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看IT教師十年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個人規劃

看IT教師十年發展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個人規劃

2000年的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是計算機教育向信息技術教育轉變的重要標誌,並由此確立了信息技術作為壹門獨立學科的地位。在這十年中,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這與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的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十年對於整個歷史來說只是壹眨眼的時間,但對於年輕的信息技術學科和信息技術教師來說卻是重要的十年,機遇與挑戰並存。人們常說,不經歷風雨,看不到彩虹。信息技術教師在專業發展道路上積累的成功經驗令人驚嘆!

●信息教師十年發展的苦與樂。

從信息技術教師的特點來看,壹方面,教師年輕,經驗不足;另壹方面,信息技術教師數量少,其中兼職教師占很大比例,很多學校無法建設團結的教研團隊。師資力量薄弱,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極大地制約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發展。

從信息技術的內容特點來看,壹方面,信息技術本身發展迅速,技術更新周期短,對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有滯後性,但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課程的內容更新要快得多,這就要求信息技術教師隨時做好知識更新的準備。另壹方面,課程理念也在不斷變化。隨著2000年《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綱要(試行)》的頒布,改變了以計算機專業知識(如基本編程和操作系統基礎知識)為主體的內容體系,強調了對流行軟件工具的學習和使用。在教學形式上,我們改變了以往強調理論知識學習,轉而強調學以致用和技能訓練。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的制定,摒棄了2000年大綱中以技術工具為主線的內容體系,強調以信息素養為中心,培養學生運用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了從計算機課程到國家文本層面的信息技術課程的轉變。這些變化需要缺乏歷史積澱的信息技術教師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挑戰和機遇並存。我們欣喜地看到,新課改以來,全國各地湧現出了許多認真參與課程與教學研究、善於實踐與思考的信息技術教師。壹方面,他們生活在復雜的職業生活環境中,肩負著復雜的工作負擔;另壹方面,他積極參與課程建設,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先行者。許多信息技術教師不僅在教學實踐中樹立了良好的實踐榜樣,而且敢於參與信息技術課程的討論和建設,並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出了許多有意義的說法和策略。

隨著人們對信息技術課程認識的深入和信息技術課程實施環境的變化,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得到了壹定程度的逐步改善。很多學校分別管理信息技術組和電教組,更加明確了信息技術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角色。同時,由於各地信息技術教研制度的完善,信息技術教研也逐漸得到加強。信息技術教師也得到了和其他學科教師壹樣的機會,比如教研、競賽、觀摩等等。

雖然信息技術教師在學校還面臨著尷尬的處境,承受著其他教師從未遭受過的壓力,但“梅花香自苦寒來”,信息技術教師經歷了自身的修煉,抓住了機遇,自然會有發展的空間和機會。

●因地制宜: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之路

IT教師的專業發展除了與其他學科的相似性外,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專業發展路徑,善於從IT教師的具體情況出發,分析和審視各種因素,制定自己的發展規劃,逐步走上自我發展的道路。以下是幾個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職業發展途徑。

1.積極參與,修身養性。

信息技術教師應以課程開發為己任。信息技術課程正處於初級發展階段,建設需求強烈。信息技術教師不是簡單被動的課程實施者,而是積極的建設者。

2000年大綱提出後,許多教師隨著學校網絡建設掌握了優秀的網絡建設和管理技能;有些老師利用課後即時充電來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論和專業水平。這些都為課程的開放性和選擇性提供了保障。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教學研究中,要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營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開展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研究,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在校本教研中,團隊成員相互學習,相互啟發,通過交流激發思考,通過實踐成功超越,是提高整個團隊專業素養的有效機制。

3.加入網絡,抓住機會。

信息技術教師具有獨特的網絡優勢。在學校師資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看網絡找到非常豐富的資源,包括學科專家的指導。

4.研究課題,提煉總結

教學實踐是中小學教學研究的主要來源,也是壹線教師研究的重點。尤其是新課程實施以來,教育理念的巨大變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挖掘、教學模式的重構、教學內容的優化組合、好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師生關系的重新確立、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趨勢,都是選題的“活水”。

●鳳凰聶?信息技術教師專業發展的三個階段

基於多種教師發展理論和信息技術教師職業的特點,作者從教學實踐和教師教學技能發展的角度,將信息技術教師的發展概括為三個階段:站在平臺上、魅力平臺和品牌平臺。

1.迅速“站上講臺”

站上講臺階段教師發展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自主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教師應當能夠適應和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基本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具備教師基本職業道德,得到學生認可。在這壹階段,新教師初步具備了通過教育教學實踐簡單總結教學經驗的能力,但教學理論和教學素養水平仍處於較低水平,教學科研項目的參與和開展不全面、不均衡。

(1)掌握教學設計與實施的基本方法。教學設計各方面都要有理有據,除了考慮教什麽,怎麽教,還要思考為什麽要這樣教。經過課堂的回顧和反思,能夠對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有準確的認識,從教材、學生、教法、學法、任務、評價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堅持教師主導學生的原則。教師要敢於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在認真備課的基礎上創造性地上好課,並在教學中提出明確的教學任務,營造生動活潑的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激發教師自我發展的動力。教師站在講臺上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以下幾個因素:個人素質;是否得到導師的指導;是否得到實踐的機會和施展的舞臺;是否努力鍛煉,不斷提高教學能力。這其中,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妳自己的心態和行為。

2.創建壹個“魅力講臺”

(1)優化設計,打造獨特魅力。壹個有魅力的教師需要富有表現力的教育語言,要清晰明了地傳授知識,流暢準確地表達觀點,有時還要帶著真情實感介紹知識背景,創設教學情境。在備課的過程中,魅力平臺的老師會更加細致地考慮教學的各個環節,在設計上註重求異、求異、求新,比如重新加工教材內容,巧妙安排教學任務,大膽借鑒教學方法,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師特點選擇和設計活動。教師可以藝術地啟發和引導學生,將自己和學生融入教學過程,把握課堂節奏,用職業魅力征服學生。

(2)因材施教,註重分層教學。分層教學是壹種理念,不能簡單等同於分組教學。因為很多信息技術課程都是以任務驅動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所以在選擇任務時需要考慮任務本身是否有梯度。對技術的分析要到位,不求完美,但求精細。教師壹定要引導學生分析任務對應的操作,明確哪些操作是已有知識的延伸,哪些操作是必須引導和重點,哪些操作可以作為擴展內容。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分層需要滲透到教學的各個階段,才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

(3)持續培育,全面均衡發展。魅力來源於對學生的熱愛,對事業的無限忠誠,淵博的知識,教書育人的能力,永不滿足的執著精神。根據情報學的特點,開展多種類型的學生活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營造豐富多彩的學術氛圍,增強學科吸引力。另外,在教學中要兢兢業業,註重教學經驗的進壹步思考、挖掘和推廣。善於在教育實踐中發現各種典型事件和壹些有價值的教育問題,帶著問題學習,形成個人教學風格。

3.打造“品牌平臺”

經過堅實的平臺和迷人的平臺的磨礪,這個階段的教師有了更多的成功經驗和對教學真諦的感悟,他們的工作更側重於教學研究。個性化探究、原創實驗、個人經驗交流成為工作常態。教室裏有什麽樣的老師,就有什麽樣的教育。有人說,壹個民族的所有文明都體現在教師身上。

(1)培養創新素質。品牌講臺教師開始從固定、常規、自動化的工作進入探索創新期,這是形成自己獨特見解和教學風格的時期,主要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專業化。這壹階段的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已經達到了專業水平,能夠打破課堂的局限,利用壹體化的學習管理系統和基於網絡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基於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開放式學習和探究,進而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

(2)發揮先鋒作用。與其他課程的教師相比,信息技術教師應該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中發揮先鋒作用。作為品牌老師,應該憑借自身優勢,探索壹些師生雙贏的活動。比如選修課,興趣小組,學生社團,研究性學習小組。在活動中教會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把課堂上獲得的自尊、自信轉移到生活中,以積極的心態處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

(3)宣傳教育成果。通過行動研究、基層研究、課堂研究等研究方法,提高理論水平,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模式,提煉和完善關於教育教學的經驗和理念,並積極向校內外宣傳,讓更多的青年教師受益。

壹直以來,我們都在堅持:專業鑄就品牌;壹直以來,我們都在期待:夢想成就未來。每壹位信息技術教師都需要把提升專業發展水平作為自己的終身追求,以積極的心態展望未來,實現自己的夢想。機會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