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圍繞主題查找信息
查閱文獻不是壹件容易的事,需要壹定的技巧,是妳不斷查閱積累下來的。妳必須自己去嘗試才能得到,沒有人能代替妳。查閱文獻時,不僅需要耐心、細心、細心,還需要深思熟慮,遵循壹定的程序,而不是在圖書館裏東抄西抄壹段。
為了有效地搜索文檔,應遵循以下步驟。
1.問壹系列關於主題的問題,然後分析這些問題與主題的關系,確定妳要查詢的信息或問題是某個數據、某個概念還是某個概念。
2.根據這些問題或信息的性質選擇檢索工具,即確定是通過百科全書等參考工具書檢索,還是通過報紙索引等檢索工具書檢索。
3.確定檢索方式,就是去我們學校的圖書館,或者去我們地區的圖書館,或者找老師或者相關專家咨詢。
4.選擇檢索方式,即從最近出版的書刊開始,或者將搜索限定在某壹年的書刊。
5.利用搜索參考書提供的搜索線索進行搜索。
壹旦妳找到妳需要的文件,妳就可以要它。
7.閱讀文獻,獲取妳需要的信息。
文件和資料的整理和處理
從事科學研究僅僅靠查閱資料是不夠的,還要對文獻進行加工整理,也就是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這包括整理和加工。
1.安排
查閱相關文獻後,摘錄(註明出處,包括書名或論文名、作者姓名、出版單位、版本、出版時間,以及期刊的年數和期號、報紙的年、月、日等。)或者抄下來,然後按順序整理分類。
摘錄可以寫在筆記本或卡片上。而筆記本不方便整理資料,卡片不僅方便整理,而且便於查找、使用和攜帶。卡片紙要大小壹致,每張卡片只記錄壹個想法、例子或問題,每張卡片上的內容要註明出處。
第二步過程
只有對文獻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剔除虛假材料和陳舊重復的材料。要研究有價值的材料,這個階段往往要做以下幾項工作:寫評語、批改、寫總結、做筆記、寫總結。
寫評論就是在摘錄材料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觀點、解釋或疑問。
標記是指讀者在重點、難點、亮點或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做的各種標記,如直線、曲線、紅線、波浪線、圓圈、括號、項目符號、問號、感嘆號等。
寫摘要就是對包含各種信息的研究文獻進行總結。即用自己的話概括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觀點、獨特性或其他數據。
做筆記就是把自己讀書時的經歷和想法隨時記在本子上。讀書筆記不要求形式,可以隨時寫下讀書時的想法。記筆記的好處是可以幫助妳更好的記憶和思考。
寫總結就是把妳要找的某壹類的所有信息匯總起來,然後進行加工,內化為妳自己的結構體系寫出來的報告。每篇綜述其實都是壹篇研究報告,可以為自己或者別人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2)給學生多種題目,讓學生自己選擇題目,通過幾種途徑盡可能多地收集信息,並在寫作中適當運用。
1.我來說說魯迅。
作為現代文壇的鬥士,魯迅先生以筆為槍,抨擊當時社會統治的黑暗腐朽和人民的麻木不仁。他是個作家,也是個徹頭徹尾的革命者。他不平凡的壹生中有多少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我們應該如何尊重他偉大的靈魂?組織學生以“了解魯迅”為專題,到圖書館查找有關魯迅生平經歷、文學創作等方面的資料。用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用自己語言藝術的加工和提煉,在課堂上給大家講壹個生動的故事。
2.讀書有世界
魯迅先生創作了許多作品。他深邃的思想,犀利的筆觸,不似刀槍刺入敵人胸膛。也許他不是戰場上的常勝將軍,也不是槍林彈雨中的戰士。但是,他讓討厭他的人膽怯,讓敵視他的人無可奈何。他也讓信任他的人用生命互相信任,讓尊重他的人擁有無限的精神營養,在奮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組織學生搜索魯迅作品,選出感受最深的壹部,做讀書筆記,在班級讀書報告會上討論交流,談談最深的感受,鼓勵學生提出不同意見。
3.漫步在人民畫廊
魯迅筆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可以說是描述了當時所有的社會生態。請將他作品中的人物進行梳理,做壹個簡要的形象分析,在閱讀課上與同學交流積累,盡量做到全面,然後裝訂成冊,對魯迅作品中的人物有壹個整體的認識。
4.通過積累獲得收益
以魯迅的壹篇文章為例,組織學生利用網絡查找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文字理解、內容介紹、相關評論等,做壹個簡單但全面的預習筆記。在課堂上進行比較,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可以實現資料收集的有用性,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去做,對知識的積累會有很大的幫助。
5.小資料員
古人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確,自然景觀、植物、花鳥魚蟲,總會引起人們的無限感慨,於是就出現了歌頌自然界萬物的優美篇章。我們能收集多少?組織學生到電子閱覽室分組競賽。用網上搜索找到這樣的章節,建立自己的群數據庫,進行分類。比較壹下,哪個群體數據庫更全面更系統?並選擇壹種比較有特色的章節進行欣賞或課後點評。
走進大自然
組織學生尋找有關長城的信息。如果可能的話,組織學生在假期爬長城,親身體會“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和名勝古跡。感受自然風光之美,接受人文氣息的洗禮,學生可以實地采訪當地老人,講述相關傳說和故事,可以做文字筆記,也可以實地拍照。活動結束後,可以交流思想,展示調查結果和收集的相關資料,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家鄉附近的人文景觀或名勝古跡。
7.知識競賽
組織學生分兩組比賽。在收集有關長城知識的基礎上,發揮各自的才能,列舉幾個有關長城資料的內容題目,如對聯、古詩及相關知識。雙方代表會發問答,讓學生在相對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