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後悔1的情緒,接受自己真實的水平?
很多學樂器的朋友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平時關著門練琴,明明可以彈得很熟練,壹點不出錯;但是到了考試或者演出的時候,很容易彈錯音,而且壹塌糊塗,簡直不像平時的自己。
當我自己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會特別後悔和自責,但是我的鋼琴老師對我說:不要後悔,妳的真實水平就是那樣。?
我很不服氣,說,老師,妳了解我。自己練的時候真的能打好。我的真實水平不是這樣的!我上臺的時候太緊張了。?
老師說:妳以為妳平時玩的順就代表妳強嗎?
不是這樣的。
上臺表演不僅需要嫻熟的技巧,還需要額外的心理壓力。這種抗壓能力其實也是妳實力的壹部分。
而妳壹上臺就彈錯了,恰恰說明妳在這部分的實力還不夠強。
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多上臺,多表演,多在公眾面前暴露自己的壓力,妳的抗壓能力才會得到真正的培養。?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對自己實力的判斷其實是對抗壓能力的疏漏!
再比如,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考場上做選擇題,在A和C之間徘徊,最後無路可走,拿了個C。
結果在考場上和別人壹查,發現正確答案是a。
這個時候我們往往會非常後悔,會想:我本應該可以做正確的事情。我剛才為什麽選C?為什麽我這麽笨?為什麽我沒有選A?為什麽不選a呢?
其實這種後悔的本質是對自己實力的高估。
我們在A和C之間猶豫的真正原因是我們對這個知識點不精通。
如果我們真的在下面復習到位,把知識點背熟,練透,那麽到了考場,我們就不會猶豫,答案自然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
所以,人克服後悔的第壹個方法就是學會承認後悔。
承認自己的真實水平,面對自己的真實水平,敢於對自己說:我真的不夠努力,我承認。?
我選錯答案是因為之前復習不夠認真,知識點記得不夠牢。我承認。
我在演唱會上蹦蹦跳跳是因為之前表演經驗不足,心理素質不夠強。我承認。
當我們學會承認自己並不強大,並為自己的軟弱承擔責任的時候,我們內心就會有壹種平靜的力量,而正是這種力量,會引領我們真正強大。
2.敢於提前付出決策成本。
我的壹個朋友,去年錯過了壹個買房的好機會,現在想再買,就要付出去年房價的近兩倍才能拿到。她為此非常非常抱歉,問我怎麽平復這種遺憾。
我問她:?當妳去年得知這個房產信息的時候,是什麽最終促使妳沒有做出買房的決定?
她說:?其實去年最讓我猶豫的就是這個樓盤的位置有點偏。擔心這個地方以後不升值,最後放棄了。誰知道今年政府搬到這壹帶,這裏的房價?哇?馬上就漲了。現在想再買,已經來不及了。唉,我後悔,我後悔。
我繼續問她:那妳去年猶豫要不要在這裏買房的時候,有沒有研究相關政策?有做過相關數據分析嗎?有沒有咨詢過相關專業人士,比如房地產律師?
她想了想,說?嗯?沒想到這些。?
其實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裏。
任何收獲都需要付出,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代價來澆灌。
我們在面臨重大決策時,要敢於提前付出決策成本,提前做好調研和咨詢工作。
重大決策,如買房、賣房、簽約、擇業等。,要求決策者有很高的專業門檻。普通人在不了解相關專業的情況下,很容易做出錯誤判斷,最終做出錯誤判斷,造成巨大損失。
當自己的專業知識不足以支撐自己的判斷時,要敢於向專業人士請教,而不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臆測草率決定。
在做決策之前,我們要敢於提前支付決策成本。
只有提前了解、調查、咨詢,才能獲得更有效的信息,從而做出相對更準確的判斷,避免後悔。
3.允許自己犯錯。
看完這個,可能有朋友會問:?所以如果我之前沒看過這篇文章,我不知道我要提前支付決策成本,我也沒去調查咨詢過。現在我做了錯誤的選擇,很後悔。我該如何消除這種後悔的感覺?
對於有這種想法的朋友,我們來回憶壹下郝老師常說的壹句話:
?我不是神。我不可能事事完美。
我允許自己不完美,我允許自己做錯事,我允許自己犯錯。?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好像我們每個人都被植入了壹個。妳壹定不能犯錯?說明。壹旦犯了錯,我們會下意識的自責,在心裏懲罰自己。這種感覺是遺憾的來源。
到底是誰幫我們植入的?妳壹定不能犯錯?說明書呢?
也許是我們的父母在我們小的時候嚴厲地管教了我們;
也許是學校裏最兇的老師;
也許是我們為了對抗內心的不安全感而人為制造的?全知全能的自己?。
為我們植入的人。不需要犯錯?指令,我們現在都得把它放在壹邊,忽略它。
我們應該把自己從思想的牢籠中解放出來,給自己壹個?會犯錯?自由。
給自己定30%?容錯率?好吧,否則我們真的會把自己逼上絕路。
對自己說是,我允許自己犯錯,也允許自己不是全知全能的神。
對自己說:這次我搞砸了,我承認,我知道我錯在哪裏,下次我會用新模式取代舊模式,我會進步的!
最後,我想引用我最喜歡的辯手姜思達的壹句話。大方壹點浪漫壹點,有什麽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