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有哪些?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有哪些?

供應鏈金融的含義和特征

1.供應鏈金融的含義。

供應鏈金融是為壹個產業供應鏈中的單個企業或多個上下遊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以促進供應鏈核心企業和上下遊配套企業“產供銷”鏈條的穩定和順暢流通,通過金融資本和產業經濟的合作,構建銀行、企業、商品供應鏈之間互利共贏、可持續發展、良性互動的產業生態。

供應鏈金融不是單壹的業務或產品。改變了過去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單壹企業的授信模式。而是圍繞壹個“1”的核心企業,從原材料采購到制作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絡將產品送達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經銷商、零售商和終端用戶連接成壹個整體,為鏈條上的“N”個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所以也叫“1 N”模式。

2.供應鏈金融的特點。

(1)供應鏈金融從核心企業研究整個供應鏈。壹方面有效地為相對弱勢的上下遊配套中小企業註入資金,解決供應鏈失衡問題;另壹方面,將銀行信用融入上下遊企業的買賣行為,可以增強其商業信用,提高其談判地位,使供應鏈成員更加平等地談判,逐步建立長期的戰略協同,增強供應鏈的競爭力,促進整個供應鏈的持續穩定發展。

(2)供應鏈金融從新的角度評估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基於供應鏈金融的思想,銀行等金融機構從註重對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的評估轉變為對整個供應鏈及其交易的評估,不僅真實地評估了業務的真實風險,也使更多的中小企業進入了銀行的服務範圍。

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分析

1.應收賬款融資模式。

用未到期的應收賬款為金融機構融資的行為稱為應收賬款融資。下面重點介紹供應鏈上下遊企業,以及參與應收賬款融資的金融機構,來設計應收賬款融資模式,如圖1所示: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應收賬款融資壹般是針對供應鏈上遊的債權企業。債權企業、債務人企業(下遊企業)、銀行都要參與其中,債務人企業在整個運作中起到反擔保的作用。壹旦融資企業出現問題,債務人企業將承擔彌補銀行損失的責任,使銀行進壹步有效轉移和降低其承擔的風險。此外,在商業銀行同意向融資企業提供信用貸款之前,商業銀行仍然需要對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但他們更關註下遊企業的還款能力、交易風險和整個供應鏈的運作,而不是只評估中小企業本身。

應收賬款融資使融資企業能夠及時獲得商業銀行提供的短期信用貸款,不僅有利於解決融資企業的短期資金需求,加快中小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壯大,而且有利於整個供應鏈的持續高效運作。

2.已確認的倉庫融資模式。

供應鏈下遊的企業為了獲得企業持續生產經營所需的原材料和產成品,往往需要向上遊供應商預付貨款。對於短期資金周轉困難的企業,可以利用保兌倉業務融資壹筆專項預付款,從而獲得銀行的短期信貸支持。保兌倉業務是融資企業(以下簡稱買方)在銀行指定倉庫,以賣方已成立的倉單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額度,銀行控制其提貨權的融資業務。保倉業務適用於賣方回購條件下的采購。基本的業務流程設計如下圖2所示:

保兌倉業務不僅需要供應鏈中上遊供應商、下遊廠商(融資企業)、銀行的參與,還需要倉管員的參與,倉管員主要負責質押品的評估和監管;保兌倉業務需要上遊企業承諾回購,從而降低銀行的信用風險;融資企業通過保兌倉業務獲得的是分批支付貨款和分批提貨的權利,無需壹次性支付全款,有效緩解了企業短期資金壓力。

保兌倉業務實現了融資企業的杠桿購買和供應商的批量銷售,也給銀行帶來了收益,達到了雙贏的目的。為供應鏈節點的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有效解決其全款購買的資金困境。此外,從銀行的角度來看,保倉業務不僅為銀行進壹步挖掘了客戶資源,還提供了供應商連帶責任保證和產權作為擔保,進壹步降低了風險。

3.融通倉的融資模式。

存貨融資是企業以存貨作為質押向金融機構辦理融資業務的行為。企業在支付現金到銷售存貨的經營過程中,可以采用存貨融資模式。所謂融通倉,是指第三方物流企業提供的壹種融金融和物流於壹體的創新服務。它不僅可以為客戶提供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物流和加工服務,還可以為客戶提供間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務,提高供應鏈的整體績效和客戶的經營和資本運作效率。它的基本業務設計如下圖3所示: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思路,銀行在中小企業采用融資倉業務時,重點關註企業是否有穩定的庫存、是否有長期合作的貿易夥伴以及整個供應鏈的綜合運作情況,並以此作為信貸決策的重要依據。此外,在金融倉業務中引入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質押品的驗收、價值評估和監管,並據此向銀行出具證明,協助其進行風險評估和控制,進壹步降低了銀行的風險,提高了銀行信貸的積極性。此外,商業銀行還可以根據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規模和運營能力,給予物流企業壹定的授信額度,由物流企業直接負責融資企業貸款的運作和風險管理,不僅可以簡化流程,提高融資企業產銷供應鏈的運行效率,還可以轉移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降低運營成本。

融通倉業務為中小企業開辟了新的融資渠道。在供應鏈背景下,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融通倉業務,將銀行原本不願意接受的動產變成自己願意接受的動產質押,從而搭建起銀企融資的新橋梁。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三種融資模式的比較分析

1.三種融資模式的相似性。

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融通倉融資都體現了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理念和特點,為中小企業提供短期急需的資金。它不僅能使企業保持連續的生產運作,提高整個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還能使銀行獲得利潤,跳出了單個企業的局限。它從整個供應鏈的角度審視中小企業,從關註靜態的企業財務數據轉向對企業運營的動態跟蹤,從根本上改變了銀行業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用文化和發展戰略。2.三種融資方式的區別。

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融資、融通倉融資在具體應用和操作過程中有所不同,分別適用於不同條件下的企業融資活動,如表1所示:

值得註意的是,在供應鏈中企業的具體運作過程中,各種生產活動相互交織,並沒有嚴格的分工。他們可能既在債權人壹方,又急需資金購買原材料維持生產。因此,應收賬款融資和保兌倉融資沒有絕對的適用條件,企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有時也可以綜合考慮使用。

簡而言之,應收賬款融資、保兌倉業務和融資倉業務分別以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和存貨作為抵押物為中小企業融資。處於任何供應鏈節點的中小企業都可以根據上下遊交易關系、交易周期和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融資模式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融資潛在優勢

基於供應鏈金融的中小企業潛在融資優勢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於削弱銀行對中小企業本身的限制。

供應鏈金融是圍繞壹個產業鏈上的核心企業,為眾多其他中小企業提供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因此,銀行服務的主體不再局限於中小企業本身,而是整個供應鏈;銀行的信用風險評估也從中小企業的靜態財務數據轉向整個供應鏈的交易風險評估。

2.有利於緩解銀行信息不對稱程度。

供應鏈金融考慮的是整個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供應鏈中企業的信息相對通暢,銀行可以隨時輕松掌握和控制潛在風險,降低了企業的逆向選擇風險和道德風險。企業有穩定的上下遊企業,經營環境好,產業發展方向明確,容易預測其信用風險;企業之間通常通過商會和行會聯系緊密,企業之間的信息相對順暢,銀行也容易獲取。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聚集在壹起,相互交易,相互交換信息,必然導致信息聚集,以換取更多的鏈上信息,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這樣,銀行通過與鏈條上的企業合作,可以降低其信息收集成本,降低其交易成本,激發銀行發放貸款的積極性。

供應鏈金融可以有效緩解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在實踐中,壹些金融機構為了進壹步降低風險,要求核心企業同時提供壹些書面承諾和擔保,從而限制了壹些中小企業利用供應鏈金融獲得信貸支持。

參考資料:

[1]許。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經濟學家》,2003年;11

[2]董雙全,王華。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商業研究,2004年;12

[3]傅,,。信用擔保與逆向選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04;八

[4]遲誌鵬,顧永順。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J].購物中心現代化,2006年;五

[5]本·索普蘭澤蒂。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經濟學分析[J].經濟與商業學報,1998,50;339-359

[6]萊奧拉·克拉珀。“逆向保理”在中小企業供應商融資中的作用[R].世界銀行,200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