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圖書信息?
簽名版現代古琴藝華更新版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版本:2022年4月,1版。
裝訂:精裝32開
——大時代秦人余音繞梁的悲歡離合,現代古琴領域的“世新詞”。
本書第壹版由中華書局2010出版,是古琴研究者閆小星先生的暢銷古琴普及讀物。
?1.圖書信息?
簽名版現代古琴藝華更新版
出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版本:2022年4月,1版。
裝訂:精裝32開
——大時代秦人余音繞梁的悲歡離合,現代古琴領域的“世新詞”。
本書第壹版由中華書局2010出版,是古琴研究者閆小星先生的暢銷古琴普及讀物。
這次增加了7篇,多處改寫擴充,修改錯誤30余處。整體篇幅增加四分之壹,近三萬字,內容更加充實準確。收集了近300幅圖片,包括壹些稀有珍貴的圖片。全彩打印,盡量完整還原畫面信息。增加古琴和鋼琴曲的索引,單獨列出圖片,為快速查找提供了方便。
已故著名古琴專家程公良先生為該書舊版作序,曾稱贊該書“嚴謹的態度、通俗的筆法”,“不僅是鋼琴愛好者的談資,也為今天的鋼琴演奏者提供了許多研究近現代鋼琴史的線索”。
古代小提琴家黃樹之為這本書的更新版作序,並肯定這本書將成為今後編撰鋼琴史的“必備史料”。
著名導演郭寶昌、古代鋼琴家龔毅、奇聞作家趙恒、藝術家陳丹青、楊治水等眾多師友也推薦了這本書,徐軍先生還特意為這本書題寫了書名。
作者閆小星先生為此書親筆簽名。
?二、作者簡介?
閆小星是江蘇南通人。編輯和學者。
著有《梅安秦人傳》、《七弦古義:古琴歷史文獻考證》、《金庸識略錄》、《金庸年譜簡編》、《舟榻書》、《秦地高樓:查福熙與張充和》、《秋來居》作者、《現代秦雪叢書》主編。
?三、內容介紹?
從20世紀80年代的《結石調·幽蘭》回歸中土,到20世紀後期的《二甲子》,古琴藝術在時代的大潮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這也是壹個與當代古琴界血脈相連,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歷史舞臺。
本書的100則軼事講述了120年來鋼琴界的軼事,涉及100多位鋼琴界前輩,精選了近300幅珍貴的歷史圖片。我們在通過這些文字和影像重溫歷史的同時,努力開闊視野,撫慰心靈。
(左起:查福喜、、程、彭誌清、、莊。常熟虞山1936五月。)
新版前言(摘要)
文/黃淑芝
近年來,除了枯燥的專史之外,還能找到壹種新的方式,為古琴愛好者提供知識,讓普通讀者喜歡上閱讀,所以顏曉星寫的《現代古琴藝話》這本書,就能產生對古琴的興趣和了解。
八年間,這本書已經出版了兩個版本,印數達到了驚人的兩萬,好評如潮,這在古琴作品中是不尋常的。
作者以傳統筆記和軼事的形式寫作。在百余部現代秦人書寫的電影中,讀者可以感受到傳承三千年的秦人趣味風貌。
傳統筆記屬於小說家,很多都是基於小道消息和道聽途說。然而,這個古老的故事是有根據的。它不僅在文章末尾附上書中相關人物的傳記,以方便讀者理解內容,還註明每篇文章所依據的文獻。
在書的最後,列出了整本書的參考書目和版權信息,所以這本書除了有趣的軼事之外,也算是壹本嚴肅的鋼琴史書。
最近,小星對《現代古琴藝畫》進行了添加、修改、改寫,或增加章節,以至於多達30%的書被改動和添加,畫面甚至是原來的3倍。會給讀者帶來更多難忘的故事。
我國最早的軼事筆記《世說新語》所載事跡,多為後世史書所采納。當他的新鋼琴的歷史被書寫時,小星的書將是壹份必要的史料。
第壹版序言(摘要)
文/程公亮
閆小星先生接近鋼琴卻不彈,使他有了相對客觀的觀察;他年紀不大卻有壹定的國學知識,這使他在寫作方法、角度、觀念等方面都優於只接受現代教育的年輕人。
查閱和收集資料既是他寫作的基礎,也是他的興趣所在。他跑來跑去,樂此不疲。壹旦他看到疑點或者線索斷了,他壹定會另辟蹊徑繼續找,不到結果他是不會放棄的。這樣,妳寫的時候,就會很舒服。
他勤於思考和寫作。近年來,大量的現代鋼琴史手稿是他辛勤工作的成果。他以嚴謹的態度和通俗的筆法寫出了現代古琴的故事,同時收集了大量珍貴的圖片和資料,使這些軼事不僅僅是鋼琴愛好者的談資,也為今天的琴人研究現代鋼琴史提供了許多線索。
對於很多想了解古琴歷史文化的讀者來說,我們不妨把這本圖文並茂的小書作為壹個探索的窗口。對於彈鋼琴和學琴的人來說,彈完琴看幾頁現代古琴易華是壹種享受。
(高羅佩師從管仲航學習古琴)
第壹版後記(摘要)
文/閆小星
當我十幾歲的時候,我喜歡閱讀野史的筆記和軼事。我流連的無非是有趣的故事和意味深長的文字。現在偶爾有閑暇回想,覺得那些故事就算靠譜,也難免有文字傷人的地方。所以,在寫這第壹個關於古琴的故事時,首先想到的是實事求是——好在那些真實存在過的人和事是那麽有趣,可以抵消文字的粗糙。
當繁華如煙雲般煙消雲散,壹切化為秋月春風中的幾個問答,壹個個琴弦卷軸間的玩笑,最吸引眼球的人和事,永遠是那些瀟灑、輝煌、熱烈、明朗、勇敢、從容、開放、優雅的人和事,其他的只是陪襯甚至是對比。就像這本小書不能反映壹部全面的現代鋼琴史壹樣,不需要承擔全部責任,但我不否認在主題的選擇上,我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書的最後,有壹個收集的文件目錄,這也是為了尋求真理。同時,我采訪了壹些歷史見證人和知情者,使用了壹些前人未發表的手稿,也非常謹慎地查閱了壹些可靠的網上資料。
更新版的後記(摘要)
文/閆小星
這本書第壹次在期刊上連續發表的時候,書名是《鋼琴邊的掌聲記錄》。壹般任何令人敬佩、欣慰、可笑、可嘆、震驚的事情都可以交。也許是因為信息的密集和情感的多元,十幾年來讀者並沒有局限在琴園,也多次以幾種形式印出來。前幾版雖然封面設計和材質不同,但文字基本壹致。這次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完全更新,是更新版。
修訂版的新穎性可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壹是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和學術研究成果,增加七篇,篇數壹百篇;同時對很多地方進行了改寫和擴充,修改了30多處錯誤。整體長度增加約四分之壹,近三萬字,內容更加充實準確。
其次,與第壹版相比,近年來未明確替換的圖片數量有所增加,數量是原版的3倍多,近300張,其中不乏首次公開的珍稀圖片。全彩打印,盡量完整還原畫面信息。
第三,在原有名稱索引的基礎上,增加了古琴、琴曲索引,並單獨列出圖片目錄,為快速查找提供了方便。
雖然這是壹本受歡迎的小冊子,但仍有學術概念和歷史被釘在上面...關於現代古琴史分期的思考...“字數精微”,這個我做不到,但我所想所感不限於零。期待感興趣的讀者。
(管平湖抱“清瑩”琴,約1940s)
?四、圖書目錄?
新版序(黃樹之)
第壹版序言(程公良)
第壹部分
碣石雕幽蘭回歸中土。
早期西方人收藏秦簡史
最早的秦人拍照,記錄古琴。
葉世盟得好琴,避山洪。
張春浦不羨慕汙穢和財富。
譚嗣同的鋼琴作品
朱嬋不敢見韋陀。
黃綿之的理發與鋼琴學習。
沈心工賣鋼琴來尋找它們。
劉強行買下了和的秦。
“綠色露臺”的奇怪命運
王彥青在關山月被冤枉了。
王璐苗聯Xi親友
張偉真的很註意聽的人的眼神。
師洋研究《漁歌》已有135年。
周作人聽鋼琴。
陳獲得冠軍
石愛他的妻子和鋼琴。
馬壹浮的古琴是第壹個解決方案。
師洋應該回應小尤美。
師洋被嘲笑為“壹只抓門的狗”
顧悼念秋失蹤的琴友。
李博仁收了琴卻收了劍。
李和講解鋼琴曲時沒有鼓掌。
余和秦掩護退兵。
王淑敏拋棄了他的老師,沒有學習。
王體玉生氣地砍了唐琴。
書店訪秦友人。
歌劇大師與鋼琴
中西方出版的最早的古琴音樂記錄。
鄭覲文出售鋼琴材料。
葉石夢的《第壹快感》
“浦東三傑”彭、查、張
沈有鼎在西麗中桌穿衣。
張子謙書協自警
郭同富丟了鋼琴。
高羅佩黑暗節拍
潘畫了壹幅閻天池的畫像。
範子文在壹月份完成了梅安鋼琴譜的學習。
孫紹道的意思是不出去。
《島》弦歌《滿江紅》
“救國要緊!”
彭誌清
平先生的奇遇《紀厚忠》
劉因彈鋼琴失去了家庭。
關平湖為保護“青瑩”獻出了生命
“三個月不彈鋼琴。”
裴鐵霞的《引鳳》
吳洛書裝病,不彈琴。
“如果知道了案情,應該也是壹種冒險感。”
吳曲解了的意思。
“如果妳想提高音量,也可以,它不是古琴。”
裴鐵霞的《追憶英格蘭之問》
民國時期的五個西洋秦人
“淑玉”破琴而成完美墻。
查福熙向鋼琴老師致謝。
趙學安慷慨捐贈古董。
王對國寶很有眼光。
“獻殷勤”
“中央研究院”兩位院士秦昊
兩部分節目/書的第二部分
裴鐵霞和“雙雷”都死了。
王聲香呂邁
夫差Xi米線原料
詹秋成反對白話文。
查福熙照顧亡友弟子。
關平湖的鋼琴練習“和以前壹樣古老”
張的絕技是壹把假古琴。
張不知道如何彈鋼琴。
尚承祚指的是鋼琴這種樂器。
陳毅秦昊
果果聽起來像鋼琴。
周恩來聽了瓊的話,要求燒香。
“猿嘯綠蘿”授受記
李靈秋的寫書彈琴夢
蓋叫天導演的《劍、膽、心》
關平湖的精彩比喻奏樂。
“壹秋”是不祥之兆。
“古琴要到明朝才能彈。”
學西洋音樂的音樂家和學西洋音樂的音樂家。
樸雪齋就是畫中人。
鋼琴曲是“反革命暗號”
榮天琦聽《玉塔上的黎明》
王不修《春雷》
張子謙牛棚唱弦。
“音樂在人們心中,但不在鋼琴中”
吳宗翰買了繩子來幫助門徒。
吳景略“在嘴上點香”
吳景略尊重他的門徒。
吳景略說李芹有太極拳。
“這是比利時樂器嗎?”
查福熙抄詩記。
張充和《巴生甘州》三首
學“流水”摔斷腿。
周文重推薦流水進入太空。
鳥兒歌唱的鋼琴課。
張玉進提倡電腦播放音樂。
謝小平終於在五十年後見到了劉。
謝小平演《梅花》半聾。
成公秦寄知己。
秦生命給予者
附錄
收集文件
圖片目錄
文本索引
初版附言
增補版附言
?五、真正的書影和壹些插圖?
(部分《碣石雕幽蘭》原卷現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梅蘭芳《禦寒季芹條》劇照)
(沈秋水面對石的遺體彈奏鋼琴送別)
(郭同富與肖飾演張子謙)
(1957,樸雪齋彈琴)
(張充和向查福熙親手贈送了兩片巴生甘州。)
(註:譚嗣同《殘雷》秦在故宮博物院,《崩庭》秦在湖南省博物館)
購書咨詢:
18001215855(楊老師)
-結束-
北京杜毅學校古琴館