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雲南西雙版納詳細介紹

雲南西雙版納詳細介紹

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的西雙傣語是十二的意思,西雙版納就是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猛養、版納猛龍、版納、版納猛海、版納猛混、版納猛嘎、版納猛遮、版納納西丁、版納猛臘、版納、版納彜烏。西雙版納是明朝隆慶四年(1570),宣慰司(當地最高長官)將轄區劃分為十二個“版納”(傣語中,“十二”、“西雙版納”、“版納”意為壹千畝,即壹個版納,壹個征收賦稅的單位)。從此,阿呆就有了“西雙版納”的名字。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北緯21.08′~ 22.36′,東經99.56′~ 101.50′。屬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濕潤地區。由於入射角較大,冬季至日的最低高度角為45°。這個地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具有“夏無冬,秋無雨”的特點。壹年分為兩個季節,即雨季和旱季;雨季持續五個月(5月下旬-6月下旬10),旱季持續七個月(6月下旬10-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這個地區熱量豐富,終年溫暖,四季常青。因為靠近海洋,受印度洋西南季風控制,受太平洋東南季風影響,常年潮濕多雨,所以森林茂密,植物很多。因此,西雙版納被稱為“植物王國”。2003年10月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接納西雙版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000000000006從世界地圖上第壹眼看去,我們會發現,西雙版納同緯度的其他地區幾乎都是荒蕪的沙漠或戈壁,但這裏2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卻像是鑲嵌在皇冠上的翡翠,格外耀眼。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動物界”和“植物界”。

景點有景洪市景區、猛海縣景區、猛臘縣景區。每個區塊有若幹個景點,包括19個景點,800多個景點,總面積1202.53平方公裏。該地區動植物資源種類繁多,被稱為“熱帶動物王國”。其中,許多珍稀、古老、奇異、瀕危的動植物是西雙版納特有的,引起了國內外遊客和研究者的極大興趣。景觀以豐富迷人的熱帶和亞熱帶雨林、季雨林、山谷雨林、珍稀動物、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習俗為主。這個地區景觀獨特,知名度高,經過國務院。

西雙版納塔群

1982 10 10月8日獲批為第壹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西雙版納總面積19582.45平方公裏,人口100多萬。下轄景洪市和猛海、猛臘縣。這裏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多個民族,其中傣族50多萬,漢族25萬,其他民族25萬。與老撾、緬甸接壤,邊境線長1069公裏。交通西雙版納距離省會昆明約700公裏,開車兩天或壹晝夜(9小時)即可到達。版納機場可起降“波音737”和“空客319”飛機。昆明到西雙版納每天都有直飛航班,空中飛行時間50分鐘左右(費用:全票到780元/座)。此外,北京、上海、成都、重慶、曼谷都有直飛西雙版納的航班。國內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非常方便。

航空

西雙版納嘎灑國際機場西雙版納景洪機場是僅次於昆明的全省第二大航空口岸,距景洪市區5公裏。自1990機場通航以來,已開通至大理、麗江、上海、鄭州、天津、成都、重慶等主要城市的國內航班。1996開通曼谷國際航班。昆明到西雙版納、麗江到西雙版納都開通了機場。

公路

2006年4月6日,昆明至西雙版納高速公路開通,裏程550公裏,最多9小時可達。在昆明火車站旁邊的昆明長途汽車總站可以買到票。每天有20多趟臥鋪客車和常規客車開往景洪,24小時車程,票價約為110-150元,春運期間還會上漲。

航道

西雙版納景洪港——國家壹類口岸,有瀾滄江航道。景洪港是國家壹類水上口岸,由景洪、橄欖壩、關累組成。景洪港為水運口岸,開通了景洪至緬甸清邁、老撾萬象的國際水運航線。

在景洪客運站坐去猛侖、猛臘的車,在猛侖下車。行程約1小時。從昆明、思茅可以坐開往猛臘方向的車,在小猛侖鎮下車。從猛侖客運站步行到吊橋需要10分鐘,買票後20分鐘到景區。

名字來源於西部雙傣語“十二”的意思,雙版納的意思是十二個版納:版納景洪、版納猛養、版納猛龍、版納王猛、版納猛海、版納猛混、版納猛嘎、版納猛遮、版納納西丁、版納猛臘、版納孟鵬、版納伊吾。西雙版納是明朝隆慶四年(1570),宣慰司(當地最高長官)將轄區劃分為十二個“版納”(傣語中,“十二”、“西雙版納”、“版納”意為壹千畝,即壹個版納,壹個征收賦稅的單位)。從此,阿呆就有了“西雙版納”的名字。資源西雙版納被譽為動植物王國。西雙版納是全國首批44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壹,有300多萬畝自然保護區,其中70萬畝是保護完好的原始森林,占全州總面積的近60%。它以美麗和富饒而聞名。

西雙版納有2萬多種植物,其中熱帶植物5000多種,食用植物1萬多種,野生水果50多種,速生珍貴用材樹種40多種。許多植物是珍貴的木材或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藥物美登木和花環;治療高血壓的羅浮木;胃蟲的檳榔;閩楠籽油是高寒地區坦克、汽車發動機、石油鉆井專用潤滑油,具有增粘降凝雙效添加劑。桐油可以替代柴油;依蘭依蘭素有“花中之王”之稱,可制成高級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樹;有天然的“水壺”和“雨傘”;能聽音樂跳舞的草,能吃蚊子的草,能用血封住喉嚨的箭毒木...

廣闊茂密的森林為各種野生動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目前鳥類429種,占中國鳥類總數的2/3,哺乳動物67種,占中國哺乳動物總數的16%。西雙版納的鳥獸種類繁多,是中國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其中,亞洲象、禿鷲、印支虎和豹被列為世界級保護動物。野牛、羚羊、懶猴等國家壹級保護動物13種,二、三級保護動物眾多。

作為“旗艦物種”,亞洲象對生態環境意義重大。1977年,中國宣布亞洲象為瀕危物種,並在西雙版納建立了野象自然保護區。現在亞洲象的生存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其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的80多家增長到現在的300家左右。中國的亞洲象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少數分布在附近的思茅地區。

西雙版納還盛產橡膠,全國第二大橡膠區,橡膠單產最高。除此之外,這裏還盛產大米、各種熱帶水果和砂仁,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藥王國”。

去版納旅遊,有時會看到美麗的孔雀、銀雉、犀鳥在林中飛舞;有時候妳會看到大象在路上走;有時我看到羚羊、野鹿和兔子在奔跑...看到那壹幕真的很開心,那是在其他地方無法想象的奇觀和樂趣!西雙版納屬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壹年可分為旱季和雨季,年平均氣溫為265,438±0℃。枯水期為11至次年4月,豐水期為5月至10。全年無霜無雪。年霧日達到108—146天。景洪地區極端最高氣溫41.1℃,極端最低氣溫2.7℃,全年適宜觀光。西雙版納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山區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溫暖、陽光充足、熱量豐富、濕潤多雨,具有“長夏無冬,壹場雨成秋”的特點。壹年分為雨季和旱季。雨季持續五個月(5月下旬-6月下旬10),旱季持續七個月(6月下旬10-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編輯此段】文化傣族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傣歷、傣語和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學藝術,早在1000多年前,傣族的先民就寫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寓言、小說、詩歌等。僅用傣語寫的長詩就有550多首。趙樹屯和《楠木納諾》、《葫蘆信》是他的代表作,被改編成電影和戲劇,深受群眾喜愛。傣族舞蹈藝術水平高,民族特色鮮明,動作多是對動物行為的類比和美化,如流行的“孔雀舞”、“象腳鼓舞”等。

傣族的音樂很好聽,除了伴舞外,還經常與詩詞結合。雕塑和繪畫也有鮮明的特點。傣族人信仰佛教,在傣族地區隨處可見佛塔和佛寺。竹樓,阿呆民居,是中國現存最典型的幹欄式建築,造型古樸獨特,居住涼爽舒適。傣族男子有紋身的習俗,這顯示了勇氣和美麗,也可以吸引異性的愛。

風景區

著名景點有:景洪、曼飛龍塔、瀾滄江、曼格佛寺、曼景蘭旅遊村、依蘭度假村、猛侖植物園、民族園、野象谷、熱帶作物研究所、傣族美食、傣族園、景洪原始森林公園、紅旗水庫、原始森林公園、動物奇觀、植物奇觀、熱帶雨林、傣族潑水節。

名校

比較知名的學校有:雲南熱帶農業工程學校(原雲南農墾管理學校和原思茅熱帶作物研究學校合並),是國內研究熱帶經濟作物的大型專業學校。

特色餐飲

傣菜在雲南菜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西雙版納居民以傣族為主,傣族美食以糯米、酸、烤肉、水產為主,以野生栽培植物為調料,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在版納美食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米楠”、布朗族美食、哈尼族美食、燒烤、青苔、酸筍燉魚(雞)、香茅烤魚、香竹飯、炒蕨菜。大部分名字遊客都沒聽過,值得壹嘗。

夜市供應版納美食。除了上述特色菜外,還有香草燒雞、竹筒飯、烤竹鼠、蒸苔蛋、熟雞生茸、鴨腳、竹蟲、炸牛皮、炸豬皮等各種最符合南方人口味的民族風味食品。晚上,遊客可以壹邊品嘗美食,壹邊欣賞景洪市的夜景。五顏六色的燈光會讓妳流連忘返。當地香香的竹筒飯,吃個小攤的竹筒飯,2-5元就能吃飽。

如果妳敢品嘗昆蟲,可以考慮昆蟲大餐。除了蚱蜢和蠍子,還有爬行的竹蟲和蜜蜂幼蟲。壹頓飯大概需要120元,可以8個人壹起品嘗。數百年前,小乘佛教傳入雲南西雙版納,成為傣族的宗教。這裏隨處可見佛寺建築,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佛寺,有的佛寺旁邊還有佛塔。佛寺佛塔成為傣族人民生活的中心和心目中的寺廟,佛教建築藝術也成為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西雙版納傣族佛寺的建築以重檐多坡平瓦為主。佛寺多為方形,東西朝東,屋頂斜坡由三層組成。中殿較高,東西兩側遞減交錯。屋頂采用長方形瓦,瓦尾鉤在平竹椽上。屋頂主脊與屋檐之間的脊用石灰抹平,用各種瓦片裝飾。主脊上的瓦飾呈火焰狀,脊首端大多有鳳凰的形象,別具壹格。

曼飛龍塔(佛教寺院,僧人念經議事的場所)西側的開放式“布蘇”則是另壹種風格:在三面重檐的長方形佛寺壹側的中堂部位,修建壹個高度相同、兩檐壹個端坡的大殿,兩側修建兩個人字形屋頂的房間。以上三部分連接的地方,房檐都連成壹個整體,成了壹個開放式的修道院。

進入佛塔的門樓也很獨特。在壹個雙檐人字屋頂的壹側,壹個屋頂被建造成直角,並連接在壹起,形成壹個門亭。屋檐下只有柱子,沒有墻,四通八達供人進出。雖然它是壹個復制的建築,但由於其巧妙的布局,它顯示了傣族特殊的建築風格。由此可以看出傣族建築的顯著特點。也就是說,這些建築都沒有嵌入墻體的柱子。

距猛海縣城14公裏的景鎮八角亭(又稱唐傑),造型獨特精致:底座為方形,折角,亭身為磚木結構八角形。亭子有31個面和32個角,每個角上都鋪著緬甸瓷磚。八個亭子在建築的側面,自下而上,層層收縮,美麗地重疊直至頂端,錯落有致,結構精密,別具壹格。因亭建於凈真,故稱凈真八角亭,是傣族人民為紀念釋迦牟尼而仿其所戴的金帽“卡韓中”而建。八角亭建於1701,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是景鎮地區的中心佛寺。傣歷每月15日、30日,敬真地區的佛教高僧聚在亭子裏,聽高僧講經,議重大宗教活動,也是高僧升佛的地方。

每座佛寺內部由佛座、僧座、經臺三部分組成。佛像基座上的釋迦牟尼塑像多為坐像,佛耳奇形怪狀,大而寬,形似“

大多數佛塔都建在佛寺旁邊或附近。佛塔主要有:緬甸鐘塔、亭塔、泰姬陵塔、密檐八角塔。這些塔基本上是用磚砌成的,塗上石灰和油漆,大部分是實心的。景洪市的曼飛龍佛塔屬於泰國金剛塔。這座佛塔像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由三位印度佛教傳教士設計,由傣族領導人建造。建於公元1204年,距今已有800年。塔基呈梅花形,周長42.6米。主塔高16.29米,四周八座小塔,高9.1米,八角形分布。塔身為多層葫蘆形。每個小塔裏都有壹個佛龕,還有壹只泥鳳凰在空中飛翔。整組塔完美無瑕,美輪美奐。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旅遊勝地。最佳旅遊時間如果妳想去西雙版納,什麽時候都可以。

西雙版納是雲南省少數幾個沒有冬天的地方之壹。65438+10月最冷的月份,這裏的平均氣溫是16℃,最熱的時候,平均氣溫只有28℃。這樣的溫度讓西雙版納成為了壹個從來沒有下過雪的地方,也是壹個曬了很久的地方。西雙版納壹年只有旱季和雨季,所以有“夏無冬,雨入秋來”的說法。

165438+10月至次年4月去西雙版納旅遊最合適。這期間溫度不高也不冷。如果妳在6月到9月去西雙版納旅遊,妳將有機會品嘗那裏所有的熱帶水果,這真的很棒。5-6月5438+10月進入雨季,但這裏路況良好,依然無法阻擋這裏旅遊旺季的到來。特色旅遊區特色:綠色、霧蒙蒙、傣族民俗、溫馨和諧、原生態,這與東南亞國家有著質的區別,有著獨特的魅力。西雙版納是中國唯壹的熱帶雨林自然保護區,樹木遮天,珍禽異獸遍地,奇花異草遍地。距離泰國、緬甸很近的西雙版納,佛教風情十足,佛塔寺廟與傣族竹樓、古竹樹相映成趣,壹派神聖景象。

傣族潑水節

西雙版納橄欖壩潑水節西雙版納傣族人用傣語稱之為“飲桑坎”或“桑堪麥”。因為過年時會舉行熱烈隆重的潑水祈福活動,外人稱之為潑水節。傣族新年不同於公歷的六月。傣歷六月潑水節通常在公歷四月中旬,持續三到五天。

慶祝節日

地點:西雙版納傣族聚居地,播放古城歌曲《納西景帝》。

節日特色:西雙版納的傣族在每年的陽歷四月中旬都會舉行熱烈隆重的潑水祈福活動,而潑水是傣族人過年必舉行的活動。

慶祝方式:

這壹天,人們會“趕集”(聚在壹起娛樂)。人們會穿著新衣服,載歌載舞,重點追趕,高飛,劃龍舟,丟包,慶祝節日。

過去傣族歷年多在村落舉行,規模不大。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成立後,各級政府把傣歷年作為加強各民族文化交流、展示民族風情、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遊客和客商的壹項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不僅開展了潑水、高飛、賽龍舟、燃放煙花、放飛燈籠、堆沙等傳統活動,還增加了文藝表演、商品展覽和貿易洽談等活動。各個公園也利用優勢開展了牛賽。國際友人、海外僑胞、省內外遊客、客商成群結隊,與西雙版納各族人民共慶節日,領略濃郁的民族風情,領略迷人的地方風光,開展經貿活動。傣族歷年的壹個重要節日,加強文化和經濟交流,友誼和民族團結。歷史文化潑水節的傳說

根據民間傳說,在古代,傣族人居住的地方遭受了壹次又壹次的災難。夏天沒有雨,春天沒有風,秋天沒有陽光,冬天多雨。無論晴天與否,無論下雨與否,四季混淆,莊稼無法種植,田地和荒地荒廢,人畜被感染,人類面臨滅絕。

被稱為帕雅夜的人,看到這樣的情景,決定去天庭查明原因,並告訴了天王英達提拉。他用四塊木板做成翅膀,飛上天空,向英達提拉天王報告人間的災難。壹打聽香大提花瓣的氣味,才知道掌管風、雷、電、雨、晴、陰的神捧著馬甸達拉紮,無視馬蓬制定的旱、雨、寒的規矩,憑借廣大的神通,蓄意制造混亂。而這壹位手握馬甸達拉紮,魔法輝煌,眾神對他都束手無策。

英達提拉為了懲罰這個不擇手段的神,裝扮成帥哥,到彭馬店的達拉姆紮家串門,勾引女孩子。被馬甸達拉紮長期囚禁在深宮的七個女兒對這個帥哥壹見鐘情。英達提拉將挾持馬甸達拉給世界帶來災難,使人類面臨滅絕。七個平日裏壹直生父親氣的善良女孩,決心大義滅親,拯救人類。他們每天都聚集在父親身邊撒嬌,探尋父親生死的秘密。面對嬌媚的姑娘,彭馬店達拉紮終於道出了秘密:他不怕刀,不怕箭,不怕火,不怕洪水,只怕頭上的頭發。姑娘們發現秘密後,把父親喝得酩酊大醉,趁機剪掉了他的壹撮頭發,做了壹個“弓”(直譯為心弦弓,破布須弓)。當他們把弓弦對準馬甸達拉柴的脖子時,他的頭突然掉了下來。但是彭馬店達拉紮的頭是個魔鬼頭,火的壹塌糊塗。七姑娘見之,不顧安危,情動之下沖向頭上,神火熄滅。為了撲滅魔火,七個女孩不得不把惡魔抱在懷裏,不斷旋轉,直到腦袋爛掉。每次姐妹倆輪換的時候,都會互相潑水,洗去身上的汙漬,消除異味。

馬甸達拉柴死後,舒魯巴的馬哈彭重修歷法,掌管風雨,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傳說修訂後的歷法是在戴歷六月由巴雅向他的父親宣布的。因此,傣族人把公布新歷法的六月作為辭舊迎新的元旦。人們在過年的時候互相潑水,以此來忘卻義氣不仁的七位善良姑娘,並以此來驅邪汙邪,求吉祥如意流傳至今。壹般來說,傣歷過年要三四天,通常稱為“萬麥”、“萬飯”、“麥排牙萬馬”。“萬麥”是辭舊歲的日子,有點類似農歷的除夕。這壹天,人們要打掃衛生,為新年準備食物,告別舊年,迎接新年。“萬鬧”的年份大多是壹天,有時是兩天,表示空天,不屬於舊年報的日子,也不屬於新年的日子。人們通常說“萬腦”是馬甸達拉紮頭爛的日子。

唱片描述:受傷的王子“黑龍”繼《變心》、《七月初七》之後,於2005年推出全新中文專輯《西雙版納》!

在專輯《西雙版納》中,黑龍無論是唱法還是唱功都有了很大的突破,歌曲風格也從之前的“傷”有所改變。專輯中的音樂風格不壹樣,融入了更豐富的“情感元素”。專輯最後,我放了《Real & amp;不變的情歌(串燒改編的快版)、《西雙版納(高低版)》、《請不要離開我(高配版)》以及兩首伴奏,充分回饋粉絲。

專輯中的主打曲目《西雙版納》和《不變的情歌》以營造風土人情為主。有著獨特的民族樂器,再加上對故鄉的久遠記憶和黑龍的《康定》,獨特的風土情不禁讓人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