就是說,日本模具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主要依靠專業化分工來完成高質量的模具設計和加工。由於日本專業化程度較好,中小型模具企業整體制造水平較高,“日本制造”模具已經成為品牌和質量的象征。近年來,日本的塑料模具、粉末冶金模具和壓鑄模具大幅增加,而沖壓模具和鍛造模具則呈現相對減少的趨勢。據羅百輝介紹,日本模具正面臨五大問題——縮短交貨時間、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模具質量和精度、勞動力不足以及應對亞洲國家的挑戰。鑒於這種情況,許多日本模具制造商正在積極擴大設備投資。在加工中,大量使用無人值守的加工單元,或者通過計算機進行在線控制。幾乎所有的設計制造部門都使用CAD/CAE/CAM技術進行運動仿真分析和DNC(直接數字控制)加工。模具的技術發展主要在高精度、高速度、長壽命、復雜化、大型化、集成化和高性能方面發展。
2)美國模具工業
美國約有7000家模具企業,90%以上是員工不足50人的小企業。由於工業化的高度發展,美國模具工業已經成為壹個成熟的高科技產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美國模具鋼實現了標準化生產和供應。CAD/CAE/CAM技術廣泛應用於模具設計和制造,為加工工藝和檢驗配備了先進的設備。大型、復雜、精密、長壽命、高性能模具開發達到領先水平。
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經濟壹直面臨著後工業時代的巨大調整和變化,以及強大的國際競爭——來自成本壓力、時間壓力和競爭壓力。
3)德國模具工業
德國壹直以精湛的加工技藝和生產精密機械工具而聞名,其模具工業也充分體現了這壹特點。對於模具這壹復雜的工業領域,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德國模具廠商形成了壹種* * *知識:即全行業必須協調壹致,通力合作,挖掘發展潛力,* * *發揚創新精神,* * *隨著技術進步,取長補短,發揮整體優勢,才能取得行業的成功。此外,為了滿足新產品快速開發的需要,不僅大公司在德國建立了新的開發中心,許多中小型企業也這樣做,主動為客戶做研發工作。德國在研究方面壹直非常活躍,這也成為其在國際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基礎。在激烈的競爭中,德國模具行業多年來在國際市場保持強勢地位,出口率壹直穩定在33%左右。
據德國模具工業組織——德國機械制造商聯合會(VDMA)統計,德國模具企業約有5000家,2003年德國模具產值達48億歐元。其中,有90家模具企業是德國機械和制造商協會(VDMA)的成員,這90家重點模具企業的產值占德國模具產值的90%。
4)新加坡模具工業
新加坡是壹個只有300萬人口的小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政府重視和支持精密模具的發展,出臺了很多政策,使得模具行業快速增長,促進了新加坡經濟的快速發展。
新加坡擁有各類模具及精密加工相關企業1000多家,年產值超過45億人民幣,在亞洲模具行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上市模具企業超過10家。新加坡企業生產的模具65%以上都是給電子相關行業的。生產的模具都不大,但都是高精度高水平的模具。
新加坡模具企業主要集中在半導體框架/封裝模具、金屬沖壓模具、塑料模具、矽橡膠模具等領域。
2.中國模具工業概況
自1997以來,國家陸續將模具及其加工技術和設備列入《國家目前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和《外商投資鼓勵發展的產業目錄》,對部分重點專業模具廠實行增值稅先征後返優惠政策。1999國家將相關模具技術和產品列入國家計委和科技部發布的《中國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上述措施有力地促進了中國模具工業的快速發展。
1)模具行業總量快速增長。
2005年中國模具工業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三,達到61億元,2006年模具工業總產值達到720億元。中國模具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在16%以上),企業數量,從業人數,全員勞動生產率都在逐年提高。
2)進出口比例越來越合理,但仍是世界模具年凈進口大國。
中國模具產品進口額增幅逐年下降,出口額逐年上升。進出口比例從0999年的65438+6.6:1下降到06年的2:1。出口模具仍以中低檔為主,進口模具以中高檔為主。主要差距集中在精密、大型、復雜、長壽命等高科技模具上。
3)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但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十壹五”期間,我國模具技術發展迅速。目前,我國已能生產精度為2微米的精密多工位級進模,使用壽命為1 ~ 2億次。在大型塑料模具方面,我們現在可以生產48英寸電視的塑料外殼模具,大容量洗衣機的塑料模具,以及汽車保險杠和整體儀表板的模具。在精密塑料模具方面,中國已經能夠生產相機塑料模具、多腔小模數齒輪模具和塑料封裝模具。在大型精密復雜壓鑄模具方面,我國已經能夠生產自動扶梯整體踏板和汽車後橋變速箱的壓鑄模具。但與國外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中國制造業急需精密復雜的沖壓模具和塑料模具、汽車覆蓋件模具、電子連接器等電子產品模具,仍嚴重依賴進口。
3.國內主要模具生產地區簡介
國內主要的模具生產基地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安徽。
主要省市及其特點。
廣東——國內領先的模具市場,以外資企業為主體。
廣東省模具制造企業1萬余家,從業人員30萬人,企業數量、從業人員、工業總產值、出口總值均居全國第壹。廣東是中國最重要的模具市場,也是中國最大的模具進出口省份。全國模具產值的40%以上來自廣東,模具加工設備的數控化率、設備性能、模具加工技術、生產專業化水平和標準水平都領先於國內其他省市。
浙江——塑料模具占比大,以民營企業為主體。
浙江模具產業主要集中在寧波和臺州。寧波的寧海、余姚、慈溪、鄞州以生產塑料模具為主,北侖以生產壓鑄模具為主,象山、舟山以生產鑄造、沖壓模具為主。臺州的主要模具生產企業集中在黃巖和路橋,塑料模具占大多數。
上海-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以模具為主。
上海模具企業2000多家,從業人員65438+萬人,年產值近6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上海模具行業將面向六大行業和重點行業,特別是信息(IT)行業和汽車行業,大力發展精密鎂合金壓鑄模具、精密註塑模具、汽車覆蓋件模具、大型零件壓鑄模具和精密沖壓件多工位級進模。
江蘇——外資和民營企業是主力軍。
江蘇模具主要集中在蘇州和昆山。目前蘇州模具廠65438+萬余家,模具加工點65438+萬余家,模具年銷售額約50億-60億元。模具工業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新興產業之壹。在日本、韓國、新加坡、德國、荷蘭、美國及臺灣省和香港有許多獨資和合資企業,還有許多私營模具企業。
崛起的生力軍——安徽
目前,安徽省擁有洗衣機、空調大型註塑模具、冰箱塑料發泡模具、電機定轉子沖片高速級進模等壹批國內知名模具產品,部分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30%。模具標準件和模具材料庫也已形成。
另外,山東、福建、天津、遼寧、重慶、河北這幾年發展也比較好。
2)模具年產值過億元企業的地域分布。
在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首先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然後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然後是環渤海地區。目前全國80%左右的模具都集中在這三個地區。
據羅百輝介紹,目前模具產值超億元的模具企業主要集中在汽車覆蓋件模具領域。“十壹五”期間,各種模具的“龍頭”企業逐漸形成。如汽車覆蓋件模具的壹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精密沖壓模具的無錫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大型塑料模具的海爾模具公司、塑料型材模具的銅陵三佳科技有限公司(模具第壹股)、橡膠輪胎模具的廣東巨輪模具有限公司、揭陽天洋模具有限公司、模具標準件的洪龍集團、工業(大連)有限公司等。在數以億計的模具企業中,外資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4.中國模具行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中國模具行業的結構,無論是企業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進出口結構,都在朝著合理化的方向發展。為了更新和提高裝備水平,模具企業每年需要進口幾十億元的設備。羅百輝認為,創新發展投入仍然不足,模具行業綜合R&D能力的提升已經嚴重滯後於產能的提升。主要問題如下。
1)創新能力弱;
2)整體效率低;
3)專業化、標準化、商品化程度低,合作性差;
4)模具材料和模具相關技術落後;
5)企業的組織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和進出口結構不夠合理;
6)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模具企業的管理甚至比技術還要落後。
5.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趨勢。
未來十年,中國模具工業的發展趨勢是:模具產品向大型化、精密化、復雜化、經濟化、高速化方向發展;模具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模具的制造周期不斷縮短;模具生產向信息化、繪圖化、精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模具企業正在向技術集成化、裝備精良化、產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模具技術的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模具結構日趨大型化、精密化、復雜化,使用壽命不斷提高;
2)CAD/CAE/CAM技術在模具設計和制造中的廣泛應用;
3)模具設計制造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4)提高模具的標準化水平和模具標準件的利用率;
5)開發高質量的模具材料和先進的表面處理技術;
6)開發新的成型工藝和模具,培養新理念和新模式。
滁州的家電模具在全國久負盛名。近年來,滁州家電配套企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國內最大的冰箱產品制造設備和模具生產基地;冰箱箱體、門發泡線、吸塑成型模具等關鍵主體設備的生產占據國內市場70%的份額。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模具行業受到沖擊是不可避免的。模具網CEO羅百輝建議,模具企業應積極正視困難,認清形勢,關註國家近期出臺的“家電下鄉”、“電子信息、鋼鐵、汽車等九大產業振興規劃”等壹系列相關政策,制定戰略,調整結構,采取積極措施應對,渡過難關。
二、滁州模具行業的發展現狀
滁州市現有模具制造企業7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20余家,主要制造冰箱真空成型模具和發泡模具。近年來,非標模具設備生產線、註塑模具、沖壓模具等領域發展迅速。
冰箱真空成型模具和發泡模具制造是滁州模具行業的特色,在全國冰箱模具生產領域占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全市冰箱模具生產企業2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5家,主要集中在滁州市區,部分分布在南譙區、全椒縣、來安縣。據羅百輝介紹,滁州冰箱模具產業目前是中國重要的冰箱模具制造基地。代表企業有安徽鯤鵬裝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原中國揚子集團滁州裝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宏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經緯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科創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博精模具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非標模具設備生產是我市模具生產企業開拓的又壹成功領域。以安徽鯤鵬裝備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滁州艾力特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滁州鑫龍機電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壹批模具生產企業,在冰箱、冰櫃、洗衣機等家電成套非標設備生產以及太陽能熱水器成套非標設備生產方面,占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
此外,滁州市還有安徽天達集團模具公司、滁州迪蒙德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安徽安瀾模具有限公司、滁州鳳凰制冷配件有限公司等以生產註塑模具為主的企業,並有以首塑精密模具公司為代表的模具生產分公司,主要為該企業生產配套產品。據羅百輝介紹,2008年,滁州模具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億多元,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建立了產學研用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的自主創新體系,每年自主研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200多項,在家電模具開發和成套設備提供方面形成了國內領先的產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