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華南經濟中心廣州。學校現有3個校區,總占地面積21.72畝,其中北校區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廣州白雲山北麓,占地面積821畝。南校區位於廣州大學城,占地1095畝;大朗校區位於大朗,占地256畝。校園內小橋流水,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空氣清新,是陶冶情操、學習和教書育人的理想場所。
學校目前有19個學院和系(英語語言文化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商務英語學院、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西方語言文化學院、東方語言文化學院、中國語言文化學院、法學院、英語教育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高級翻譯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藝術學院、研究生部、體育部。繼續教育(開放)學院、國際學院(海外培訓部)、留學生部)、50個本科專業(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日語、泰語、印尼-馬來語、越南語、韓語、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電子商務、經濟學、保險、市場營銷、會計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稅務、國際商務。軟件工程、統計學、公共企業管理、行政管理、應用心理學、新聞學、廣告學、音樂表演、金融工程、漢語言文學、翻譯、藝術設計、播音與主持、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阿拉伯語、網絡工程、音樂學、舞蹈),涵蓋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舞蹈。1981年授予碩士學位權,1986年是我國恢復研究生制度後較早獲得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權的單位之壹。目前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外國語言文學)1個,壹級學科博士點(外國語言文學,可按規定獨立設置兩個學科)1個,兩個學科博士點(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法國語言文學、英國語言文學、日本語言文學、翻譯學)5個,壹級學科1個。根據規定,可在壹級學科範圍內獨立設置2個學科碩士點),2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英語語言文學、法國語言文學、日本語言文學、德國語言文學、俄羅斯語言文學、國際貿易、企業管理、會計學、文學藝術、世界經濟、區域經濟學、國際法、民商法、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國際關系、思想政治教育、西班牙語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翻譯學)。6個省級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法國語言文學、英國語言文學、日本語言文學、國際貿易、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8個省級知名品牌(英語、法語、國際貿易、金融、日語、市場營銷、會計、工商管理),1個國家重點學科(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1個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外國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校外語類本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非通用語言教學研究中心),廣東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全國百強2個。
學校踐行“通中西”校訓,大力推進外語與專業融合,培養壹專多能、“雙高”(思想素質和專業水平高)、“兩強”(外語實踐能力強、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能夠直接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國際化通用人才。學校的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充分肯定。2003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等級。學校面向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招生,招生批次為第壹批。學校開設的專業符合社會需求,畢業生深受社會好評,就業率在廣東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學校辦學條件好,教學環境優。現有固定資產601.47萬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698萬元。擁有實驗室總面積52000多平方米,包括寬帶多媒體教學網絡實驗室、EDI國際貿易全景模擬實驗室、同聲傳譯模擬實驗室、廣東省三大重點實驗室和各類語言實驗室。圖書館兩個校區的總面積為50,000平方米。全館實行集藏、借、閱、研於壹體的開放式管理模式,主讀者服務區每周開放81小時。目前擁有圖書1.39萬冊,國內外報刊2954種,中外文在線數據庫資源20個,實現了13種語言文獻采購、分類、編目、流通、檢索的網絡化壹體化管理。
學校現有編制專任教師總數達到9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達到38%,具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比例達到77.4%。此外,還有80名客座教授和60多名長期外國專家。許多專家學者在國家和省級學術組織中擔任領導職務,或被所在學科的國際權威刊物聘為編輯或特約審稿人,或為各級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擔任顧問或咨詢專家。本科生、研究生18648人,成人本科生、進修生、留學生16000多人。
學校高度重視並積極開展對外學術文化交流。迄今為止,已與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韓國、智利、古巴、香港、澳門、臺灣省等國家和地區的65,438+000所大學和學術文化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
本文的數據截止到2007年3月。
我的目標也在那裏。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