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高職院校旅遊專業學生的就業現狀
據國家旅遊局統計,目前我國直接旅遊從業人員980萬人,年均增加50萬人,缺口至少200萬。旅遊專業就業空間廣闊,各個方向就業前景都很好。近年來,旅遊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也不錯。根據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網站公布的數據,國內著名高職院校旅遊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已達100%。畢業後,有的同學去了酒店、旅行社等企業,有的去了與專業相關的國家機關或轉行到其他行業就業。
從市場需求來看,旅遊飯店、旅行社等用人單位的負責人認為,旅遊業是壹個操作性很強的行業,對實際操作能力的要求遠遠高於對知識的要求。所以企業尤其是旅行社更願意用那些熟悉旅遊業務,肯吃苦的高職生。相對來說,企業認為自己比本科生更踏實。
二,影響旅遊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因素分析
1.社會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期望過高。
很多家長認為,系統掌握旅遊理論的旅遊管理專業專科生,將來應該從事旅遊企業的經理、主管、公務員等比較體面的崗位。大學生“天之驕子”的觀念由來已久,加上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很多旅遊專業的學生優越感很強,對就業的期望值也很高。在選擇就業地區、就業單位、工作崗位上,壹定程度上存在“三選壹”現象。
2.傳統就業觀念影響就業。
旅遊行業人才缺口很大,只要畢業生願意,工作都有。只是近幾年的招生情況不太理想。即使是學過旅遊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依然轉行,這和人們的傳統觀念有關。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服務就是為人服務的工作,服務這個職業是低人壹等的。這種舊意識、舊觀念仍然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對大學生求職影響很大。
3.缺乏對職業定位的理性思考。
大學生就業時最註重個人發展空間,希望在短時間內有晉升的機會。而旅遊業,尤其是酒店業,要求管理人員從服務員坐起。管理者需要知識和經驗,尤其是這個行業最基本的工作經驗。否則沒有經驗很難成為壹個好的管理者。畢業生的預期收入與用人單位提供的薪資不匹配。
4.專業就業選擇面太窄
目前從旅遊專業的就業崗位來看,大多局限於酒店和旅行社。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的到來,旅遊業競爭的加劇,人才短缺問題將越來越突出。壹是旅遊企業管理層需要的常規人才,如高級管理人員、從事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市場營銷、旅遊娛樂管理、旅遊策劃、旅遊景區管理、旅遊物業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二是旅遊業的發展,需要壹些新的專業人才,如從事旅遊電子商務、分時度假旅遊網絡管理、會展旅遊、旅遊資本運營等;三是未來社會競爭需要的創造性、復合型人才。
5、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不突出。
目前大量在旅遊企業工作的畢業生剛開始工作時,業務能力達不到企業的要求。對原因的調查分析表明,部分高職院校專業培養方案的設置沒有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開設的課程很多與實際情況脫節,以至於學生在學校只片面地學習部分專業知識。
三、旅遊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對策
1.加強就業指導,合理規劃職業生涯。
對於企業來說,道德和責任是選擇候選人的關鍵標準。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在校期間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和引導。壹是通過職業規劃的教育和指導,加強學生對本專業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第二,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盡快了解自己職業的特點和從業人員應該具備的素質;此外,就業指導的形式應該多樣化。除了舉辦就業講座,家長還可以舉辦就業說明會,邀請相關企業來學校介紹自己的情況,幫助學生從各方面研究感興趣的企業。
2.加強職業教育,轉變就業觀念。
目前,大學生對職業選擇有壹些不合理的想法。受當前社會經濟形勢的影響,學生在職業選擇過程中出現了壹些消極傾向,如追求穩定、崇拜權力、功利心理等。他們應該選擇哪個職業熱門,哪個職業環境優秀,以至於在職業選擇中出現“教師熱”、“公務員熱”、“外企熱”等非理性選擇。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要加強自身的思想教育,正確認識自己,克服盲目的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和利己主義,培養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主動創新精神。
3.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操作技能。
高等職業教育最突出的特點是將實用的應用技術理論課程與實驗、實訓、實習相結合,開展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教學,以達到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的目的。在旅遊專業學生的教學中,應以校內基地為實驗實訓基地,建設與課程互補的實驗實訓基地,為學生獲得社會認可的技能等級證書提供條件。
高職旅遊專業學生應充分利用區域內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設施,開展資源調研、酒店服務、誌願導遊等活動。目前壹般旅遊旺季對人才的需求會比較大。對於那些有誌於在旅遊行業發展的同學來說,提前涉足這個領域是非常有意義的。大學生利用假期在旅行社和酒店積累工作經驗,對以後找工作很有幫助。
4.優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是細化專業方向。目前我國旅遊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場營銷、旅行社管理等專業方向。根據旅遊發展的需要,會有更專業的方向。所以,專業化將是壹種趨勢。高校要根據自身實力設置符合時代要求的專業,做到實用、先進、結構合理;二是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課程的課時,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實踐能力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提高;第三,要培養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
5.加強職業教育,培養職業熱情。
作為旅遊專業的畢業生,首先要在主觀上加強對旅遊行業的認同。教師在這方面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專業知識和靈活的教學方式向學生傳授旅遊相關的理論知識,讓學生明白旅遊是壹個新興的朝陽產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可以和學生交流,改變部分學生導遊服務、接待服務低人壹等的觀念,調整學生擇業心態;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野外實習、考察等活動,從培養學生到?從對旅遊的興趣中激發對本專業的熱愛。
6.加強素質教育
旅遊業是壹個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行業,在人才培養中實施素質教育尤為重要。高職院校應轉變教育觀念,實施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旅遊專業學生的培養應與實際工作、旅遊發展和社會現實緊密結合,大力倡導多樣化的創新教育實踐模式,包括制定創新培養方案和計劃,開展創新課堂教學和各種課外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適應旅遊業發展對旅遊人才的需求,旅遊專業應突破原有教育模式,在更高層次上打基礎,樹立形象,改革創新,充分利用各類旅遊教育資源,形成整體旅遊教育合力,培養更多適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