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救人而死,是她和孫少平最完美的結局。

《平凡的世界》田曉霞救人而死,是她和孫少平最完美的結局。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讀起來總能觸動感情,忍不住自由落淚。

特別是當田曉霞死的時候,她是為了救壹個落水的小女孩而死的。孫少平在《這位當過報紙搬運工的老人》中證實了小霞的死訊:

”孫少平眼睛壹黑,腿軟如抽筋骨。他感到有什麽東西在他的腿上燃燒——他忍不住尿在褲子裏……”

看到這裏,我已經哭看不下去了,必須停下來,實在沒有力氣邊看邊哭,想好好哭壹場,然後聚集力量,繼續看下去,我想看看失去田曉霞的孫少平最後的結局是什麽?

整本書裏,都做到了壹對壹的情侶。潤葉和李向前是政治婚姻,孫少安和何秀蓮是逼婚,潤生和郝紅梅是壹對不幸福的婚姻,金波和他的藏族姑娘是壹對死胡同。只有孫少平和田曉霞是靈魂伴侶,這是最令人羨慕和向往的。可是這麽幸福的壹對為什麽不能走的更遠呢?偏偏剛確定戀愛關系就讓兩個人天各壹方,太殘忍了。

我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於是我翻著書,壹遍又壹遍地尋找答案。壹遍又壹遍地閱讀田曉霞和孫少平的細節後,我突然感到如釋重負。

田曉霞和孫少平熱戀中,他們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壹個意外的到來,田曉霞的離開和悲慘的死亡,是她最好的歸宿,也是她和孫少平最完美的結局。

1,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相識。

田曉霞和孫少平在田曉霞的家裏相遇。田曉霞對這位同學和老鄉表現出極大的熱情,而孫少平卻很尷尬。壹方面,他對自己破爛的衣服感到自卑,另壹方面,他對田曉霞的上衣和她開朗的性格感到驚訝,這使他感到親切。

但這壹次,只有兩個人認識了,沒有進壹步的交流。直到他們都被選去湟源講故事,他們才對此有了更多的了解。見多識廣的田曉霞充當導遊,帶孫少平參觀了湟源的幾處名勝。這是田曉霞第壹次帶孫少平去欣賞外面的世界,打開了孫少平的眼界,豐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被外界所吸引的孫少平也被田曉霞所吸引。他被她堅強的個性和她對問題的不同看法所吸引。田曉霞是壹個見多識廣、聰明伶俐的女孩,讀過很多書。這個女孩不僅健談,還把孫少平帶入了另壹個世界,讓孫少平開始關心政治和國家大事,開始閱讀參考消息。正如田曉霞所說:

壹個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國家和世界目前正在發生什麽,這是很可悲的。.....

從那以後,孫少平經常去報紙專欄前看報。他壹直堅持這個習慣。這時,孫少平不僅喜歡和田曉霞聊天,而且很欣賞田曉霞。她真的知道得太多了。

她不僅引導孫少平關心國家大事,養成看報的習慣,還引導他閱讀《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壹書,使他的思想境界更上壹層樓,達到了哲學的高度。同時,田曉霞還指導孫少平閱讀了許多有意義的外國小說,如《愛情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得到滿足,並在不知不覺中開闊了自己的意識。當這些知識滋養了他的靈魂,他的氣質也漸漸悄然改變。

孫少平獨特的勞動人民的天性和壹頭滋養心靈的混雜氣質逐漸吸引了田曉霞。兩個年輕人的心在討論問題,壹起討論小說裏的情節,壹起看報紙,他們開始慢慢靠近。

高中生活,從相識到相知,與其說是相互吸引,不如說是田曉霞與孫少平在知識的海洋中奔跑。

田曉霞像壹位心靈導師,引導孫少平關心時事,理解哲學,使各種意義深遠的小說滋養了孫少平,使孫少平從壹個小學水平的孩子成長為壹個看待問題全面的成熟成人。這不僅是知識上的飛躍,更是精神上的飛躍。

這時候他們只是互相欣賞,喜歡對方獨特的氣質,還沒有到互相愛慕的階段。

高中畢業後,他們壹起餞行,互送畢業禮物。孫少平回家務農,田曉霞繼續她的生活。雖然他們不再見面,田曉霞繼續發送孫少平參考消息,繼續滋養孫少平不安的靈魂。

如果生活壹直這樣,他們可能再也見不到面了,但生活總是在變。隨著國家政策的變化,孫少平被鄉村和鄉村之外的世界所混雜的精神思想開始變得躁動不安。他不甘心壹輩子待在農村,他想出去傳播自己的青春激情,尋找自己的夢想。

2.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孫少平偶然又遇到了田曉霞。

孫少平決定去湟源尋找他的夢想,但理想和現實總是背道而馳。在財政拮據的情況下,孫少平只能靠出賣自己的力量來謀生。他在壹個又壹個的工地上賣力氣,只能在下班的時候偷偷看書,讓自己的精神不至於被繁重的勞動壓垮,以此來證明自己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

此時,孫少平沒有時間去考慮田曉霞或田曉霞。即使面對他最好的朋友金波,他也不想暴露田曉霞。他的農村氣質在壹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思維。他無法突破局限,這使他無法向田曉霞敞開心扉。他只能壓抑自己。

生活總是充滿戲劇性。他第壹次下班時碰巧遇見田曉霞,正準備看電影《王子復仇記》。這次相遇把兩個人緊緊的聯系在了壹起。

此時,田曉霞已經是師範大學的壹名大學生,而孫少平只是壹名自由職業者。他在田曉霞面前感到有點自卑和尷尬,但他們仍然有相同的話題,這打破了他們之間的沈默。在田曉霞父親的辦公室裏,他們在湟源有了第壹次約會,那是壹次約會,但當時他們並不知道。

他們的約會相當成功。田曉霞是那種熱情而有理想的女孩,她不在乎家庭觀點,只在乎精神交流,只在乎精神特質。孫少平正好遇到了田曉霞在這方面的精神交流,而孫少平為生活奮鬥的精神也感染了田曉霞,於是他們開始了柏拉圖式的靈魂之戀。

他們基本上保持著周壹見的節奏。每次孫少平都從田曉霞帶著她提前準備好的書,而田曉霞則帶著興奮的心情去圖書館向孫少平借書,準備每周要借的書。他們只是在這段看似普通實則浪漫的感情中數著日子,期待著周六的到來。他們談理想,談文學,談政治,談壹切可以談的,這是為了避免談論他們的未來。

孫少平的心情很復雜。他渴望和田曉霞在壹起,希望能擁抱她,但他無法突破自己農村思想的局限,也無法徹底解除自己心靈的枷鎖。他在心底認為自己配不上田曉霞,尤其是田曉霞畢業當記者的時候,他覺得兩個人的距離越來越遠,所以他很矛盾,他很痛苦,但是他又渴望見到田曉霞。

田曉霞也很苦惱。她意識到自己喜歡孫少平,但她不確定自己是否墜入愛河,這讓她很沮喪。對於要不要把自己交給壹個來自窮鄉僻壤的農民工,她很迷茫。她開始想了解他。當她看到路邊的工人時,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孫少平。看到有人在工地上幹活,她也有強烈的想壹探究竟的欲望。只是兩個人的關系很微妙,女孩的矜持也讓她對愛情保持沈默,只能這樣和孫少平相處。

就這樣,兩個同樣有著不同煩惱的戀人進行著他們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

柏拉圖的精神之愛,到了壹定程度,自然會希望開花結果,這對孫少平和田曉霞都是如此。

3.古塔山的兩年合約,掀開了浪漫的窗戶紙。

與孫少平相比,田曉霞有更多的心理優勢。她不需要考慮吃飯的問題,也不需要考慮兩個人的差距。她熱情浪漫。她快樂而自由。當她成為壹名記者並想與孫少平分享她的喜悅時,他們來到了古塔山。

田曉霞的浪漫故事《熱那亞的魯緬采娃》激發了兩個人的熱情,打破了他們的顧忌。孫少平終於張開他有力的臂膀,緊緊地擁抱了田曉霞,並簽下了那份漂亮的兩年合同。

其實這個約定不僅美好浪漫,還維護了兩個人的感情。即使中間有變故,兩個人還是有這個約定,也能從側面看出兩個不自信的人在戀愛中的表現。

巨大的幸福並沒有使孫少平失去理智。冷靜下來後,他仍然擔心兩人之間的隔閡,沈重的生活沖淡了他對田曉霞的熱情。

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生活永遠不會辜負妳。對孫少平來說,生活壹直對他特別仁慈。當他正苦惱和田小霞之間的巨大差距時,餡餅真的從天而降,壹下子砸到了他身上。

他的第壹份工作的老板,曹姬叔,給他帶來了這個餡餅。湟源市要招20個農村戶口的煤礦工人,這對別人來說是壹件很辛苦的事情,但對孫少平來說,卻是壹個巨大的驚喜,壹個命運的巨大轉折。只要他還有工作,他就離田曉霞更近了壹步。

孫少平和田曉霞之間的距離似乎越來越近。看起來就是這樣。其實兩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下,遇到不同的人,現實問題越來越突出,心理距離可能就越來越大。這是最致命的。

4.現實與理想的競爭

孫少平成為桐城大亞灣煤礦的正式工人,田曉霞在省城當記者。

孫少平不得不整天與黑面孔和黑煤打交道,面對粗魯的男人和黑人棚戶區的家庭。

在礦井裏工作的時間越長,孫少平越覺得田曉霞的愛情是壹場美麗的夢。他越來越不自信,不敢相信壹個在井下工作的煤礦工人要和壹個省城的女記者同居?

生活的艱辛和現實使孫少平擺脫了年輕時不切實際的幻想,開始考慮實際和現實的問題。他和田曉霞可以用青春的激情去戀愛,去交流,說壹些浪漫的、詩意的話,這也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以後真的想結婚,成家,生子,那可能就是另壹回事了!

這是孫少平心中最擔心的問題。他對田曉霞而不是他自己沒有信心,這使他越來越感到他與小霞的最終關系可能會以悲劇的形式結束。

這個悲觀的結論其實已經深埋在他的心裏,這是他和田曉霞不可知未來的最大變數。

與此同時,煤礦裏的辛苦讓孫少平越來越傾向於王力可蔡氏那種簡單的幸福,他越是認可和羨慕心裏那種簡單的幸福王力可蔡氏,他越是認識到他和田曉霞沒有未來,不可能在壹起,但是愛情讓他堅持這種在他看來無望的愛情,他只是在堅持和等待兩年的合同。

漸漸地適應了王的生活,壹個賢惠的妻子,對他殷勤的服侍和壹個聽話的兒子。這是樸素而簡單的幸福,逐漸在孫少平的心裏生根發芽。

當小霞突然以記者的身份出現在孫少平面前時,孫少平激動地哭了,但面對礦領導時,在飯桌上,小霞壹邊和別人說話,壹邊不停地用筷子給他夾菜。在這種場合,邵平的心裏湧起了許多說不出的滋味。驕傲?自卑?開心嗎?屈辱?也許這些情緒有點...

對孫少平來說,田曉霞是壹個女神,壹個美麗的夢想和浪漫愛情的象征。她是冷漠的,高不可攀的。毫無疑問,孫少平是愛田曉霞的,但在田曉霞面前,不管孫少平承認與否,他都需要昂起頭,內心有壹種自卑。

就在這個時候,王在礦上出事了。在幫助慧英嫂子的過程中,他逐漸融入了這個家庭,他把自己當成了這個家庭的壹員。每次下井,我都會聽到她關切的叮囑:“壹定要擔心些什麽……”,他感受到了真正的溫暖。當他從礦裏出來,面對慧英嫂子的美餐,他是輕松的,舒服的,放松的。

兩種不同的心態交織在壹起,嚴重折磨著孫少平,尤其是當他收到小霞的壹封信,告訴他報社的另壹名記者高朗正在追求她時,孫少平更是傷心痛苦。他解決痛苦的方法不是找回田曉霞的心,而是想找個機會去省城拜訪蘭香,找到田曉霞。他對自己說:就算我們最後壹次見面,如果命運決定他必須盡快和她分手。

事實上,在孫少平的心目中,在他的潛意識裏,與小霞分手成了壹種解脫,但這壹次他並沒有解脫,田曉霞出差去了。

在孫少平痛苦的掙紮中,當他的理想和現實都在掙紮時,田曉霞離開了。他不需要掙紮,他解脫了。

事實上,田曉霞完全是陰謀殺人。

田曉霞仍在她的新記者工作中苦苦掙紮。壹個黑人煤礦工人的遠房男友和壹個親密的追求者,在她考慮未來之前,命運已經為她做了決定。

南方的壹個城市被洪水淹沒,居民處於危險之中。吳原本叫記者高浪去現場采訪。結果他出差了,田曉霞卻誤趕上了這場特大洪水,在機場沒位置的情況下堅持給自己擠了個座位。在各種不可能的條件下,田曉霞終於來到了這座被洪水淹沒的城市。

下了直升機後,田曉霞沒有跟著市委書記不時匯報,而是獨自壹人在洪水邊緣奔跑。她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麽,但她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直到她跑到東堤,看到養老院的人都不相信會有洪水來,她才堅持不走。在警察不知所措的時候,她給公安局長表演了壹個妙招,用槍逼著這些人立刻撤離。這真是壹個好計劃。半個小時後,這裏壹片汪洋,這裏的人早已全部撤離。

當公安局長對她佩服得五體投地,把她當“高級參謀”,指揮警察到處救人的時候,田曉霞突然看到了洪水中的小女孩,然後想都沒想就跳了進去,救下了小女孩。小女孩得救了,卻永遠被洪水沖走了。

這裏有壹個矛盾。既然這裏的人都被疏散了,為什麽洪水裏還有壹個小女孩?即使洪水中有壹個小女孩,田曉霞作為壹名臨時高級參謀,正在指揮壹群警察。作為指揮官,為什麽不指揮有能力的警察去救落水小女孩,而不是自己下水?

這其實是路遙給她安排的歸宿。她必須死。如果她不死,她將來怎麽和孫少平相處?兩個人結婚生子,是分開住,還是田曉霞通過關系把孫少平調到省城壹起住,還是田曉霞應聘到大亞灣煤礦工作,留在這裏陪孫少平?或者兩個人經過理想和現實的考慮分手。根據孫少平的心理軌跡和生活發展,他們更有可能分手。

不管我們的處境如何,我們都是活在世俗的世界裏,普通人的生活裏。是現實,現實還是現實。再也沒有了浪漫和浪漫,我們失去了靈魂伴侶的結合,成了千萬人中的普通壹對。

這樣的結果,雖然世俗,現實,卻讓我們失去了最好的情感,失去了心中最理想的渴望。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當兩個人的感情還很強烈的時候,田曉霞突然離開了,她留給我們的只有美好和理想。她開朗熱情的性格,開放的心態,不落俗套的思想,超然脫俗的情懷,美好的記者生涯,是很多人望塵莫及的。

田曉霞代表美麗和理想。她就像壹顆星星,沒有太陽那麽熾熱,溫暖,給人帶來光明。讓我們壹直仰望,追求她。她是我們心中的夢想,也是我們壹直追求的夢想。

這麽美好的夢想壹定不能破滅,所以她只能在洪水裏。因為為了救壹個落水小女孩的慘烈犧牲,這個夢更加崇高。讓我們從此記住這個美麗的女孩。

只有田曉霞死了,孫少平才能去古塔山告別那段青春歲月,才能把這段美好的時光牢牢記在心裏,才能真正做到“曾經滄海難為水,永遠琥珀。”

孫少平經歷了愛情的創傷,這樣他才能真正在慧英嫂身上得到安慰,過上他心中想要的生活。其實,當他在慧英嫂子家過夜的時候,雖然什麽都沒發生,但心裏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壹直在他口中的慧英已經變成了慧英,於是拒絕了同樣美麗的秀秀,拒絕了蘭香和鐘平把他調到省城的機會,毅然回到了大雅。

他上了二級站臺,沿著鐵路線迅速向東走去。他遠遠地看見頭上纏著紅領巾的慧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還有脖子上掛著銅鈴的小狗,正朝他跑來...

最後的結局也預示著他新生活的開始,預示著這就是家,預示著他會和慧英在壹起。

所以,只有田曉霞死了,他才能真正開始新的生活,才能徹底留在大亞灣,那個美麗的女人才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我們的夢想和理想沒有變。這是最好的結局。

因此,田曉霞的死是她最好的歸宿,也是她和孫少平最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